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普 | 联结中原与西域的陆上咽喉——河西走廊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地理天涯客 Author 阿刺爹
引 言
在青藏高原以北和蒙古高原以南,有一条东西长度超过一千公里的高平原,它的名字叫河西走廊。从古至今,从这条通道上走过的历史人物太多太多,驼铃回响,不绝于耳。
通过这条走廊,中华文化向外输出,又不断的汲取接纳域外文化。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包容的姿态,不断的与外来文化交融、融合。在这一漫长的文化整合过程中,影响着中华文明的演变,中国版图的形成,中西方经济贸易往来,对中国与世界文明的交流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就是河西走廊的文化地理意义。
河西走廊的诞生
造物主似乎在刻意塑造,于是在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留下了一道北西—南东向的地理夹缝。
六千多万年前,印度洋板块开始不断向东北方向俯冲,迫使曾经属于海洋的青藏高原地块不断隆起,并在高原面上挤压隆起了一列又一列的褶皱山地,直至青藏高原轮廓初步形成,在高原北部形成了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这样一道优美的地文弧线。
弧线以北正对著名的亚洲戈壁,两者之间就是狭长的河西走廊。它东起古浪峡的“秦关”断裂点,西至玉门关断裂点。
如此这般的地质构造特点,为河西走廊高平原这一地貌特征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地形骨架。
河西走廊的地理环境结构
在上一篇中,我简单的介绍了祁连山,它并不止是一座山。
其实,祁连山除了自己独特的自然环境结构和丰富的景观类型之外,它的意义似乎对河西走廊更大一些。幸运的河西走廊,有祁连山这一位保护神。当然,统称为“北山”的龙首山、合黎山和马鬃山也是河西走廊的保护神。
每条发源于祁连山的河流,在流出山口的地方都会出现一个洪积扇。这些洪积扇上,拥有充足的阳光、稳定的水源、冬冷夏热的温度变化,每年夏季从上游冲刷出了丰富的风化物质,为本区提供了不是土壤又胜似土壤的疏松堆积物,造物主将各种地理条件在同一地域的叠加,孕育出了一个个连缀在一起的自然绿洲。
雪山—冰川—河流—洪积扇—绿洲—城镇的本区域景观组合的结构模式,也是河西走廊基本的地理景观的范式。
祁连山是伸入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一座“湿岛”,她不同于南部的青藏高原寒旱,她也不同于西部和北部的沙漠极端干旱。分布在4500m以上的冰川在夏季大量消融,其中位于祁连山北坡的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等及其支流,在本属干旱的河西走廊上织出一张张灵动的水网,为河西走廊提供了稳定又宝贵的水源,在干旱荒凉的西北大地上孕育出一个个绿洲,苍凉之中有了生机。
先民们在这里放牧、打猎、农耕、营造城市、发展贸易。自然绿洲在人类不断的改造之下,逐渐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人工绿洲,今日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就是在绿洲的基础上兴建起来的城镇。
河西走廊历史地理沿革
从中原文化看域外,先秦时期,河西走廊尚属西戎之地。这里丰美的水草资源,曾经养育着多个古老的西戎部落。
乌孙和月氏两个生活在河西走廊的古老部落。在发展过程中,月氏逐渐强盛,相对弱小的乌孙受制于月氏。公元前230年左右,乌孙王难兜靡被月氏人攻杀,乌孙人向西迁移,到了今天新疆的天山地区,并依附匈奴。大月氏人独占河西走廊。
公元前174年,冒顿单于击杀月氏王,大部分月氏人迁移到伊犁河流域,号称大月氏。从此,河西走廊被匈奴人占据,匈奴人遂封昆邪王、休屠王于此地。
另一支活跃在河西走廊的游牧部族是古老的羌人。据说,羌人最晚至战国晚期进入本地区,秦汉之际,河西走廊主要为羌人部落占据。
自汉武帝时,嫖姚校尉霍去病出乌鞘岭,破匈奴河西之地。经河西之战,浑邪王率众归汉。太和元年,始置张掖等郡,河西之地归化中原。汉昭帝以后,将酒泉、张掖、武威、敦煌、金城并称为河西五郡。
东汉沿革郡县制。汉末,中土大乱,豪族世家多有迁入河西。魏晋时期仍行郡县制。永嘉之乱,中土政权式微,权力统辖萎缩。河西之地丧乱,一度为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等地方军事政权所占据,更迭频繁。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政权更迭频繁。“避难之国,唯凉土耳”,因此有大量汉人逃向那里,张轨及其后来者对流民采取招抚政策,“课农桑,拔贤才,置崇文祭酒,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以教之”。河西走廊出现了声教遍野的良好文化氛围,算得上一方宁静之地。
