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佳文欣赏 | 青藏高原粮食生产需要你关注

段健 等 全国地研联 2019-06-29

结缘青藏高原第二次科考,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俗话说“男不入川,女不进藏”,我人生第一次上青藏高原,居然是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结缘,这与地理学者“用脚做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工作传统是离不开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STEP)于2017年8月19日正式启动后,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研究团队开始陆续入藏,虽然大家都带着不同的科考任务,但目标一致——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建设美丽的青藏高原”和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我和师弟随导师徐勇研究员及团队其他二十多位师生于2018年7月初进藏,队伍里只有3位女生,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我的任务是负责考察青藏高原农牧业、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探寻地区绿色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人口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为推进青藏高原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落地实施和生态安全屏障优化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科考队从拉萨出发

高原反应,生平第一次尝到氧气的滋味。青藏高原的神秘和美丽令人心驰神往,无处不在的高原反应又让人望而却步。我进藏的头两天出现了高反,第一次来的快,去的也快。第一天刚到拉萨,在酒店办理入住手续,我突然感到天旋地转,脑袋嗡嗡响,耳鸣像汽笛一样,脸色苍白,眼前发黑,几乎要晕倒,师妹见状立刻给我喂了两颗葡萄糖片,我马上就清醒过来了。第二天到达海拔更高的那曲,师生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反,有些同学头痛或呕吐厉害,不得不一边吸氧,一边工作。我半夜因胸口疼痛而醒,起来上厕所,没走几步就头重脚轻摔倒了,幸亏我及时插上了氧气管。随着“噗嗤噗嗤”的机器呼吸声,清凉的空气进入肺部,灼烧的胸口像被一阵春风拂过,又像被一股清泉淌过,温柔舒缓,清冽透凉——生平第一次体会到氧气的滋味这般美好。为避免对它形成依赖,我稍微感觉好一点就拔掉氧气管,靠自由呼吸,疼痛只能忍着。

便携式制氧机

第三天大家终于适应了高原环境,尽管每个人的嘴唇都是紫的,走路、爬楼梯都是慢动作,但工作起来却一丝不苟。

徐勇研究员、赵艳楠博士与那曲市交通局工作人员交流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克服各种困难,顺利地完成了科考任务,我的相关研究成果“青藏高原粮食生产、消费及安全风险格局变化”得以如期发表在《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34卷第4期“资源与战略”栏目上。下面让我们大家集体关注一下青藏高原的粮食生产。

原文请到中国知网下载阅读


青藏高原战略地位重要,粮食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和国防安全。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与克什米尔地区及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巴基斯坦等国毗邻,国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六分之一以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境内有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回族、纳西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数占区域总人口的61.76%以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粮食安全,对巩固边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青藏高原粮食短缺依然是制约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农牧业和旅游业在青藏高原经济发展中占较大比重,是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受低温、耕地和水资源限制,青藏高原粮食生产无法满足人口增长、收入增加以及旅游业发展的多元化粮食消费需求。对外地粮食依赖程度高,粮食平均运距超过3000 公里,长距离粮食运输给地方财政和有限的交通运力造成巨大负担,更重要的是,如果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难以保证域外粮食的及时调入。


保障粮食安全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青藏高原作为地球上最独特的地质—地理—生态单元,是我国乃至整个东亚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据谢高地等在2003年的估算,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每年的生态服务价值约为9363.6亿元。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不仅重要而且极其脆弱、敏感,被称为北半球气候变化的“感应器”和“敏感区”,微小的环境变化就可能引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显著改变,进而威胁整个区域甚至北半球的生态安全。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增强粮食自给能力,禁止对草场、荒地开垦和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对确保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952年以来青藏高原三次农业开发

政治问题、民族问题与粮食问题交织在一起,复杂而敏感,中央政府和当地政府十分重视青藏高原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建国以来在青藏高原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农业开发。

解放初期的垦荒种植。1952年开始在一些自然条件较好、水源充沛、土壤肥沃的地方垦荒扩种,建立了一批国营劳改农场。

上世纪60-70年代的开荒战役。在“以粮为纲”的方针下自上而下组织开荒战役,开垦草场、砍伐森林,把许多海拔3000 m以上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牧业区开辟为农场,导致大面积草原山林自然生态遭到破坏,也使原有耕地投入减少,耕作粗放,土壤肥力下降,单产降低。

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不是单纯的开荒造田,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新开耕地,改造中低产田,建骨干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988年青海开始在河徨谷地、海南台地、海西绿洲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建成互助、湟中、大通、民和、乐都5个商品粮基地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是“八五”、“十五”、“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项目,为提高西藏粮食自给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了重大的作用。


