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考研 | 兼程三千里——复旦史地所考研小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博学志 Author 知子罗

2020年2月8日,是从中学外出求学以来第一个在家安然享受的元宵节,这段时间也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席卷中国大地的日子,这也使我有安静的时间去思考去总结。说实话很早之前我也愿意将自己考研的经历分享给大家,但是总觉得不知道从何提笔,又在哪里收笔,又怕给大家带来一些误导。某种意义上,我觉得这样的攻略有点像包装零食的配方表,即使你按图索骥也未必有所获取,转念一想,考研连配方表都不公示,这不是让广大学友们一头雾水。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结合我半年来读研的经历,我想将我考研的过程和反思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在这里面找到一些自己的方法,找到属于自己求学的路。

我的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六节,前面第一个部分对我做一个介绍,让大家对我的情况有一个了解,第二部又分2、3、4分时间叙述考研时期的准备:第一节阐述前考研时代的准备(大四开学之前)、第二节阐述考研重点时代的准备(9-12月)、第三节阐述面试的准备和具体过程第三部分中我将讲述一些后考研时代的故事。大家在各个部分中按需索取,读一读自己需要的内容即可。

全文内容约20000字,我写的详细是让大家看到每个环节,而不是我故意拖沓,个中心理感受只有自己才懂得。全文读起来太费时间了,所以务必选读对自己有帮助的部分,当然,我更欢迎全文通读的你。

多年学习理工科,文辞颇弱,文章组织之间不甚流利,遣词造句之处多有不当,望各位见谅。

1. 故我之事

我本科就读于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这是一个年轻的专业,始设于2013年,在此之前,这个专业叫“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现在这个复杂的专业,只能偶尔在一些没有及时更新的公务员招考目录上看到了),2013年教育部将这个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所以我们是人文地理专业第三批学生,在我们大一的时候,大四的学长学姐还叫资环专业。不过也算是沾了资环专业的光,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专业接受了他最大的遗产,双双被评为国家重点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在2019年年底,我校这个专业又成为了国家特色本科专业。

很可惜,如果透过字面和称号理解这两个专业,可能会觉得光辉万丈,实际上的情况呢?我国教育体制之下,高中地理属于文科教育,理科生没有机会选择,更没有机会学习,但是大学地理又是一个理工类专业,这样直接导致想学的文科生没法学,不想学的理科生被一批一批调剂;事实上,在顶着如此多光环的人文地理专业之下,我们班30个同学,只有个位数是选择报考这个专业,或者说,只有五六个人,学生缺乏对地理学专业的认识,更缺乏对地理学专业的热情,导致学习情绪不高,大多数课程之上,我只是一个行尸走肉般游离在课堂。另外一方面,现行的本科培养还是比较僵硬,西北大学从今年开始实行了全面学分制,但是我们2015级学生是享受不到的,我们所有的课都是教务处指定好的,培养方案也是一年一个样,导致我们三年学习以来,根本没有搞清楚我们的课业方向在哪里,也没有搞清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哪里,并且学院课程设置的时候,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当然很多大学生都有这方面的困惑。

那么对于我来说,我将人文地理专业放在我的高考第三个志愿,我的前两个志愿是公共管理学院的管理科学和信息管理,第三第四志愿分别是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因为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地理学,在我初中的时候,最喜欢的课余活动就是画地图,有的按照真实的地理环境画,有的呢则是按照自己想象中的世界描摹,这个课余活动一直坚持到了现在(据说这个爱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称:地图开疆)。高中虽然没有选择文科学习地理,但我在高中最后一节地理课上的时候,在地理课本封面写上了:“理夺我所爱”。此后地理就和我分道扬镳了(事实上,我高中最喜欢的学科是化学,并且学的很好,也遇到了一位很好的老师)。再次在大学重拾地理学的感受,并不是那么友好,当时上赵荣版的《人文地理学》时候,我真的特别开心,但是这种喜悦很快被浇灭了,我学习了前四章,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学会,甚至地理学最标志的符号——地图,一幅都没有看见,包括自然地理学也是如此,所以那个时候我很迷茫,地理学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吗?

和其他大多数同学一样,我们修习了经济地理、城市地理等等课程,连原先热爱地理学的我都陷入了迷茫,不过我还是比较幸运的,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买了一本书,名字叫《疆域与政区》,结果这本书解决了我许多心中的疑惑——中国的省是怎么来的,中国的疆域又是如何砥定的。于是以这本书为起点,我结识了历史地理学这门学科,并且一口气读了很多历史地理学方面的书籍,在大二那个夏天,我开始明白,我自己喜欢的地理学,其实是历史地理学,这门学科已经和现代地理学有比较大的脱钩,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将复旦大学作为我的奋斗目标,其实最开始我没有鸿鹄大志,只单纯希望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下学习自己喜欢的科目,人生才更有盼头而已。现在看起来,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在那之后,我读了许多历史地理学的科普书籍,开始了解这个学科的轮廓。当时读书全是一知半解和知难而退,我读的一本书是邹逸麟教授的《中国历史地理概述》,读完第一章津津有味意犹未尽,但是读到第二章开始犯嘀咕了:“这也太难了吧。”到了后面讲述黄河水道变迁的时候,我立马合上书放弃了,对我而言太繁杂太难了,在当时根本没有耐心和能力把这些吃透。所以在此之后我开始读一些似乎是“学术八卦”的东西,比如葛剑雄教授的《谭其骧传》,在其中了解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始末,还有谭其骧教授传奇的一生,但即使这样的书中,也会大量引用大量的专业知识,比如顾颉刚先生和谭其骧先生论述两汉州制的时候,只能看懂事情的前因后果,至于他们到底在论述什么,根本看不进去也看不懂。此时,我还读了大量书籍的前言和序言,这些部分不需要专业的知识,也不需要耗费太多的心力,但是可以看到很多历史地理的学术点滴,比如侯仁之先生的《北平历史地理》前言就不错,书后还有邓辉教授的译后记,这样的边角文章对我读起来很爽,对确实用一个爽字形容。

我也明白这样的读书方法是不可取的,从大三上学期开始,我开始将目光转向一些专精的东西,,但还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在这一时间,我读完了葛剑雄教授主编的《地图上的中国史》一套四本,韩茂莉老师的《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周振鹤先生的《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五讲》(这本书名字很生猛)对于整个历史地理的学科轮廓,以及历史地理学创立大师和当代大家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刻,我坚定自己要考历史地理学硕士的目标,也坚定了奔向复旦大学的志向。

