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雄安新区城市规划产业布局露端倪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一经公布,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迅速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如今雄安新区已百天,其功能定位已逐步清晰,随着越来越多的政策披露,新区的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等具体举措也露出端倪。

雄安新区“新”在哪?新京报专访相关专家并结合媒体公开报道,制作出这份雄安“新”词典。


容城

  面积:314平方公里

  人口:26万

  经济: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59.4亿元


雄县

  面积:524平方公里

  人口:39.4万

  经济: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101.14亿元


安新

  面积:738.6平方公里

  人口:39.3万(有汉、满、蒙、回、壮等15个民族)

  经济:2016年前三季度全县生产总值40.01亿元

  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新区定位

  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

  创新驱动引领区

  协调发展示范区

  开放发展先行区


1 发展模式

    坚持世界眼光可借鉴日韩模式

  【摘要】雄安新区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重点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设计建设,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理念,努力将雄安新区打造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要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借鉴国际经验,高标准编制新区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组织国内一流规划人才进行城市设计,规划好再开工建设,决不留历史遗憾。①


  【解读】

  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杨开忠认为,雄安新区在发展模式上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是全面系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其次,它的功能定位为首都功能拓展区,这跟其他所有新区都不一样,其影响一定是全国性甚至是国际性的。第三,它与既有的大都市都不在一个通勤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新区。


杨开忠认为,雄安新区的发展可以借鉴世界上类似新区的发展经验。“虽然国外没有系统的五大发展理念,但是在绿色、创新方面,国外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杨开忠说。“比如日本的筑波科学城,就是把疏解东京的功能和实现技术立国的战略结合起来。而韩国的大德科技园,也把疏解首尔的功能与其建设一个发达国家的目标结合起来。这些都值得雄安新区借鉴。”


对于相对独立的国家新区、区域新城,杨开忠表示,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外在主要城市100公里左右的地方建设区域新城的经验也值得雄安新区借鉴。


2 城市规划

    交通走地下 地面让给行人

  【摘要】新区建设的一大亮点,是要建设21世纪的地下管廊式的基础设施,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到地下去,城市交通、城市水、电、煤气供应、灾害防护系统,这些都要放到地下去,包括到雄安高铁铁路线、车站都放到地下去,市内交通也到地下去,把地面让给绿化、让给人的行走,人行走500米就可以下到地下找到车站,到四面八方去、高铁到北京是41分钟。②


  【解读】

  对打造新型城市,杨开忠介绍,国家城市化规划纲要里有明确的提法,就是要建设绿色低碳的生态城市、科技智能的智慧城市和人文宜居的城市。结合雄安新区的实际情况,杨开忠认为,还要建成一个地下管廊上的,以及轨道上的组团式、网络化、立体化的区域城市。


“首先,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是建立在地下管廊、轨道这样一些基础设施上的。其次,这个新城由若干组团构成,这些组团尽可能实现职住平衡,它们之间又通过地下管廊和轨道交通连接起来。新区有若干个这样的组团。”杨开忠说。


“区域城市不像我们现在北京市这样,只有一个中心,像‘摊大饼’一样的发展。而是由互相连接的多组团组成。”杨开忠说,这些组团是网络化的,职能上互相交织,形成一个良性合作的网络体系,同时又是立体化的,雄安新区将非常注重地下、地上空间的统筹。


3 绿色生态

    水城相融蓝绿互映绿地超50%

  【摘要】新区开发建设要以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功能为前提,白洋淀生态修复也离不开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重点要优化京津冀的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环境治理标准。③


新区规划的总体原则是水城相融、蓝绿互映的生态宜居之城,大的格局来讲是以南北向的千年轴与东西向的人民轴交汇。新区建设是在白洋淀的西北部,中间有一条贯穿新区的交通线,这个是人民轴,新区是绿色宜居、以民为本,绿地超过50%,西起人民广场,中间经过雄安中华民族复兴碑,正对雄县古城。④


