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书推荐 | 科学,为长江经济带稳扎稳打的每一步发展保驾护航!

赛杰奥 全国地研联 2019-06-30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长江经济带发展事关重大,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与长江流域相关的科研著作,集中展现科研人员在流域发展背后贡献的智慧结晶。

书单一览

非完全统计

1.    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评估

2.    江河治理的地学基础

3.    蓄滞洪区防洪蓄洪信息化管理方法与实践

4.    长江与洞庭湖鄱阳湖关系演变及其调控

5.    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6.    鄱阳湖生态安全

7.    长江荆江段崩岸机理及其数值模拟

8.    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建筑物水毁机理及监测修复技术

9.    长江中游航道整治建筑物稳定性研究

10.  长江中游河道崩岸机理与综合治理技术

11.  水工混凝土声波检测关键技术与实践

12.  长江三峡工程水文泥沙观测与研究

13.  三峡工程泥沙运动规律与模拟技术

14.  三峡水库常年回水区水沙输移规律及航道治理技术研究

15.  长江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I 植被、土壤与森林生产力

16.  长江三峡紫色砂页岩区优先流形成及其运动机理

17.  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研究

18.  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研究——基于重庆的视角

19.  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环境绩效评价及优化

20.  长三角区域城市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21.  长三角区域霾污染特征、来源及调控策略

22.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害间接经济影响研究:理论、模型与评估

23.  长江三角洲海岸侵蚀灾害辅助决策系统关键技术及实现

24.  海平面上升对长江河口的影响研究

25.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增殖技术

26.  中华绒螯蟹生物学

27.  长江口北部滩涂贝类资源与增养殖

28.  长江口南部近海主要养殖鱼类的繁育与养殖

29.  流域旅游开发的组织管理创新研究

30.  湖泊水生态系统模拟研究

31.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研究

32.  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33.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以来环境考古

34.  宋代长江中游的环境与社会研究

图书简介

长摁识别图书右侧二维码可购买对应图书

1  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评估

ISBN 978-7-03-050440-1

作者:王维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11

       本书以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十年变化评估为核心, 采用遥感、 GIS、地面调查与统计分析等手段, 以2000年为基准年, 系统调查近十年来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生态系统及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的状况及其变化, 开展流域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对长江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挑战进行了专题调查与评估; 并对长江流域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提出了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2  江河治理的地学基础

ISBN 978-7-03-051475-2

作者:刘国纬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02

       这是我国第一本从地学角度论述江河治理的专著。全书讲述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的形成与演变,阐述了长江中游、黄河下游、淮河与海河治理的地学基础,从地学角度讨论了现代江河治理中的若干问题。本书对于树立江河治理的地学观具有启示和开拓意义。

3  蓄滞洪区防洪蓄洪

信息化管理方法与实践

ISBN 978-7-03-055700-1

作者:郑学东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2

       流域内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洪水频发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蓄滞洪区是整个防洪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防洪减灾作用,而蓄滞洪区的信息化管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书针对目前蓄滞洪区防洪蓄洪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蓄滞洪区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洞庭湖蓄滞洪区为例开展实践应用示范研究,兼具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4  长江与洞庭湖鄱阳湖关系

演变及其调控

ISBN 978-7-03-053042-4

作者:胡春宏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0

       本书是关于长江与洞庭湖、长江与鄱阳湖关系演变及其调控方面的研究专著。三峡及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群建成运用对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的影响,以及在洞庭湖出口和鄱阳湖出口建闸,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书系统研究了长江与洞庭湖、长江与鄱阳湖关系演变规律及趋势;分析了洞庭湖和鄱阳湖面临的水安全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重点研究了洞庭湖松滋河疏浚建闸、洞庭湖城陵矶综合枢纽和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建设和运行调度方案,以及工程建设在江湖关系演变、防洪排涝、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航运等方面的作用与影响。

