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访谈 | 吕永龙:唯实唯干,上下求索

地小联 全国地研联 2021-09-19

唯实唯干,上下求索

——吕永龙采访录 

   采访:刘美、范文立、韩国祥、刘庆龙  

     供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吕永龙,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讲席教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欧洲科学院(AE)外籍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任太平洋科学协会(PSA)主席,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前主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专家组(IRP)成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科学顾问,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生态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Science Advances副主编,国际期刊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创刊主编,创建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Transdisciplinary Journal of SCOPE并担任副主编,《生态学报》责任副主编,并担任多个国内外核心刊物编委。吕永龙院士长期从事区域生态风险与环境管理、系统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生态效应与调控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40多篇,其中Science、Nature、Science Advances、PNAS等SCI收录220多篇,发表中英文专著16部。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SCOPE杰出成就奖、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等多项奖励。

凡是听过吕永龙老师分享的同学,都会被他认真严谨,务实创新的科学家精神深深打动。2020年5月14日,全国地研联-生态环境中心的理事特别荣幸得到了与吕永龙老师线上交流的机会。

吕永龙老师分别从“期刊主编”及“论文作者”两个角度就科研创新及高水平学术论文写作和投稿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首先吕老师从期刊主编的角度,介绍了各类主流期刊的定位及其对文章的要求。通过绘制期刊“金字塔”图形,形象地描述了国际上各个层次的期刊定位,介绍了不同类型期刊的投稿要求。吕永龙老师再三强调,“投稿前一定要弄清楚刊物的定位以及刊物对文章和研究成果的要求”。随后,吕永龙老师以《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及《Science Advances》为例,分别从主编和副主编的视角,详细介绍了专业性、综合性两类期刊的不同定位以及对于文章类型和研究视角的偏好,再次强调了论文投稿前了解刊物定位的重要性。面对广大研究生最为关注的论文撰写和投稿问题。吕永龙老师在期刊主编视角分析的基础上,从论文作者的角度,更加细致地向我们介绍了文章Title、Abstract、Introduction、Analysis & Results、Discussion等各部分的写作技巧。同时强调了两个平时很容易忽视的问题。首先,Abstract作为论文中非常关键的部分,一定要语言凝练,描述精准,清楚地展现论文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及获得的重要成果,从而吸引其他作者及读者的兴趣。另一个重要部分,是如何写好Cover letter。Cover letter作为文章投稿的介绍信,要着重描述文章的背景、意义、价值,并且阐明文章的知识产权。

互动问答

Q:吕老师您好,想请教您一个关于投稿的问题,面对存在交叉学科的研究,我们应如何对投稿期刊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定位?

A:我认为首先要认真研究每个刊物的定位,尤其是了解主编的学术背景和兴趣。当刊物可以推荐编辑的时候,我建议一定要认真地选择编辑,因为不同的人对不同文章的兴趣点、认知、甚至态度是不一样的,而且刊物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热点或重点关注的方向。以《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为例,之前的主编主要从事臭氧对植物影响方面的研究,我曾与他交流过,他对污染物对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方面的文章更感兴趣。而新的主编则更倾向于环境健康方面的内容,所以更要好好地关注编委会尤其是主编的变化。其次,我觉得导师对所在领域和期刊定位的把握更重要,不要把投到哪个期刊看得太重,而应更关注想要回答和解决的科学问题。现在的著名刊物大多对交叉研究论文感兴趣,我觉得在投稿时不需要在意,也无需强调你是跨学科的,只要使用交叉学科方法解决了科学问题就会受到欢迎。

Q:想请教您的课题组是如何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呢,可以分享一下您的相关经验吗?

A:我的研究组人员背景比较多样化,我本人也是交叉性的学科培养锻炼出来的,我本科是农业工程,硕士是系统工程并利用系统方法解决经济问题,从事一段时间的城市生态学研究后又读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博士,接受较长时间的数理基础、系统方法、时空理念和宏微结合的熏陶与训练。因此,我认为单纯地利用技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还不够,需要与社会治理、经济调控方法相结合。我课题组的学生来自土壤学、地理学、遥感、数学、化学、化工、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不同专业,研究组的老师们也是学科交叉,各有所长,有的擅长野外,有的擅长实验室内研究,有点则擅长空间分析或社会调查分析。课题组每周雷打不动召开一次组会,持续了20多年,要求全英文的ppt与讲述,问答也是英文的。野外采样与调查也打破各自的研究方向进行分工,这打通了组内的交流,增进了数据的共享,同时也为交叉学科的合作交流提供可能。

