查看原文
其他

一把小号唤醒冻僵的灵魂丨挪威小号演奏家赫尔塞丝(Tine Helseth)的改编曲专辑

2017-01-10 ❤️音乐,记得来 每晚古典音乐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1439gryyl&width=500&height=375&auto=0In the Bleak Midwinter




聆听赫尔塞丝的小号改编曲



来自挪威的赫尔塞丝(Tine Thing Helseth)生于1987年,七岁开始学习小号,是当今最瞩目的新一代小号演奏家之一。《留声机》杂志称赞她“分句充满活力,并且有惊人杰出的音调以及扎实的声音”。


她自出道以来演出众多,以2010/11乐季为例,其演出包括在柏林、卢森堡和美国卡奈基音乐厅举行独奏会,与法国里尔交响乐团、布拉格、丹麦和瑞典的电台交响乐团、瑞典室乐团和NDR汉诺威交响乐团合作,及与挪威的特隆赫姆独奏家乐团在瑞士和德国演出。2009/10乐季的演出包括于华盛顿作其美国的独奏会首演、再次与爱尔兰的阿尔斯特乐团合作、与瑞典的诺尔雪平交响乐团和瑞士的伯尔尼室乐团合作,及与特隆赫姆独奏家乐团在英国演出。


赫尔塞丝的首张个人大碟《Classical Trumpet Concertos》与挪威室乐团合作、于2007年由挪威唱片公司Simax发行,大碟获《挪威晚报》选为「年度最佳古典大碟」。



她由Simax发行的第二张大碟《My Heart is Ever Present》,这张专辑是所喜欢的圣诞音乐,于2009年发行三个星期内旋即在挪威古典音乐榜取得金销量。


2013年,她发行了一张以自己名字为标题的专辑的曲目著眼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期的作品,包括伊贝尔、葛拉祖诺夫、爱奈斯库、布尔与亨德米特为小号与钢琴原创的作品,以及根据普契尼、法雅、拉赫曼尼诺夫与克莱斯勒作品改编的乐曲。曲风包罗万象,从爵士风的伊贝尔、清新的克莱斯勒到亨德米特不朽的伟大巨作…但是对赫尔塞思来说,这样的曲目是对她“快乐的挑战”。




这一张专辑的曲目着眼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期的作品,曲风包罗万象,除了这些音乐都是她所喜爱,她更希望自己能成功扮演“导游”的角色,介绍爱乐者进入她所喜爱的音乐世界,并且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旅游经验。从赫尔塞思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她就十分喜爱為小号与钢琴这样编制而写的作品,而改编曲也是她所钟爱的乐曲风貌,因此这张专辑所表现的精神,恰巧就是强烈的赫尔塞思个人特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1896lbgv2&width=500&height=375&auto=0

Alessandro Marcello (亚历山德罗.马塞洛,1673年—1747年)是一位意大利贵族和音乐家,其最著名的作品是《d小调双簧管与弦乐协奏曲》。这曲《c小调协奏曲》是《d小调双簧管与弦乐协奏曲》另一个版本,可能由亚历山德罗.马塞洛的弟弟改编。视频为赫尔塞思主奏的《c小调协奏曲》第三乐章快板。


赫尔塞丝曾于多个欧洲的音乐节亮相,包括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音乐节和卑尔根国际音乐节,更于2007年的基辛格夏季音乐节获挑选为年度最出色年轻音乐家而获颁路易波德大奖。


赫尔塞丝获奖无数,包括波里迪贝尔东尼信托基金奖学金、2007年挪威格林美奖之「年度新人」大奖(她是首位获提名的古典音乐家)、2006年欧洲电视网年轻音乐家比赛第二名和斯德哥尔摩的欧根王子文化奖等。此外,赫尔塞丝曾于2007年在奥斯陆为诺贝尔和平奖的音乐会揭开序幕。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1230okb68&width=500&height=375&auto=0海顿《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第三乐章


