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者面对面】研究生涯的开启:如何选择研究问题

王雪 全国地研联 2019-06-30

研究生涯的开启:如何选择研究问题

学者简介:

罗小龙:现为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人文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城乡规划、发展政策与管理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科院领域前沿和重要方向性项目课题2项,开展海外合作研究和政策咨询项目2项。


大家晚上好!

感谢地研联的邀请,能和大家有一个交流互动的机会。这种微信交流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对我们地理学研究生的学术发展和交流具有积极的作用。今天晚上,我和大家交流的主题是《研究生涯的开启:如何选择研究问题》。也是我从读硕士研究生,即开启研究生涯以来的十多年体会。

大家都知道,作为研究生,无论你从事自然地理学,还是人文地理学等不同专业的研究,首先面临一个研究领域的选择,即研究方向。以城市地理学为例,城市地理学中有城市体系、城市社会、土地利用、治理等不同的研究方向。你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方向,这也是你研究生阶段,甚至一辈子从事的研究工作。当你确立研究方向以后,那么困扰你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选择研究问题(research problem)?这也是今天晚上,我和大家交流的主题。

1、什么是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通常有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两种。但是作为研究生,好的研究问题(无论是理论问题还是实践问题)都必须上升到理论高度,即解决知识空白。因此,研究问题是理论上尚未解决的问题,对其解决将促进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积累。

2、研究问题的三个主要来源

研究问题大体有这样三个来源。一是,导师指定研究问题。导师指定选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一般而言,导师指定的选题往往是导师研究领域大框架的一个分支或者一个点,或是导师正在从事的研究项目。由于导师在其研究领域的长期积累,所指定的选题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意义,而且在后一阶段研究操做上可行性也较好。导师指定选题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很快的进入研究状态,避免走弯路和错路;弊端是忽略了学生寻找研究问题过程的培养,学生的学术敏感性不易建立。

二是,阅读理论文献发现研究问题。研究生通过阅读其研究领域大量的相关研究,去了解哪些理论问题还没有解决?哪些规律在论证过程中存在逻辑缺陷?哪些理论的实证(论据)支撑不充分?……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文献,你就会清楚哪些问题是你可以进一步研究的研究问题。这种选题过程的优点在于研究生对相关理论有了一个较系统的掌握。但是弊端是研究生很难建立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联系,对初做研究的研究生更是如此。在选题中,我们常见的问题有理论应用不当、实证研究和理论问题脱节等等问题。

三是,实际问题理论化后的研究问题。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身边会不断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提出后会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客观存在的。作为地理学的研究生,我们在野外考察、政府咨询研究中,发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具有研究价值的。这是发现研究问题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如何将发现的实际问题在理论研究中进行定位,特别是和理论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挂上钩,这是对你选择研究问题的升华。通过这两步,你的研究问题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理论意义。

研究问题无论其来源是什么,它一定要具体(specific issues),它一定可以有可获得的数据、信息和技术进行研究。这样它就是一个研究问题。如果你研究的问题连外行,甚至家庭主妇都认为是一个问题,那么它一定是一个好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3、对研究问题学术敏感性的培养

初读研究生,“什么是研究问题”确实难以把握,如何培养学术敏感性?根据我学习和工作的体会,就是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在实地调查中,要培养对问题对敏感性和把握能力,发现别人很难发现的问题,这要求调研一定要扎实细致,并勤于思考。在理论研读时,也要带着问题学习,例如其他研究者为什么这么做?结论是否可信?研究方法有何缺陷?……在生活中,也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这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生尤为重要。例如,媒体报道的很多社会、经济问题都是最新的问题,如何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研究。当你具备能够准确把握问题的能力时,你将受益终身。

最后,研究问题是你未来几年,甚至是一辈子的工作内容。有一个好的选题,你已经成功了一半。希望大家好好利用研究生的学习时光,培养把握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作出高质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互动问答

Q:我们研究生平时选题大部分是导师指定的,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呢?

A: 这个是我们国家培养研究生的一个突出特点,海外很多学生的选题是自己寻找。原因是国内导师有很多实践和研究课题,而国外很多老师的研究课题很少。在这种情况如何培养问题意识?我认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仔细琢磨导师给你安排的研究问题,为什么是个研究问题,而不是其他;二是,在具体做研究的过程中,除了导师定的研究问题,也要发现与该问题相关的研究问题(今后可能研究)。慢慢的就会有学术敏感性和意识。

Q:您觉得研究生申请博士参加博士考试这种真的能反映一个人的水平吗?您觉得国内现在这种博士考试真的有用吗?地理学的硕士报考城市规划博士可以吗?

A:博士考试不能反映一个研究生的水平。我们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已经采取申请加考核制,英语达到基本要求,导师觉得好,就有很大的决定权。因此,做个广告。硕士们可以来报考我们南京大学城市规划的博士。地理学的硕士报考城市规划博士也可以!我们更欢迎!

