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 | 中国是如何打造绿水青山的?
千百万年来,地球上的原始森林面积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夹击之下不断缩减,似乎再难恢复。
印尼的植被破坏
(图片:IndoMet in the Heart of Borneo / Wikipedia)▼
但21世纪以后,地球表面反而有变绿的趋势。根据美国航天局的基于卫星地图的研究,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有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而在绿化贡献中,又有42%来自植树造林。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长期大计划
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沃野千里,森林密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但同时,这一地区生态脆弱,分布着我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约占全国风沙化土地面积的85%,形成了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
近代以降,人口剧增、战争频繁以及资源过度开发,让这里本就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具体表现上,便是这里风蚀沙埋严重、沙尘暴频繁,70年代后沙漠化面积以每年15.6万公顷的速度扩展,年风沙日数经常超过 80 天。人民赖以生存的农田也深受风沙之苦,粮食产量低、质量差。
生计or生态 一直都是个艰难的抉择
(图片:chungking / 图虫创意)▼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三北防护林工程”于1978年成型,开创了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
三北防护林的大致范围
和风沙带的区域大致是同步的▼
该体系建设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北部边境,南沿海河、永定河、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喀喇昆仑山,范围涉及新疆、青海、至黑吉辽的13个省,总面积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2.4%,规模可谓宏大。
覆盖的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广大区域
需要最坚韧的树种才能熬过漫漫冬季
(图片:老山货 / 图虫创意)▼
这项工程将跨越73年,分3个阶段工程完成,到2050年时实现造林5.34亿亩的目标。
在具体操作上,植树造林主要由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补贴和社会资助下进行。拿某一特定地区来说,上级会将种树任务下发到当地,而这里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把某地的荒地分别划给各家,自行种植;另一种就是把整个山头承包给某个人,种植的人享受补贴。虽然补贴数额有限,但还是比种地高一些,大家便都有了种树积极性。
呼伦贝尔田野农田防护林
每块农田都有小小卫士来守护
(图片:老山货 / 图虫创意)▼
40多年来,在几代人、亿万群众的努力下,三北工程在我国北疆筑起了一道绵长的绿色防线,线上出现了塞罕坝、山西右玉、内蒙古库布齐等一批植绿护绿的成功典范。
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它是三北防护林环北京、天津区段的主要组成部分,平均海拔1500米,如今森林覆盖率80.74%,成了林的海洋——但就在半个多世纪之前,这里还是黄沙漫天不见日的苦寒之地。
穿梭林海,放松身心
(图片:我是故宫迷 / 图虫创意)▼
工程进行到如今,五期即将完成,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最初的5.05%提高到了13.57%,成效显著。
经常还需要和沙漠抗争,让“一毛不拔”之地长出树来
(张掖-高台县-三北防护林工程)
(图片:阿正影像 / 图虫创意)▼
当然,这么浩大的工程并非没有招致非议,“三北防护林没用”、“三北防护林导致雾霾”等言论一度甚嚣尘上,然而根据多数亲历者的体会,肉眼可见的绿色确实压制了漫天飞舞的黄沙。
有目睹这种变化的网友表示,10年前还叫做毛乌素沙漠的那片地方,现在叫毛乌素沙地;10年前每年的11月和4月都是长期的风沙季,现在风沙刮几天就远去了……
有经历才有发言权▼
变绿不能停
三北防护林并非我国唯一的“绿化”工程。1999年,四川、陕西、甘肃3省率先开展了退耕还林试点,由此揭开了我国退耕还林的序幕。
陕西退耕还林种下的小树苗
(图片:老兵视角 / 图虫创意)▼
而此事的背景,便是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
那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受灾最重的为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全国总受灾面积共3.18亿亩,受灾人口2.23亿,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
98洪水是天灾,但也有人祸因素加剧了这次灾情
比如“豆腐渣工程”和过度砍伐造成的水土流失
(图片:phileole - China 2011 / Wikipedia)▼
抢险救灾过后,中央吸取经验和教训,总结出长江洪水泛滥的原因之一是长江流域森林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中下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长江两岸有4亿人居住,50年代中期,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为22%,但由于过度农地开垦、建厂和城市化,两岸80%的森林被砍伐殆尽。
连水中央都变成了田…
(图片:map.tianditu.gov)▼
于是我们见到1998年,退耕还林还草开始了。
长江和黄河上中游地区是退耕还林还草的主战场,为了让牵涉到的民众能够尽量配合,国家无偿向退耕农户提供了粮食与生活费补助,以及种苗造林补助费。1999年到2019年间,我国共有4100万农户参与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1.58亿农民受益于此:截至2019年底时,退耕农户户均累计获得国家补助资金9000多元。
退耕还林还草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收入
如果找到合适的发展模式,收益反而会更大
