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人物 | 中国冰川之父——施雅风
1919年3月21日,位于江苏省海门市新河镇(今树勋镇)世代为农的施家迎来又一个男孩——施雅风。
而今天,2019年3月21日,正是他诞辰的100周年纪念日。时间的流逝,带不走的是他对中国冰川研究的贡献,吹不散的是他身正为范、严谨治学的精神。
施雅风(1919—2011),出生于江苏海门,是我国地球科学领域卓越的开拓者,在寒区旱区科学等领域取得了杰出的研究成果。作为我国冰川科学事业的创始人,组织摸清了中国冰川资源家底,推动了我国冰雪灾害理论与防治研究,发展和丰富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我国冻土研究的开拓者和泥石流研究的奠基人,是我国西北内陆河水资源系统研究的倡导者,为提升中国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水平作出了卓越贡献。其科技贡献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为我国干旱区水资源合理利用、灾害防止和寒区道路工程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科技支撑,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十分巨大。
出身农家:求学求实走向革命
1919年3月21日,施雅风出生在江苏省海门县新河乡附近的一个农民家庭。1931年当他进入初中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发生,在班主任陈倬云等教导下,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地理知识的爱好。
1934年15岁时,施雅风在《江苏学生》杂志以《理想的江苏学生》发表的文章中提出:要以 “以爱国的精神、救世的大志成就一切”。
高中二年级时,地理课本为著名地理学家张其昀编写,了解到地理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就从那时候起,他已立下志向:今后一定要当一个优秀的地理学家。
1937年考上浙江大学后正值七七事变,在天目山的禅源寺学习几个月后,金山卫沦陷,随浙大多次流亡西迁,流离颠沛。
1940年初到贵州遵义安定下来。在竺可桢校长领导下,浙大立“求是”为校训,发扬求真、民主、朴实、勤奋的优良学风。在史地系张其昀、叶良辅、涂长望、任美锷、黄秉维、谭其骧等教授直接教诲下,受到良好的地理学专业训练。选定叶良辅教授为导师,完成《遵义南部地形》的毕业论文。该文经学校呈报教育部,被评为优秀论文;后经过浓缩,改名为《遵义附近之地形》,在《地质论评》 [10卷3-4期]上发表。
1940年在贵州桐梓地质实习,左起刘之远老师,蔡钟瑞,施雅风,杨利普,赵松乔。
1944年秋天到重庆北碚(后迁南京)的中国地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为浙江大学组织编纂的《遵义新志》,撰写《遵义区域地理》篇章。从事成都平原调查研究。
1953年1月北京召开的中国地理学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施雅风被选为理事。同年3月,从南京调至北京,从事中华地理志和中国地形区划研究。升职地理所副研究员。
1955年参加青海湖地区科学考察中与勒沟争旦区长一家合影。后排右1陈梦熊,右3施雅风(照片由陈梦熊之子陈泽行提供)。
1954-1959年兼任生物学地学部副学术秘书,参与地学方面学术组织工作。1956年参加全国第一次科学技术长远规划编制工作,任地学组秘书。在57项任务中主要参与撰写第一项中国自然区划与经济区划和地理学科规划。
不畏艰险:大西北冰川创业
1957年施雅风参加祁连山西段地质考察队,引发进一步研究冰川水源的愿望,而当时国内现代冰川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冰川所在人迹罕至的高寒自然条件与冰川活动可能产生的一些危险, 使多少人望而却步, 不敢去碰。施雅风认为高山冰雪利用工作的进展, 不仅有着重大的经济意义,还将带动着一系列学科的发展, 甚至新学科的诞生。回京后书面报告中国科学院得到竺可桢副院长及秘书长裴丽生同意,批准成立专门冰川考察队。1958年聘请苏联专家指导,组织这个考察队对祁连山冰川进行考察。
1958年兰州赴祁连山考察出发前合影(前排右2施雅风,右3苏联专家道尔古辛)
1958年施雅风(左)与队友在考察祁连山冰川时奋力攀登冰川谷壁(摄影道尔古辛)。
