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赏析 | 从寄情山水到魅力国土——人文感知与理性判断的结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自然资源学报 Author 李巍等
01
“诗而化之”的人文感知
中国的古代文化中,有一种独特的自然感知,就是以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来描绘自然环境。南梁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曾写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面对自然环境的壮美时,总是容易由内而发特别的情感。诗词中的特殊表达往往把人对自然的感知扩大化、抽象化,使读者未曾到往便心生感慨,例如苏轼在诗中写到“山川同一色,浩若涉大荒”用来形容天地的广阔,李白用“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来表达自然景观的雄伟,也有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这类对周围生活环境形容的诗词。人在面对自然环境时,情绪往往不由自主地饱满起来,这多是受我们传统文化中感性认知为主的思维逻辑影响。
文化地理学的学者在研究中常常考虑人与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唐晓峰老师将这些都归类为人地关系,例如经济地理的人地关系指人与环境的经济关系,生态视角下的人地关系是人和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等(唐晓峰:文化地理学释义)。人的生存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环境,也因此形成了各种迥然不同的审美和人地关系,居住在江南水乡的人性情柔和,喜欢“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这样娓娓叙述、欲说还休的温婉表达;居住在荒漠戈壁的人则开阖大气,与周围广袤无垠的环境类似,因此描写这类地区的诗也多“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种给人壮阔孤寂感觉的词句。不同的环境影响不同地区居民的性格和生活习惯,也使记载这些地区的文艺作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此有了“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的分类。
我们在日常欣赏美景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蹦”出几句诗来表达心情,总觉得其他词汇在面对壮阔波澜的自然奇观时不足以形容,这便是我国独特的风景文化。如果是非东亚文化圈的人看到类似长江这种“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景色,除了惊叹外,很难用精炼简短的语句形容出当前的感受。这是我们文化中独特又吸引人的一部分,而且由于诗词的高度概况与抽象,我国辽阔版图上景观都可以用诗词来“诗而化之”,自然资源在不知不觉中与人文感知产生了联系,丰富的诗词文化,使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观也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在脑海中想象出自己理解的河山大川。
02
各个国家看待景观与资源
美国是国土面积比较大的国家,与大部分地区处于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不同,美国的自然要素种类更丰富一些。美国所在的美洲地区历史上原住居民数量相对较少,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近现代。从拓荒建设到认识自然,美国经历了多年的探索。纪录片《国家公园》中曾说:“国家公园是美国建国以来最伟大的构想。”从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家公园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存在于美洲大陆上的山脉、湖泊、大峡谷等自然景观被逐渐认识、保护,美国国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也随着国家公园的重要性提升而逐渐提升。
03
回到人与土地的关系
04
什么是魅力
“魅力”一词其实偏主观,更多强调的是个人感受,例如你看到一个人,觉得他“魅力四射”,但换作其他人,可能显得“稀松平常”。这就是主观的局限性,受限于个人的阅历、生活环境、知识结构等因素。例如古人常说“看山不是山”,诗人眼中的山或许峰峦叠嶂、气宇轩昂,或许还承载了他当时个人的情感起伏,在樵夫眼中,山就是眼前的森林和脚下的路,每个人的感受都源于自身的主观判断和立场,很难去界定统一的标准,“魅力”亦然。那么魅力就真的是个人感受了么?也不全是。现代社会的架构和教育体系,使大家在一些审美与判断上形成了共识,多数人对美丑、好坏的理解是统一的,这就使“美好”、“魅力”这类词成为形容一类事物的标准。从个人来说,“魅力”是吸引你,使你愉悦的事物或个人的特质,从大众来说,“魅力”是多数人的统一判断,是对同一种积极感受的集体表达。
05
理性与感性
前文说到“诗而化之”是我国文化中独特的自然感知,与美国等国家对自然环境的量化不同,诗画中的山水更多是写意的主观表达,更有“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样夸张的描述。感性的认知丰富了我们眼中的山川河流,但凡事需要有统一的标准,比如抛去浪漫的诗人情怀,“手可摘星辰”的实现就得从天体和地面的距离、飞行器的速度与燃料体积以及到底是“摘”全部还是挖一块带走来考量。离开感性的纯理性或许会变得乏味无趣,但是统一的度量标准和数据化的指标为我们的判断提供了更具象的参照,也使行为的控制变得更加精确。
传统文化中浪漫的情怀丰富了我们的视野,使文化的传承显得更为迫切与重要,更使我们不单像美国等国家关注自然资源与景观,历史遗迹、人文区域甚至是日常的生活环境也成为了多数人关注的领域。参照国家公园、国立公园或者都市(魅力)观光区,我们广袤的自然环境与厚积的历史文化也有很多吸引人的“魅力”区域,用什么样的方式整合,如何来表达,怎样处理这些区域内部的人地关系,或许成为了当前的新一轮命题。为此,西北师范大学李巍副教授在《自然资源学报》2020年第3期发表了题为《魅力国土空间:重塑区域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的文章。
(原文请到中国知网下载阅读)
从感性的“诗而化之”出发,能更丰富、立体地加深个人对国土的印象,从理性的评价标准考量,能更精准地形成界定体系和管控保护方案。在面对奇伟的自然景观、厚重的人文遗产和宜居的生活环境时,用感性的“魅力”来认知,用理性的参数来评价,可能是一种视角与策略,这即是论文写作时的初衷。
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使我国的规划体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与发展语境,国土空间开发方向已从生产空间为主导转向生态、生活、生产空间相协调。如何将基于“三生空间”概念的传统国土空间认知提升到丰富文化脉络、生态特征、生活基础的复合魅力国土空间,如何对不同区域的发展进行侧重,杜绝对单一发展模式的盲目跟风,亦是写作的原点。
1
(原文请到中国知网下载阅读)
1
◆◆
E-mail: Lw_nwnu@163.com
兰州观城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师,主要从事城市设计及区域规划研究。
E-mail: chxing.yang@gmail.com
图文整理:岳永江
责任编辑:王佳雯
审核:王波涛
终审:顾伟男 田巍 梁龙武
猜你喜欢
1.招贤纳士 | 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20年高层次人才招聘
2.地学快讯 | 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出炉(环境科学学科)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