  【解读】

  党中央对于雄安新区的生态宜居环境有明确定位,即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杨开忠表示,生态对于新区至关重要,它既是打造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新型城市的需要,也是作为千年大计,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杨开忠认为,城市的人口规模、城区的建设规模不宜太大,要力求控制在250万人以内。必须处理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关系,人口规模太大以后就超出承载力,白洋淀的修复保持,以及尽可能多的绿地都很难实现。


对于白洋淀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杨开忠认为,跳出白洋淀和雄安新区的视野来治理白洋淀和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的雄安新区。


白洋淀处于九河的尾梢,做好白洋淀的修复保护,九河流域,尤其是上游西部山区的人口、产业要研究调整和疏解。


4 产业布局

    承接非首都功能缓解北京大城市病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雄安新区千万不能搞成工业集聚区,更不是传统工业和房地产主导的集聚区,要在创新上下工夫,成为改革先行区。

  雄安新区要通过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和天津、石家庄市区“瘦身”问题创造空间,促进河北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整体水平,为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支撑。⑤


  【解读】

  对于雄安的产业,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所长、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负责人黄群慧曾向媒体表示,雄安新区是京津冀新的经济增长极,新区产业总体思路是以高端制造为先导培育创新生态系统,进而打造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杨开忠认为,雄安的产业布局,就是要发展高端高新产业,雄安新区的产业不要囿于传统的部门分工的概念,而要转到基于价值链分工的产业发展观上来。


“我们发展高端高新产业,一定要站在京津冀、全国的产业价值链这个高度去探索雄安新区的高端高新产业的领域和方向。这样来看,雄安新区作为首都功能拓展区,它的产业发展,一定要围绕着首都功能这方面进行发展。”杨开忠认为,具体说来,应该强调研发业、高端人力资源开发产业、高端咨询服务业。


对于雄安新区现有的产业,杨开忠认为一是要疏解,另一方面就是要对符合高端高新发展方向,或者对高端高新具有重要辅助作用的产业,进行升级。


此外,杨开忠还认为,产业升级,体现的是人的素质的提升。“对于雄安新区现在的居民,就要加大劳动培训,让他们适应产业的转型升级。”杨开忠说。

 

5 土地利用

    房地产可能以公租房廉租房为主

  【摘要】有最新消息说,未来雄安将采用新的房地产试行方案,有可能试行以公租房、廉租房为主的建设模式。⑥


雄安新区将制定全新的住房政策,严禁大规模开发房地产。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表示,国家将在这里探索全新的房地产改革道路,控制房地产价格,保障民众住房需求。⑦


  【解读】

  对于雄安新区的土地利用、房价管控等问题,杨开忠认为,除了一般性的从供需上管理外,还应该注意用地结构、公租房的供给和房屋购买和用途管制等方面问题。


杨开忠表示,雄安新区确实应该以公房为主。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商品房,但一定要以公房为主。世界上包括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包括英国、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这些地区都是以公房为主的。英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公房的比例在70%左右,到现在为止,他们的公房占比也仍然在50%左右。


“这不仅仅是为了抑制房价,更重要的是为我国未来住房的模式提供一个示范。”杨开忠说。


此外,他认为雄安新区可对房屋的购买和使用进行严格的管控。在购买方面,可探索一户只能购买一套房的政策。对房屋的使用,则一定要严格管控。


“一间房能住几个人就只能住几个人。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一个两居室一隔开,就住十几个人。这将导致人口膨胀,也会导致房价整体上升。”杨开忠说。


6 创新驱动

    将建名副其实的中国“创新之都”

  【摘要】把创新驱动作为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引导创新要素向新区集聚。支持新区从创新载体、运行机制、发展环境等方面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努力打造创新高地和科技新城。⑧


  【解读】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李旭章认为,雄安新区是新发展理念创新示范区和“中国创新之都”。以新区的建立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创新,以一座新城实验新的发展理念是创新。


“尽管雄安新区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而起,但中远期前景将是‘中国的硅谷’,中国的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之都。”李旭章认为,雄安新区通过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建立体制机制新高地,将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创新之都”。