施雅风组织完成的43万字的《祁连山现代冰川考察报告》于1959年初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冰川科学研究从无到有。
1958年至1959年施雅风率队进行祁连山、天山冰川考察后,受到“反右倾”扩大化不公正的批判。尽管如此,当1960年国家经济极端困难,人员精减、机构组合无常的风雨飘摇之时,施雅风没有动摇,坚信困难是暂时的,既然从事了一项有重要意义的事业,就要坚持下去。1960年7月毅然举家搬迁到兰州定居。与同事们同甘共苦,坚持冰川冻土研究事业创业。
1964年,施雅风与刘东生先生一起率队希夏邦马峰科学考察。
科学民主:襟怀坦白敢为人先
在几十年的科学研究生涯中,施雅风始终保持着对理想的执着、对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责任心,坚持求真求实。他以共产党员和科学家的双重身份起伏在每一次政治风浪中。无论是“反右倾”扩大化,还是“文革”中九死一生,他都能从阴影中走出来,胸怀全局,坚持信念,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
1974~1975年,施雅风带队进行喀喇昆仑公路巴托拉冰川考察,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准确地预报冰川进退(左1,施雅风)。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党中央“全党动员,大办科学”的号召鼓舞人心,施雅风非常激动,他克服”文革“造成的”负能量“,又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到冰川冻土研究所建设之中。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首先抓人才培养 提升科研人员职称和待遇,选派一批中青年科技人员出国培养;重建与扩大天山冰川野外站;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冰川冻土科学走向世界。
施雅风早年受李四光先生关于第四纪冰川著作的启发,产生研究冰川的憧憬和兴趣。上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得有去西部高山区长期工作的机会,积累起一些经验。1980年夏,他联合若干同志去庐山考察,从野外考察与实验室分析所得结果恰与李先生庐山冰川观点相左。本着实事求是、百家争鸣的精神,以理性怀疑的科学精神倡导开展庐山有无第四纪冰川的争论。施雅风认为:因实践的局限性而产生认识的片面性是任何一位学者所难免的。第四纪冰川是第四纪研究的一个特殊方面,由于已经消失,必须推理阐明;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不同认识,这在科学界应属正常现象。
1980年6月在庐山考察。左后Derbyshire,左前李吉均,右:施雅风
得遇良师:导师叶良辅的言传身教
1937年,18岁的施雅风顺利考入浙江大学史地系,师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叶良辅。在聆听叶良辅讲课中,施雅风对叶良辅从了解到崇拜,并因此在地理学分支学科中,培养了对地质学、地貌学的浓厚兴趣。
“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叶良辅教给施雅风的重要一课。以往地理学界普遍以搜集文献资料作为论文素材,而在论文指导老师叶良辅那里,常规被打破:用实地考察取得第一手资料,然后通过思考取得新发现、提出新见解,也即先考察后思考再撰写。就考察而言,叶良辅只给了施雅风16个字:专心一致、吃苦耐劳、观察精细、记载详实;就思考而言,他主张“多样例举假说”(又称“复臆说”,也即对同一种现象的解释有多种可能性,要善于比较各种可能性);就撰写而言,他向施雅风推荐了几本参考著作,例如《张家口附近地质志》《秦岭山脉与四川地质研究》《太原榆林幅地质图说明书》等以此观摩高水平论文的写作方式和技巧。与此同时,叶良辅为施雅风指定了当时陆地测量局制作的遵义附近和遵义南部三岔河两幅地形图大约600平方公里的地区作为具体考察范围,并特别从系主任张其昀那里申请到了三个月的调查费用支持。
有了导师叶良辅具体又细致的指导,学生施雅风身背装有地质罗盘、气压高度表、地形图和笔记本的小挎包,手里拿着一把地质锤独自出发前往考察地。因为,他是班里唯一将实地调查作为资料写论文的学生。