2. 复习之路(上)从三月到九月

2018年3月我从网上搜集了考研资料,看了几篇考研贴,已经有了大概的思路,史地所考察三门课,其中两门是统考,各价值100分:政治和英语——政治大家都一样,英语我们是学硕,考英语一,第三门价值历史地理学基础300分,由史地所老师自主命题,考察内容包括180的中国历史地理,也包括120分的选考,考生可以在中国历史和自然地理学中选择一门,这两部门都是印在试卷上的,考生可以在考场现场选择作答。我浏览了一下考题,感觉很难,在选考历史和地理的选择上,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地理,不仅仅是有专业依托,更觉得地理考察内容还是比较狭窄的,就在自然地理六大要素(大气、水文、岩石、地貌、土壤和生物)内设置考点,不像中国历史,几千年历史一字摊开,然后在浩渺的历史中设置考点。

接着开始采购了第一批复习资料:(1)我去图书馆复印了当初看不懂看不进去的那本《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我觉得这本书应该是复习的主战场,已经上升到消耗品的层次了,买一本新书做笔记肯定舍不得,不如复印图书馆的图书(此举似乎涉嫌侵犯知识版权),《概述》是重点中的重点,之前有人说过,只要把这本书背下来,那肯定没问题了,所以复习的核心一定要围绕这本书来读;(2)从书柜了找到了大一上课的《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第四版)》,这本书是目前通行的最好的自然地理学教材,基本上主流的自然地理课程都会用这本书,这本书的学术水平比较高,伍光和教授也强调:“枯燥是理工科课本的通病,本书力求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述枯燥的道理”,我觉得他还是不辱使命的;(3)两本英文阅读习题集,我选购了新东方的图书,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性只是想通过英语阅读来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题签是我在一些书上留名的方式,现在看来成了重要的心路历程。《自然地理学》上的几份题签:(1)2017年重读此书(2)2018年3.21复习的时候读的(3)2018年3.31读到开心处(4)2018.11.08第二次复习(5)2018.12.12最后一轮复习

3月开始的时候,我开始了复习,当时每天还需要上课,课业任务也颇为繁重,只有在没课的时候和周末可以去图书馆复习。从那时开始,我便和我的一个同班同学王浩一起相约考研,他的目标从最初的南京换到了上海,这让我俩除了学习多了很多可以吹牛的地方。对传统的人文地理学而言,需要考察数学和人文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政治地理、人文地理学),而历史地理学不需要,所以我俩的交流点只有一些地理学通识性内容,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只是培塑地理学思维,而对考研本身用处不大(比如古代地理学之父埃拉托色尼、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人本主义地理学方法等等);我俩在英语却又相互促进的地方,这一点到现在还影响着我俩,他教会我使用有道词典的单词本,每天在食堂打饭的时候,我俩就用自己的单词本考察对方的词汇,这个过程中我俩都不希望落在对方的后面,所以都会认真复习,至今我还记得在几个我俩一起考察的单词,比如sake除了目的利益之外还有一个意思叫日本米酒,resort除了凭借、手段的意思还有度假酒店的意思,孟加拉国的英文拼写是Bangladeshi(帮拉的屎),我俩这一过程从三月持续到考研前一天。

三月中旬开始复习,当时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当年不愿意啃得硬骨头现在要“顶硬上”(据说是广东人袁崇焕在东北用兵时期的口头禅)。第一个难题便是之前的硬骨头——历史自然地理,初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就是拿一个笔记本对知识不断罗列,然后归纳记忆;在这里我想起之前在韩茂莉老师《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中的一个细节,说当年求学的时候,地图制作只能靠硫酸纸来拓写,非常的辛苦,我得到了启发,便从网上买了一封硫酸纸,对着竺可桢先生的《五千年来气候变迁曲线》多次临摹,在读黄河变迁的时候,也是把一条条河流的变迁画出来,起初一个时期的黄河画到一张硫酸纸上,这样不同时期就可以相互对照着看,到后面进行知识总结的时候,我又拿硫酸纸将整个图临摹出来,这样下来也不会感到这张地图十分复杂找不到头绪,已经对黄河变迁图非常熟悉了。历史自然地理概述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啃完了,但是这样三个月的复习实际上只是一种对书本的细读。这样的一次复习的效果可以达到,说起一个知识点,可以向别人娓娓道来是个什么玩意,还没有上升到考试语言和书面用语的程度。历史自然地理相较于人文地理而言是块硬骨头,只有先把硬骨头啃好了,才有时间把脆骨细嚼慢咽。

自然地理方面的复习就简单多了,之我而言,每次复习自然地理的过程是非常轻松的,本质在于自然地理学的难度不大,对于解释原因和现象的语句都是比较简单的,对于自然现象我们只需要解释说明前因后果就可以了。之我而言,我还在自然地理的笔记上增加了自己的演算,比如在行星系统章节,我还专门在笔记上演算朔望月的时间是怎么出来的。自然地理学的最初不需要太多方法,只是需要不断记忆,跟着自己的节奏对整本书进行推进就好。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将行星、大气、水文三章复习好了。

第一阶段的自然地理笔记,大致就沿着这样的思路复习

这时复习的时间轴也到了六月,六月下半旬开始我进入了暑假模式,这也是在我的提前预计中的。从大学以来我喜欢利用不同的机会到各个地方参观考察,或者说简单点叫旅游,端午节的时候我去了陕西彬县长武,中旬按家里人的要求去了福州、厦门(这次还丢了我亲爱的手机华为mate9,记得在福州市的时候没有手机,一个人孤苦伶仃,在选购新手机的时候,看了看价值2000多元的华为mate10,暗自许下心愿,等我考上复旦,就买你回家,然后默默的买了一款800元的畅玩手机),下旬和班上同学一起进行专业考察,前往了青海、河西走廊(这次旅行可以说是毕生难忘)。游荡的六月结束后,我又去了一趟沙漠边上,去了中卫和银川。因为学校暑假不开图书馆,我又不喜欢教室那个二寸长铁板的通行桌子,所以我选择结束旅行之后直接回家。