对于如何集聚创新资源,杨开忠表示,一定要从制度上、公共服务上,包括建筑环境、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打造世界一流的地方品质。


他认为,未来的雄安新区将会比北京的国际化程度更高。国外一流大学,一流科研院所,通过合作或者其他的形式通过雄安新区承载。也包括一些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来到这里,较高比例的外籍科技人才将在雄安新区集聚。


另外,杨开忠认为,雄安新区会更侧重技术创新。“这就形成了与北京差异化发展的创新之路。这一点会更像深圳一些。”杨开忠说。


7 人才聚焦

    引进人才将实行一人一策

  【摘要】围绕河北省转型发展需要,发挥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示范作用和石家庄承接转化带动作用,形成京津冀创新转化人才发展极。为实现到2030年京津冀三地基本建成“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的发展目标,还要实施雄安新区人才集聚工程。⑨


  【解读】

  今年5月,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发文称,对于引进和迁移来的各类人才,河北省人社系统将实行一人一策、特事特办,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积极吸引各类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把新区打造成创新成果转化的沃土、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的乐土。优化人才子女入学政策,为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提供便利。设立出入境服务站,为外籍人才提供全面的出入境和居留便利服务。


在政府层面,雄安新区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工作已经开始。今年6月30日,人社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到雄安新区,就新区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调研时表示,国家外专局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助力新区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和国外智力。


雄安新区何以推动河北成为“创新转化人才发展极”?杨开忠表示,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明确表态,雄安新区将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新城,雄安新区的定位就意味着它未来一定会具备创新引领作用,在人才发展上实现推动作用。


对于京津冀打造世界高端人才集聚区,雄安新区将是一个重要的中心节点,杨开忠表示,一方面,雄安新区要从全世界范围内集聚高端人才,这叫极化作用。另一方面,它要向京津冀、中国北方、全国甚至全球扩散人才,成为人才资源、人才服务的扩散中心。雄安新区将发挥这样的双重作用。


8 公共服务

    教育医疗标准或将超京津

  【摘要】按照规划,新区远期将承载200万至250万人口。新区的建设,将紧紧围绕“人”这个核心谋篇布局,充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发展社会事业,配套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提高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端人才的吸引力。⑩

  

【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鲁全表示,人才的流动关键在于公共服务资源“跟着走”,要让高端人才流动起来,必须解决子女就学、收入落差、房价等一系列问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李长安表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就是整个新区的“粮草”,只有建立在一个更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上,新区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也才能有更大的吸引力聚集各路资源。


李长安认为,要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雄安新区的教育、医疗、养老配套指标应该全都高于周边地区,甚至在许多地方将会与京津看齐乃至有所超越。一方面,通过“外引”的方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天津地区的学校、医院和卫生部门的搬迁落地,另一方面,通过新建一批高水平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培育和成长一批能够服务于新区的机构和部门。只有这些公共服务设施日渐完善,雄安新区才能成为吸引人才和产业聚集的巨大“磁石”。


杨开忠认为,建设一个可与北京媲美的公共服务体系,关系到雄安新区能否真正起到一种疏解北京城市功能和拓展首都功能的作用。“要抗衡北京的吸引力,就必须要提供跟北京一样,甚至比北京还高品质的公共服务。”杨开忠说。


注释

  ①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北省安新县和白洋淀生态保护区,就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发表讲话

  ②、④ 2017年6月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在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上的讲话

  ③ 2017年4月3日,徐匡迪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

  ⑤ 2017年4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张高丽就设立雄安新区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⑥ 2017年4月3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雄安是千年大计,绝不能让炒房者逞快》

  ⑦、⑩ 2017年4月13日,新华社《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纪实》

  ⑧ 2017年4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⑨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

资料来源:新京报

本期编辑:陈呈奕  付诗淇  杨芬

猜 你 喜 欢

高校导览|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高校导览|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高校导览|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高校导览|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