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 | 聚焦乡村振兴与山地城乡规划,山地学委会年会在太原举办
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下称“山地学委会”)于2018年6月1-3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年会。本届年会主题为“乡村振兴与山地城乡规划”,研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山地城乡关系与乡村振兴路径。
来自全国各地的山地学委会委员、特邀专家、全国城乡规划领域及山西省内多家高校、规划设计机构的200余位代表参加本次年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受邀出席。会议分为学委会委员工作会议、年会开幕、主旨报告、自由论坛、学术调研等板块。
本文字数:7404字
阅读时间:23分钟
为了促进山地城乡的健康发展,提升山地城镇的规划设计水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下称“山地学委会”)于2018年6月1-3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年会。本届年会主题为“乡村振兴与山地城乡规划”,研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山地城乡关系与乡村振兴路径。
龙城六月,万山叠翠。来自全国各地的山地学委会委员、特邀专家、全国城乡规划领域及山西省内多家高校、规划设计机构的200余位代表参加本次年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受邀出席。会议分为学委会委员工作会议、年会开幕、主旨报告、自由论坛、学术调研等板块。
学委会委员工作会议
2018年6月1日晚,山地学委会在山西太原市召开2018年工作会议。委员们针对2017-2018年度学委会工作情况、拟发展委员、下一年度工作重点、承办“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工作安排、学委会未来发展、工作模式与方法等方面建言建策,展开积极讨论。
通过讨论,形成如下方面的工作建议和意见:
● 山地学委会将在每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组织专题论坛,进一步推进和扩展山地学委会工作在全国范围影响力和话语权;
● 新的历史时期,需结合当前国家部委的改革和职能调整,积极关注和讨论国家关于城乡规划的发展动态和行业走向;
● 在每年学委会年会基础上,山地学委会可增加中、小型专题研讨会,结合实践案例,将学术活动导向深入和新的视野;
● 2019年会主题可围绕国家三线城镇“扶贫”热点话题和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等工作确定;
● 山地学委会需关注国家发展偏远山区,如东北山地、西北山地等易被忽略的边远地区及当地的弱势人群;
● 山地学委会需建立话语平台,除“山地论坛”形式外,宜在相关杂志建立“山地”专栏,有计划的推出观点、总结理论、介绍成果。
年会开幕
年会开幕式
2018年6月2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如期举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孙安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李锦生,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孟兆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山地学委会主任委员赵万民教授代表学委会做年度工作报告。
孙安军理事长致辞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孙安军首先代表学会对各位到来嘉宾与承办本次活动的各位工作单位表示感谢,强调了现阶段我国山地城乡发展的时代性与迫切性。他指出,我国山地城乡规划建设是落实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是解决我国新时期“不平衡“、”不充分”的有效途径。孙安军理事长代表学会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了山地学委会的工作,指出山地学委会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下属非常有活力的二级学会,对推动我国山地城乡建设、规划教育、科学探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和积极支撑作用。
李锦生副厅长致辞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城乡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李锦生在年会开幕式上致辞,对与会嘉宾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李厅长在致辞中谈到,此次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在山西召开,对于山西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机遇。他在致辞中对山西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特色做了全面介绍,强调了山西乡村地理人文条件的特殊性,指出山西的村落中还存有大量的价值有待挖掘。李厅长最后表示,希望借助此次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山地年会,给山西的乡村、山西的城乡建设带来良好的推动作用。
孟兆国院长致辞
山地学委会委员、山西省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孟兆国对出席本次年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致以了热烈欢迎。孟兆国院长指出,本次年会主题十分契合山西省山地城镇、乡村多、历史文化村落丰富的特点,年会的召开不仅对推动全国山地城乡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更加会对山西省的乡村振兴与山地空间规划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将促进山西城乡规划水平的提高,推动规划实践迈上新台阶,为山西的乡村振兴作出规划人的贡献。
赵万民副理事长做报告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山地学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赵万民教授代表学委会总结概括了自2014年成立以来学委会工作情况,重点介绍了2017至2018年度学委会主要工作与活动、回顾了2017年学委会年会情况,报告了2018至2019年度学委会委员们提出的工作建议,并对2018年度新进委员基本情况、2019年度学委会工作计划进行了介绍。针对新的历史时期,赵万民主任委员就山地学委会学术目标、新时期面临的新任务、工作宗旨进行阐述与说明。