等到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7月25了,自从上中学以后,这里似乎就不再是学习的净土,根本无心学习。在家休息了一周以后,8月1日,我问我的同学要来了肖秀荣的政治视频,我打算学习政治,但是我只完整的听了第一节课,知道了政治考什么,怎么考:政治一共四门课,包括近代史、思修、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毛泽东思想,每门课20分,再算上时政的20分,一共100分。这五门课中,马原知识点最多最难,是先要啃的硬骨头,我觉得这一点我的运气比较好,我本科时候,马原是我四门课中学的最认真的,当时我们的老师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副院长(现在已经是正院长了),他讲课深入浅出,几乎所有知识点我都能记起一二,记得那个时候西北大学在建设双一流高校,然后教室里增设里许多手机袋,想让学生把手机放进去,以杜绝课堂玩手机的现象,马原老师上课时候说:“对现代学生而言,手机就是生产资料,没有生产资料让劳动人民没有生产资料那还怎么生产嘛?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上层建筑破坏经济基础的案例,所以你们看手机袋里没有手机。”到了肖秀荣的第二节课上,第二节课应该就是讲具体的知识了,由肖秀荣团队一位很厉害的老师主讲,但很可惜,我没有听进去,因为课堂确实十分枯燥,当时我也没有课本,软磨硬泡了两三天,我问了问我的同学,他告诉他的计划是九月一日开学准时复习政治,复习太早反而会忘,我当时立马赞同他的方案,暑假学习的政治计划就泡汤了。英语方面,因为做完了两本新东方的阅读,我一方面继续背诵之前从攒下来的单词,还有从阅读中摘抄的句子,这时我打算用百词斩来进行单词巩固和学习,我每天都会给我的家人发送百词斩打卡链接,即使在旅途中,我也没放弃过。

专业课上,我从网上买了《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作为对历史自然地理部分的补充,对照着我最初的笔记,又从头看起,但是《中国历史自然地理》这本书,除了具体的知识点上,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些方法论的指导,比如探讨气候研究的资料丰度,这些是培养学科思维的重要环节,虽然不会考察,但会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你的思考方式。对于许多《概述》上说的很浅显的知识点,《历史自然地理》做了很丰厚的诠释,当然也补充了很多《概述》上没有涉及的河流、自然区等等,这部分内容我觉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看,而不用全部看,毕竟考纲是跟着《概述》走的。

8月15日经襄阳去了广州参加华南师范大学的暑期学校,在南方一直游历到开学,8月29日返回西安,开始进行真正的复习。

3. 复习之路(中)九月到初试

9月1日开学,王浩学习了一个暑假,他问了问我的寒假情况,我如实告诉他,我只有7月25日-8月15日,这二十天零零散散的学了几天的习,他觉得这样很危险,我们不能相约上海了,其实我的内心也是这样想的,我却笑着对他说:“没关系,我是天才嘛,你尽管放心就好了。”也是在那一天,我的一个北京读书的同学告诉我,她不想考研了,她把她买的肖秀荣政治考研资料全部打包给了我,我也转了100元给她回血。

虽然休息了一暑假,但是我已经制定了全面的复习策略:(1)十月中旬之前,按照之前的进度和方法把历史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学看完。(2)继续以阅读为基础训练英语,在阅读中总结单词、词组、句型,每天用百词斩打卡。(3)政治上,先学马克思原理,大概在十一月之前把政治第一轮结束。(4)生活上,我把微信朋友圈关闭,然后微博发了最后一条推送“封桩藏”后便卸载了(这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秘密金库,他想把一部分钱藏起来,然后用以收买契丹,赎回梦寐以求的燕云十六州),手机上只有一个“bilibili”软件作为消遣,实际上这个软件被窝改造成了听歌软件(设置后台播放和循环播放),学郁闷了可以听歌,有时候即使不听歌也习惯把耳机插在耳朵里学习。

我开始了第二波资料采购计划,这波采购主要在意于拓展知识的边界:(1)在网上检索历史地理学,买到了蓝勇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两本书,这两本书各有特点,《蓝书》博采众长,对于许多方面都有兼及,但不会展开细讲,可以作为一本复习指南来读,看看自己还有什么知识盲区;《张书》比较小众,作者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教授,他自己在序言中说道:“现在愿意锦上添花的人多,而乐于雪中送炭的少”,历史地理学逐渐在一些学校消失,张教授站出来,愿意写这样一本书,阐述他和他背后的学术群体对历史地理的研究,这本书整体框架中多了“历史技术地理”,也就是对地图学和古代测绘学进行了介绍,别的历史地理课本不多见的裴秀等知识,可以在这找到,此外,作者在这本书里多有精彩的议论,对于历史地理现象加以评析,也是非常值得读的。对于这两本扩充教材,我全部通读了一遍,记录下了精彩的论点和之前没有关注到的历史地理现象。(2)英语张剑《黄皮书·20年真题》,还有新东方张满胜的《考研英语语法》,此外又随便买了两本阅读书。真题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苏轼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真题就是这样(推荐一下王浩的做真题方法:他从三月开始研读真题,但是用铅笔作答,然后到了九月的时候基本已经做完了一遍了;然后开学的时候用橡皮擦掉,开始做第二遍);用阅读做英语复习的主力,这也是我一贯的做法,九月来继续保持;张满胜的考研语法书,实际上不单单传授语法,更重要的对一些长难句加以解读,还有对翻译的攻坚克难。(3)《中国历史人文地理》这本书已然绝版,但是可以在网上找到电子版加以打印,这本书和《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一样,可以看做《概述》的升级版,但是《人文地理》和《概述》大篇幅的相同,比如疆域、行政区划、文化地理完全一样,但是增设了城市地理和都城形制这是不一样的,还有农业地理是韩茂莉教授主笔,观察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这两本厚书一定要注意在使用中的取长补短,对于《人文地理》来说,可以全面用来扩充知识,因为几乎都是考点;但是在《自然地理》就稍微审慎一点,因为有些过于冷门或者太细节的知识(这类章节一般不是由复旦大学教授主笔,可以关注序言),实际上是不会考察,或者考察很浅的。(4)政治大礼包,这个是我同学给我打包好的,自然是肖秀荣三件套: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王浩买了徐涛的黄皮书,每天和徐涛一起上课,我觉得也饶有收获,徐涛讲课幽默风趣,喜欢他风格的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此外我又花了100元,买了2018版政治课本,看看到底在原典上写了什么,后面证明,这个过程完全是画蛇添足,没有必要的,因为干货都呈现在辅导书里了。(5)自然地理上,从网上买复印本买到了任美锷教授的《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和刘南威教授的《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任书》是我高度推荐的一本书,这本书按区域特征叙述中国地理,水平非常之高,在使用中,我将此书和《伍书》对照来看,《伍书》看做理论,《任书》看做实践,这一效果在土壤和地貌效果最好,因为大气是普遍悬在上空,河流贯穿所有地区,只有地貌和土壤的区域性最为明显,所以效果最好。(6)一打A4纸,作为草稿笔记纸非常好用。

