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学快讯 | “运河历史地理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层论坛暨河南大学历史地理学第五届学术论坛在河南大学成功举办

黄河文明 全国地研联 2021-09-20

“运河历史地理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高层论坛暨河南大学历史地理学

第五届学术论坛在河南大学成功举办

2019年7月20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运河历史地理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层论坛暨河南大学历史地理学第五届学术论坛在河南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郑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广州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40余所科研院所的7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汴京,共襄盛会!

图为全体与会专家学者集体合影

Opening Ceremony

开幕式

图为论坛开幕式现场

大会开幕式上,在主席台及前排就坐的领导和嘉宾有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张晓虹教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牛建强副主任、浙江大学江南区域史研究中心主任孙竞昊教授、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郑民德副院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研究员、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徐海亮高工、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任吉东研究员、广州大学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王元林教授、淮阴师范学院李德楠教授、河南大学赵炳清教授、闵祥鹏教授。开幕式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吴朋飞副教授主持。

图为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吴朋飞副教授主持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牛建强副主任致欢迎辞,简要介绍了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基本情况,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衷心感谢。希望本次论坛对河南大学历史地理学起到提高研究水平、促进学科建设的作用。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牛建强副主任致辞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张晓虹教授在致辞中对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认为历史地理学在全国范围内的开枝散叶彰显了学科的勃勃生机,指出在社会急剧变化、文化剧烈变迁的当今时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对地理学科发展及国家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图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张晓虹教授致辞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郑民德副院长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大运河的历史变迁,指出中国运河不但历史悠久、分布区域广泛而且留下了不计其数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强调运河文化的研究、保护、利用正成为国家社会学界关注的热点,希望本次论坛能促进中国大运河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图为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郑民德副院长致辞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张新斌教授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河南省大运河的研究情况。他指出河南省早期大运河研究和隋唐大运河研究是薄弱环节,整合河南高校优势、加强相关单位联系,建立大运河专业队伍能使河南大运河研究上一个新台阶。

图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张新斌教授致辞

Subject report

大会主旨报告

论坛采取大会主旨报告和分会场报告相结合的形式。主旨报告中,与会专家分别就“水、环境与干旱区城市的历史变迁”(张晓虹、复旦大学)、“运河城市文化的活力:明清至民国时期济宁宗教述略”(孙竞昊、浙江大学)、“国家祭祀视野下的金龙四大王信仰”(王元林、广州大学)、“大运河北:京杭大运河河北省段调研”(任吉东、天津社会科学院)、“中国大运河研究中的若干探索”(张新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大运河开封段考古新发现”(葛奇峰、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相关专题结合自身多年研究实践围绕运河历史地理与大运河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大会主旨报告上下两场分别由河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赵炳清教授和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闵祥鹏教授主持。

张晓虹

孙竞昊

王元林

任吉东

张新斌

葛奇峰

Sub-venue Report

分会场报告

20日下午,围绕本次论坛主题,论坛设了两个分会场。第一分会场由聊城大学郑民德主持。郑州嵩山文化研究院徐海亮、枣庄学院李纲、浙江大学申志锋、北京师范大学王志刚、西北师范大学刘永胜、河南大学肖启荣、吴朋飞、河南师范大学孟祥晓、淮阴师范学院李德楠、王聪明、江苏师范大学徐可、聊城大学郑民德、王玉朋、李亚男、窦重沂从多个研究视角,结合自身研究实践进行了15场深入探讨,淮阴师范学院李德楠和河南师范大学孟祥晓对各位专家学者的报告作了精彩点评。

徐海亮

李纲

王玉朋

刘永胜

李亚男

申志锋

窦重沂

郑民德

李德楠

徐可

王聪明

孟祥晓

肖启荣

王志刚

吴朋飞

第一分会场报告人风采

与此同时,第二分会场由西北大学张健主持,北京林业大学郭巍、武汉大学祝昊天、河海大学郑娜娜、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贾兵强、张建松、信阳师范学院赵阳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陈习刚、江南大学连冬花、洛阳师范学院赵豫云、聊城大学魏志阳、泰州学院钱成、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卞建宁、河北省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李鹏为、复旦大学刘威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历史变迁等相关问题进行了14场深入讨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贾兵强会后作了细致点评。

郭巍

赵豫云

钱成

李鹏为

张建松

刘威

魏志阳

贾兵强

连冬花

郑娜娜

陈习刚

卞建宁

祝昊天

赵阳阳

第二分会场报告人风采

Closing Ceremony

闭幕式

会议闭幕式分小组总结和大会总结两部分,由河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赵炳清教授主持。小组总结中,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郑民德副院长对第一分会场15位报告人的汇报分别作了精彩总结,指出论坛报告涉及运河文化理论研究、运河水环境变迁、运河河政管理、运河与区域社会民生及生态、运河河道变迁和运河考古等方面,几乎涵盖了运河本体研究的所有内容与范围,各位专家学者的论证观点新颖、逻辑严密,加深了运河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张健副教授在对第二分会场总结中指出,前7位报告人主要以运河体系为切入点,讨论运河及其涉及到的历史人文地理学相关问题。后7位报告人主要基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历史时期运河漕运功能展开讨论。

图为郑民德和张健进行小组总结

大会总结中,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吴朋飞副教授再次对前来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了感谢。指出本次论坛规模空前,专家学者单位覆盖运河流经城市广泛,学科交叉明显。内容涉及运河河道及水系变迁、运河文化、宗教、信仰以及沿线沿岸城镇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遗址资源调查和保护、如何进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议题。他认为在交流过程中大家讨论深入、观点新颖、点评到位,令与会专家学者受益匪浅。

图为吴朋飞进行大会总结

Academic Research

会后考察

赴开封黄河、北宋顺天门遗址考察

本次论坛以“大运河的历史发展脉络”、“运河发展与城市变迁”、“运河考古遗传资源的发掘与利用”、“运河遗产保护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黄河-运河关系与历史地图集编纂”为主题,旨在明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方向、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深入发掘中原地区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探析历史上运河发展与沿线城市变迁的互动关系,促进运河遗产保护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河南大学具有长期研究历史地理的传统,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学术声誉。自2015年至今,河南大学历史地理学学术论坛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成为海内外研究中原历史地理与黄河文明演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高端交流平台。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彰显了河南大学“历史地理学”在运河历史地理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话中的重要地位,把“历史地理学”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将对推动河南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黄河文明”

-The End-

图文编辑 :林丽

责任编辑:郝娜

审核人:任宇飞   王波涛

猜你喜欢

1、地学快讯 | 2019年中国地理学会(华北地区)学术年会在忻州师范学院隆重召开

2、会议手册 | 201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日程发布

3、期刊目录 | 《地理研究》2019年 第38卷 第7期

4、趣味地理 | 地学十二时辰 !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喜欢本文就奖励一个“在看”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