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集锦 | 智慧社会与未来城市研讨会暨2018年中国地理学术年会
2018年7月4日至7日,“智慧社会与未来城市研讨会暨2018年中国地理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承办,江苏省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协办,国内外10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与研究生4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大会开幕式主题报告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李志刚教授主持。
第一场主题报告是由伦敦大学学院吴缚龙教授带来的,他的报告题目是“The financialis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preliminary evidence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主要关于住房金融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中,吴教授指出政治经济学视角下住房金融化是通过金融渠道,而不是通过贸易和商品生产来实现盈利的积累模式,进一步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住房金融化更具体的研究内容,提出了东亚城市发展、战略支撑性产业、国家银行关于房地产投资战略(私有化凯恩斯主义)对住房金融化政策实施产生的影响。同时,他还分析了中国现有住房金融化发展的背景与路径,指明了现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发展背后的经济学理论与作用机制。此外,吴教授还提出房贷政策在中国房地产发展中的作用、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可能解决的政策方式。最后,吴教授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多余产能的出现,使得制造业利润率下降,而制造业部门的产能大量过剩。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们应当积极使用财政刺激措施,促进金融工具的广泛使用,这使得通过构筑金融边疆来实现城市发展的金融化,并将此作为一种长期开展的大战略。
第二场主题报告是由清华大学顾朝林教授带来的“中国城镇化研究的科学问题及其进展”。他立足于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城镇化建设工作,从文献梳理入手,采用图书文献采集和重要影响学者文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共收集重要影响的学术研究论文1152篇,其中英文文章占85%,学术专著237部,其中英文专著43部),就中国城镇化研究的科学问题及其进展进行综述。具体涉及中国城镇化特色理论、中国城镇化过程及其演化、中国城镇空间形态与演化、中国城镇化驱动力、中国城镇化发展机制、中国城镇化衍生的城市病和区域问题、中国城镇化与资源环境交互影响下中国城镇化定量研究方法等多方面中国城镇化研究核心问题。同时,他还对国家城市等级规模分布及预测、面向低碳减排目标的中国城镇化预测、国家及区域中心城市评价三个方面的长期工作进行了展望。顾教授也表示,目前研究工作仍在继续,后期会对研究框架与结论做更为全面、深入的修改,本次报告也是抛砖引玉,希望与广大学者共同探讨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趋势。
第三场主题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创琳研究员带来的“大数据支持下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系强度与空间关系分析”。报告从京津冀城市群出现交通拥堵、生态环境压力、污染严重、国家战略需求承接不足等城市群现状发展问题入手,梳理了大数据在城市群空间分析中的应用方法,从新浪微博原创联系度、转发联系度、关键词搜索度、热点事件关注度四个方面对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联系强度进行了综合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群空间网络联系总体不够紧密,体现出城市群发育程度偏低;2)城市群城市网络空间连接度与城市等级呈正相关,随城市等级降低呈下降趋势,具有显著的层次性和网络不均衡分异规律;3)城市群微博网络空间联系具有中心性集聚的特点,微博网络空间与地理实体空间类似,存在着一定的等级差异;4)城市群微博网络联系强度与经济联系强度具有很大的正相关关系;5)城市群用户足迹联系强度与交通联系强度具有很大的正相关关系。最后,方教授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编制入手,阐述了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协调的三级空间关系,提出了首都支撑区、首都核心区、雄安疏解区一体化的“张家口-首都-雄安新区”生命共同体,这是大数据应用于城市群实证研究的有益探索。