大四以来虽然课程比较少,但还不是没有,作为班长,我带头向学院退掉了两门课程,其他三门课程中我和老师达成了一种默契,我安静去图书馆复习,考试时候喊我回来就好。就这样我开始了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都是宿舍—图书馆—食堂,和王浩一起过着这样的生活。

每天早上我八点之前醒来(七点四十多有一阵学生上课出宿舍的喧嚣,是我起床的闹钟),书包其实不太用收拾,每天都是那几本书,然后早上去洗漱完,和王浩一起吃个早饭去图书馆,大概是八点四十的样子,我们每天都坐在同一个位置,也没人争,也没人抢;然后用三个小时时间做8篇(两组)阅读,并加以改正,在三月份的时候,一组阅读四篇20个题,能对7、8个,到了九月的时候,英语水平有所提升,每组可以对14个左右(这离合格还差得远呢),我和王浩之前算过,英语100分的卷子,60分的阅读,10分的翻译,30分的写作,据说上海这种旱区对于翻译和写作控分很紧,得分率往往在40%,那么英语要达到一个不拖后腿的水平,阅读部分必须把正确李提高到85%以上,也就是20个题只能错3个,对17个;所以每天早上我都在默默挑战自己,希望可以稳定在这个水平线上。中午午饭后,我俩不休息(我本来就没有午休的习惯,他偶尔会睡一睡),继续在图书馆学习,这时我会先学习一会自然地理,也就是将两本书对照着看,将知识点摘抄到笔记本上,然后默读、理解,甚至于对于重要的知识点,我要求自己默写进笔记本,比如往年的一些考点,焚风之类的。这样学到下午5点左右,也就是晚饭前,我会拿出《概述》摘抄历史人文地理知识,在疆域里面很多地方是没有地图的,完全看不懂,特别是清代的西南疆域,在中缅边境段完全看懵了(后来才知道云南大学尤中教授有一本《西南边疆变迁史》写的一清二楚),行政区划部分就简单多了,只要内心有一个框架就可以把知识填充进来,后面比较难的是人口,人口有时候要找到一个准确说法还是比较难的,这就需要去翻一些别的书,比如葛剑雄教授主编的《中国人口史》(对于这些书不能沉溺进去读,花十几分钟找到你要的知识就可以跳出来了)。晚饭后就这样一直学到十点图书馆闭馆,我俩每天都是图书馆最后一批离开的人。到了宿舍以后,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其实在九月底的时候我还迷恋了一款网页游戏,每天学习完了以后晚上一个小时放松自己,玩了一个月左右。每天我都在十二点之前睡觉。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心里有数,我觉得是最为重要的。

        

   英文阅读书上的题签:只有时间,在中间又写了一句“决不搞靡靡之音”,其他都是一些临时找不到笔记本时候记录的好的句型

考研的主力日子每天就是这样度过的,九月下来我的所有计划都如期进行,唯独政治,我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也没有在日程表上安排它的时间。国庆节我没有回家,留在学校安静复习功课,在十月一日起我才开始第一次复习政治,我决定直接放弃跟老师的计划,自己走自己的道路,这个想法很顺利,因为基础还不错,我啃马原啃的比较轻松,然后又发现,近代史纲要里面的后半段,完全是《毛概》的前半段,这样我两本书同时看也比较轻松。而《毛概》的后半段则是考试的重点,也是今年新加入考纲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部分内容是最为之难的,我到此时才发现,真正的硬骨头在这里,因为这里有大量需要记忆背诵的内容而马原只是一个理解和逻辑的过程。复习政治的方法简单粗暴,就是划线:读,遇到重要的地方划线做记号,一遍之后拿1000题考察自己,初期先不做答题,只用选择题夯实知识点即可。这样下来,政治复习的很快,虽然十月才开始,但是在十一月中旬之前,我已经完成了第一遍复习。这样的复习给专业课和英语解放了大量的时间。

          

第一阶段学习的笔记:实际上还是对书本知识进行摘抄后学习,但是地理学的美丽就体现在地图的运用,所以锻炼自己画地图有助于理解知识。

整个九月十月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度过,偶尔感受到一阵压抑,但实际还好,这个时候复旦研究生这个公众号疯狂放毒奶,介绍一些很厉害的人物,但是总说“他考了XX次”;有时候中午累了,我会在微信公众号上看看我的一个小众爱好“恐怖漫画”来缓解精神。当然,我和王浩终究有时候也会临阵脱逃,比如有时候我俩都很烦闷的时候,就会放弃学习,去网吧玩游戏放松,但一般都是下午去,因为这样可以督促我们晚上回到图书馆收拾书包,不然的话书就会被管理员收走而下落不明。

十一月中旬,经过了现场确认,签好字,照好相(这张相片最后是印在复旦一卡通上的,还是好好准备一下吧),复习任务也基本上每门课的第一轮复习都已经结束了,这个时候我觉得才是考研区分度的体现,一方面是如何在冲劲淡去以后继续努力(据说每年这个时候放弃的人最多),另一方面是如何掌握更好的学习技巧抓住考点。我的方法是用A4纸重新按照考试的要求,对知识加以系统化的梳理,这次梳理和之前的笔记摘抄是不一样的,之前只要是知识就网罗进来,但是这一次要避轻就重,按照往年的考察猜测考点,进行归纳。对于每一章的内容翻来覆去的看,挖出每一个考点,然后加以总结。比如在行政区划中,对名词进行提取,然后结合《辞海·历史地理分册》进行梳理总结,这样的总结是基于自己的复习过程和思考过程两部分,所以基本上总结以后就可以背诵。还有对一些题目的理解,这些是课本上本身没有的,需要自己加以提炼总结。自然地理也是采取这样的方法。政治我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但是这门学科稍微庞杂一点,点状树状内容较多。历史地理还有一个文献题,我在图书馆找了一本影印本的《舆地纪胜》,然后自己每天标点两页,和标点本对比,找出其中的不足。当然,对于阅读理解,我从图书馆找到了杨光华《中国历史文献导读》这本书,对一些古代历史地理典籍进行部分阅读,比如选读了《佛国记》(我选读了葱岭段,因为这段非常悲壮凄美)《洛阳伽蓝记》《元和郡县志》,这些书选读完全是依靠文献导读的框架来阅读,没有思维上的创新,完全是一种训练式阅读。