受自然条件限制,青藏高原适宜农业发展的空间狭小。青藏高原平均海拔2600~4500 m,海拔4500 m以上的土地面积占50%,海拔3000 ~ 4500 m的土地面积占35%,海拔3000 m以下的土地面积仅占15%。年平均气温为-2.4~12.1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下,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中,除了光照资源丰富外,热量和水土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以草地和荒漠为主,一半以上的地区是牧业或半牧业地区,耕地与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农牧分界线大致以最暖月平均10 ℃线为界,该线西北侧畜牧业占绝对优势,东南侧以农业为主。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气候温暖的河流谷地间套复种可以实现一年两熟。


湟黄谷地和“一江两河”流域是青藏高原两大粮食生产基地。湟黄谷地地势开阔、热量条件较好,距离灌溉水源较近,开发历史悠久,耕地集中连片,是青藏高原东部粮食生产中心,拥有互助、湟中、大通、民和、乐都等商品粮基地县。“一江两河”流域指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支流拉萨河、年楚河的河谷地带,经历二十多年以水利建设和粮食增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成为青藏高原南部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本地粮食生产不能满足需求,粮食调入规模依然较大。随着人口增长和旅游业的发展,青藏高原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增长速度超过粮食产量增长速度,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目前78.95%的县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粮食短缺现象。此外,因粮食品种结构与质量差异,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也越来越明显。青藏高原传统粮食消费以青稞等粗粮为主,肉类消费以牛羊肉为主,消费结构比较单一。随着与内地交流增多,食物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对大米、面粉和猪肉的需求上升。据调查,城镇居民大米和面粉消费占粮食消费总量的比例达90%以上,猪肉占肉类消费60%左右。当前,青藏高原除青稞可以自给外,大米和面粉主要靠内地调入,每年调入粮食100万t以上。

青藏高原最暖月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

(引自程鸿等,自然资源,1981)

青藏高原农业地域分布


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青藏高原粮食生产应以内涵式发展为主,重点通过灌溉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工程等,将现有零碎、贫瘠的耕地以及低水平农田和荒滩荒坡整理开发改造为成块、连片、能灌、能排、土层深厚和肥力增加的高产稳产良田,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减少化肥、农药、薄膜使用量,利用光照丰富的优势,选育高光效、低光呼吸、早熟、耐寒的优良品种和推广丰产栽培技术,提高粮食作物光能利用率和单产水平。


稳定青稞播种面积和产量,增加小麦播种面积,发展小麦加工业。青稞为青藏高原传统粮食作物,具有耐贫瘠、耐旱、耐低温、抗病、抗碱、抗雹等特性,适应青藏高原气候生态环境,产量稳定,加之加工简单、食用方便,与牧民流动放牧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尽管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逐渐与内地趋同,农牧民粮食消费仍具有较强的本地性,青稞在农牧民食物消费中仍占41.2%左右,稳定青稞播种面积和产量对保障藏民基本生活需要和保护藏族传统饮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小麦的单产与营养价值高于青稞,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为适应未来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多元化发展和满足人们对加工食物的需求,可以适当增加小麦播种面积,提高小麦品质和加工率。


发展农牧结合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随着收入增加和生活质量水平提高,人们对营养、安全、绿色、无污染的食物需求越来越多,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光照充足,环境洁净,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利用高原生态环境清洁无污染的特点,以青稞、优质豆类、马铃薯等作物为重点,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实现农业由传统型向特色型转变、数量型向优质高效型转变、低附加值型向高附加型转变,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在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调整种植业结构,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发展,增加畜产品产量和质量,满足日益多元化的肉类消费需求。


完善粮食储备体系,优化粮食储备布局。青藏高原气候条件高寒干燥,空气稀薄,氧气、水汽、尘埃含量少,粮食不易腐烂,储备损耗少,储备时间长、成本很低,质量有保证,是绝佳的“绿色储粮”仓储基地。尽管国务院规定“销区地方粮食储备应保持6个月销量”,因战略地位重要和储粮条件优越,青藏高原粮食储备规模可增至 9~12个月的销量。


加强粮食贸易,建立开放的食物保障体系。在开放的经济环境和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下,利用区位优势,一方面加强与中亚和东南亚粮食出口国的农产品贸易,另一方面与四川、安徽等国内粮食主产区建立稳定的供销合作关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同时,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增进食物空间可达性,提高粮食物流效率,包括加快川藏铁路、青藏铁路支线日喀则-亚东线建设,完善省级和县级公路网络建设,加强村镇主要干线公路的维护,提高乡村道路质量。


