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就从那段爱情故事开始……

这是苏建院悦读的第2期


筑梦青春

作者:何家劲


几年前,上网时看到了一篇文章,名为《与梁思成、林徽因再走一次寻唐之路》,文章讲述了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报国故事。那个年代,百废待兴的中国几乎在任何一个科学领域都全面落后于世界,建筑类专业也不例外。一位日本学者公开讥讽:“中国没有唐代及以前的木料建造物,就算有也没有能力测绘,研究中国古建还得去日本!”梁、林两位先生深受触动,赴美留学攻读建筑学,并在学成后归国投身建筑教育事业。他们放弃了海外高薪工作,在东北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高校建筑系,为新中国建筑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之后的几十年间,两位先生一直在为建筑专业奔忙,纵使双双抱病期间,依旧坚持工作,调研、考察、测绘各类古建筑,收集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全面抗战开始后,为保存资料,两位先生从北京来到了四川宜宾李庄,并在此完成了32万字的著作《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文章不长,但内容令我无比震撼,似乎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指引我明确了自己的理想——学习建筑类专业并以此报国。循着文章里的线索,我买了一本《中国建筑史》开始在闲暇时拜读,可能是因为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有限,并不能完全读懂。不过,其中的一句话却真真切切的走入了我的脑中、心中:“如今,随着钢筋混凝土和钢架结构的出现,中国建筑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局面。诚然,在中国古代建筑和最现代化的建筑之间有着某种基本的相似之处,但是,这两者能够结合起来吗?中国传统的建筑结构体系能够使用这些新材料并找到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吗?可能性是有的。但这决不应盲目的‘仿古’,而必须有所创新。否则,中国式的建筑将不复存在。”

我从小生活在南方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与我国大多数的村落一样,城市化进程加快后,村子里渐渐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年轻人多数去了城市里打拼。积累到一定量财富以后,有些人会舍弃掉村子里的旧宅,搬进城里居住,但更多的则会回乡翻新房屋。因此,一幢幢小洋楼代替了原来的老房子,放眼望去,一排排的罗马柱甚是整齐。西洋风格俨然成为了当今农村自建房的“翻新标配”。如此建造定是大众风尚使然,但我始终无法爱上这种风格,甚至有些厌恶。

直到看到了《中国建筑史》里的这句原文才彻底明白了这种厌恶感的出现缘由:追逐舶来品的过程中,我的家乡似乎把传统建筑文化完全忘在了脑后,甚至称得上“抛弃”了。仔细想想,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在很多城市,只有少数具有旅游价值的建筑保留了中式建筑风貌,其他建筑则多以“快餐式”造型交付使用,逐渐形成了“千城一面”现象。

深入思考后,我确定自己找到了奋斗目标,即要努力实现“中国古代建筑与最现代化的建筑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我选择了建筑设计专业,我想要设计出更多适合中国的现代建筑。设计时,不是单纯地形式模仿,而要融入更多中式古建筑内涵,要让人看一眼便能意识到——这里是中国!



上大学以后,除了学习建筑设计知识外,我还会广泛涉猎中国古建筑知识,看书、看教学视频、看记录片等。每每困惑、懈怠时,我总会以梁、林两位先生的故事激励自己重新振作精神。我知道,知识不是一蹴而就学来的,改变一些既有现象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但我相信,只要一直坚持下去,不懈努力,青春梦想定会迎来破茧成蝶的时刻。



扫描校报二维码

可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投稿

邮箱:yb@jsjzi.edu.cn


往期推荐


一起来吃大西瓜吧!

夕夕夕夕夕夕夕~

喜报

一院一品 | 苏建院“红”人!


图片来源:百度

文字来源:建筑装饰学院 建设21-2 何家劲

编辑:党委宣传部大学生媒体中心 吕明轩

审核:郭利

欢迎您积极投稿或建言献策,

爱母校,从点赞、评论和转发开始!

小编将不定期精选优质评论奉上精美礼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