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终盘点 | 古老端庄混搭现代时尚,点燃传统文化时代热潮

杨斐然 言之有范 2021-07-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018年新的一章悄然翻开,回首过去的2017,传统文化以极具创意的形式、年轻化的表达,带来一股“传统文化热”。《国家宝藏》摇身成“网红”;《中国诗词大会》火爆电视荧屏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引发“故宫跑”……下面,笔者带你回顾传统文化传承的这一年。



权威声音,传承传统文化之魂


2017年,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紧锣密鼓的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意见,将传统文化传承上升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2月23日,《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中,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做出了一系列相关部署;3月12日,国务院转发了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明确了未来几年我国振兴传统工艺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保障措施、主要任务等。



十九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更是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小结

2017年,多项政策措施齐出台,多次发表讲话齐聚焦,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了新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构筑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途径。


电视表达,解码传统文化之美


2017年,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舆论称之为“文化综艺元年”年初,《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火遍荧屏和社交网络,重新唤起国人的诗心和对文学的温柔记忆,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朗读者》以声载道、以文传情的核心思想获得了高度肯定。年末,以“博物馆+综艺”的酷炫创新形式出现的文博节目《国家宝藏》惊艳亮相。《国家宝藏》由央视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合作,演绎“博物馆奇妙夜”,用时尚现代的方式激活了深沉古老的历史,点燃了传统文化热潮。



除中央媒体外,各个地方台也主动担当弘扬传统文化责任,发挥电视主流媒体职能。湖南卫视《百心百匠》邀请多位明星向匠人拜师学习传统技艺,通过讲述名人深度体验的故事,揭示传承匠心的意义与价值。节目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以名人的深度体验将传统匠人与年轻人联结,让濒临消亡的手工艺及其传承者重获关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一种探索。

 

纪录片是影视的血脉。据悉,《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将在2018年春节期间回归。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成功案例,它可以说是提升中国文化自觉意识的重要标志。《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宣传画面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延续了一贯浓浓的中国传统色彩,以独特的文化符号诠释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这又何尝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次有力传播呢?



小结

多档节目合力再掀荧屏“文化热”,助力传播中国文化。从一定层面上,它反映出年轻一代对于精神文化的旺盛需求。传统文化如果一味地以古老端庄的面目出现,必定会变成一个文物。年轻一代是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播者,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热爱过程中提高他们的修养,才能展示出其真正的魅力。寓教于乐展示文化基因密码,传统文化“综艺化”表达传递积极价值观,在未来,相信文化节目更会大放异彩。


文化申遗,守护传统文化之根


2017年是中国首批申遗项目申遗成功成功30周年。截至2017年7月9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2项,其中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2项、世界文化遗产36项,数量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里排名第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截止2016年底,我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项目,总数居世界第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86位。



2017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推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7月,西北的“美丽少女”——可可西里和东南的“海上明珠”——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0月,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些举措无疑对于国际社会了解和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于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小结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众多。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的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申遗。如何保护、传承和利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李克强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弘扬工匠精神,让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然而,目前已经申遗成功的书法、京剧、昆曲、古琴等几十项文化技艺在保护和传承上并没有本质的改善,一些技艺依然面临传承乏人的窘境。所以说,申遗成功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并不是珍贵遗产的“终点”。传统文化保护,除了需要从政策与制度层面给予必要的重视之外,更需要国民的文化自觉意识。


科技助力,焕发传统文化之光


首先,科技让博物馆传统文化遗产能够以数字方式呈现,并借助科持续发力。故宫开发的多款产品受到追捧,从“宫廷娃娃”到“朝珠耳机”,以“萌”为设计理念的故宫文创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文创产品收入连年走高。2016年文创部线上产品销售额3000余万,2017年文创部总收入较2016年增长26.7%,线下收入近1亿元,线上淘宝网店收入近5000万,总销售收入为1亿4千万元左右。11月,故宫还与腾讯共同主办了数字文化艺术展,打造了一场文化与科技交融的饕餮盛宴。展示内容包括王者荣耀《牡丹亭》主题展、奇迹暖暖故宫主题展、博物馆AR和VR体验、传统游戏的数字图书馆等。沉浸式3D投影屏幕、虚拟现实、时尚换装手机游戏等一系列新技术呈现的传统文化内容,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故宫。用科技助力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与大众化是未来工作的一大重点,科技将成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连接器与转化器。



除故宫博物馆外,很多博物馆都在进行“互联网+”化改造与提升。5月18日,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首次以200亿像素的“超高清级别”将兵马俑呈现给观众。通过电脑或手机进入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后,观众可360度“触摸”兵马俑的每个细节;国家博物馆典藏《乾隆南巡图》利用边缘融合、三维建模、二维码及多点触摸屏等数字技术,将平面的图卷进行了立体再现,生动形象地展示《乾隆南巡图》所描绘的盛世原貌。