5  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

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ISBN 978-7-03-033871-6

作者:周文斌,万金保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04

       本书是南昌大学多年来在鄱阳湖区域开展的系列科研工作的总结。本书就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鄱阳湖水环境与水污染防治、鄱阳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目前人们关心的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力争在认真分析鄱阳湖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测算和合理规划,提出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列化、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6  鄱阳湖生态安全

ISBN 978-7-03-039863-5

作者:王圣瑞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1

       本书通过对比历史与现状的演变特征,以水文情势变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入湖污染负荷控制、流域产业结构调整等为重点,剖析了鄱阳湖所面临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总结分析了近30年来鄱阳湖生态系统的变化态势;从水生态系统健康、湖区及流域经济社会影响、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生态灾变以及综合影响等方面评估了鄱阳湖的生态安全状况;以珍稀候鸟和江豚数量基本稳定,维持一定的生态水位,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提升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为主要目标,以流域污染源系统控制为重点,结合退田还湖,以水(生态水位)、湿地植物、鱼类和珍稀候鸟为主要保护对象,提出了鄱阳湖生态安全保障对策与研究展望。

7  长江荆江段崩岸机理

及其数值模拟

ISBN 978-7-03-044434-9

作者:夏军强,宗全利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1

       本书以荆江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力学理论分析与概化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荆江段二元结构河岸的崩退机理及其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研究。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及意义、近期荆江河段崩岸过程及其对河床形态调整的影响、荆江段二元结构河岸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二元结构河岸崩退过程的概化水槽试验、荆江段河岸稳定性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二元结构河岸崩退过程的概化数值模拟、具有二元结构河岸的弯道演变二维模型及其在荆江河段的应用。

8  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建筑物

水毁机理及监测修复技术

ISBN 978-7-03-046732-4

作者:王平义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03

       本书以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建筑物水毁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整治建筑物的水毁类型及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重点研究不同结构形式的丁坝的水力特性及水毁机理,深入分析了整治建筑物破坏与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冲淤的关系,给出了整治建筑物水毁监测及修复技术措施。这些研究成果发展和完善了航道整治建筑物水毁模拟方法、航道整治的理论与技术等,对航道整治与河道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9  长江中游航道整治建筑物

稳定性研究

ISBN 978-7-03-049384-2

作者:王平义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08

       本书紧紧围绕三峡蓄水后长江中游航道整治理论及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主要从整治建筑物水毁机理及稳定性、模型试验两方面展开。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长江中游航道整治建筑物受三峡工程“清水”下泄及水库下游河床发生长距离、长时段的冲刷变形影响下,整治建筑物周围的水流结构、局部冲刷、破坏程度、受力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治理措施,以预防和根治水毁灾害的发生。

10  长江中游河道崩岸机理

与综合治理技术

ISBN 978-7-03-043689-4

作者:姚仕明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07

       崩岸作为河道平面变形的主要形式,直接影响河床演变、河势与岸线稳定,进而影响防洪安全、航道畅通、涉水工程正常运行及岸线利用等,作为河道整治重要组成部分的护岸工程是控制河势与稳定岸线的基本手段,是治理河道崩岸的唯一措施。因此,研究河道崩岸机理与综合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书以长江中游河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水槽试验、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等相结合的技术手段,综合研究揭示了长江中游河道的崩岸机理、不同类型护岸工程效果及破坏机理,提出了河道岸坡稳定性评估方法、护岸工程新技术与设计参数,介绍了环保生态型护岸工程技术及应用实例,展望了生态护岸工程的应用前景。

11  水工混凝土声波检测

关键技术与实践

ISBN 978-7-03-046832-1

作者:张建清,刘润泽,李张明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04

       地球物理无损检测手段在水工混凝土质量控制、缺陷的发现与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综合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江地球物理探测 (武汉 )有限公司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工混凝土声波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成果、发明专利、专有技术等。以声波无损检测为主。以电视录像检测为辅。介绍声波垂直反射法检测技术、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超声合成孔径检测技术、声波层析成像检测技术、移动单元体穿透声波检测技术、干孔声波检测技术、锚杆锚固质量检测技术、高清数字岩芯检测技术。展示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构皮滩水电站、亭子口水利枢纽、向家坝水电站等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中涉及大坝混凝土、结构混凝土质量声波检测的试验研究成果及应用。

