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观点 | 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途径及研究前沿领域

赛杰奥 全国地研联 2019-06-30

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应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的复杂性、综合性、动态性,探究以根治“乡村病”为导向的新型村镇建设方案、模式和科学途径,为实现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只有二者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依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说,城乡融合系统、乡村地域系统是全新认知和理解城乡关系的理论依据。


图1 城乡融合系统与乡村地域系统结构


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对象是一个乡村地域多体系统,包括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乡村振兴重在推进城乡融合系统优化重构,加快建设城乡基础网、乡村发展区、村镇空间场、乡村振兴极等所构成的多级目标体系。


图2 中国乡村振兴多体系统与多级目标


针对日益严峻的“乡村病”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既是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中国“三农”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当前乡村发展正面临主要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农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村庄建设用地日益空废化、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和乡村贫困片区深度贫困化等“五化”难题。


图3 中国“乡村病”及其特征


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乡村振兴应致力于创建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推进乡村极化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构建乡村地域系统转型—重构—创新发展综合体系。


图4 中国乡村振兴及其目标


本文探讨了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基础理论,剖析了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问题导向的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途径及研究前沿领域。


学术研究及前沿领域


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是专业学术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主题和前沿课题。在创新发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地理学理应发挥学科优势,推进理论导向的机理解析、目标导向的战略探究、问题导向的模式探索“三位一体”的综合研究,创建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体系,创新发展中国乡村科学或乡村学。当前应重点围绕城乡融合系统、乡村地域系统,以及乡村振兴地域多体系统,深入开展乡村地域类型与机理、乡村振兴规划与决策、村镇地域功能与分类、居业协同体系与模式等前沿问题研究(图5)。


图5 中国乡村振兴地域多体系统及其研究要点


5.1

乡村地域类型与机理

根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乡村地域系统是由人文、经济等构成的主体系统和资源、环境等构成的本体系统复合而成。按其作用方式,以乡村人口、土地、产业、文化为核心要素构成乡村内核系统,以区域发展政策调控、工业化与城镇化驱动、体制与制度约束等影响要素构成乡村外缘系统,内核系统与外缘系统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促使乡村地域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的形成变化,以及乡村地域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功能的不断演化,推动着乡村地域系统人地关系的转型和发展。地理学家的任务就是要从人地关系的观点及区域角度,研究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促进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要立足于城乡融合系统,分析揭示促进工农、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转变和乡村转型发展的机理,探究促使乡村地域系统的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向现代转变的新动能。


中国地域辽阔、类型多样,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分异,以及各地区城乡空间格局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地域类型的复杂多样性。按照地貌及地带性,乡村地域类型分为平原地区乡村、沟域川道乡村、丘陵山区乡村、草原牧区乡村等;按照区位及功能性,分为边疆口岸乡村、传统农区乡村、工矿园区乡村、城市近郊乡村、大都市区乡村等;按照经济与社会性,分为贫困地区乡村、经济发达乡村、历史文化乡村、革命老区乡村、少数民族乡村等。格局是认识世界的表观,过程是理解事物变化的机理。不同乡村地域类型的格局与过程是乡村振兴施策的科学基础。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复杂性、综合性、动态性,致力于推进乡村地理工程观测试验、典型村域综合示范,建立乡村地域系统诊断模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评估城乡融合系统演进状态,快速识别乡村地域系统分异类型、中心村镇聚落空间格局,深入研究田园综合体系统机理及其形态,科学揭示乡村地域系统演化过程与规律,以及乡村地域系统对全球化的响应和适应。


5.2

乡村振兴规划与决策

乡村地域的类型多样性、系统差异性及发展动态性,是科学编制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基础。按照乡村系统要素空间集聚分布的地域分异性,深入研究不同乡村地域系统的多体结构,甄别不同类型乡村振兴的多级目标,模拟揭示乡村地域系统未来发展动态情景,是研判乡村振兴格局与布局的理论依据。乡村振兴强调科学导引和管理调控相协调,探寻乡村地域结构转型与功能提升的科学途径。乡村振兴规划与设计应当遵循因地制宜、扬长补短、循序渐进、破解难题的准则,系统开展特定区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研究提出包括乡村系统诊断、空间组织设计、资源承载评价、地域模式梳理、产业体系构建、公共设施配置、机制政策保障等内容的规划范式,以及建立乡村地域系统转型—重构—创新发展综合体系。从国家宏观决策来看,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以及实施城市群发展和轴带引领战略,对重塑城乡关系和乡村转型产生重大影响。2017 年底国家级城市群有8 个、国家中心城市有9 个,随着国家级城市群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纵深发展,将不断推进国土空间开发模式的重大转变、区域发展格局的重大调整和城乡关系的重大变化。因此,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要主动适应区域城乡发展大势,谋划乡村地域功能重构,推进城乡融合机制创新,研制全国及不同区域乡村振兴情景方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规划可行路径及综合保障体系。


