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访谈录 | 周旗——感知天地敬自然,博采众长探新途
感知天地敬自然,博采众长探新途
采访:李明洁、张海宁、梁彩萍、林青 供稿:宝鸡文理学院
学者简介
周旗,1963年生,理学博士,二级教授。曾任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和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地理学陕西省重点学科责任教授、地理课程陕西省教学团队带头人、渭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兼任陕西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宝鸡市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宝鸡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特聘专家、宝鸡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及农业咨询专家、宝鸡市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是《地理学报》《地理研究》《Natural Hazards》等刊物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陕西省、重庆市、江西省科技厅项目的函评专家,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参与2项,主持省厅级项目10余项,在《地理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获陕西省“三秦人才”、宝鸡市劳动模范、宝鸡文理学院“横渠学者”、宝鸡文理学院高层次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宝鸡文理学院首届教学名师等荣誉.
一 学术生涯
周教授于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就读于地理系,1984年大学毕业后被计划分配到宝鸡师范学院教务处教育心理教研室,作为筹建地理系的师资储备。考虑到地理学是一门跨界的学问,因此在方法上、思维模式上、以及对地理学整体把握上,都有必要拓宽知识架构,因此周教授在1985年申请参加了陕机院北京研究生院系统科学与信息科学为期一年的函授学习。在这一年中,他学习了系统科学与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模型。紧接着在1986-1987年,到北京大学地理系师从杨吾扬教授,学习《理论地理学》和《地理学思想史》,其现在秉承的地理学统一性的理念和地理学的核心问题是人地关系的思想就是源于杨吾扬先生。在北大学习期间,除了导师的课程之外,还选修了陈传康、姜美球、魏心镇、朱德威等先生的研究生课程,特别是在林超先生家听《区域地理》,至今难忘。与此同时,还旁听社会学系的《社会学原理》和《社会调查技术》、哲学系的《科学哲学》、经济学系的《西方经济学》等,这对扩大思维视域有不可限量的意义。这一年,通过听北大高水平老师的课、跟北大的研究生沟通、参加众多学术报告会,感受北大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不断的吸收新鲜知识,逐步拓宽了知识构架,令周教授终身难忘。学习结束后他回到开始成立地理系的宝鸡师范学院,走上了教师岗位。后来在陕西师范大学分别师从甘枝茂先生和赵景波先生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周教授强调说,从二位先生那里,不仅增长了学识,更多地是以两位先生为楷模锤炼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品格。
在教学中,周教授认同并坚持的教学理念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给同学们上课时,从来都是反对照本宣科。大学的课程、尤其是研究生课程从来都是内容为王。周教授一直在探索如何把最新的研究成果纳入课程内容体系,同时保证逻辑主线。周教授认为备课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周教授还基本沿用上世纪80年代备课的时间分配模式,即讲授1小时备课8小时。课堂上经常鼓励大家相互交流,相互探讨。
二、研究进展
在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开始思考科学研究的事情。从2000年至今,周教授的主要学术研究方向是“感知维地理学”,即从“感知”的视角切入开展地理学研究。需要明确的是,地理学的感知研究是包含了心理学的感觉、知觉和认知三个概念的涵义。在他研究领域中,特别强调的是民众的感知。民众对某事物的感知就是其基于自身的经验直觉思维模式对某个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人地关系研究是地理学的一个核心命题。其中人是有能动性的,可以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调整自己跟自然界的联系方式,包括物质能量联系和信息情感关联。这种调节或调整的基础就是民众的感知。因此有必要从感知视角研究人地关系的地理学表征,研究民众感知与科学认知之间的差异。地理学过去强调的是区域,现在趋势向两个方面拓展:一是向宏观方向研究,就是研究全球尺度的事情;二是微观方向。事实上,感知维地理学研究是地理学与认知科学交叉的产物,其研究一定要微观化到人的思维决策机制上去,非常贴合明确地理学发展的微观化方向。
周旗教授研究团队一直关注全球变化、自然灾害、风险等信息是如何进入民众大脑以及如何导致地理行为差异的。信息并不都是个人直接体验得到的,其来源除了直接体验和传导体验之外,更多是源自第三方告知,而任何第三方告知的东西都是经过社会筛选的。接下来就是个人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选择方式。经过社会剥离和个人选择,现实当中每个人获得的信息都不一样,更何况每个人的思维模式也不一样,这导致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理解就很难一致,最终表现在表征行为上的多样性。感知维地理学研究就是研究大脑如何思维和处理问题,如何收集、接受、处理和表达信息,其关注重心的相关机制的地理表现。比如人们经常发现一个地方的民众有独特的思维模式,这实际上就是地方性的表征之一。
三、经验分享
