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横空出世将如何影响现有的第三方支付?
案例 | 故事 | 知识 | 随笔 | 其他 |
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银支付[2017]209号),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业界惊呼“变天了”,果真如此吗?
金融和经济问题非小编强项,敬请大家拍砖。
“网联”是个什么东东?
按照通知的描述,“网联”平台指的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主要处理非银行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
从字面上看不太好理解,关键有几个词语大家可能不太熟,比如: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其实小编举个例子就好懂一些了。支付宝账户A给账户B转账1000元,就属于上述描述的规制业务,因为支付宝本身属于非银行支付机构,与此类似的还有财付通、网易宝、百付宝等。
央行为何有此一举?
我国的金融体制素来以保守著名,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才有幸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美国次贷危机等波及亚太地区的金融动荡事件。
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网络支付业务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金融体制“亟需重视”的因素。
除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业务量呈现“天量”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下资金流向不受央行监管,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第三方支付平台不受央行监管?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央行批准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按道理说拿到“授权牌照”,就是受到监管了。看了下面这几张图,我想大家会明白,到底是什么行为没有纳入央行的监管体系。
在上图银行账户的转账过程中,不管账户同属一个银行还是跨行,任意两个账户之间的转账信息都会上报到央行的清算平台。
但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情况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支付宝为例,阿里巴巴在国内外N个银行都设立了自己的账户。当支付宝账户A(关联建设银行),向支付宝账户B(关联工商银行)转账1000元时,真实发生的过程是:
(1)A的建设银行账户向阿里巴巴设立在建设银行的账户转入1000元。此次转账信息将上报央行的清算平台。
(2)阿里巴巴设立在工商银行的账户,向B的工商银行账户转入1000元。此次转账信息将上报央行的清算平台。
从上述过程来看,似乎每一笔转账信息央行清算平台都记录了,那央行还担心什么呢?
细心的读者应该可以发现,央行的清算平台登记了账户A与阿里巴巴的资金往来、账户B与阿里巴巴的资金往来,并没有记录这样一条信息:支付宝账户A向支付宝账户B转账1000元。
没错!当平台内资金交易极其频繁的时候,确实无法定位账户间资金的流向。造成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说到底,第三方支付平台设立了资金池,这才是一切问题最根本的源头。2017年7月25日,被中央点名“金融乱象”,小编估计就是针对于此!
当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有一个不受监管角落的时候,洗钱、腐败、黑市交易等便会循着“味道”找来。几年来,金融安全日益提到国家战略安全的层面,这个让央行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问题,终于有了水落石出的解决方案。
第三方支付将会何去何从?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这个所谓的变化对老百姓的影响微乎其微。被央行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资金池,恐怕好日子到头了。
已经发了牌照的,央行不好意思打自己的脸,只能加强约束,严格信息上报。如果稍不留神犯点错,牌照被收回,恐怕也不可能补发了。目前还没拿到牌照的,以后也就别想这事儿了。
2017年7月15日,中央成立了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看来“保守”的特点会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以“创新”为主要噱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介入强力监管甚至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的可能性增加。
不过,小编想到李克强总理评价微信时,有这么几句话还是很有前瞻性的,“对于任何新生事物,应尽量秉持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不能一上来就管死!几年前微信刚出现的时候,相关方面不赞成的声音也很大,但我们还是顶住了这种声音,决定先‘看一看’再规范。如果仍沿用老办法去管制,就可能没有今天的微信了!”
请长按选择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并关注【信息时代的犯罪侦查】公众号,了解犯罪手段、侦查技术、办案心得,做到自我提升、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