       

给自己打气的题签(《世界不灭》是缅甸国歌,名字颇霸气)

这样的归纳我持续了一个月,在这样的一个月中,我不断温习之前的知识,用一种思维上的思考取代死记硬背,这一举措颇有成效,一个月时间,光历史地理学就有三十多页A4纸。在这个阶段里,我也开始了政治简答题的训练和英文作文的训练,许多人注重政治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忽略真正答题的感觉,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我用一种只有自己可以辨别的汉字写作模式,我称之为“希伯来体”来进行答题,然后再用红笔矫正,通过对答案的方式来不断使自己的思维向其中靠拢,最开始答题天马行空,到了后面熟能生巧,看见题目就可以写出答题思路,所以一定程度上,政治可以说也是个熟练度的工作,基础掌握的比较牢固以后,是可以见题就有清晰思路的。对于英文,我有一个强迫自己的行为:我要求自己一定要从前面的阅读部分找到一个比较好的表达或者词汇运用到后面的作文中,因为这样一个习惯,我在写作文的道路上越来越顺利,是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这样的不断积累,才真正的可能达到一个高屋建瓴的程度,作文写完以后我会和参考答案进行对照,然后总结比较好的思路好方法。这两个方面是答题过程的硬骨头,不好啃,但是啃得好一定可以出类拔萃。也从这一阶段开始,我和王浩有一个新的改变,十点从图书馆回来以后,我们再去宿舍楼的自习室或者宿舍内学习两个小时,有时学习时间甚至超过了十二点。这一阶段的学习压力是最大的,但是回忆也是最清晰地,特别是那几天天气急转直下,我们有时候穿着单薄的衣服从图书馆出来,被西北的冷风和空旷打的啪啪响,那个时候,我俩更坚定一定要去上海的梦想。

第二阶段的笔记,(我觉得这个做法很重要)这种笔记已经是实战而备的了,前期所有的积累就在这里体现,是谓“厚积而薄发”,在后面的日子,我主要依靠这样的笔记学习。政治、历史地理、自然地理三科都是如此。

百词斩虽然幼稚,但是我一直在用,知道考研结束前,我已经把词汇过了两遍了(记得选择拼写模式)

十二月到了,打印好准考证,考研的日子真的来了,看了看准考证觉得自己运气还不算错,主场作战,就在本校考。我对自己许下的诺言是:站好最后一班岗。这个月没有放松自己的要求,晚上图书馆闭馆之后的学习停止了,但是白天的时光没有被浪费。这时的复习重点,依靠之前的汇总和整理继续查漏补缺,对照课本一页一页的过,这个时候,因为书页翻得太多,在一个下午散开了,不同的板块胶结在一起,这就是华罗庚所谓的“读书要从厚读到薄”吧,两门专业课就是繁杂的复读,这个时候我发现了自己九月埋的一个小宝贝——在最开始的几天我曾经把专业课知识读出来,录到手机里,方便自己听,但是主要录了历史自然地理的部分,后面也没有再听,这个计划搁浅了。但是我重新打开录音机的时候,又重新听到三个月前的声音,觉得这样的方法还不错,我就把自己汇总的东西,录下来,每天躺在床上临睡前用这个伴随自己入眠,慢慢的对一些东西有了新的理解,这或许就是“给自己洗脑”?此外,我还翻开了《长水集》对一些能看得懂的论文进行细读,说实话,谭其骧先生的论文不是很好懂,但是有一些因为已经完全被转化为知识性的内容,比如论海南历史地理、东汉后黄河安流、鄂君启节铭文之类的,这些文章可以读的很深。此外为出于害怕盲区,我又粗粗翻了史念海先生的《河山集》的几篇文章和侯仁之的文章。

2018年12月5日的在图书馆学习,这个时候的《概述》已经是七零八落了

《自然地理学》上的题签,写在第二轮复习结束之时,旁边的红字是第三轮结束时候留的

政治上双十一之前出版了《肖秀荣八套卷》(《肖八》),又在十二月出出版了《肖四》,我开始以一天一套题的速度推进,在12月20日正好可以弄完,这样既查漏补缺,也可以保持手感。我记得有一套题王浩先做了,我还没做,他问我:“蘸着墨水翻译出《共产党宣言》的人是谁?”我不假思索的说:“陈望道。”王浩大吃一惊,因为他说这个知识点课本没有提及,在肖秀荣微博下面已经评论好多了,我对他说:“陈望道是复旦之前的校长。”政治题就是这样,总会用一些神奇的题目,当我拿到今年考卷的时候,我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除了这两个必备的资料之外,我还买了蒋中挺的政治模拟卷和何凯文的英文模拟卷。这个时候我的英文真题已经全部做完了,最后几天,我决定两天一份英语试卷保持手感,我觉得选择何凯文的试卷很幸运,因为当时那种微妙的心境,是很难描述的,何凯文试卷的讲解不单单是文字平铺直叙,而是充满感情的讲解,仿佛每一滴油墨都有自己的情绪。就在这样的情绪中,我度过了考研最后几天。

看完一本书之后的题签

         

在何凯文试卷上的题签,这应该是最后一份试卷了,当时的心情也就只能用这几个字

           

《肖四》上的题签:(1)干城章嘉是喜马拉雅山第二高峰(后面我还在面试的时候说到了此),单纯是在一篇英文阅读中遇到的词汇,从此喜欢了这个名字(2)上面的12h和 48h是考研冲刺时候留下的(3)最上面的“last”后留下的7:58分,是我早上起来又看了几道题以后,去考试的时候留下的。

