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她并不是职业演员,但是并不妨碍她在昆曲艺术界的影响力。她的外公甘贡三是京昆戏曲奇才,有“江南笛王”美誉。母亲甘长华也是京昆名人,父亲汪剑耘则是梅兰芳的入室弟子。得外公启蒙及父辈与师长言传亲授,汪小丹京昆功底扎实,工青衣、花旦,演唱技艺尤佳。
汪小丹自1998年被公推为南京昆曲社社长至今,不只是为弘扬优秀中华传统艺术瑰宝“昆曲”,她的内心里其实更多是要担当起家族在京昆艺术传承方面的荣光和责任。多年来,汪小丹效仿家族先辈,秉承祖辈遗志,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致力于推广京昆艺术。如今,74岁的汪小丹生活在深圳。受到相关机构邀请,汪小丹将在深圳教授和培养昆曲爱好者,她也希望推出一些昆曲活动让更多深圳市民了解和喜欢昆曲。明天(12月10日)开始,以汪小丹名字命名的“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汪小丹京昆艺术专项基金”将在深圳园博园举办为期三天的昆曲推广活动,这对深圳曲友和有兴趣的市民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活动举办前夕,我在位于深圳南山的百度国际大厦专访了汪小丹。汪小丹1947年出生于南京名门望族——金陵甘家。甘家所建的“甘熙故居”,是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
甘熙故居是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汪小丹从小在这儿长大。
汪小丹回忆,戏曲就是从外公甘贡三开始的。她说,甘熙故居又叫甘家大院,俗称“九十九间半”。甘熙作为甘家祖辈名人之一,是晚清时期著名文人、金石家、藏书家。甘家大院中有一座仿天一阁而建的津逮楼,是清代著名的藏书楼之一,藏书多达十余万卷,其中所藏赵明诚《金石录》为国宝级文物,后留存相关藏书均捐赠给政府文物部门。甘贡三出生于这样的书香世家,自幼钻研诗词、书法、围棋,尤其爱好戏曲、音乐,是近代著名曲家,有“江南笛王”之美誉。民国时期,甘贡三对昆曲推广不遗余力。甘贡三先后与曲学大师吴梅、著名文人仇莱之、词人唐圭璋共组“紫霞社”,成员多达百余。甘家还团结同好,先后成立“公余联欢社”、“新生社”、“友艺集”,为南京培养大批京昆爱好者。其中“公余联欢社”名气最大,是民国时期首都南京的文化娱乐中心。甘贡三的朋友圈还有京昆泰斗爱新觉罗·溥侗,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书法家林散之,京昆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俞振飞,著名实业家穆藕初,传字辈艺术家倪传钺,知名曲家项馨吾、倪宗扬、张充和,诗人卢前等各界名流。不仅外公是一代戏曲大家,父辈也有众多名家。汪小丹的父亲汪剑耘是著名的京剧演员,也是梅兰芳先生的入室弟子。汪剑耘先生天资聪颖,扮相秀丽,工青衣、花旦,唱念做打俱佳,被誉为“南京梅兰芳”。母亲甘长华是跟随甘贡三出席活动最多的子女之一,业内评价她是“京剧工青衣,昆剧工五旦”,另外几个舅舅也都是艺术名家。汪小丹自幼受家学熏润,得父辈及师长们的言传亲授,京昆底蕴深厚,演唱技艺尤佳。“京剧白话多,昆曲的文词和曲调非常讲究,就是需要文人雅士一起研习交流,经过数百年打磨,才能有今天的昆曲曲唱,包括一些传奇剧本留下来。”汪小丹说,正因为如此,昆曲推广和传承就极不容易,担任昆曲社社长后,她也越来越理解外公对昆曲推广付出的心血。甘贡三青年时入学中央法政大学,毕业后任教于江宁师范学校,就在文化课中设立一门昆曲课程。他先后组织的紫霞社、公余联欢社、渝社、南京乐社等组织,都尽力推广昆曲。汪小丹说,外公推广昆曲的热情有时让人不可理喻。“昆曲是用工尺谱,可是一般人看不懂,我外公就把工尺谱译成简谱送给年轻人,希望他们能更容易接纳昆曲。”甘贡三还对曾来求教的专业戏曲演员悉心指导,其中典型事例就是黄梅戏演员严凤英。严凤英在四十年代后期流寓南京,得甘老细心指导,习唱昆曲助她技艺精进。汪小丹说,让严凤英搬进甘家大院就是外公爱才的一个例子。但甘贡三在昆曲教育上又极为严格,“小辈不分男女他都鼓励去学习昆曲,但要求很严,唱曲不拍到百遍以上,不准上笛。”汪小丹回忆说。甘家的后人理解,无论宽严,甘贡三的初心就是希望昆曲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汪小丹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门初开,外来的文化和艺术一下子吸引了中国年轻一代人,昆曲传承发展也到了最艰难的时期。张继青那时在南京的演出根本没有什么人来看,汪小丹的母亲和舅舅等就自费买了很多票,送给朋友去听戏。要知道张继青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代昆曲演员,第一届戏剧梅花奖得主。这就让推广昆曲成为一种责任。汪小丹说,自己从小在小院里长大,性格内向,本不喜抛头露面。可是到二十一世纪来临,外公和父母一辈的很多人都渐渐走了,她必须担负起传承昆曲的责任。南京昆曲社正式成立于1954年。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一段中断的时间。到1980年恢复活动时,甘贡三之子甘南轩、爱新觉罗•溥侗之女爱新觉罗•毓婍先后主持曲社活动。1998年汪小丹正式主持南京昆曲社的工作,先后聘请甘纹轩、张继青、顾铁华为名誉社长。这是昆曲事业日益兴旺的时代。汪小丹说,转折点就是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隆重宣布第一批19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名单。19项当中只有4个项目是获得评委们全票通过的,昆曲即名列其中并在名单之首。