周教授目前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区域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与应对研究——以陕西省为例》。他选取陕西省作为研究区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主要从民众入手了解气候变化风险的感知与应对。对于科学而言,实证是首位的。虽然感知看起来是一个很主观的事情,但也要用科学的方法来揭示它。首先要把气候变化风险感知的现状弄清楚。其次就是研究民众对气候变化风险的不同的理解状态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比如地理学因子和地域性因子。如果这些因子起作用,就说明民众对气候变化风险感知的理解确实与环境的地方性有关联。
在这个课题里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应对”。基于气候变化风险感知,民众会有什么样的应对状态,以及这个应对状态的感知怎么表达。“感知”是大脑对一个事物的反映,它是每个人的个人理解,并不等同于科学理解。科学家是按照科学程序对事件进行判断和理解;而民众通常使用经验直觉模式,所以会存在民众的判断理解与科学家的判断理解之间的差异。
不论风险感知模式还是应对状态感知模式,民众的理解与科学的理解不可能完全一致,那么这些不一致表现在哪个地方?背后的机制是什么?针对课题而言,需要精准刻画感知状态和应对状态。明确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感知的影响因素。理解什么样的感知特征会有什么样的应对模式。最后明确老百姓对气候变化风险感知如何测评,通过做问卷调查与访谈确定一套指标体系,从而研究气候变化风险感知的一系列问题。研究探讨这些事情的时候首先要从地理学的视角思考,要在守好地理学阵地的基础上拓展研究领域,但是不能失去地理学的核心竞争力。
四、科研与生活
科研与生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推进。在30多年的工作和学习,周教授潜移默化地养成了一些习惯。因为信息时代的数据更新很快,信息半衰期大幅减小。所以他每一年在给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上课前,都会重新备课、进行查漏补缺,与新技术新方法相接轨,尽最大可能的保证学生们学到目前地理学最新和最经典的内容。因此除了每天一两个小时的娱乐和锻炼时间,他大部分的时间用来进行科研以及备课工作。
五、时事热点
周教授觉得疫情发展与民众的风险感知息息相关。由于各个国家对于风险感知的程度不同,所以民众的态度及其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就中国而言,由于经历过 “SARS”,强化了民众对于该风险的认知,且国家实施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所以疫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住。从地理学视角出发,既可以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自然条件与疫病传播的关系,也可以从人文角度为疫情防控下的应急管理、社会治理、公众认知等提供决策服务。更重要的是,GIS技术为实时监测疫情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地理学者应该积极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社会实际需求,为阻断疫情传播和疫情危机下的社会治理贡献地理学智慧,以期保持地理学科青春和活力!
寄语
在这里送给大家几个字:态度、个性、科学!
想要获取《地理学求索》杂志2020年第2期,请在公众号窗口输入地理学求索第2期,即可获取杂志链接和提取码,心动不如行动!快去获取吧~同时,《地理学求索》:“十五周年纪念特刊”,现面向全体地理人征稿,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投稿。期待大家的来稿!
全国地研联和《地理学求索》杂志简介
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简称全国地研联,是由全国广大地理学研究生(硕士、博士)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学术性的社会团体,是为全国地理相关专业研究生提供各种学术信息和服务的交流平台,是我国发展地理科学事业的后备军和重要力量。自2005年成立以来着力于搭建全国地理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平台,截至2020年共有理事单位70多家,基本覆盖全国地理学相关领域的大学、研究所。全国地研联现挂靠于中国地理学会,接受中国地理学会的领导和监督,常务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生会。
目前,全国地研联相关工作受指导委员会指导监督,由主席团(包括全国地研联主席、秘书长、副主席、副秘书长)负责全国地研联的统筹规划,下设八个片区和五大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和执行全国地研联的各项具体工作。其中,《地理学求索》编辑部主要负责“知名学者访谈活动”、“地理杂谈征稿活动”和“美丽图景作品征集活动”的活动策划、统筹和稿件作品编辑,负责统筹推动各片区理事单位“知名学者访谈活动”的顺利开展,负责《地理学求索》杂志中的文稿或作品的征集、整理、修改、润色和排版工作。
《地理学求索》是全国地研联组织下的品牌杂志,内容服务于全国广大地理学子。自2015年创刊以来,杂志收录了许多地理学领域优秀学者的学术生涯、研究进展、成长经历和经验分享,也收到了来自全国地理学子的文章,与大家分享与地理学相关的难忘故事、有趣知识、经验总结、技能干货、行业发展、学术前沿、科研心得。此外,全国广大摄影爱好者也积极向我们投递关于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地图设计等主题的优秀图片作品。《地理学求索》杂志的优质内容受到全国广大地理学子的认可和肯定,这些都离不开全国广大地理学者和学子的大力支持,感谢和欢迎全国广大地理学领域学者和学子投稿和阅读《地理学求索》杂志!
-The end-
图文排版:张永红
责任编辑:王佳雯
审编:鲁嘉颐
终审:顾伟男 田巍 梁龙武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我要睁大眼睛看看,是哪个小可爱也【在看】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