在学术研究与决策实践中,亟需探究如何发挥土地利用规划、乡村总体规划、乡村建设规划等在乡村振兴中的协同作用。系统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探明乡村振兴优选区与优先序,探究乡村振兴制度供给与治理体系,研制国家及不同区域乡村振兴规划,落实未来10~15 年乡村振兴总目标。土地利用规划是战略性总体规划,着重对城乡各类用地结构与布局进行调整,优化乡村空间格局与地域功能配置、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乡村总体规划用于指导乡村发展的主导方向、适度规模与空间布局,优化乡村各类生产生活设施配置,探索发挥企业与资本下乡、青壮农民工返乡、农家子弟学成回乡这“三乡”主体作用的乡村人才汇聚创新机制,研究制定以“双创”促进乡村转型、以“三业”(产业、就业、学业) 激发乡村振兴的综合支撑保障体系;乡村建设规划是问题导向的整治建设专项规划,需要系统研究乡村水、土、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重点、主要任务与战略目标,提出村镇建设专项计划和技术方案。针对大量的空心村问题,研制空心村综合整治规划,重点实施乡村“三整合”(组织整合、产业整合、空间整合),盘活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环境,提升乡村价值,促进城乡发展等值化。探究规划引领和科技支撑下的乡村人口、土地、产业结构优化,乡村“三生”(生产、生活、生态) 功能提升和“三产”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持久动力。


5.3

村镇地域功能与分类

村镇是连接乡村和城市的桥梁,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枢纽。2016 年底,全国建制镇数量达20883 个,小城镇总体数量多,规模偏小、服务功能弱,整合提升村镇资源环境承载力仍有较大的空间。破解城乡经济失衡、结构失调的难题,亟需研究重构城镇村等级体系,优化村镇空间结构,强化村镇地域功能,实行分类精准施策,深入探究新型村镇建设的功能类型及特征,揭示乡村生产要素组织化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途径。


针对特色村、中心村、空心村、贫困村等不同类型,应研究乡村地域系统优化重构和乡村振兴分类战略。古村落、古民居的历史悠久、人居和谐、山水融合,传承血缘、乡缘、地缘、业缘关系,保护振兴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乡村农耕文化,而其载体是传统村落及其传承的乡土文明。特色村振兴宜以保护为先、传承为重,介入现代元素,创新管理机制,推进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区;中心村通常是由若干行政村组成的农村中心社区,且具有一定人口、产业规模和公共设施、服务能力,是区域城镇体系的空间中心和多个村庄的组织单元。中心村振兴宜以新型主体与产业培育为重,强化乡村治理与创新能力,发挥村镇连接城乡融合的纽带作用,着力培育乡村振兴极,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村镇,建成乡村安居乐业家园;空心村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村庄人地分离而造成的土地空废、文化衰退的乡村聚落。随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转型发展,亟需实施空心村综合整治,推进村庄组织、产业、空间“三整合”,实施迁村并居、中心集聚、整治配置,加快建设现代社区、就业园区;贫困村是乡村贫困化的区域“缩影”、贫困地区乡村发展的最大短板,在空间上具有“孤岛效应”,推进因村因户帮扶、因人因贫施策,是实现精准脱贫和贫困村退出的可行战略。


还有一些典型问题村庄(如“无人村”、“老人村”、“癌症村”),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探究实施村域水土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保障综合治理战略,探明乡村传统生活功能向生产、生态功能转型途径。在家庭外迁、生态脆弱、环境污染等区域不宜重建新村、再建新社区,亟需结合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整治与振兴新方向。


