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研生活 | 论文署名之争,你怎么看?

李亚峰科学网博客 全国地研联 2019-06-30

点击蓝字关注“全国地研联”



署名之争——我们到底需不需要那些
本不属于我们的文章


       最近毕业季,一个朋友跟我讲起了他博士答辩时有关发表论文署名的遭遇,我觉得很典型,于是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思考。为了保护他的个人隐私,在此略去具体姓名和单位。

       他研究生期间表现很优秀,也对科研很有兴趣,于是在他博士的第四年期间争取到了国家公派到德国交流学习一年的机会。他很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于是在方方面面都认真学习,科研态度和科研方式。


       经过一年的刻苦努力,他不仅在科研方面表现出色,发表了两篇领域内重要成果,同时德国人严谨的科研方式和态度更是让他受益匪浅,让他对未来的科研生涯更有信心。


       本应是个皆大欢喜的事情,然而,问题也因这两篇文章——没有挂国内导师国内单位的文章——而起。答辩时被院领导们直接忽略他的研究本身,而是针对署名问题对他大加批判。


       他心情郁郁,来向我诉苦,本不是自己的错,受了这么多“无厘头”的批判,并且还不是针对科研内容本身,弄得他几乎要失去把科研作为事业的信心了。


       这个问题初看起来似乎是我朋友的责任,但仔细想来,却又不是这么简单。我们来从不同角度分析一下:

从我朋友的角度出发

       他做到了他该做的一切,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并且也根据国家公派的原则,在发表的论文中的致谢部分都署明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


       关于挂不挂国内导师国内单位的问题,国家留学基金委并没有要求。并且,他也在发表文章的时候与国外导师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争取。


       但德国人严谨的性格真的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给他摆出了三条理由:


       1、国内导师和单位并没有参与课题的讨论和开展;


       2、国内导师和单位并没有资助课题的进行;


       3、国内导师和单位并没有资助你出国,而资助你出国的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要求我们已经满足。


       面对这三条强大的理由,他无言以对。


       是的,论文署名本身就应该是按贡献来,只是我们太习惯于把相关的人都带上,无论有无贡献。这其实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不仅不公平,且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科研道德准则。


       德国导师的态度无可厚非。只是,缺少一点人情味。但人情味本身又不该出现于科研事务中。所以,朋友以及他的德国导师在这个问题上,从理性的角度讲,都没有任何问题。


从院领导们的角度出发

       领导们觉得,学院利用有限的招生名额招你进来,是为了让你给学院的科研建设出力,说白了,就是贡献文章。结果你出去待了一年,学院损失了一年的劳动力不说,你还给别人做了贡献并且不署名本学院,那么本学院简直像吃了哑巴亏。


       乍一看,领导们的想法有情可原,但转念一想,就觉得有点别扭和荒谬:争抢一篇自己没有贡献的文章的署名,有失我大国风度。


       院领导们的这种想法让我联想起了商业中狭隘的民族主义,即为了保护自己集团的眼前利益而不让他国产品进入市场。这里,学院为了保护本单位的利益而不让学生出去或是强迫署名于本不属于自己单位的工作,与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相当程度上很类似。


       过于保护本单位眼前的科研利益,容易让自身变成温室里的花朵,更加脆弱,更加经不起风雨,更何谈真正的成长和独当一面。



       如果我是院领导,不仅不会限制学生们出去交流,不会在乎他们在外面发的文章有没有挂国内老师国内单位,相反,我会从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就积极鼓励他们,只要科研出色,就可以获得申请出国名校交流一年的机会。


       这样,学生们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就会极大的调动起来,因而整个学院的科研氛围也变得更加活跃,这对推动整个学院科研实力的提升必将大有作用;同时,学生们在交流之后,获得了更广阔的科研视角,不仅对学生本身相当有益,久而久之,也会让本学院科研的科研水准逐步与国际水准看齐。


       所有这些都会极大促进一个学院的发展。作为领导,必须有战略眼光,而不能仅仅在乎眼前的一点一滴的利益。


大学,非大楼也,大师也;同样,打造科研强国,非争抢文章数量也,科研思维也

       当前,我国科研事业蓬勃发展,但科研人才的引进仍然以必须有海外经历作为门槛。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国国内的博士培养体制对培养科研思维的忽略。鼓励学生们出去交流,尽早获得科研国际视角、锻炼科研思维,对于改变这一现状的意义不言而喻。


       其实国家高层决策层已经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每年划拨大量经费于国家留学基金委,并且很多像清华、北大、国科大等高校也都相继建立了本学校鼓励学生出去交流的经费支持。


       然而,无奈还是有很多基层领导们看不到国家这些决策的战略意义,只顾数文章数量来计算自己的业绩,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科研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而人才培养必须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文章数量为本。


       最后,我安慰朋友说,科研本身很崇高很纯粹,但追求这种崇高和纯粹的路途必然是充满荆棘的,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事。既然内心已坚定了理想,又何惧道路的艰辛。


       不管前路是风是雨,我们只管迎难而上!相信经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科研的明天会更好!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亚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01653-1115504.html 


资料来源:李亚峰科学网博客

本期编辑:徐晓凡 常贵蒋 芦志霞 毛雅倩

审核人:任宇飞 王冠


猜你喜欢

涨姿势 | 没地理就没历史: 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纵览

读研生活 | 一篇研究生都该读的好文:阳光温热,科研静好

读研生活 | 有哪些东西是你读研究生以后才懂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