“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野外考察更需要顽强的耐力、强大的毅力和发现奇迹的智慧。出发前,施雅风按照导师的指导设计好了考察方式。即先确定一个考察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找好一个住处,以考察范围为圆心向四周辐射,然后变换方向和迁移圆心,一个月回一次学校整理资料,向叶良辅汇报观察结果和心得;回答叶老师提出的问题;聆听老师新的教导,特别是对下一步考察中应该注意的改进点。每天早晨吃过早饭,施雅风带上中午吃的干粮和水壶、拎着地质锤出门,往往一整天步行三四十里,边看地形边做笔记边思考,一直到太阳下山,再回到住处。如此往复,直到限定的三个月时间。
此间,施雅风掌握了遵义附近地区地质地貌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并意外获得了两处“新发现”,提出了“侵蚀阶段论”,完成了六万字的论文初稿。初稿经叶良辅审阅提意见后,再加工修改,最后定稿呈交。之后施雅风又在野外考察中将叶良辅为他限定的考察范围扩大一倍,重新对论文进行修订,字数则精简到一万字,取名《遵义附近之地形》,经叶良辅推荐,论文于1945年刊登在地质学权威学术刊物《地质论评》第十卷3-4期。本科毕业论文发表于专业权威期刊在当时极为罕见。也正是通过这篇毕业论文的撰写,他初步掌握了在大自然中进行科学考察研究的方法,为尔后从事冰川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是“在叶良辅先生的精心指导下,通过独立自主的辛勤考察和科学思考,在科学研究领域第一次取得的比较令人满意的创新成果。”很多年以后,施雅风这样总结了这篇论文。
施雅风(第三排左五)与浙大史地系师生于1940年的合影。
其中有张其昀(第一排左四)、任美锷(第一排左一)、叶良辅(第一排左五)。
另一件生活小事是:那时的老师大多数生活拮据,有的老师家常年吃不起干饭,一家大小只能靠喝稀粥度日;有的老师疾病缠身无钱医治,只能硬扛;即使工资最高的校长竺可桢也有入不敷出不得不卖东西的时候。地质学、地貌学教授叶良辅也是穷困一族,却总在包括施雅风在内的学生上门讨教时让夫人竭尽所能地为他们制作精美的点心。
我们看不到惊心动魄和大起大落,只有尽职尽责的老师和踏实勤劳的学生,这些平平淡淡却真实的师徒故事却又如此贴近生活、贴近心灵。为师之道,为徒之道不正体现在知识传授和知识汲取的过程中吗?纯粹又充满力量!
对于如何做学生,14岁的高中生施雅风就对理想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受诱惑、理性而不感情用事,不从恶习、不从时尚、乐观积极、有宏博的知识、有爱国的精神、有救世的大志。为此,他特别写了一篇文章,直接取名《理想的江苏学生》,并在1935年发表在《江苏学生》增刊上。
身正为范:严谨治学高德育人
青少年时期崭露头角、表现不凡的施雅风离不开多位老师的谆谆教诲,为师后的施雅风更践行着何为师德师范。
施雅风开创的我国寒区旱区科学研究始于甘肃,在惠及西部、产生国际影响的同时,也为甘肃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施雅风先后组织和领导了祁连山冰雪水资源利用、河西水土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甘肃工矿和交通泥石流防治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和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不仅推动了我国寒区水文和干旱区水资源学科的发展,而且为甘肃泥石流灾害防治和河西商品粮基地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1958年,施雅风主持建立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支高山冰雪利用考察队,施雅风一行以“开发高山冰雪,改变西北干旱”的豪言,带领100余人向祁连山进发。7月1日,在祁连山腹地柳条沟地区的托赖山脉,队员们经过艰难跋涉,奋勇登上海拔5143米的冰川最高点。据初步考察和观测,估算出厚度达80至1000米左右的这条冰川的含水量有一亿六千多万立方米,相当于两个北京十三陵水库大。这一天恰逢党的生日,他们向北京中国科学院发电报报喜,建议把冰川命名为“七一冰川”,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37周年的献礼,正在开会的中科院领导当即宣读了这个喜讯,并同意“七一冰川”的命名。
“这是中国人自己发现并命名的第一条冰川,是中国冰川科学的奠基石。”回想起这段历史,施老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初战告捷,施雅风发扬“开拓创新、连续作战”的精神,分兵6队对祁连山作进一步深入考察,并主持写出了43.6万字的《祁连山现代冰川考察报告》,这也是新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冰川考察报告,填补了我国冰川研究的空白。
