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蔡志忠: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精神资源,我们做的远远不够

谭腾飞 言之有范 2021-07-19

 

蔡志忠,台湾著名漫画家。15岁成为职业漫画家,1971年底进入光启社任美术设计,并自学卡通绘制技术,1976年成立龙卡通公司后,先后拍摄了《老夫子》《乌龙院》等长篇动画电影,1983年开始创作四格漫画,已有《庄子说》《老子说》《列子说》《大醉侠》《光头神探》等100多部作品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多种语种版本出版,销量超过了3000万册。



采访前记:十一月的杭州,已是寒风阵阵,但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蔡志忠先生,却是一身黑色休闲西装和卡其色单裤的搭配,整个人显得精神奕奕。此番,他受邀为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白马湖论坛作主旨演讲。在休憩间隙,言之有范编辑部对蔡志忠先生进行了简短访问,现将部分采访内容整理发布,以飨读者。


言之有范:杭州被称为“中国的动漫之都“,这里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您的个人工作室在之前也正式落户杭州。作为一名漫画家,在您看来,杭州发展动漫产业的优势在哪?


蔡志忠:杭州是一个文化氛围特别浓郁的城市,不论是白居易的“忆江南,最忆是杭州“,还是苏东坡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文人墨客笔下的杭州总是格外吸引人。而杭州市政府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每次来杭州,他们都很热情地接待我,这样的真挚和诚意让我感觉到他们的确是真心想要把杭州打造成为未来的文化创意基地。说到我的工作室,它所在的西溪创意产业园,正是杭州为了吸引优秀文化艺术力量源源不断地汇聚杭州、汇聚西溪,将西溪建设成为中国的“人才高地”和“艺术高地”的切实举措。


言之有范:您很多的漫画作品都是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来向我们讲述年轻人觉得晦涩难懂的国学,您觉得对于国学这种传统文化来说,除了动漫,还有其他形式来实现它的时代性发展吗?


没有文字之前人们通过口述来传递信息,后来信息被记录在纸张上,今天的国学,承载它的方式不一定只是白纸黑字,文化的载体只会越发多元。举个例子,我1985年之前开动漫公司,有一个九岁的签约动画师用了一年的时间做了一个九分钟的动画,让我出四百万购买,我没有答应,后来我花了500块美金就用电脑做了一个类似的作品。说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目前电脑已经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科技对于艺术作品的创作具有巨大的影响,透过大数据、透过电脑技巧,未来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一切。


言之有范:您觉得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产业化道路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蔡志忠: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挖掘程度不够。在我看来,要实现传统文化的新生,我们首先要矫正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在这里再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1974年,纽约市政府出资30万向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对自由女神肖像上的铜锈进行清理和复原,但没有人愿意做,因为纽约对于废弃物的管理非常严格,后来有一个犹太人接下了这个工程,他将所有的铜锈收集起来并制作成小的自由女神铜像,最终赚了350万。同样地,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文化,直接决定了它在今天能创作多大的价值。中华传统文化,包括不计其数的人物形象和成千上万个动人故事,有画不完的题材,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它们都可以通过创意转化成为成功的IP并形成产业,但这一切都建立我们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开发的前提之上。



言之有范:在动漫这块,您最近的计划是什么呢?方便向我们透露一下吗?


蔡志忠:现在正在拍《关公传》,工作室也有意和万达合作拍摄《少林寺》,自己手头上还有皮影动画《孔子传》的计划。除此之外,四大名著主题公园和文化创意产品也在逐步推进。


言之有范:看得出您的行程非常的紧密,想请问一下蔡老师,您是如何兼顾这么多的事情?此外,您又是如何权衡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的呢?


我一年写29本书,但还觉得写的太慢了,希望效率能再高一些。我没有手机、没有手表,创作的时候不出去,不跟别人来往。我也天天使用电脑,但电脑只是我的工具,不像很多人碰到电脑就上瘾。毕加索曾经说过“没有孤独,什么事也干不了”。一生给我们的有限时间就这么多,做一件事,你能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但做一百件事,每件事都只能得到百分之一的注意力。当然,一事无成的另一个关键原因是你不认为你做的事情是你的挚爱,如果它是你的挚爱,其他的事情你根本不会理会的。而对于第二个问题,我认为后果其实并不重要,事情都还没有做哪里需要考虑后果,只有你去做了这件事,才会知道这件事是不是有意义,别人是否满意,人们口头上所谓的担忧,其实都是在为自己找理由。决定了就去做,想好了就马上行动,只要你努力了,肯定会有结果的。



END

 

责任编辑 | 谭腾飞

后台编辑 | 陈卓

校       对 | 李晓飞 谭腾飞


推荐阅读

“国学漫画第一人”——蔡志忠的动漫一生

范周 | 让传统文化闪光,点亮中华文化传承

中国文创的杭州模式

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的不远了吗?

以信息化构建文化产业新生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