12  长江三峡工程水文泥沙

观测与研究

ISBN 978-7-03-039392-0

作者:曹广昌,王俊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03

       内容简介本书是全面反映长江三峡工程论证、设计、施工以及运行初期水文泥沙观测与研究工作的专业书籍,为三峡工程运行管理及工程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发挥,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技术支撑。本书涵盖了当今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泥沙原型观测、泥沙研究、水文分析计算、水情自动测报、水文预报、水环境监测等主要内容,具有系统性、权威性、资料性和可检索性,可为国内外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泥沙观测与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具有很高的研究和使用价值。

13  三峡工程泥沙运动

规律与模拟技术

ISBN 978-7-03-051503-2

作者:胡春宏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03

       本书由“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三峡水库及下游河道泥沙模拟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2BAB04B02)等研究成果系统总结而成.基于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水库和下游河道泥沙冲淤的实测资料.采用现场观测、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学模型模拟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水库非均匀不平衡输沙、泥沙絮凝、水库排沙比、库区淤积及下游河道冲刷等规律.改进和完善三峡水库及下游河道泥沙模拟技术.提高了模拟精度.预测三峡水库和下游河道未来50年的冲淤变化趋势.为三峡水库优化调度和长江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14  三峡水库常年回水区

水沙输移规律及航道治理

技术研究

ISBN 978-7-03-045101-9

作者:杨胜发,黄颖 等 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07

       本书围绕三峡水库常年回水区的泥沙运动规律和航道整治技术,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①三峡水库运行十多年来的泥沙冲淤特点研究;②三峡水库悬移质泥沙输移基本规律研究;③三峡水库长河段航道演变数值模拟技术研究;④三峡水库悬移质输移模型试验技术研究;⑤三峡水库典型河段航道治理技术研究。

15  长江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I 植被、土壤与森林生产力

ISBN 978-7-03-054717-0

作者:肖文发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01

       本书是基于森林生态学理论,在充分调研和野外试验的基础上,对长江三峡(简称三峡)库区森林植被及其生长、生产力、土壤、珍稀濒危植物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三峡库区森林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多样性及生长与气候变化、森林生产力动态及模拟、森林土壤养分及分布、珍稀濒危植物特征等。系统揭示了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特征,为三峡库区森林植被恢复提供了重要依据。

16  长江三峡紫色砂页岩区

优先流形成及其运动机理

ISBN 978-7-03-048247-1

作者:程金花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05

       本书对优先流的基本内涵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并以长江三峡紫色砂页岩区优先流为研究对象,以重庆市江津区为试验基地,选择林地和农地典型坡面,采用染色法和点格局法分析了优先路径在土壤剖面上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特性,并分析了优先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基于染色路径宽度,对优先流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优先流对水分条件的响应。从影响优先流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出发,研究了优先流形成的机理,并以野外和室内测定原状土的基本参数为基础,借鉴国外在优先流研究方面的方法及部分成果,修正了长江三峡紫色砂页岩区优先流模型。

17  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研究

ISBN 978-7-03-049016-2

作者:文传浩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03

      本书在界定长江上游流域范围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和现状,其次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文化文明和生态政治文明五个维度构建了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并详细探讨了长江上游典型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最后提出了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8  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

研究——基于重庆的视角

ISBN 978-7-03-047746-0

作者:曾庆均,孙畅,张驰,曹蓼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03

      本书基于国内商贸流通视角,立足重庆,探讨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发展。在分析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的历史演变和综合评价长江上游地区商贸物流业基础上,讨论了建设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的总体思路与空间布局,并围绕中央商务区、城市核心商圈、商品交易市场、特色商业街、会展经济、餐饮住宿、便民商业、流通现代化展开研究。