植被地带性变化和高原农业地域特色。正值盛夏,平原上已经是稻麦初熟、“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时节,拉萨河谷却是一片绿油油的小麦、青稞和金灿灿的油菜,俨然一副春天的画卷,不是季节在这里推迟了,而是因热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呈现的垂直地带性。植被的这种地带差异性在水平尺度上也表现明显:拉萨附近的河谷溪水潺潺,绿草茵茵,牦牛壮硕,当雄以西仍然可以看到青青草地和一群群绵羊;随着深入高原腹地,人烟和牛羊越来越稀少,草地越来越稀疏、土层越来越薄,有些地方土层薄得像一层薄纸,铺在细碎的砾石上,仿佛轻轻一撕就可以把整片草地连片揭起;远处雪山高耸,可望而不可即。

拉萨河谷农业景观

食物。在拉萨可以吃到北方的馒头、陕西的面食和四川的米饭,水果摊有苹果、西瓜、葡萄等各种水果,食物丰盛程度与内地并无多大差异。那曲的饮食已略显牧区特色,以肉和奶为主,早餐吃糌粑和酥油茶,晚餐有羊排和酸奶,集市上少见蔬菜和水果。班戈县食物较单一,一日三餐虽然有米饭,但口感不怎么好,面食和菜都很少,唯酥油茶无限量供给。许多老师吃不饱,悄悄去外面吃蒸汽拉面或者买泡面回来吃,我和师妹光喝酥油茶就饱了,酥油茶有润喉、防干裂的功效,口感比一般奶茶更香醇润滑。食物在青藏高原异常珍贵,我们十多项工作纪律中有一条是“不允许浪费食物”,到了班戈县后我才真正理解这项规定。


人口迁移。当地政府对青藏高原独特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十分自豪,对近年生态环境恶化感到痛惜,其对生态环境的关切不亚于脱贫致富的诉求。每个部门都有很多来自内地的青年干部,他们只身来到西藏挂职锻炼,两三年后回到内地工作、与家人团聚,可能得到更多升迁机会或物质上的奖励。这种具有奖励性质的对口支援人才政策,比六七十年代鼓励青年人从沿海到内陆安家置业的大规模、固定式人口迁移更有效、更具持续性。


交通。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形成国道、省道和县道为骨干的公路网络,道路等级较低,路况差。除青藏公路技术等级为二级沥青路,其他公路技术等级较低,通行能力较差。由于路况差,公路上严格限速,沿途经常有司机把车子停在路边“等时间”。道路硬化率低,一些省道、县乡公路是泥石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每逢雨季和雪灾,大部分路段不能正常通车,甚至交通完全中断。农村公路网密度、通达深度、等级公路里程率等指标更低,有些行政村甚至未通公路。


写在文章之后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础的物质条件,大自然给了青藏高原无数奇特瑰丽的景色,却在馈赠食物方面显得十分吝啬。这片并不富饶的土地不仅要供养自己,还要供养越来越多的八方来客,愿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怀着一颗敬畏和感恩之心,爱惜食物,爱护生态环境,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和“建设美丽的青藏高原”尽绵薄之力。


段  健

湖南沅陵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读博期间参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STEP)、厦门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福建省级空间规划、六盘水市空间规划等课题7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

E-mail: duanj.16b@igsnrr.ac.cn。


徐  勇

陕西榆林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与乡村发展、土地利用与人地关系机理模拟、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探索类课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余项,参加完成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广东省、福建省等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委托重大任务2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170余篇,完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5项,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励(集体)1项,陕西省、广东省、农业部等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E-mail: xuy@igsnrr.ac.cn。


孙晓一

山东烟台人,人文地理学博士,华夏幸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经管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主要从事都市圈空间治理等方向的研究工作。读博及在站期间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发表文章10篇。

E-mail: sunxy.10s@igsnrr.ac.cn。


源:自然资源学报

整理、排版:陈诗音

责任编辑:常贵蒋

审核:任宇飞 王波涛

猜你喜欢

会议通知 | 2019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暨可持续发展论坛会议日程

佳文赏析丨方创琳、王振波等: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与评估方案探索

干货分享 | 人文经济地理、自然资源与环境类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19-2020)

会议手册 | 第二届乡村振兴与乡村科学论坛

我要睁大眼睛看看,是哪个小可爱也【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