施雅风带队冰川考察(来源:海门史志网)
自1957年在甘肃土地上踏下第一个脚印开始,施雅风从此扎根在了西北大地。1960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席卷全国,刚刚起步的冰川研究事业受到冲击,施雅风成为正在筹建的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唯一的高级研究人员。权衡再三,强烈的“责任心”驱使下施雅风举家自北京迁至兰州,经多年筹备,我国第一个冰川研究单位——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于1965年成立。
1978年,施雅风组织中国冰川学家开始了中国冰川目录的系统编制工作。经过24年的艰苦工作,摸清了中国冰川资源“家底”,完成了12卷23册的巨著《中国冰川目录》,获得了我国49206条冰川包括名称、位置、长度、面积、储量等30多项参数的系统信息,使中国成为世界各冰川大国中唯一全面完成冰川目录的国家。
施雅风主编《中国冰川目录》(来源:海门史志网)
“他平易近人,很谦虚,从没有架子,70多岁还亲自到南极考察,直到87岁高龄还坚持准时上班。”材料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说。
原寒旱所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副研究员马明国讲到对施先生的印象:“每次作报告,老先生都会问我们,你去过现场吗?做过实地考察吗?有足够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结论吗?我觉得这应该是对所有科研工作者,特别是我们做地学研究人员的基本要求。想想这些老一辈科学家当年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却能够无私地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科学研究,我们这些有幸在当前如此好的条件下工作的新一代科研人,应该更加注重能够为社会做什么,而不是索取什么。”
“冰川事业是一项豪迈的事业,是勇敢者的事业!概括我几十年来走过的路,有大苦,也有大乐。我认为,为崇高的事业奋斗献身,吃过苦以后取得的乐,才是真正的享受。”回首60载曲折坎坷的学术研究历程,施雅风曾总结了五个字:即勤(奋)、公(正)、(求)真、合(群)、(坚)韧。他这样说也这样做,并深刻影响着同事、合作者以及他所培养出的学生。他培养出了李吉均、程国栋、丁德文、秦大河、姚檀栋等院士;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科研工作者,他们先后承担起了我国的冰川、冻土、沙漠、环境研究的重担,很多人如今依然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路途中奋力前行。
2010年3月,耄耋之年的施雅风病重住院。经受着心衰所带来的一系列病痛折磨,他仍坚持在病床上完成了《中国第四纪冰川新论》的审稿,该书是从2008年9月酝酿的,2009年6月分工撰写,2010年5月在南京集中撰写,直至11月方完稿,此时老先生身体已经相当虚弱,但施老还是在病房里亲自审阅了整个书稿。难能可贵的是该书约70%的内容是施老在电脑上敲出来的。2011年2月13日,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冰川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施雅风先生病逝,享年93岁。
施雅风先生言传身教,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他在科学领域树起了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下,在他的身后,群山般屹立着数以百计的中坚力量,有的已两鬓染风霜,而更多的年轻人已加入到这支队伍,继续传递着中国冰川事业的接力棒……
斯人已去,像施雅风一样的老一辈科学家还有很多,请历史记住他,记住他们。
来源:地理人
文字、排版:张敏
责任编辑:梁龙武
审核:任宇飞、王冠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我要睁大眼睛看看,是哪个小可爱没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