第四位报告者是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薛德升教授,他的报告题目是“全球化中广州城市跨国空间的转变”。报告就世界城市排名的由来、中国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地位的变化、中国世界城市的发展的研究与解释方法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他认为通过长时期的世界城市发展,城市历史形成了城市的个性,产生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以经济为主、社会文化为辅的世界城市形成动力模式。同时,他还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部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全球化:过程、格局、动力与空间》为依托,对广州城市中的跨国空间及其演变进行了分析,阐述其发展的历史阶段与区域、发展过程、空间演变与动力系统的形成机理。最后,薛教授给出了五点结论:1)世界城市经历了长久的历史过程,而不只是出现于新国际劳动分工之后;2)城市历史对塑造世界城市的个性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3)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的城市空间,社会文化动力对特定世界城市的发展可以发挥主导作用;4)城市跨国空间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相一致,空间分布与城市总体的功能空间相一致;5)城市内部的跨国空间具有很强的混合性、杂糅性特征。
第五位报告者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柴彦威教授,题目是“新时间地理学”。他从哈格斯特朗与时间地理学的起源说起,梳理了经典时间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与符号系统,分析了时空路径的时空间尺度与典型概念模型,总结了时空行为研究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交通研究、技术变革与生产组织、康复与健康、资源能源与环境、旅游研究与信息通讯技术等多方面的应用实证。在此基础上,他还阐述了瑞典林雪平大学社会与技术变化专题研究系教授Kajsa Ellegard所提出的“新”时间地理学概念,并指出地方秩序是新时间地理学的重要概念,其中将家、工厂、小镇等要素作为地方秩序嵌套的重要元素,提出了绝对时空观到相对时空观的比较概念。但是,柴教授也指出1)“新”并不是“开创”:Kajsa 作为时间地理学派核心人物之一,其新时间地理学的核心思想和概念都来自于哈格斯特朗;2)“新”并不是“批判”:Kajsa对哈格斯特朗的时间地理学十分推崇,她认为有些人对时间地理学存在误解;3)“新”指的是“重新发现”:Kajsa对时间地理学的新发展、重新理解、重新发现时间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引起了亚洲及中国地理学界的广泛关注。他认为,中国未来的相关研究需要:1)理解中国城市转型过程与机制及其对个体生活经历的影响;2)理解活动的复杂情境性以及行为的社会空间后果;3)开展地方秩序嵌套及其在生活圈规划中的应用。
本次大会闭幕式主题报告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联合大学张景秋教授主持。
第一场主题报告是由香港大学卢地理系系主任卢佩莹教授带来的“从最原始到最先进:行走于智慧城市”。卢教授指出,交通规划关注车辆如何影响过路行人以及行人又是如何影响车辆,这其中最原始是指在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之前的交通规划思维与系统,而最先进是指电子信息社会(E-society)与智慧城市(Smart City)背景下形成的交通规划最新理论。然而,现有和传统交通运输工程、政策与规划已大大限制了我们对未来城市交通的突破。交通规划需要解决城市车流量、路口通行能力、车辆等候时间、交通事故等,重点考虑容量、效率与安全问题,以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达到坐在车辆里与行走在路上的人是平等的目标。步行作为人类其中一个最原始的需要,一方面在交通工程建设时,政策和规划都需要更加公平的对待;另一方面,当城市发生重大事故时,步行是弹性城市的重要一环。同时,卢教授还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依托于信息社会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下一阶段目标,核心并不止于技术,而是利用技术去实现某个(些)特定的目标。例如,改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效率、提升城市竞争力、开发城市健康活力,进而为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式。最后,她提出了建设行走的智慧城市概念,即确立智慧出行的特定方向与目标,实现可持续交通运输,从而实现社会公平、绿色环保以及经济效益的平衡。