开幕式由山地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主持。开幕式结束后,与会成员进行了合影。
杨贵庆副主任委员主持学术会议开幕式
学术会议盛况
主旨报告
大会合影结束后,学会副理事长、山地学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赵万民教授主持了专家主旨报告环节。
赵万民副理事长主持专家主旨报告环节
周岚厅长做报告
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在主题为《美丽宜居乡村规划建设的江苏实践》的报告中分享了在“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行动”、“江苏省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与“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中的实践思考。“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行动”从制定行动规划,建立信息系统、开展乡村调查、明确分类整治、加强示范指引等几部分展开,成果获各方好评;“江苏省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对传统村落与历史文化名城进行物质与非物质性进行抢救性保护,整理网上与出版传播,推动多元方式传承,采取拍摄传承教学视频,建立数字博物馆与开展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究等多元保护制度,推进由点及面的美丽乡村示范区,带领村民收入提升;在“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中,江苏省建设厅以“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何在?”为题,挖掘当代乡村多重功能和价值,召开当代田园乡村建设实践研讨会,围绕“特色”、“田园”与“乡村”主题词,旨在挖掘人们心中的乡愁记忆和对田园生活向往,重塑乡村魅力,进而带动乡村综合振兴。
王凯副院长做报告
学会常务理事、城市经济与区域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做了主题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山地乡村发展的规划思考》的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当前我国乡村发展的特征与趋势,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略出发,解读了我国乡村发展的新机遇以及城乡规划实践所面对的新要求。在报告最后,王院长针对山地乡村地区的规划实践与探索,对山地农村地区的特征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思路策略。在十九大报告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下,王凯院长指出鉴于山地乡村的特殊性,应当“寻找与生态、资源、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合适道路”,其规划的聚焦点应落实在“更加关注民生改善、更加关注环境保护、更加关注文化传承等方面上”。
李锦生副厅长做报告
学会常务理事、城乡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李锦生以《山西传统聚落对山地环境的适应性》为题,对山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进行了介绍,针对山西传统聚落的分布、聚落类型、聚落形态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山西传统聚落在类型、分布以及空间形态等方面均表现出与自然地理环境较强的地区适应性,并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特征。”随后,对山西乡村聚落的营建智慧进行了梳理,从聚落基址的选择、材料的选择及技术的选择方面进行了深入介绍。
邱建副厅长做报告
山地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邱建作了题为《震后重建规划及十年跟踪研究》的报告。报告回顾了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组织架构与技术框架,高度赞扬了部省联合规划编制组在实现规划编制全覆盖等工作中所做努力,并指出现行灾后重建工作中存在的投入较大、成本较高与规划建设标准高于地方实际需求等问题。邱建副厅长提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在报告中归纳我国现行防灾减灾体系与学术界有关学术著作,总结与介绍了10年间针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相关研究课题,对西南交通大学研究团队10年间跟踪研究所形成的成果类型进行说明,包括:论文发表、培养学者与相关学术专著等。在报告最后,邱建副厅长殷切期盼大家继续关注灾区,继续关注仍然在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这些带给人类的磨难。
杨贵庆教授做报告
山地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杨贵庆教授以《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法》为题,并自身在浙江台州市黄岩区的6年探索,对乡村规划、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进行说明。并把在黄岩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系列研究与实践方法归纳为乡村振兴工作法,具体体现为:一、文化定桩法;二、点穴启动法;三、柔性规划法;四、细化确权法;五、功能注入法;六、适用技术法;七、培训跟进法;八、党建固基法;九、城乡共享法;十、话语构建法。杨贵庆教授指出乡村振兴不是低层次振兴,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中绝不能就乡村论乡村,而是实现城乡要素的流动与城乡共荣。在上述“乡村振兴法”还需不断完善,将乡村振兴看成一个系统性工程,以此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进而激发出当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与内生动力。
李和平教授做报告
