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意解读汉字构造︱中国汉字一字传神,跨越千年不减“一身正气” !

何诗涵 言之有范 2023-04-03



中国汉字是迄今为止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在其创造之初,它的构造就代表了一层含义,一个道理,一种文化。中国汉字跨越千年而来,不减一身浩然正气!中国汉字一字传神,一字一诗,一字一画,一字一世界,一笔一划皆精神,一词一句多学问。



一、中国汉字“一身正气”,一笔一划皆精神


中国汉字乃中华之魂,一身浩然正气存于天地间。字如其人,中国汉字每一笔一划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承载着炎黄子孙的一身正气、一身英气乃至一身骨气。横平竖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撇捺飞扬添英气,提顿有错展骨气。


1.“正”:一横一竖乃正气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笔一划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中国汉字横平竖直,汉字字体方方正正,亦如中华儿女堂堂正正,顶天立地。书写中国汉字横要平竖要直,一横一竖乃正气,这是对跨越千年走来的汉字应有的尊重,是对中国汉字刚强生命力的盛赞。



上“一”下“止”即为“正”,从“一”而始,适时而“止”。“正”者,意指不偏斜、匀称适当,平正工整。“正”字只乃横与竖,横平竖直,方正之姿透露从容之势。文天祥在《正气歌》中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寓意一股正气存于天地之间,世间万物赖以此正气而生生不息,生长流传。这一股正气即乃其一身浩然之气,文天祥以一身正气抵抗七种邪气,刚正不阿,誓死不屈。


2.“人”:一撇一捺添英气


横平竖直书写汉字脊梁,撇捺之间血脉飞扬。中国汉字一撇一捺尽显英姿飒爽,汉字之姿随势而生,起舞之势柔和汉字刚正倔强之美。



人以两腿得以直立于地,撑起笔直脊梁,昂然挺立天地之间。“人”字只一撇一捺,道出生而为人,何必锱铢必较,潇洒做人,豁达对事,才不枉人世走一遭。“人”一字以构造而言,即劝解世人做人应洒脱,无论何事只需挺直脊梁,再“一撇一捺”两步跨过即可,人生苦短需豪迈,一身英气闯难关。


3.“義”:一提一顿展骨气


横平竖直、撇捺飞扬、提顿有错,汉字书写的每一笔一划都带着姿态,一提一顿力道把控收放自如,一钩一点丰满汉字独特性格。中国汉字提笔顿笔错落有致,挥墨中华民族能屈能伸傲骨铮铮。



义的源字“義”是“羊”在上,人“手”持“戈”立于下。祭祀以羊,视为崇敬信仰,持戈武士,乃为信仰而战。“義”者,释为正义,指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義”只一字,笔划囊括横与竖、撇与捺、点与钩,方正工整之姿不乏血脉飞扬之势,提笔画钩、顿笔画点,提顿之间可放可收,风骨尽显。


二、中国汉字一字传神,一字可为一世界


中国汉字间架结构形神兼备如诗如画,甚至可以达到一字一诗,一字一画的传神境界,每一个中国汉字都以其古老的生命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1.“仙”:一字一诗,韵味无穷



人在山巅迎风啸,

风起云涌雾萦绕,

亦犹身临幻境中,

抚袖清风仙意腾。


“仙”字由“人”与“山”相组合而成,“人”倚立于“山”之旁,仿佛人在山巅,临风长啸,仰面朝青天,低头瞰峡谷,飘然之境,仙意油然而生。“仙”只一字,其背后却有着一首诗的古韵,包含着一首诗的宏大,一字作一诗,韵味无穷也。


2.“梦”:一字一画,意境深邃  



“梦”字可拆分为“林”与“夕”,林间夕照,光影斑驳,晚霞所触之处金光烁烁,如梦亦幻,那是落日投在林梢的深情一瞥,是夕阳在林中最后的动情起舞。林中窥落日,几度夕阳红,一眼一景,恰似却又胜似梦境,美景难胜收,激荡心波涟漪,何止陶醉而已。“梦”只一字却有着一整幅画的深邃,一字绘一画,意境之妙,不可三言两语而穷尽。


3.“和”:一字一世界,和而不同,天下大同



“和”一字可视为“千”“人”“口”三字的组合。千人一口,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为和谐也。“和”同样也可看作是由“禾”与“口”二字组成,“禾”为麻、黍、稷、麦、豆等五谷的总称,“口”为进食与发声的主要器官,五谷为生存之本,以口而入,即以字形,“和”可释义为大地生“禾”可养天下之“口”,只有五谷丰登、丰衣足食,天下方能安定和睦。“和”是中国美学乃至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中华民族以和为贵。《国语·周语》:“乐和则谐,政和则平也”,音乐合拍就是和谐,政策和顺就是和平,以“和”平天下。“和”乃天地法则,自然讲“和”,万物共生共荣,为人求“和”,是以和而不同,寻求天下大同。“和”以一字怀揣天下,只一字道尽一世界。


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中国汉字,跨越五千年仍旧魅力不减,中国汉字散发着生命的气息,闪烁着诗意的光芒,蕴藏着宇宙万物的玄机与奥妙。创意解读中国汉字构造,替中国汉字讲故事,从而丰富中国汉字活力,释放中国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民族之魂。


END


后台编辑 | 陈卓

校       对 | 李晓飞 谭腾飞

推荐阅读

文化有多深,书法就有多高

只属于中国的八大文化符号

徐志摩、鲁迅、朱生豪,花式署名哪家强?

5大关键词带你回顾2016年传统文化传承

五年溯源五千年:传统文化借力“蝶变”独擅胜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