19  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环境

绩效评价及优化

ISBN 978-7-03-047243-4

作者:杨文举,龙睿赟,陈婷婷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01

       本书较系统地探讨了生态效率视角下的环境绩效评价思路和方法,对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环境绩效的演变历程、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较全面的理论和经验分析;并以绿色增长战略为切入点,探讨了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环境绩效的改善路径和对策建议。

20  长三角区域城市化过程

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ISBN 978-7-03-050406-7

作者:李伟峰 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05

       本书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现状与变化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核心,研究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化及生态系统格局特征与变化,评估长三角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从 “区域” 与 “重点城市”两个尺度上,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模式、 驱动机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调控策略与建议。

21  长三角区域霾污染特征、

来源及调控策略

ISBN 978-7-03-047466-7

作者:王书肖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03

       本书针对我国日益严重的霾污染问题,通过数据统计、外场观测、实验室分析和数值模拟,对长三角城市群霾污染的变化趋势、污染特征、排放来源和调控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观测和分析了长三角区域典型城市大气污染的理化特征和时空分布,量化了颗粒物浓度和化学组分与能见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长三角区域高分辨率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利用源模型和受体模型揭示了典型灰霾过程的形成机制和来源;构建了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与颗粒物污染间的非线性响应模型,提出了区域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策略和技术途径,为长三角区域的霾污染防治提供了决策依据。本书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及相关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22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害间接

经济影响研究:理论、模型

与评估

ISBN 978-7-03-048694-3

作者:姜玲,刘宇,张伟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06

       本书着眼于水害对区域经济的间接经济影响综合评估,研究水害对区域整体、区域各组成部分、区域外部和产业结构等的间接经济影响。本书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水害间接经济影响评估涉及的科学问题、方法论和工具,研究水害及其间接经济影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机制特征,建立评估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然后在可获得数据基础上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进行计算并提出对策建议。本书的研究可以为水害综合影响评估提供相关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持,而且本书构建的水害间接经济影响系数以乘数概念反映一段时期内流域直接经济影响与间接经济影响的倍数关系,可以为水害间接经济影响评估提供简便快速有用的科学工具。

23  长江三角洲海岸侵蚀灾害

辅助决策系统关键技术

及实现

ISBN 978-7-03-046196-4

作者:李行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1

       在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海岸系统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海岸侵蚀的范围和强度也在逐渐增加,使得人类生产和生活面临潜在的威胁。本书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围绕长江三角洲海岸侵蚀和海岸带管理,主要研究了非平直岸线变化分析方法、岸线变化与流域来沙减少之间的关系、潮滩及水下地形数据的获取与精确模拟方法、淤泥质海岸侵蚀风险评估方法及海岸侵蚀决策支持框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长江三角洲海岸侵蚀辅助决策系统。

24  海平面上升对长江河口

的影响研究

ISBN 978-7-03-047273-1

作者:程和琴,陈吉余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03

       本书主要从地球系统科学入手,将海平面变化作为地球系统的基本要素,从流域—河口—海洋连续水动力系统角度,分析长江河口吴淞潮位记录(1912~2000年)中的理论海平面变化、构造沉降、三峡大坝导致的河口河槽冲刷、城市地面沉降、河口深水航道整治与促淤围垦工程导致雍水的复合效应;预测2030年长江河口地区海平面将上升10~16cm;论述长江河口冲淤、水位及水面坡降、航道拦门沙、海岸侵蚀、生态系统对流域边界条件和海平面上升的响应特征;评估海平面上升将要导致的上海市近岸海域潮位上升、潮流流速增大、设计高潮位和设计波高抬升、海塘与除涝和供水安全标准降低等的幅度;探讨上海市长江口水源地供水安全风险,提出海平面上升背景下上海市海岸防护和除涝及长江口水源地供水安全对策;设计和研制中长期海平面上升背景下的上海市供水安全预警系统、上海市应对相对海平面上升的近期、中期和远期应对行动指南。