隋初天下一统,政出一门。
公元609年,隋炀帝开始经略河西。一手开放边关,在张掖与西域互市;一手威服吐谷浑对河西之地的威胁,将今日青海之地纳入中原版图,并震慑西域百国。隋炀帝委派裴矩游说,诱之以厚利,再纳河西千里之地,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同年六月,隋炀帝在焉支山脚下召见西域二十七国使臣,举办“万国博览会”。再次使得中断已久的丝绸之路商贸通道打通。
隋唐之间,河西丧乱,唐太宗再次经略,复得此地。
宋时河西之地没入西夏。元与西夏相互蹂躏,河西频繁易手。
明永乐年间,中原再次经营此地,并设置屯垦,建立卫所。
清代,河西走廊属陕西行省。晚清时期,陕甘回乱,新疆又有阿古柏祸患边疆。河西走廊形势不稳,左宗棠秉持疆防之论,抬棺入疆,安靖河西。民国时期,名义归于中央政府,实际为马氏军事集团控制。
以上大体是河西走廊的历史地理沿革过程。从化外之地到融入中华版图,这一方土地上上演了多少幕刀光剑影,消磨了多少英雄豪杰。
河西走廊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河西走廊对于中原地区,有经济地理的意义,比如,她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供给基地,玉米制种基地,葡萄种植基地,著名的张掖乌江大米,高台辣椒。玉门石油能源基地、金昌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山丹煤炭生产等等。
在这里抛开经济地理意义,侧重关注其地缘战略地位。
自从汉武帝“凿空西域”、“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开辟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商贸通道,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在这条道路上,张骞带回了许多植物种子,石榴、胡萝卜、菠菜、芫荽、葡萄,丰富了我们日常生活。带回的龟兹乐曲和西域乐器,丰富了中原文化。
隋炀帝“万国大会”将中断数二百多年的丝绸之路重新打通,树立了隋朝的大国形象,以便于西域与中原的百货流通。
晚清之际,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自远洋而来,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大臣,主张海防之说。于是,在东南沿海地区积极发展近代工业,建立北洋水师,以求抵御外辱。一个满身疮痍的晚清政权,东南不稳,西北也频频遭受境外武装的挑衅,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19世纪70年代,在英、俄两国的扶持之下,阿古柏充当列强的急先锋。终究在新疆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和政权,英、俄两个趁机要挟大清帝国。
在此形势下,左宗棠提出塞防理论,他认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清廷最终准许了左宗棠安抚新疆的请求。左帅抬棺出塞,虽然获得了朝廷的允许,但却需要自己通过人脉关系,自筹粮秣,自诩老大帝国的大清真是扯淡透顶了,大清不亡,天理不容。
后来之陇海—兰新铁路,出阿拉山口,连结中亚,直通西欧。一头是连云港,一头是鹿特丹,世界第二亚欧大陆桥,必须经过河西走廊。
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让必须通过河西走廊的这条传统商道重新焕发新机。
驼铃回想千年古道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就是这条世界性商业贸易通道的咽喉地带。
河西走廊,夹在青藏高原与亚洲戈壁之间,犹如一条长长的脐带,不断从陆上通道为中华文化汲取营养。她存在的意义,不仅是对中国的,也是对世界的。
保护祁连山,
滋润河西走廊,
经营西域边疆,
扩张战略纵深,
无疑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经原公众号授权转载
文章仅代表原公众号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版权归原公众号所有
原文标题:联结中原与西域的陆上咽喉——河西走廊
责任编辑:魏雪馨
审编:鲁嘉颐
终审: 顾伟男 田巍 梁龙武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都看到这里了,点个【在看】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