4. 复习之路(下)初试到复试

考研的考场是按报考院校安排的,我所座的考场基本都是报考复旦、交大、同济、上海财大的考生。早上八点半考试,我七点起床,在宿舍吃了前一天买的面包,不慌不忙的翻开肖四,又读了几道题,感觉一切收拾好了,就出发上路了。考场的氛围对于遵规守法的考生其实都差不多,没有太大起伏。考试唯一不同在于专业课,因为不同专业的专业课不一样,所以试题是精准发送到个人的,老师会给你一个密封好的试卷袋,由复旦大学亲自寄送给考生,撕开之后,就是一张完整的试卷了,当然还有11页的答题纸(一共三张,每张四页,第一页是禁止答题的),答卷结束之后,又将试卷和答题纸装回信封,然后用考场老师发的密封条封装好即可。

考试的时候,我觉得还是讲求方法的,比如政治题考察了一个题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胜利的工人斗争是什么?A长辛店B安源煤矿C开滦五矿D京汉铁路”,这是一个知识盲区,但是我转念一想有一幅名画叫《毛主席去安源》,这幅画不单单是毛主席坚定的眼神而传世,更应该有他深层次的社会背景,所以我觉得是安源煤矿大罢工;诚然我的推理可能是错的,但这样的思维过程远比靠猜要更靠谱,事实证明,我的思路是对的。

在专业课的考试上,我一个失误是没有把握好时间,不过因为对于每个题的表达内容和具体题目而言,在平时根本没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和考场一致。但可以控制的是在各个题目上的时间分配,名词解释题分值较少,可以分配更少的时间(我足足用了四十分钟,比如徽州这个解释,除了写了安徽的徽州府外,还有甘肃的徽州;库伦这个解释我写了乌兰巴托的旧称,也是今天的内蒙古库伦旗的意思),合理优化时间是最重要的。最后一道论述题,看似简单实则宏大,没有足够时间给我写,我只能强行组织语言,这也是我这张试卷最大的遗憾——没有把一个简单题答到完美。自然地理的题目中规中矩,但是考到了我的软肋,什么是响应机制,这个题问到我了,我之前对于这些方法论的内容没有太多的准备,所以打了个措手不及,其他的知识都是复习好的,看来百密终有一疏。事后想来,这些知识不完美无论复习多久我觉得自己的认知也跟不上老师的命题节奏,所以我开心的认命了。

考完英语的那个晚上,我再去了一趟图书馆,那是我最后一次去图书馆,我轻轻地合上了我的椅子,图书馆里满是复习期末考试的人。在我和王浩常座的位置旁边,也有很多熟悉的面孔,有的人甚至陪伴我们了一个多月,在最后道别时刻,我没有向他们郑重道个别。全部结束的那天晚上,我专门去整理了我的东西,我看过的书已经从地上堆放到比书桌还高,用过的墨水囊(我习惯用钢笔),足足有146个,至于那100张A4纸,已经基本被用完了。

考完试的那天晚上在宿舍数墨水囊,足足有146个

随着那天太阳合上眼睛,人生的这一个阶段就落下帷幕了。



春节一日既往,波澜不惊。家里所有人都不提这件事情,毕竟这不比高考,是一个家族和你的战斗,考研只是一个人的文化苦旅。放成绩的那天到了,本来说下午放成绩,但是那天早上十点,陆陆续续就可以查到成绩了(查成绩需要考号,记得保存一张准考证在手机里)。我刚查到成绩以后呆住了,英文64分正常发挥,政治71也不错,但是专业课只有208分,这让我感到非常诧异,我立马退出了网页,重新输入了身份证号和准考证号,希望自己重新输入可以重新打开新世界,真实的世界就是这么残酷,没有任何重启的可能性,我在考研群里上传了成绩,339分算是比较低的。我更失落了,去禹贡网漫无目的的检索,但是我看到了之前几年,有335和330的经历,并且还录取了339分的考生,和我一样。我和王浩打了电话,王浩沉默了良久告诉我,“我凉了”。我自己心里也凉了半截,在过往的一年里我俩一直以对方为参考系,是不是我们都犯了道路性问题......我们都陷入了沉思。我把成绩告诉了家人,他们让我安静等等。

家里实在是太安静了,在没有任何消息的家里苦等另外一方的通知,我觉得这也非常难熬,便在正月十四一大早离开了家,来到学校,我选择用逃避的方式来等待,去一个战斗过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对我充满期待的地方等待。王浩已经开始找工作了,他不熟练的投递了第一份简历,我在网上开始寻觅调剂信息,我对我的小伙伴说“有学上比啥都好”。就这样难熬的日子过了一天又一天。但我也没闲着,我开始专注研究一个区域,这样使得我可以在复试的时候有一技之长,我选择了西北和西藏,西北是我生活过的区域而藏区我曾去过三次,都有比较熟悉的视野基础,我以李孝聪教授的《中国区域历史地理》为纲要,细细研读了这一区域的内容,此外针对西藏,我读了黄慕松的《使藏纪程》和吴忠信的《使藏日记》,这样精读一部分内容,专精下去,肯定有裨益。在英文面试山,我开始阅读英文地理文献的摘要,我首先阅读了《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英文序言,其次把侯仁之教授的《北平历史地理》翻出来读(现在看来这本书的时间跨度太大了,感觉是一个陌生的中国,比如Kalgan,就是喀拉干,这个地名是今天的张家口),还准备了一个英文自我介绍,阐述自己的学习经历和读研的打算以及为什么要考研。

3月初复旦公布了校线,英语55分,把我前面的2个人筛掉了,但我还是担心自己被逢整划线,关在340分的大门之外,我对其他人说或:“这张试卷到底是59还是61,我看的太难受了。”

终于,史地所公布了分数线,338分。对我而言,这是一个神奇的机会,因为别人都说我会表达,但是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是史地所喜欢的样子,自己会不会太浮夸?我没有多想,周二面试,我定了周一中午由西安到上海的机票。我决定和女朋友一起去,我对她说:“如果搞不好,咱们就上海一日游。弄好了,我就不能在西安陪你了。”在当时我完完全全说的是一句玩笑话,但没想到今天开来,这句话还挺令人难过的。