25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

增殖技术

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与科学利用丛书

ISBN 978-7-03-050685-6

作者:冯广朋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05

       本书根据笔者多年来研究工作成果资料撰写而成,阐述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人工增殖技术。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长江口生态环境与资源、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状况、中华绒螯蟹洄游亲蟹对盐度的响应、中华绒螯蟹放流亲蟹培育技术、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增殖放流技术、中华绒螯蟹增殖效果评估以及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产卵场评估。书后附有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照片。

26  中华绒螯蟹生物学

ISBN 978-7-03-051859-0

作者:陈立侨,堵南山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05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或大闸蟹,是我国特有的水产珍品,驰名中外。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河蟹育苗技术的突破和多种养殖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我国河蟹生产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产量逐年增加,目前年总产量在70万t以上,已成为世界首个产蟹大国。同时从蟹苗一直到成蟹的培育,全部采用人工方法,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本书总结了近半个多世纪来有关中华绒螯蟹的科研成果,启发和推动如何进一步研究,内容涉及分类、地理分布、形态、生殖、发育、生长、行为及营养等各个方面。

27  长江口北部滩涂贝类资源

与增养殖

ISBN 978-7-03-050032-8

作者:吉红九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10 

      本书是一部概述长江口沿海区域(江苏)贝类生境与资源的专著。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主要从地理、气候、水文、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等几个方面介绍长江口沿海区域(江苏)贝类生境概况;第2章主要介绍该区域贝类资源状况的调查结果,并简要介绍贝类养殖和贝类增殖放流基本概况;第3章主要介绍该区域常见贝类生物学及生态习性;第4章主要从贝类苗种培育、贝类滩涂养殖、贝类池塘养殖、贝类的灾敌害及其防除、典型贝类高效养殖模式介绍几个方面介绍该区域贝类增养殖技术的发展概况;第5章主要以文蛤养殖业为例,介绍贝类产业结构、产业特征及该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第6章主要介绍该区域文蛤、青蛤、缢蛏、泥螺等重要经济贝类繁育、养殖技术。

28  长江口南部近海主要

养殖鱼类的繁育与养殖

ISBN 978-7-03-049398-9

作者:楼宝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10

       本书总结了长江口南部近海主要养殖鱼类的繁育与养殖理论技术,全书共分9章,系统介绍了9种重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征、人工育苗技术、人工养殖技术及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29  流域旅游开发的组织管理

创新研究

ISBN 978-7-03-045544-4

作者:朱晓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02

       区域旅游合作成为近年来国内学界的研究热点。流域是不同地理单元以河流为纽带而连接在一起的自然和经济联合体。流域作为区域的一个重要组成形式,其开发具有较强的综合效应。区域旅游一体化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流域旅游管理研究是区域旅游一体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书在综合国内外流域旅游开发研究的基础上,对流域旅游资源的管理,流域旅游开发的管理模式构建、机制创新,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平台建设进行了设计,并以云南红河流域、长江流域为实践案例进行了探索,以期为流域经济带的建设和推进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30  湖泊水生态系统模拟研究

ISBN 978-7-03-054131-4

作者:于革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09

       本书针对气候变化下湖泊生态灾害发生和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和过程,介绍了在气候、水文和生态系统多因子影响下湖泊长期演变系统模式构建。通过对长江中下游鄱阳湖、太湖、巢湖等8个典型湖泊和53个湖泊群组成的湖泊进行水文.生态系统近现代和历史时期的模拟,以反演湖泊长期变化过程的视角,从动力学机制诊断湖泊生态系统演变,进而诊断湖泊生态系统的变化归因。

31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研究

丛书名:生物多样性优行保护丛书 

ISBN 978-7-03-052233-7

作者:邓洪平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06

       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区西北,区内自然环境多样,森林植被繁茂,具有保存较为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中植物物种非常丰富,且具有区系古老、物种稀有、特有性显著等特征,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植物种质基因库。保护区始建于1979年,对这个邻近市区中心的植物种质基因库起到了显著的保护效果。本书分为十二章,分别介绍保护区自然地理概况、不同类群植物多样性现状、植被和景观多样性现状,并重点介绍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植物、古树名木、模式标本植物、入侵植物及特色资源植物的研究成果,最后对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32  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ISBN 978-7-03-052350-1