第二场主题报告是由北京大学刘瑜教授带来的,题目是“社会感知分析方法及其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报告从大数据与社会感知入手,分析了社会感知基本方法,梳理了社会感知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他提出了社会感知的研究框架,指出社会感知从感知地理环境特征、景观的异质性、行为的异质性、几个层次异质性的耦合展开深入应用。他以上海为案例地,分析了上海出租车活动的时间变化模式,并通过遥感与地物波谱,利用社会感知数据的假彩色合成,量化城市用地混合度。同时,刘教授还认为社会感知理论也可以应用于居民“幸福感”度量、空间结构发现、基于交互的地理单元描述、城管执法事件空间分析、基于定位数据的“鬼城”量化研究、联系空间分异和空间交互等多个方面。最后,他给报告做出总结:1)基于大数据研究人的时空间行为模式,可以揭示其背后的社会经济特征,有助于我们从一个全新角度审视地理学的基本问题;2)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密集的区域,也是地理大数据产生最为密集的区域,这为城市及区域的社会感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3)大数据也存在一些不足,解决之道是集成多源数据,包括不同类型大数据以及各种传统数据;4)GIS需要与应用领域研究人员紧密结合,提供更多的时空分析方法和更强的计算能力。
第三场主题报告是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京祥教授带来的“路径与模式:杭州创新发展的解读与思考”。他指出在城镇化的中后期,创新是国家实现资本循环、确立全球领导能力的关键,“创新”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并引发了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与格局洗牌。对于杭州来说,杭州近两年的发展使得其创新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其创新创业的品牌形象广受认同,并已替代“旅游”、“休闲”而成为杭州的第一名片。同时,他还分析了杭州的创新经济异军突起的原因,指出杭州创新城市形成的基本过程是机遇锚点加上创新系统从而形成锚固的创新网络,高度活跃的社会资本、自由开放的民营经济、多元包容的城市文化以及亲近市场的治理柔性是杭州独特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四个必然因素。此外,他还认为而能否转向创新发展,决定着一个城市、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城市创新不是偶然发生的、偶然性的背后有着必然性,必须处理好应用创新、技术创新的双螺旋关系。决定创新系统的核心要素是城市的制度、文化、品质,创新城市与创新发展需要对城市空间理解和利用方式进行创新。
第四场主题报告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孙斌栋教授带来的“城市地理学的科学研究范式”。孙教授在肯定了城市地理学过去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城市地理学未来发展存在的高质量的原创性学术成果相对欠缺、服务国家战略的基础性学术研究相对欠缺、阵地被蚕食与被边缘化、地理学应对不对称等潜在问题。他认为未来城市地理学发展面临的七个主要挑战,即在研究目的上需要知识创造,研究方法需要质性与量化相结合,在研究范式上需要重视因果关系,研究内容与方法需要可信可靠,研究视野需要在地理学的基础上融入其他学科,研究尺度上需要宏观与微观向结合,理论构建上需要中国与国际视野相互交叉融合。他还指出,中国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其中辨析哪些符合西方经典的理论范式和普遍规律,哪些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西方经典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对于构建基于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形成国际上的中国城市地理学学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场主题报告是由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黄贤金教授团队的陈逸副教授带来的关于“特大城市:承载无极限?”探讨。她首先从中国城市人口大城市化趋势谈起,对比了国内外学者在人口过度增长、资源环境承载、外来人口政策等方面对城市极限性观念的争议,从城市集聚的无度性、集聚的外部性、集聚的政治性以及集聚的低发展性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特大城市的无形成本,提出了特大城市容量梯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她还比较了南京与杭州两座城市在经济、社会、产业、用地发展,提出了基于水、地、生态环境等要素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建设用地扩张边界分析方法。最后,她认为未来特大城市发展需要以评价承载容量为基础,支撑绿色发展底盘,要同时顾及生态功能保障基线、 环境质量安全底线以及自然资源利用上线;需要从从模糊产权到明晰产权、从歧视产权到平等产权、从物的产权到收益产权三个方面改革土地制度以实现绿色发展共享。
资料来源:智城至慧
本期编辑:王凌志 张英浩 周墨竹 徐红玲
审核人:任宇飞 王冠
颁奖盛典 | 2018全国规划行业大数据应用十大机构颁奖典礼
自然地理 | 1981~2010年在中国造成重大灾害的15个热带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