学会理事、山地学委会秘书长、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李和平教授做了题为“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研究”的报告。报告以遵义县城乡空间布局规划为例,回顾了遵义县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的项目背景、主要问题、规划目标、研究策略等内容,以“协同学”理论为指导,从空间、环境、设施、制度等方面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出了可行之策。报告最后,李和平教授对规划的理念、设计方法以及实施机制的创新进行了总结,并将规划现状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现场分享。指出了“只有城乡空间的协同发展,才能有效实现乡村振兴,达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自由论坛
山地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住建厅副厅长邱建主持了下午的自由论坛一:山区乡村振兴与乡村营建。
曾坚教授做报告
天津大学曾坚教授以《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与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保障的技术方法》为题,简要阐述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的社会生态系统特征及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关系,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评价办法,由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和孕灾环境连锁性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与综合叠加,从而得到京津冀地区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态安全格局的网络构建、生态网络的防灾设计、人居环境的生态化防灾布局等方面提出了生态韧性防灾规划策略。
瞿国方教授做报告
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瞿国方教授在《日本山村振兴规划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的报告中,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为出发点,阐述了日本山(乡)村振兴的提出背景与政策,并针对日本山(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与实施效果进行详细说明。以规划的视角对日本山(乡)村进行介绍,内容包括人口、产业、基础设施、乡村环境与村规划体系等规划关键问题,并引入日本山(乡)村小据点建设的相关理念进行乡村建设的内涵解读。最后,在对我国的启示上,瞿国方教授提议应正视乡村衰落,严格保护农用地,乡村规划应注重适度“紧凑”,提高公众参与,并鼓励城市居民拥有二元地或多居地。
赵炜教授做报告
山地学委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赵炜教授作了题为《山地乡村人居环境的韧性空间结构理论与规划方法》的报告,指出在当前快速城镇化进程下,山地乡村人居环境的脆弱性与乡村规划实践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矛盾是我国乡村的重要问题。在问题基础上,赵炜教授引入韧性理论,提出韧性空间结构的极限性(概率极限状态)、层次性(刚性、柔性、至性)和时变性(资源导向的时变演化机制)三大特征,阐述对韧性空间结构的理论思考。并基于韧性空间结构理论搭建乡村规划框架,提出针对不同的韧性水平下的情景模式矩阵,从而构建针对乡村规划的韧性规划体系,建立起针对韧性乡村的“结构——情景——目标——标准——形态”规划技术框架。
王竹教授做报告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王竹教授发表了题为“团结大乡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下的浙大范本”的主题报告。王竹教授从三农问题“轮回”的硬伤出发,指出了三农问题中“五位一体”结构性失衡的挑战,并进行了“国家层面”战略思维的思考。王教授提出通过“乡建组织机制创新”和“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途径”来实现“破壁撬垒”的创新。在报告最后,王教授介绍了浙大的担当与行动,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支点出发,回答了什么是“大乡建”、为什么是做“大乡建”、浙大能做“大乡建”、以及怎么做“大乡建”等系列问题,并对浙大目前所展开的前期工作与计划在报告中进行了详细的分享。
肖勇院长做报告
山地学委会委员、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院长肖勇以《基于文化活化、精准扶贫的山地丘陵村落振兴实践》为题,介绍了湖南省龙溪村与宝瑶村的乡村规划实践案例。其中龙溪村作为传统的宗族世家的传统村落,通过建筑复活、文化复兴、产业振兴的三大策略实现了全面的活化发展。宝瑶村作为贫困瑶寨,为了更好地精准扶贫,提出了内置金融的概念,发动村民以现金和土地入股,实施“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贫困农户”的帮扶模式,从而帮助宝瑶村产业整体发展。
山地学委会委员、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赵兵教授在《川西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报告中系统地介绍了川西北传统村落的保护背景、价值与基本情况上,指出现状川西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现状矛盾包括:村落原真性保护与产业培育的矛盾;村落差异性保护与特色发展的矛盾;村落文化遗存与生存方式的融合;村落民居保护与民宿开发的协调。报告结合近年来关于民族传统村落政策进行解读,对川西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的主要做法与完善川西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政策的思考进行两方面的阐述。在案例实践上,以桃坪羌寨为例进行针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项目解析,其规划创新点包括:以系统的观点认同传统村落;对桃坪羌寨实施活态保护;提出“村域——村落——传统村落”三级规划层次。
周政旭助理教授做报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政旭助理教授以《贵州山地民族聚落的研究方法及案例讨论》为主题进行报告,指出现阶段贵州山地民族聚落面临怎样寻找相关历史材料与什么是聚落空间演变的关键因素两大问题。为解决问题引入两类新材料,第一类是以聚落空间、形态调研的测绘;第二类是地方志与民族志材料。并针对三个案例进行议题的讨论,包括: “生存压力——生计模式——聚落空间”的侗族聚落案例;“历史进程——社会结构——空间形态”的屯堡案例;“族群关系变迁——生境选择与营建——聚落分布与空间”的黔东南案例。并在汇报的末尾指出,在未来山地民族聚落的保护上,目标将一直围绕挖掘价值、总结规律与传承智慧三方面展开。
