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欣赏 |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课余空间行为及其对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市某小学学生的调查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编者按
空间行为是主体内隐心理结构的反映,也能折射出主体间互动交流的可能性,从而有助于表征主体的社会融入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孔翔、陶印华等发表于本刊2018年第2期的论文,通过梳理移民融入城市的一般机理,并结合对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镇某小学学生的活动日志调查,初步探讨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课余空间行为特征及对其城市融入的可能影响。该思路不仅能有效评价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入状况,还有助于从微观角度揭示融入过程的障碍,从而为克服农民工问题的内卷化倾向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简介
孔翔(1975—):男,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地方产业与文化空间演变。E-mail: xkong@bs.ecnu.edu.cn。
陶印华(1995—):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时间地理学。E-mail: amo784851328@163.com。
龙丁江(1989—):男,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文化地理。E-mail: 361163477@qq.com。
一、研究由来
伴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我国农民工子女的看护和教育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因缺少父母看护而“无家”的留守儿童不同,随迁子女主要跟随父母居住在就业机会较多且房租便宜的“城中村”或城市近郊,从而在寄居的空间获得了家的安全感。但受限于户籍和社会经济地位,这些孩子往往难以对寄居的城市产生主人翁的归属感,并可能由此滋生心理上的边缘意识,出现焦虑、抑郁、认同冲突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违纪、偷盗等罪错行为。
不少研究已经关注到这一群体的城市融入问题,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了他们的城市认知状况。不过,由于未成年人的自我表达能力有限,一般的问卷调查很难科学测度其融入状况。因此,以社会交往为中介变量、质量互释的混合研究模式逐渐受到重视。考虑到社会交往通常以具有理解、信任基础的不同主体在同一空间的接触为前提,研究随迁子女的时空间行为特征可能会对其更好融入日常生活的城市有所裨益。
二、研究基础与思路
以往研究多探讨成人世界的城市融入状况及后果,相对缺乏对随迁子女这一未成年群体的深入研究。与农民工一样,他们的随迁子女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也需要实现空间、身份和认同的转换,而个体与本地群体建立良性的互动交往,则是真正融入城市的前提和保障。这就要求随迁子女与普通城市儿童产生更多空间交集,以便通过学习模仿,形成与普通城市儿童相似的生活习惯,并借助外群体的反馈性评价,促进其身份重构得到城市原有社群的接纳。
本研究选择外来人口集中的上海市远郊吴泾镇为案例地,通过对某公办小学学生的活动日志调查和跟踪式观察,比较分析了随迁子女(共327名)和城市儿童(共174名)的课余空间行为及其城市融入状况。在此基础上,基于日活动空间范围和活动同伴选择,将随迁子女划分为“隔离化”、“排外性探索”、“空间探索”和“本地化”四类活动模式,并通过构建有序Logsitic回归模型,解释了随迁子女不同活动模式对其心理、文化和身份偏好的影响。最后,对分层抽取的20名随迁子女和10名城市儿童进行了质性的地理叙事分析,以实现对两类人群时空轨迹的呈现和对不同城市空间的主观情绪表达。
三、随迁儿童课余空间行为特征
1)以学校和社区为中心、范围较小、活动内容相对简单:相较于城市儿童,随迁子女的课余活动呈现出距离短、频率高的特点,交通方式多为公交车或步行。活动内容上,随迁子女主要是在邻居家玩耍(51.3%)或到附近公园进行体育锻炼(22.3%),较少前往商场、电影院,也较少使用图书馆、室内体育馆等公共服务设施。
2)空间行为受休息日的影响小:受父母工作和家庭收入的限制,随迁子女的日常空间行为主要呈现出居住地和学校之间的“两点一线”特征,较少接受课外培训,也较少享受上海特大城市的休闲娱乐设施,更鲜有机会到外地观光旅游。
3)与城市儿童活动空间的交叠程度较小:由于“两点一线”特征明显,随迁子女的社交网络大多局限于内群体交往。学校虽是随迁子女与普通城市儿童共处的空间,但两类群体的深度交往非常有限,即使在工作日的课余时间也缺少空间交叠度。
注:青线代表随迁子女,黄线代表城市儿童,黑线代表两类群体活动地点交叠
随迁子女与城市儿童工作日的三维生命路径
注:青线代表随迁子女,黄线代表城市儿童,黑线代表两类群体活动地点交叠
随迁子女与城市儿童休息日的三维生命路径
四、随迁子女课余空间行为特征对其城市融入的影响
模型分析显示:相较于隔离化的行为特征,排外性探索与文化偏好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扩大空间行为范围会增加随迁子女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空间探索正向显著影响随迁子女的文化、心理偏好,其中对文化偏好影响的显著性水平更高,表明增进外群体交往比扩大空间范围更有助于其城市融入,而对当地文化氛围的认可很可能是随迁子女融入寄居城市的心理基础;本地化的行为方式与文化、心理和身份偏好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随迁子女通过跨群体小范围的行为接触,已基本实现价值观念的认同和市民身份的转换。不过,由于半数以上的受调查随迁子女表现出隔离化的空间行为特征,有限的活动范围和倾向于内群体交往减少了他们与城市和城市儿童接触的机会,难以帮助其产生对城市的认同感,并潜伏着底层阶级社会再生产的危险,必须着力克服。
有序逻辑回归模型参数估计及检验结果(n=327)
作为随迁子女与普通城市儿童产生交集的主要场所,公办学校已经成为两类儿童及其父母之间权力争夺的空间。多数随迁子女无法挑战城市儿童的优势地位,倾向于通过增进内群体交往使自己获得安全感,但这却强化了其边缘群体的特征。例如,某外地学生的地理叙事分析显示,她对学校、吴泾镇图书馆等与城市儿童接触可能性大的场所感到不适,而对吴泾小区、吴泾镇步行街等外来群体集聚的空间感觉更放松。
一名随迁子女对所经历空间的情感描述
五、后续讨论
不同于留守儿童,随迁子女往往能在父母看护下获得家的安全感,但这只是在寄居空间获得的,他们可能比留守儿童更缺乏地方感,因而其城市融入状况对自身的长期发展和克服农民工群体的内卷化倾向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结合理论分析和对上海市吴泾镇某公办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活动日志和跟踪式调查,发现了随迁子女身处城市所面临的城市融入困境。
本文是以空间行为分析随迁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的初步探索。研究表明,它不仅能有效评价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入状况,还有助于从微观角度揭示融入过程的障碍。未来可以通过更大规模和更深入细致的调研,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对随迁子女与城市儿童的行为模式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以更好服务于城市的和谐发展。
致谢:感谢陈玉、赖雯洁和赵伟宏同学在数据收集和处理方面提供的帮助。
图片来源说明: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封面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原文引用
孔翔,陶印华,龙丁江.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课余空间行为及其对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市某小学学生的调查[J].人文地理,2018,33(2):18-25.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8.02.003. [Kong Xiang, Tao Yinhua, Long Dingjiang. A study on migrant children's after-school spatial behavior and its impact on their urban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s in a primary school, Shanghai[J]. Human Geography,2018,33(2):18-25.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8.02.003.]
资料来源:人文地理期刊
本期编辑:毛雅倩 常贵蒋 芦志霞 徐晓凡
审核:任宇飞 王冠
猜你喜欢
会议手册 | 首届全国资源型城市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型城市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
名家观点 | 曾刚教授:长三角新一体化:探索世界级城市群演进之路
ISWSGS2018 | 第二届流域地理学国际研讨会2号通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