作者:邓洪平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05

       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东部的万源市境内,地处川陕鄂渝4省(市)交界的秦岭——大巴山腹心地带。受地质构造影响,保护区为中、低山地貌,局部区域喀斯特地貌发育,多为溶沟、溶洞、峰丛、洼地景观,境内最高处花萼山主峰海拔2380m,最低处海拔780m,相对高差达1600m。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环境条件,使得生物物种、自然景观都呈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世界自然基金会“Ecoregion 200”、《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等都已将该地区列入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和优先、重点保护区域。本书以区域内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植被类型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社区经济状况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为基础,阐述了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现状。同时,结合以往科学考察的基础将保护区内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比对,并对其主要保护对象管理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与评价。

33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以来

环境考古

ISBN 978-7-03-047350-9

作者:朱诚 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07

       本书介绍了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以来环境考古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成果等。本书在研究晚冰期以来湖北神农架大九湖地区环境演变的泥炭地层记录基础上,分析了长江上、中、下游新石器时代以来考古遗址时空分布、典型遗址考古地层、若干典型自然沉积地层与环境演变和人类文明演进的关系。对长江上游主要研究了重庆、成都平原、贵州、云南、青海的考古遗址时空分布和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玉溪遗址、大宁河流域及成都平原典型遗址考古地层特征,论述了成都平原温江红桥村遗址距今4000年前的水利工程特征。对长江中游主要研究了湖北江汉平原荆州江北农场新石器时代以来自然沉积记录,分析了湖北、湖南、江西等长江流域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遗址时空分布变化规律;讨论了湖北荆门沙洋钟桥遗址、天门石家河遗址与郧县辽瓦店遗址揭示的全新世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对长江下游主要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南京林峰桥、宝华山地区、高淳县胥溪河环境演变记录,并与浙江天目山千亩田泥炭地层的全新世环境演变记录作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上海马桥、江苏宜兴骆驼墩、高淳薛城、海安青墩、东台陶庄与开庄等典型遗址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环境演变与人类文明演进的关系。

34  宋代长江中游的环境

与社会研究

ISBN 978-7-03-046555-9

作者:陈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2

       本书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资料,着重从水利工程、信仰变迁、羁縻州治理等方面探讨宋代长江中游环境与社会变迁的历史,研究环境与人类活动和信仰变迁之间、国家治理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全书正文四章,依次探讨:第一,宋代长江中游的水利建设与水利秩序的构建。以江陵"金堤"的变迁为中心,考察宋代以降江汉平原人地关系的演变;同时,以崇阳白泉陂为例,探讨宋代地方水利秩序的构建。第二,环境、信仰与地方社会。以朱熹知南康军为例,重点分析地方官员的神灵信仰及其宗教实践与地方治理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水神庙址的分析,讨论水神信仰与堤防修筑、河道治理等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对许逊的个案研究,则讨论了宋明民间信仰与道教、国家礼典之间的碰撞与交汇。第三,宋朝治理荆湖地区羁縻州的相关问题。通过荆湖南北二路羁縻州的政区演变及其相关记载,探讨宋朝治理羁縻地区理念的变化及其得失。第四,新资料与宋代长江中游研究。以今湖北地区考古所见为中心,聚焦分析新资料对宋代区域研究的推动作用。

资料来源:赛杰奥

本期编辑:毛雅倩 徐晓凡 常贵蒋 芦志霞

审核人:任宇飞 王冠

猜你喜欢

涨知识 | 唐代丝绸之路上走来的景教和大食法

读研生活 | 对不起,导师让您失望了!

佳文速递 | 拾荒者,无处安放的身体?


看完就点赞,养成好习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