Q:请问您在选题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问题或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A:困难是有的,但克服困难的方法会更多。比如说,我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与王如松先生一起开展城市生态学研究。那时候,在中国研究城市生态学的还很少,大家不认可城市生态学,但现在没有任何人会怀疑城市生态学。另一个例子是2000年前后,我开始转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区域生态效应和管控对策研究,那个时候国内研究这方面的单位和人员也不多,我们的项目申请书甚至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同行评议而错失了机会,但同样的申请书却通过了美国国家科学院组织的同行评议。所以,我们就与美国科学家合作,不仅发表了高水平论文,合作成果也被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社发表。因此,有些前沿交叉性工作一开始可能得不到同行的认可,但要坚持一个信念,我们的工作是前沿的。我再举一个生物学界的案例,那就是双螺旋结构的发现,那篇文章刚投稿到《Nature》时也被同行评议拒稿了,但是当时的主编坚持要发表这个成果,后来这项革命性的研究成果才被世人所知,才有了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的诺贝尔奖。由此可见,遇到困难很正常,如果能够坚持积累,甚至可能创建一个新的领域,所以要努力克服困难。

Q:刚才您提到了发表文章时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所以想请问您对于研究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如何更好地建立国际合作的关系呢?

A:你刚刚提到的是对于博士生来讲的。对于我的研究组来说,本身就有很多的联络点,合作伙伴分布在多个国家和不同的领域,比方说我会把我的学生送到合作的优秀科学家那里联合培养。如果是自己来建立这样的合作关系,可以考虑全球范围内有哪些科学家在做类似的研究,如果想合作,那么自己的研究也要做到相应的水平上去,或者你去当他的学生,这肯定能建立一种合作关系。因此,如果现在没有这样的合作基础,则需要把你的研究做到一定的水准,对方更就愿意来合作,因为合作的原则是在平等基础上的互惠互利,即互补性合作。

Q:听了您的分享,我认为您的研究战略和格局非常高,请问您是从选题开始就着眼于全球或者全国的这种大尺度的吗?

A:其实我们组的研究并不都是全球性或全国性的问题,在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中,也同样有局部性的问题。比如地方评估环境污染事故的生态影响、污染的生态效应问题、污染可能产生的健康问题等。关于选题,主要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例如我们组一直关注环渤海地区的环境问题,并进行长期的系统采样分析;既关注整个环渤海地区,也关注几个重点流域,一直做系统化研究。所以,我建议要从现在开始积累,既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考虑问题,更要脚踏实地解决小尺度的实际问题,将兴趣与国家需求有机结合起来,长期坚持就会产出有影响的成果。

Q:从事经济学或者地理学的研究,门槛是比较高的,前期也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您是如何带领课题组快速突破的,又是如何将区域性问题上升为国际性问题的呢?

A:地理学和经济学有相通之处,研究资源的时空布局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而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则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我的课题组研究方向涉及环境地理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经济学和环境管理学(自然-社会-经济的相互耦合)等,涉及到资源的时空布局及其环境影响、污染的时空分布及其生态效应、合理配置的经济手段和调控对策。所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系统的方法培训和宏微结合的思维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思考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相互合作是解决大问题的重要方法。我们课题组也比较开放,面对重要的问题或者工作,我们利用组会或专题讨论会时间,师生在一起讨论交流,共同攻关。另外,我们近年来的国际联系比较密切,如联合国机构、国际科联、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等组织,我们会邀请他们从国际视野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知水平和思想方法上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结语

访谈最后,我们问道:“您认为科研人员和广大研究生应如何坚守初心,树立正确的研究观呢?”吕老师说:“坚持实事求是,探求科学真理;面向社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科研出自兴趣,成就提升生活。”

吕永龙老师的访谈内容无不体现着对学生成人成材的殷切希望。访谈结束后,吕老师又在百忙之中,对访谈稿件提出宝贵的建议,并进行了详尽的修改,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吕老师唯实唯干,上下求索的人格魅力。

寄语

致广大青年研究生:

做研究,不要想走捷径,没有捷径可走。我所合作过或打过交道的大科学家,包括几位我认识时已获得诺贝尔奖或一起在国际组织任职时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对世界充满好奇、非常敬业、非常尽责,又非常勤奋的人。

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不会多余,都在为你自己创造成长或发展的机会。你的未来在你的手里,你每天都在更新你自己的履历。

在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不要奢望依靠个人的力量来解决所有科学问题,需要学会并善于与他人合作,多学科、跨学科的交叉合作会帮助你成就大事业。

想要获取《地理学求索》杂志2020年第3期,请在公众号窗口输入地理学求索第3期,即可获取杂志链接和提取码,心动不如行动!快去获取吧~

图文编辑:陈清荷

 责任编辑:张平平 

审编:鲁嘉颐

终审:颜子明 黄宗财

猜你喜欢

1. 招贤纳士 | 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20年高层次人才招聘

2. 佳文赏析 | 《资源科学》海洋资源与北极航道专栏(下)

3. 涨姿势 | 大数据为平安城市保驾护航

4. 名家观点|林珲院士:从地理信息系统到虚拟地理环境的认知转变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