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奥地利作曲家海顿的最后一部协奏曲。海顿第二次赴英国旅行后返回时,是在1795年的夏天,此曲便是次年(1796年)写的。此曲为小号协奏曲的典范之作,经久不衰。《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是传统的协奏曲三乐章结构,按照快、慢、快的原则布局。全曲光辉四射,富于青春活力,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小号辉煌灿烂的音色特性。第三乐章是灿烂的终曲乐章,这部协奏曲就因为这个乐章而远播四海,成为海顿全部作品里最流行的一部。这个乐章的正主题旋律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曲调,许多种古典音乐旋律辞典里收入这条旋律,国外的电台广播里常采用小号演奏的这段音乐做时段或栏目的开始曲。所以,说海顿的这首小号协奏曲是他所有作品里最流行的一点也不过分。在这个乐章里照例留下一段空白的华采乐段,任由小号独奏者去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演奏技巧,表现自己的音乐气质。在欣赏这部协奏曲的第三乐章时,应该仔细留意独奏者的华采乐段,这里不仅是技巧的炫耀,也在宣示着演奏者对海顿音乐的独自见解。演奏得华丽炫目者不一定艺术品范上乘,表现得拙朴平实者未见得木讷平庸,这要看他们是否能够把握住海顿音乐的精神实质,并准确地表现之。

这个寒假,与音乐家不见不散!古典音乐放映厅公众号近期一直在连载景作人老师的指挥家系列,咱们这个公众号不妨来制作一些不那么熟悉的音乐家,这个不熟悉是指作为制作者的我们,希望大家一起接触,欢迎大家留言指教!也可以给我们推荐您喜欢的演奏家、歌唱家!很多素材都是来自一些公众号的积累,比如今天的内容,很多就来自星海音乐厅,因为这位竖琴演奏家已经来过星海起码三次了!这里对这些公众号的积累深表感谢!让我们能很快熟悉音乐家们的基本状况!往期音乐家系列:1、银铃般声音,新一代芭托莉丨朱莉娅‧列兹涅娃(Julia Lezhneva)的《阿里路亚》(Alleluia);2、法国假声男高音菲利普·雅洛斯基丨“要是你每一眼都射出一箭,也是唯美的窒息。” 3、聆听长笛大师让-皮埃尔·朗帕尔丨“他使得全世界重新以独奏乐器的角度来重视长笛” 4、乘着单簧管去旅行丨艾玛·珍逊(Emma Johnson)的单簧管之旅(Voyage);5、“悲而不伤、哀而不怨”丨低男中音沈洋演唱舒伯特《冬之旅》;6、聆听敏茨演绎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7、音乐译文丨聆听李帕蒂,“这是只有真正的艺术家在关注诗意和深沉的感情”;8、穆洛娃访谈丨《窃听风云》会提示我太多前苏联的岁月,它真的是这样;9、青年音乐家(四)丨小提琴家文薇丨“你在音乐中听什么?”“鸡皮疙瘩!”丨“我已经烧得要没了,需要赶快补充一些能量,才能再次燃烧。” 10、青年音乐家(三)丨宋思衡丨“对我而言,音乐永远是最值得付出的信仰。”丨看得见的音乐世界之宋思衡专访;11、青年音乐家(二)丨杨天娲丨林耀基老师告诉我:“拉琴是自由自在的游戏,让手指放松,跟随音乐律动,就能听到优美琴声,这是一种享受”;12、青年音乐家(一)丨贾然丨傅聪曾说她“天生的感觉非常好,我真的很欣赏你”丨来聆听她的舒伯特《a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13、竖琴上的沃尔塔瓦河丨看法国演奏家梅斯特(Xavier de Maistre)如何赋予竖琴新生命!14、一架竖琴一场戏,爵士竖琴嗨翻天丨来听竖琴玩家派克·斯蒂克利(Park Stickne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