其次,自然文化遗产长城借助于科技力量,在2017年也有了新动作,有了新形象。腾讯围绕保护长城主题启动“长城你造不造”行动,用创新创意来复兴和活化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长城小兵“关小山”就此诞生。“长城小兵”IP形象借助公众号与互动小程序的形式,用有趣实用的内容讲述长城的故事,让用户通过互动参与到长城的保护行动中。



再次,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也获得了一种新样态。5月,YY直播首次上线非物质文明遗产项目——面塑直播,获得了40余万网友的围观;12月,以“非遗昆曲唱响一带一路,传统艺术点燃文化自信”为主题的“寻梦——2018中华世纪坛新年活动”在中华世纪坛剧场举办。“观梦、择梦、唤梦、筑梦”4个片断首次尝试通过浸入式互动体验的呈现方式将昆曲、京剧、皮影戏等非遗传统文化表演形式进行创新融合。

 

小结

科技给人们接触传统文化的方式、渠道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手段可以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了科技互联网,使得传统文化传播对象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传播的内容由高雅化向通俗化转化;传播环境从传统化向互动化方式转变。科技促进文化的繁荣,文化使得科技更有温度。在未来,相信科技更会广泛应用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当中,“互联网+”传统文化融合规模将不断扩大。


  国学教育,培育传统文化之才  


一方面,传统文化进校园已经成为了全民共识。7月13日,北京市教委开展“北京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推广项目”启动会,拟定了包括书法、诗词、武术、古琴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课程,并制定了实施方案;武汉也将“经典诵读·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计划,“戏曲进校园”活动也同时启动,在组织学生进剧场观看楚剧、汉剧、京剧之外,还邀请专业演员教唱戏曲名段,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戏曲之美。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也正在进行积极尝试与探索。“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学校教育首先发力。6月,高考全国1卷以《中国诗词大会》为素材命制试题。9月起,全国中小学校语文教材采用新版本,教育部公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作出了明确要求。小学6个年级换掉了约40%的课文,古诗文总数增加55篇,增幅高达80%,总计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30%;初中3个年级古诗文总篇数提升至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传统文化经典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到国学教育之中,让那些千百年来传诵不绝的“诗意”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扎根生长。

                                       

小结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代表着国家的未来,从小打下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底,关系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形成。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之瑰宝,进校园和进教材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只有在青少年群体中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人的自然行为准则,让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美德蔚然成风。植传统文化之根,塑学生精神之魂。


世界舞台,闪耀传统文化之魅


2017,“中国年”影响力不断扩大,海外文化中心、孔子学院在国外发展得如火如荼。首先,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总数增加到35个,在文化交流、文化外交上的桥梁和窗口作用更加凸显。全球已有146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其中,“一带一路”沿线有53国设立140所孔院和136个课堂。2017年,各国孔子学院和课堂各类学员总数232万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受众1272万人。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频频走入国际舞台。以戏曲为例,上海昆剧团在希腊雅典新建成了国家歌剧院;上海京剧院推出的《霸王别姬》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连演十余场;实验昆剧《椅子》亮相第二十二届俄罗斯“金萝卜”戏剧节。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艺术奖项,也把追光灯对准中国传统文化。上海木偶剧团多媒体皮影戏《花木兰》问鼎俄罗斯“金小丑”奖;上海昆剧团创作的3D昆剧电影《景阳钟》获第二届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最佳戏曲影片奖、最佳戏曲导演奖等。



再次,在美英等西方国家,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英国已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提出2020年汉语学习人数要达到40万。越来越多的英国人认识到,学习中文,不再仅仅是兴趣,而是增加一项重要技能,甚至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据华盛顿2017年6月1日发布的全美中小学校外语教学普查报告显示,汉语已成为美国中小学生学习的第四大外语课程。

                             

小结

中国文化瑰宝在世界舞台的表现,对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提升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向世界展示全面真实的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无论是戏曲,还是 “汉语热”,都是凝聚了千年智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的目光聚焦于中国,就要为海外观众讲好“中国故事”。这就要求我们在尊重传统、完整继承的基础上,把握时机,开拓文化传播的国际通途。


参考来源:

文化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综述》

南京日报,《2017 我们的文化记忆盘点》

中国城乡金融报,《2017你被传统文化“圈粉”了么》

四川非遗,《盘点 | 2017年非遗都有哪些大事件?》

人文天下,《范周:让传统文化闪光 点亮中华文化传承》


END


后台编辑 | 祁吟墨

校       对 | 朱鑫峰 刘舜欣


推荐阅读

年终盘点 | 风云变幻,洞悉2017网络文学新风向
年终盘点 | 2017年中国电视产业你应知晓的十大关键词2017年终盘点 | 爆款频出,网络综艺的井喷之年
年终盘点 | 2017年中国电视产业你应知晓的十大关键词
2017年终盘点 | 重磅来袭:游戏产业的回首与展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