5.4

居业协同体系与模式

村镇有机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亟需深化村镇资源环境承载力、生产要素集聚与空间形态、居业协同机理与地域模式、主导产业培育与宜居环境建造研究,模拟揭示村镇空间场效应、空间要素流过程、增长极化机制及其内生动力,梳理总结不同类型的乡村振兴地域系统模式,探索培植乡村振兴空间新载体,科学指导乡村振兴决策与乡建实践。依据乡村系统结构,乡村地域系统模式分为农区居住均一型、村庄居业组合型、村镇产城融合型、城郊居业聚合型等;依据乡村地域功能,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均衡发展型等;依据村镇发展阶段,可分为初级型、成长型、兴盛型、稳定型、转型或衰退型。2014 年农业部围绕“美丽乡村”创建目标,倡导十大模式,即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这些模式根植于区域、来源于实践,具有示范意义,但仍需探明不同模式的生态—经济—技术原理,研究提出各类模式分区、分类推广的适应性和约束性。


总体而言,现代乡村地域系统模式应具有区域成长性好、适应面广、示范性强,具备“三创”特征:① 创建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基础条件与市场环境,利于产权明晰、利益联接共享,激发乡村内生发展活力与动力;② 创立接地气、有底气的乡村组织体系与治理模式,利于突出特色、发挥地域优势,践行基地型、品牌化乡村发展之路;③ 创新吸纳新要素、培育新业态、释放新动能的长效机制,利于激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乡村“三治”(自治、法治、德治) 结合、“三产”融合发展。


城乡基础网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脉,通过构筑现代城乡交通、通信体系等,把一个城乡地域系统内城市、中小城镇、村镇贯通联接起来,通过健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服务体系、乡村治理现代化支撑技术平台,科学推进大中小城市的同城化、城镇村发展的系统化、乡村振兴的协同化。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在于谋长远、补短板、促改革、强实力、求实效,其根本出发点就是使农业农村现代化跟上国家现代化的步伐。在全球化时代,农业现代化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全球性。乡村振兴应是全球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亟需主动融入世界乡村发展网络体系,通过实施“全球乡村计划”,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国际合作和创新发展,真正实现中国“乡村美、农民富、农业强”,“乡村让城市更美好”。


结论与讨论


▋ (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理论。依据该理论延展而来的城乡融合系统、乡村地域系统,是全新认知现代城乡关系、透视乡村发展问题的基本依据。城市与乡村血脉相融、地域相连,城乡是一个有机体。针对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不牢固、“乡村病”日趋严峻等突出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破解新时期中国“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 (2) 乡村振兴对象是一个完整的乡村地域多体系统,主要包含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等“四体”系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在坚持扬长与补短结合、均衡与极化契合、居住与产业融合,构筑城乡基础网、优选乡村发展区、激活村镇空间场、强化乡村振兴极,创建“网—区—场—极”多级目标体系。


▋ (3) 乡村振兴战略是现代乡村发展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探索推进乡村振兴极化战略,全面创新乡村振兴规划体系和评估指标体系。


▋ (4) 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应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复杂性、综合性、动态性,致力于乡村地域类型与机理、乡村振兴规划与决策、村镇地域功能与分类、居业协同体系与系统模式等前沿领域综合研究,为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学科优势和扎实的实践基础。同时需不断强化针对乡村地域系统问题的创新研究和典型示范,加强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交叉集成,融合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管理学、工程学、信息科学、资源科学等理论精髓。不断创新科学研究与国家智库、地区发展联盟机制,加强多学科、多部门、多地区专业研究与应用的横向联合,加快自然资源学、土地工程学、乡村系统工程等前沿学科建设。面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还需深入探究中国乡村科学或乡村学,创新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理论及方法体系。


谨以此文纪念恩师吴传钧先生诞辰100周年。


注:本文来源:刘彦随 .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 地理学报, 2018, 73(4): 637-650.

根据原文精简整理,经作者本人审核确认。

本文转载自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赛杰奥(sci_geo),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END

资料来源:赛杰奥

本期编辑:李咪 王丽佳 张英男 彭玏

审核人:任宇飞 王冠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 【CGTN】刘彦随研究员:如何实现中国乡村振兴

名家观点 | 刘彦随研究员:新时代乡村振兴理论与策略

时代前沿 | 中科院研究员:乡村地理工程根治“乡村病”

佳文欣赏 | 特色小镇引领乡村振兴机理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