1998年南京昆曲社举办纪念《牡丹亭》问世400周年曲会。
昆曲成功申遗后一时大热,也吸引了很多艺术人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来学习昆曲。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校的师生加入到南京昆曲社,曲友们每周定期举行曲集。汪小丹深情地回忆说,“他们学习和工作那么忙,每个周末都赶来参加学习和排练活动。昆曲是集诗词、戏曲、音乐、舞美之大成的艺术,很多人进来的时候还是一张白纸,通过勤学苦练,一点一滴打磨,最后展露出才华来,这是令所有付出的人都颇感欣慰的。”不过汪小丹也有失落,“年轻人有自己的学业和事业,学生毕业后,因为参加工作、出国或者成家生子,很多社员都离开了昆曲社。想到培养一个艺术人才不容易,从唱到表演再到理论修养的提升,付出那么多精力,但是现实又不能把他们留下来,我的内心很惋惜。”多年之后汪小丹才能慢慢接受和释怀,“后来想到能够将昆曲的种子埋下,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他们或许也会将这粒种子带去,生根、发芽、开花。”
二十多年来,汪小丹以南京昆曲社为平台,与来自美、日、韩等海外和港台地区以及大陆其他地区的昆曲名家来曲社进行艺术交流,这个名单包括张充和、刘楚青、谢真茀、贡敏、董兆凤、蔡正仁、顾兆琪、顾铁华、邓宛霞、陈彬、额田叶子等;邀请前来担任教习的有王正来、朱继云、王维艰、王斌、龚隐雷等。2004年,南京昆曲社迎来了五十周岁华诞,梅葆玖被聘为名誉社长。2013年8月,汪小丹与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的演员们,连续两日在深圳少年宫剧场奉上梅派名剧《凤还巢》、《四郎探母》两出大戏。
2013年汪小丹在深圳演出《凤还巢》,汪小丹饰程雪娥。两出戏都是梅派名剧,不仅情节曲折,唱做并全,而且需要演员通过大段唱腔表现人物内心表白。汪小丹以其饱满的热情,精彩的演唱,生动而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让观众领略到梅派艺术的美妙。后有戏曲爱好者评论这次深圳的演出是“弘扬梅派艺术再创辉煌的演出”。在第一场表演中,汪小丹的两位女儿孔宣桥和孔美桥开场演出了《樊江关》,分饰樊梨花与薛金莲。
汪小丹的两位女儿孔宣桥和孔美桥开场演出了《樊江关》,分饰樊梨花与薛金莲。原来,汪小丹的两个女儿当时在深圳工作,均非常支持妈妈的京昆传承事业,这次演出很大程度也是姐妹俩促成的。孔美桥告诉我,她在法国和澳大利亚留学多年,正是在国外的生活使她重新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和外国朋友一起举办活动需要出节目,我就唱一段昆曲,唱一段京剧,结果他们觉得特别有意思。我一下就理解了什么叫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只能用国粹,用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打动别人,在国际上赢得文化上的尊重。”现在,孔美桥和姐姐既是传承者,也是支持者。在妈妈需要的时候,她们既是司机,负责接待,也是资金的支持者。在深圳的演出成功举办过后,女儿希望妈妈能到深圳把昆曲艺术带到深圳,来深圳培养一批昆曲爱好者。汪小丹说,“那时我觉得南京的工作太多,无法离开。另一方面我也担心,我觉得深圳的城市生活节奏这么快,对年轻人是否会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昆曲有所怀疑。推广昆曲这样的传统文化艺术,第一需要有传统文化的基础,第二个要有时间,第三个要有经济实力,而最关键的还是政府领导要重视。这几年我对深圳的印象有很多变化。我觉得深圳领导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艺术也很有兴趣。所以我这一次是信心满满地答应了。”2021年8月,汪小丹决定在深圳长住下来,很快就有一些京昆艺术爱好者、关心支持者聚集到她的周围,既有政府领导,也有企业家,还包括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学生等。尽管是刚刚入门,但是能遇到汪小丹这样无私传授、交流艺术的大家,他们实在是幸运的。虽然说昆曲被称为“书房里的艺术”,汪小丹和她的女儿也希望能让更多市民了解和喜爱昆曲。12月10日到12日,在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下,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汪小丹京昆艺术专项基金、梅兰芳京昆艺术研究会 深圳小丹昆曲传习所(筹),在深圳园博园举办为期三天的“深圳公园文化季·昆曲申遗20周年游园会”。汪小丹的女儿孔美桥告诉我,“今年是昆曲入选世界非遗20周年,昆剧传习所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就觉得组织一场昆曲推广活动很有意义,我们将演出昆曲《牡丹亭·游园》、昆曲舞蹈《水袖翩然》、昆曲雅乐《花繁》等。选择在公园里面举办,是因为'昆曲是流动的园林,园林是凝固的昆曲',《牡丹亭·游园》经典折子就是发生在花园和湖边,我们想把这个场景移植到真正的自然界,园博园宝安园有江南传统的建筑,有小桥、流水和亭子,我们带大家走进这种自然的环境里面欣赏传统文化,希望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
汪小丹和女儿孔美桥接受采访。蒋荣耀 摄。除署名外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