我又不断细化对西北的知识,梳理了很多比之前还细节的内容,生怕有所疏漏。就在这样的陌生感萦绕下,我感到非常恐惧,但是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一步,更何况是我——一个本来就颇为活泼的人。

周二中午面试,我早早的来到了复旦大学,还没进校门,我就看到了光华楼,发出了梁鸿的感慨:“宫室崔嵬兮,噫!”我想我喜欢这里了,我真是太想留在这里了,在校园走了十分钟,我对复旦的爱意从一草一木间流落而出,我也心中想“能在这里求学的人,是怎样的一种福分啊!”不慌不忙上了绕了光华楼一圈,从西边上了21楼,这里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的所在地,一开电梯,便看到了一位非常仰慕的老师,我斗了斗胆,试探性向老师询问,原来果然是他,我把读书时期对他的仰慕诉说了一下,老师也觉得非常高兴,这样一个环节让我信心倍增,我觉得一定是一种神奇的时间机器,才将我和老师一起放到了这样一个际遇中。和老师寒暄完后,我庄重的对史地所门口谭其骧先生塑像深鞠躬三次,感谢他开创的学科,让我能在人生有这样一段美妙的经历——无论是否录取,这个过程都是美的享受。

我战战兢兢在21楼转了一圈,全部都是我仰慕的老师办公室,在过去,我总觉得这些人是雕刻在书本和神坛之上的,与我们在一起的不是一个世界,但是这样一圈走了下来,我觉得倍感振奋,一切美好都是存在的,我距离这个美好也只差最后一步了。我没有宗教信仰,这个不知道这个时候该祈求谁,让他保佑我留在这里。

2109是史地所上小课的教室,在今天被用作面试等待室,辅导员老师会在这里组织。时间到了,有两位学长开始带人分别去两个面试室,每个人都要经历两轮面试,我们将没有英语面试的成为第一面试室,有英语面试的成为第二面试室,进入的顺序是十月份在研招网上报名的顺序,报名越晚,进入的越靠后,而我就是那最后一个人,等待的过程是紧张的,我们也不能玩手机,只能在这里喝水,紧张,喝水,紧张这样的循环,大脑里根本没有知识,我只是透过2109的窗户在欣赏复旦和上海独特的天空。

终于等到我了进入第一面试室了,老师先让我来一个自我介绍,我简单介绍了我的求学经历和故乡,接着老师让我介绍一下故乡的建制沿革:嘿呀,这个题虽然没有准备,但是正中下怀,因为我的家乡虽然贫困,但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我便从西汉的沮县故道说起,一直说到今天,老师对这个问题颇为满意。第二个问题老师让我介绍一下为什么报考历史地理学而不是其他地理学,我说“历史地理学解决了困扰我人生二十年的问题。”老师们一听就笑了,你今年多大呀?我说:“21岁。”老师笑着问:“你1岁就有什么问题呀?”我说:“我的家乡在陕西甘肃边界,我不知道陕西为什么叫陕西,甘肃为什么叫甘肃。但学习了历史地理我知道了,陕西是因为处在陕塬之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三门峡陕州区之西,元代建立行省的时候遂以陕西为名,而甘肃时建省时候的甘州和肃州,也就是张掖和酒泉两个地名的合并。”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老师也颇为满意。第三个问题老师问我读过什么书,我说:“黄慕松将军的《使藏纪程》。”这本书我刚刚读过,所以趁热出击,但老师还是问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黄慕松将军离开西藏的时候是哪条道路?”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准确的记忆,但是这个基础知识我是比较扎实的,离开西藏翻越喜马拉雅山的主要道路就那三条:亚东路(此路方便但如今处在争议区附近)、樟木路(今天的中尼公路由此穿行)以及吉隆路(唐代王玄策出使的道路)。我想到后来黄慕松去了印度加尔各答,那么一定是最方便的亚东路,因为此路直通印度,其余两路需先到尼泊尔。所以我自信的回答了“亚东路,穿过春丕河谷离开的西藏。”第四个问题,老师让我介绍吉隆路,这也是我的基础知识储备“吉隆路沿着吉隆藏布江展开,道路沿着河流穿过喜马拉雅山脉。唐代王玄策出使天竺国,还有松赞干布迎娶尺尊公主都是走这条道路。而藏传佛教著名的大师,活佛转世制度的创始人米拉日巴也出生在这里。”这样的回答我自己觉得是很满意的,确实和我一贯注重积累,不单单是考研时期的复习有关。临走前,老师问了最后一个小问题“西北大学有什么历史地理学者?”这个问题虽说没有准备,但是2019年年初西北大学著名历史地理学者李之勤教授病逝,而我正好研读了他的讣告,所以洋洋洒洒介绍了李先生,接着的两位老师,是我曾经在学校旁听过他们开设的课程所以也有一定的了解。说实话,如果没有李之勤教授的讣告,或者我没有关注身边这些新闻,我觉得这道题我一定答不好,所以我觉得不是面试要多关注身边的东西,而是在人生中,对于身边的东西要多留意多思考,因为面试是整个人生的一个缩影,老师能从你的面试表现中看到一个真实的你,表演可能一时有效,但不会在人生中奏效,现在想来,我们还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求学习惯和积极的思想。

第二场面试开始了,我是最后一个考生。老师开门见山直接问我:“你对历史地理哪个领域关注更多?”我有点紧张,战战巍巍说了“历史人文地理。”“那么历史人文地理哪个领域呢?”这个时候我有点后悔了,我应该说区域地理,把问题引向我熟悉的西北区域,但研究这样我只好硬着头皮说:“民族地理,更关注藏族及其周边民族。”老师的攻势直接展开:“那么你对果洛怎么看?”我对这个问题有点措手不及,果洛这个名词稍微有点陌生,但在藏族的语境下,哦,明白了,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在一个比较长的停顿和思考后,我说:“果洛是青海的一个藏族自治州,位于紧接着黄南州和玉树州。我觉得玉树作为典型的康巴人聚居区,黄南作为安多人聚居区,在这两者间的果洛虽然是名义上的安多区,但是必不可少的混入了康巴文化,所以可以算是一个杂处区”(现在我也不知道当时编的这个答案是不是对的)老师又问读过什么藏族有关的书,我说了那几本,但是其实我读研以后才知道有更多经典的书,我说的那几本太肤浅(比如《红史》《白史》之类)。接着直接开始英文面试“Can you introduce the physical geography of Tibet?”我从气候“Cold all the year but the ultraviolet is stronger than any other place.Eventually Lhasa can enjoy more than 4000 hours .”接着是地理形势,我通过四座山脉西部的喀喇昆仑山、东部的横断山脉、北部的昆仑山脉、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然后我介绍了几座高峰,比如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还有我喜欢的那座干城章嘉等等险峻的山脉,最后介绍中国的大江大河几乎都源自这里。当然英文的难度真的很大,我无法组织语言介绍土壤等,只能大而化之的说自己能说的。第二个问题更有趣了:“Why do you choose Fudan University rather than Peking University?”我首先说明自己对上海的热爱,其次是历史地理学和谭其骧先生的仰慕,最后说,我对复旦的研究更有信心,因为团队的力量更为强大,这样的研究也能让学生成长的更快。英文就这样两个问题结束了,每个题留个大家的思考时间还是蛮多的,但是要想答好还是不容易的,而且这些问题随机抛出,要是真想做好准备其实不难,也只能重在平时的研读。