山地学委会委员、山西省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孟兆国主持了下午的自由论坛二:山西山地城乡规划建设和发展。
孟兆国院长做报告
孟兆国院长发表了题为“黄土丘陵地区乡村风貌整治之山西实践”的报告,并以忻州为例进行了详细介绍。孟兆国院长首先对山西省的基本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并从国家战略的层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孟兆国院长以山西省忻州市的乡村风貌整治为例进行了全面的讲解,指出了以忻州为例的典型性,依次介绍了案例的调研摸底、整治策略、整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大量的建设成果进行了生动的展示。最后在案例介绍的基础上,孟兆国院长总结了“彰显特色,基础先行,量力而行,集约节约,典型示范,村民主体,在地规划”的成功经验,指出应“扎扎实实推进乡村风貌的整治工作”。
张玉民秘书长做报告
山西省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张玉民做题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县(市)域乡村规划编制的思考》的报告。首先,张玉民秘书长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以及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针对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在规划定位、乡村体系规划、分区体系、分类等级体系、乡村用地规划、乡村风貌规划、村庄整治指引等方面内容,提出了在具体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部分困惑及对未来的思考。
王金平教授做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王金平教授以《良乡的守候》为题对十多年来开展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进行汇报,包括: 一、2006年名村申报;二、2009、2010和2011年新农村规划可行性研究;三、2012、2013年申报中国传统村落编书;四、2014、2015和2016年进行的美丽良户等。在对工作的反思中,王金平教授指出传统村落保护中乡土、乡音、乡情与乡愁是关注重点,在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中提出六大坚持与避免,包括:坚持真真是性保护,避免以假乱真;坚持整体性保护,避免破坏格局;坚持分类保护,避免功能单一;坚持分层次保护,避免轻重不分;坚持活态传承,避免重物轻文;坚持持续发展,避免杀鸡取卵。
王爱明副总规划师做报告
太原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王爱明从生态修复的定义出发,对城市“双修”的政策文件与生态修复的内涵进行解读,并以太原市西山地区为例探讨山地城市的生态修复。西山地区相关规划经历:概念性总体规划、地区综合整治与西环高速两侧美化绿化、城郊森林公园绿化政策与生态建设发展规划等编制历程。在对山地区生态建设中,规划以保护并修复西山生态环境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目的,以文化为神韵,以各类休闲组团为特色,建设生态西山、文化西山、美丽西山和休闲西山。在汇报最后王爱明副总规划师针对城市山地生态修复这一议题简要概述了未来工作中的想法与可能行动。
赵月龙所长做报告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所长赵月龙发表了题为“山地城镇海绵城市建设对策探析”的报告。赵月龙所长首先对山地城镇的特点及其海绵设施的建设难点进行了概括,进而从“依托山地错落地形,构建立体海绵体”、“注重功能和景观相结合”两个方面提出了对于山地城镇海绵设施规划策略的见解。对于山地城市海面设施的建设对策,赵月龙所长从山地地形问题、污染控制问题、径流控制问题以及水资源利用问题四个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报告的最后,赵月龙所长提出了“以景观为载体,将功能设施、海绵建设需求整合到山地景观之中,打造综合的立体式山地海面系统”。
徐强副教授做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徐强副教授以《晋系山地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策划》为题进行了精彩的发言。首先,徐教授对山西乡村聚落的类型和特征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关于乡村聚落的基本认知,徐教授认为“乡村聚落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立体的课题,每个维度的研究都是一篇大文章”。随后详细介绍了长岭古村的保护规划中的策划、研究、系统、设计、实施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这一规划过程中的反思,最终发出呼唤,望各界同仁能共同努力探索一条具有普适价值的乡村聚落激活之路。
温俊卿副秘书长做报告
山西省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温俊卿以《平遥县域古村落空间分布及其特点》为主题作报告。报告概括了平遥县域的自然资源、县域文物与历史建筑等基本情况,并从水系地理变迁与古代经济活动的视角解读村庄聚落文化的关联。
学术调研
6月3日山地学委会委员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人员对山西省平遥县中都乡杜村进行了乡村调查与学术调研。调研期间,委员们与当地村民深度访谈,围绕杜村日常生活、生产、生态环境、住宅修护、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展开了深度交流与讨论,同时,委员们与在场参会调研人员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偏远、欠发达地区的山地乡村振兴等一系列问题焦点进行了学术讨论与互动交流,提出了各自的学术观点与建议。
杜村乡村调研
杜村乡村调研
杜村乡村调研
杜村乡村调研
山地学委会2018年年会,为山地城乡规划研究与交流提供了讨论平台,与会的领导、专家、代表从学科的理论研究、行业技术、建设管理、专业教育等角度,聚焦于“山地乡村振兴与乡村营建”,开展学术调研、听取前沿研究、交流最新实践经验,拓展了视野、加深了理解、鼓舞了精神,对山地乡村振兴与乡村营建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起到了积极、广泛、深层次的推动作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规划
本期编辑:张英浩 王凌志 周墨竹 徐红玲 余灏哲
审核人:任宇飞 王冠
会议通知 | 2018国际遥感前沿大会(ICARS)一号通知
会议通知 | 关于召开第一届国土空间优化理论、方法与实践 学术研讨会的通知(第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