Q:报考南大人文地理博士现在是申请制还是参与统考?

A: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博士招生还是考试,但规划的博士点是在建筑学下面,所以是申请加考核制。申请加考核制将逐步在包括地理学在内的其他专业推开。

Q:我感觉在偏重于人文方向的研究上有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类似问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该如何把握呢。

A:人文地理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也是属于科学。因此,要用科学范式和思维进行研究,有其科学逻辑在里面。西方的研究方法值得借鉴,他们有一套广为接受的研究范式。这个你可以看看相关的书籍,或者我们线下交流。这个问题很大。国内很多社会科学停留在“问题、分析、对策”的研究逻辑,特别在对策方面,很容易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如果你进行文献综述的话,这个问题很明显。

Q:你怎么看国内这种唯一SCI至上的考核机制?

A:我觉得目前阶段很有必要,只有有了量才有质变。我们现在好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也是国际化的需要。

Q:我现在英国霍洛威地理系访问,我现在很困惑的是,这边文化地理课和国内在课程体系上有很大不同,我一直想问:探讨文化地理的相关研究,是否一定要问有何用?若不问,研究的归属在哪里?

A:为什么要做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因为人们很忙碌,需要有人文和社会学家来思考人文和社会的发展。这也是人类知识的一部分。社会需要我们这样的群体。文化地理确实需要——比如老外研究街头乱涂乱画、同性恋群体、青年文化(用网吧做实证),还是很有意思的。关键是你要找到这些文化现象和理论的结合点。

Q:博士生在做毕业论文时研究课题的改换似乎并不少见,而我感觉遇到这种变更会比较无奈、工作低效率。请问罗老师凭您的经验,在读研时怎样尽可能的避免改换研究课题的情况发生?请您给提点儿好的建议,谢谢!

A: 我建议你先不忙着读理论。好好找找实际中的问题,再有的放矢的找理论框架。就是上文第三个研究问题来源说的。我很多研究都这样选题,这样基本不会有人质疑你研究的意义何在。研究问题要具体,也是我上面讲的specific issues。只有这样,知识才会一点一点积累。

Q:我想问下如何撰写SCI论文,在选题上如何与国际接轨,是直接写英文还是先写中文再翻译?

A:我们人文地理学发的是SSCI。我想逻辑是一样的。我最开始写第一篇,是先中文,再翻译成英文。我想初学者应该这样,因为你中文还没理清楚,就直接英文,返工可能性很大,效率不高。后来,我会写了就直接用英文写。这个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所以你思维逻辑和英文接轨后,就最好直接写英文。

Q:我想硕士毕业先进入规划策划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再选择读博士会不会是个更好的选择呢?

A:建议不要。老外选择博士生,你的工作经历可能会给你加分。但是国内的导师更喜欢一张白纸。每个导师都喜欢一路读上来的,培养连续,学生有冲劲。

Q:博士论文要求创新,您看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创新呢?我看到很多研究成果已经做的非常好了,我要是沿着走下去的话怎么挖掘合适的创新点?我是自然地理专业的

A:一手的数据+最新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对理论有深化。因此,调研要扎实,在研究中有一种误区叫“微不足道”,就是大家都认为是这样,但是你扎实调研后,发现并非这样。

Q:现在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有哪些问题是研究热点和前沿?

A:这个问题太大了。每个领域都有前沿。建议你关注一下我们国家出现的最新问题。例如,产城融合、市民化等等大家都在谈,但你具体扎实调研后就会发现很多研究问题。

Q:在写论文的时候,总是感觉自己的文章可读性不高,比较罗嗦乏味。这个怎么解决呢?

A:慢慢训练,这有一个过程。最后达到一个什么境界:多一个字啰嗦、少一个字不通。这个境界你就可以了。另外,研究论文很锻炼人的逻辑思维,你写的论文逻辑上要像一碗水,从前到后滴水不漏。建议选择一篇好文章,模仿它的谋篇布局,慢慢就会举一反三。

Q:我一直困惑的一个问题,到底做的这些人文地理方面的研究它的价值在哪里?换句话说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吗?还是仅仅是为做研究而研究?

A:正如前面所说的“如果你研究的问题连外行,甚至家庭主妇都认为是一个问题,那么它一定是一个好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证明你还没有找到好的选题。

Q: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问题切入——理论逻辑框架构建或者解构,一手素材到知识创新过程中,怎么看待质性研究和理学定量研究桥梁?我个人偏向理学思维,或者理文结合思维逻辑训练好的建议?

A:定性定量缺一不可。我是做定性研究的,确实开始入门很难。但是学会了,就会很享受做研究。定性对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定量相对好出成果,有些定性看不出来的,定量分析会有发现,但定量方法解释能力比较差。

感谢大家!非常高兴和大家交流。

地研联感谢罗老师的精彩分享!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