面试完了已经六点,上海处在东边,天亮的早也暗的早,这时已经华灯初上。我又回首望了望光华楼。“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日月光华弘于一人。”而今天,那个人似乎就是我。

下载微博以后第一事情,评论自己。

教务老师说周五之前公布成绩,周四下午陆续有同学收到了短信,我战战巍巍给老师打了个电话“老师我是谁谁谁,老师我没有收到短信?”老师说:“你想先收到短信吗?”其实我心里已经有答案了,是通过了,因为老师的意思在暗示,先收到的没有录取,后收到的录取了(这一规矩几年前是没通过的收到短信,通过的反而没有通知),但是我就是不到黄河不死心的人,在焦灼了几分钟后,短信如约而至,还有邮件,官网也及时更新了:是的,面试通过了,成绩了88分多,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今年面试最高的分数。

考研期间所读的书,足足有书桌那么高,之我而言,我觉得考研就是一个大量摄取知识的过程,很多书买来实际上不用通读,把有意义的部分读下去就好(比起报班什么的,反正书的价格真的很便宜了)在考研期间我买书大概花了1000元,也是我所有的投资。

5. 后来之路

回到西安,我整理喜悦的心情继续正常的生活。在这期间就是接受调档函和录取通知书。应届生其实还好,寄送到学院办公室,注意及时去收发室取件就可以了,但是听我的同学说,如果是往届生,要去人才市场盖章就颇为麻烦,这点还需要大家注意。

调档函,觉得很有时间的味道

接着就是按时毕业。王浩在离开送了我一句话,他让我警惕“白人压力”,在美国如果一个白人没有黑人混得好,那么就会有一种压力,我知道,在班上读研的同学中,我的平台最高,但也意味着我的压力最大,所以我应该继续持之以恒的努力。

开学以来,复旦的生活真的是每天让我刷新对学校的认识,很多次我都在想,原来大学可以这么办——这里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超越了绝大多数中国大学,更何况我这种来自西北边陲的学生。首先是开学典礼,在体育馆举行,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参加这么有仪式感的场景,从校歌奏响的一刻开始我就在觉得自己被钉在在了复旦的百年星空之上,那天晚上外滩又为复旦亮起了华丽的霓虹灯,满怀豪情壮志的本科生,在外滩扎堆唱响复旦校歌,那种学校赐予的归属感,前辈积淀的荣誉感,以及来自中国最伟大城市的认同感,交集在一起,你就会感受到这种被捧起来珍爱的感受。其次是选课系统,复旦课程可选性大,一方面是综合大学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学校高度崇尚自由的学风,课表上的课程都是过往梦寐以求的,特别是年逾古稀的葛老师依然在为一年级学生开课,能接受到他的耳提面命。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遇到一群最优秀的老师,我觉得这是我人生中值得一生追忆的时刻。

复旦的生活也没话可说,宿舍两人间,三间又组成一个套间,套间内可以自己增设家电,比如我们花了1000大洋买的洗衣机,还有从学长那里60元淘来的二手冰箱。我们也可以自己选择一位投的来的舍友,像我的舍友不但和我是生活上的好兄弟,也是学术上的好伙伴。食堂的食物虽然没有多姿多彩,但是价格绝对可以有优势,现在研究生公寓北区的食堂又重新装修开放了。在学术讨论上,复旦也给够了空间,在北区就有免费预约的咖啡厅和书店,只要在网上预约,就可以轻松使用。

对了,还有最重要的选择导师,虽然说目前是双向选择,但是本质上来说还是学生选择老师,老师只需要选择是或者否,也就是说在选择导师上,学生做选择题,老师做判断题。流程很简单,自己联系老师然后十一月签订协议就可以了,有的同学一被录取就开始联系老师,有了肯定的结果;而有的则是缓缓而行,开学了才慢慢选择(比如我),史地所的规矩是保证年轻教师有足够生源,硕导三年有五个名额,博导三年有两个名额,所以联系老师的时候,一定先向别人打听清楚是否有足够的名额。最后,硕博连读的选拔是在研究生二年级中,根据前一阶段的课业成绩和中期考核成绩来择优选择。最后,强力推介一下图书馆,这里简直是天堂,有读不完的书和极佳的读书环境,我尤其喜欢四楼的参考阅览室,一个人可以独享一篇小天地。

复旦是个充满自由度的地方,史地所是一个充满严谨学术气息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奇妙的地方,每个充满希望的人过来都会被点燃起来。

2020年1月1日,元旦的复旦光华楼亮起了节日的灯,在这一时刻,想起了欧阳修的话“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只要努力,必然可以善始善终

感恩,一路有你。

复旦是相信汗水的地方,期待跻身复旦百年星空。

知子罗 2020年2月11日夜

 

文章转载自 知子罗 微信公众号


图文编辑:乔智
责任编辑:康楠
审核:王波涛 常贵蒋
终审:顾伟男 田巍 梁龙武



猜你喜欢



1.招贤纳士 | 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20年高层次人才招聘
2.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第十五届信息一览
3.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第十五届理事单位一览表
4.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并展开合作!
5.佳文赏析 | 城市景观的空间布局是否重要?——以凤凰城和拉斯维加斯的城市升温和降温为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