(图片:何宏亚 / 图虫创意)▼
当然,生态上的成果还要案例与数字来表明。
几月前发布的《中国退耕还林还草二十年(1999—2019)》白皮书表明,20年来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15亿亩,成林面积占全球同期增绿面积的4%以上,生态状况显著改善。退耕还林还草造林占同期我国人工造林总面积的27.7%,位居各大林业工程之首。
经过半个世纪的还草还湿地,黑龙江又成为了大批候鸟度夏目的地
(图片:月亮145 / 图虫创意)▼
效果比较典型的地方有陕西。陕西延安自1999年以来,植被覆盖率从退耕前的46%提高到2017年的81.3%,绿色边界向北推移400多公里,土壤侵蚀由每年每平方公里9000吨降至1077吨。至于此地的入黄泥沙,则由2.58亿吨降到0.31亿吨,降幅达88%。
过去水土流失一向严重的黄土高原,如今反而成了全球生态修复的样本。
梯田变森林
(图片:至臻006 / 图虫创意)▼
还有著名的岩溶地区贵州。这里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0%以上,是我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之一,而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对近年来全省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的目标起到了很大帮助。
只要建设,不要破坏
(贵州-坝陵河大桥)
(图片:邂逅摄影师 / 图虫创意)▼
除了这种大型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略小的项目也都在为中国的绿化添柴加火,也正是这些绿化项目的落实,才成就了我国对全球绿化贡献超1/4的奇迹。
绿,是为了可持续
实践已经证明,无论是三北防护林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都可以让生态承受能力差的地区增强“抵抗力”,在防治水土流失、减轻自然灾害、固碳增汇、甚至帮助特定地区脱贫上都有显著效果。
这体现出来的道理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其实不必背道而驰,生态保护反而能够让经济发展更为可持续。
(图片:makingultimate / 图虫创意)▼
那么在说到生态维护上,其实除了国家层面的努力,社会团体乃至个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做出努力。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往往在生产与发展中就成为了污染排放的较大来源,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自然也应当在减排、践行环保中担起相应责任。
伊利就是这样的企业。
一直以来,伊利都非常注重生态保护,如果用最直观的“奖项”来看,便是2018—2019年,伊利旗下有13家公司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行业第一,给行业树立了绿色制造标杆。
伊利绿色工厂▼
在行动上,伊利也一直在生产实践中践行生态保护,比如“退耕还草”。
伊利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的5.5万亩优质牧草生产基地推行了种养结合的苜蓿种植模式,通过先进的技术及设备,采用人工草地的方式治理风沙源头,使退化以及沙化草地得到了有效治理,提高了植被覆盖率,使项目区土壤、植被以及生态环境得到彻底改善,促进天然草地生态恢复。
最终,伊利不仅实现了紫花苜蓿、燕麦干草的生产目标,还改良了 4.6 万亩退化草原,并且在为奶牛提供优质粗饲料的同时,“顺便”治理了草原荒漠化,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伊利可持续玉米种植方式的试验田▼
在全球气候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伊利也一直在努力减排,帮助对抗全球变暖。
非常重视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的伊利,从2010年起就开始携手国际第三方碳审核机构—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共同致力减排。据统计,2010年集团产品平均综合能耗较2009年下降6.79%,共节约标煤1.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2万吨。
伊利也是行业内第一家做碳盘查的企业,并且已经连续做了十年。就在去年,集团的碳盘查范围在各事业部在产的66个生产单位基础上延伸至合作牧场,进一步促进产业链碳减排。
伊利的碳盘查报告,连年回落▼
为了减排,伊利还建立了“环境可持续发展三级目标体系”以碳减排为主线,引入制造过程绿色化率的方法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为实现《巴黎协定》全球控温1.5℃的气候目标贡献伊利力量。
伊利的环境可持续发展三级目标▼
在不久前的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宣布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举意味着能够让本世纪的全球变暖趋势减缓0.25℃。
在此目标公布后,伊利再次率行业之先,承诺实现碳中和,为助力国家减排。这就意味着伊利将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措施,通过减少牧场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绿色工厂、全面使用环保包材等方式,抵消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实现“零排放”。
相信在我国全国上下,以及伊利这样的企业的努力之下,全球气候问题一定能减轻,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一定会走得更顺畅。
转载自:地球知识局
经作者授权转载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文标题:中国是如何打造绿水青山的?
排版:于汶佳
责任编辑:王佳雯
审编:鲁嘉颐
终审:顾伟男 田巍 梁龙武
猜你喜欢
1.地学招聘 | 临沂大学农业规划团队科研助理招聘启事2.地学快讯 | 青藏高原发现丹尼索瓦人化石,证明16万年前古人类曾在此活动3.会议通知 | 中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0年学术论坛
4.佳文赏析 | 陶澍院士团队:居民能源使用对空气污染和健康损失的贡献巨大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我要睁大眼睛看看,是哪个小可爱也【在看】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