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不知道的“银发经济”,老年“剁手军团”正在悄然壮大

侯雪彤 言之有范 2023-04-03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和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银发经济”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由此衍生的“银发游”“保健品热”等134各类老年消费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亮相市场。在逐渐老龄化的社会中,各类社会问题不容忽视,但同时存在不少机遇,应积极从中挖掘老年人消费新蓝海,转劣势为优势。




一、逐渐壮大的“银发经济”


国务院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60后”和“70后”的人口数量大约为4.4亿人,中国老年人数占比预计到2030年将会增至24%。如今的“新生代老人”正在打破传统老龄化社会的定义,他们对退休之后的工作、生活规划已经与过去截然不同,新的生活方式和商机正亟待开发。研究机构预测,由中老年人群在旅游市场、餐饮市场和保健品市场带来的市场效益将在2020年达到3.3万亿元。



1. “互联网+”时代,电商助力“银发经济”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使得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参与到网络世界中来。同时,电子商务还解决了一些老年人不便或不喜欢出门购物的问题,老年群体逐渐发展成为网购的新生力量。京东《2017年老年网络消费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京东平台老年群体网络消费额高速增长,同比提高78.0%;老年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1.8%,高于平台整体销售增速。阿里数据则显示,全国50岁以上的“剁手军团”已然十分庞大,仅淘宝和天猫上就有近3000万。在50—60这一年龄层,平均每人网购消费能力高达5000元/年。



除此之外,3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和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微信中老年用户中,75.8%会上网看新闻资讯,超半数(56.6%)可以自己搜索想要获取的资讯,还有一些中老年人(45.9%)会关注浏览微信公众号文章。中老年也在渐渐学会使用年轻人的生存技能:手机支付(51.5%)、手机导航(33.1%)和打车服务(25.8%)。


2. “双管齐下”开发老年人消费新蓝海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老年人口有着与其他国家不一样的老龄化特征,即空巢老龄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老人的空巢比例高于普通国家。在这样的条件下,除了医疗,保健,服务等行业迎来了发展契机,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更需要得到丰富,老年文化消费领域更需要得到丰富。在人们都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除了关爱老年人,包括提升老年人的经济赡养、生活照顾、疾病治疗的质量,还应该包括提高他们的文化享受质量。

 

二、老年文化消费现状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群体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消费群体。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户外旅游、看电影等方式来消遣自己的闲暇时间。同时,由于老年人年龄、身体机能、生活习惯等原因,老年文化产业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1. 老年文化消费潜力不可低估


我国老年市场长期受冷落的主要原因在于,供应商的经营思想尚未意识到老年市场的巨大潜力。他们认为老年商品批量小,利润薄,因而不愿意生产和销售。实际上,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老年人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不断更新、不断升级,从“能省则省”向“花钱买快乐、花钱买健康”的理念转变。特别是一些高知分子正在步入老年,他们懂享受、爱生活,消费能力不可低估。


2. 老年文化产品匮乏


以电视综艺节目为例,长久以来,老年群体似乎都是被忽视的对象。相较于资本不断迎合、网台不断争抢的年轻族群,国内荧屏上适合老年人观看的节目仍然匮乏。除了《养生堂》等健康养生类节目,《星光大道》《经典咏流传》《中国古诗词大会》等一批内容贴近草根,或贴合传统文化的节目在老年人群体中广受好评。但相较于满屏的真人秀,偶像选秀类节目,年纪稍大的观众们依旧很难找到适合他们且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在消费主义泛滥的当下,电视节目作为消费品被直接投放给了更有消费力的年轻观众,中老年受众似乎被刻意忽略了。


3. 老年文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以近年来火爆的夕阳红旅游为例,目前我国每年老年人旅游人数已经占到全国旅游总人数20%以上,已成为仅次于中年旅游市场的第二大旅游市场。但是,市面上为老年人专门定制的旅游产品并不是很多,此外由于老年旅游产品本身涉及到人保安全等问题,符合规范的旅游产品就更是少之又少,服务标准缺失、配套设施缺乏、安全无保障、低价陷阱、跨地域沟通交流等问题已然成为困扰老年旅游发展的棘手问题。


4. 宣传不足,老年文化产品变现难


宣传成本低、受众面广的互联网,是大部分文化产品的主要营销渠道。部分老年人群体对互联网和手机APP等信息平台和营销渠道不熟悉。并且,在有大批老年人聚集的线下市场却极度缺乏有效果的营销,让不少老年人不得不面临着“想消费,无渠道”的尴尬。在老年人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的同时,获取信息的渠道却相对有限,针对老年文化消费的营销方式没有跟上。


5. 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老年消费市场


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消费观念的升级,正在改变着老年人的消费方式,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老年消费市场。就在今年2月1日,淘宝刚刚上线了“亲情版淘宝”,同时阿里巴巴以40万的年薪招聘大龄淘宝用户研究专员,要求年龄在60岁以上,有稳定的中老年群体圈子,并且广场舞领袖优先。其实,阿里看中的是老年群体社交的高价值链,而广场舞领袖往往在社交消费中有主导的话语权。可见随着老年人平均寿命的延长,在身体健康状况允许的条件下,他们既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腾讯也不甘示弱,立足自身优势瞄准小游戏市场。小游戏大多操作和规则都非常简单,游戏画风卡通,玩法休闲,中老年人也可以轻松上手。丰富的社交性也在进一步激发中老年人积极性的同时,促使小游戏二次传播,符合腾讯为小游戏设计好的传播逻辑。入口内置在微信中、休闲娱乐性强、体积小,又大力主打社交的小程序和小游戏,必然是承接这一波银色流量红利的最好载体。

 

三、劣势转优势,开发老年文化消费新蓝海


1. 促进老年文化产品多元化,规范化


社会老龄化日益受到各界关注,由此也催生了一大批老年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如小说《落日》《预约死亡》,电影《桃姐》《飞越老人院》,以及电视剧《老爸的爱情》《谁来伺候妈》《老米家的婚事》等反映老龄化社会问题,以老年人为题材的影视、小说、小品等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开发。



2. 丰富老年文化消费载体

 


目前,比老年文艺产品更稀缺的,是老年文化产品载体的匮乏。比如老年剧场、老年电影院、老年电视频道等。有人曾调查分析城市老年人为何热衷上“大学”,一个重要结论是,给老年人提供文艺享受的载体太少,不少老人觉得电视没老年频道,电影院没老年专场甚至没老年电影,看不到自己喜欢看的,自己又不会玩书画器乐,只有去老年大学才能提升生活质量、丰富精神生活了。就拿电视频道来说,应开设几家老年频道,丰富老年文化产品的传播和接受渠道。


3. 提供灵活营销方式和个性化服务


除了提供更加丰富的老年文化产品,开发多元化的老年文化产品载体,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灵活的营销方式也是开发老年文化消费新蓝海的重要助力。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外名人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陈建国也专门提出,希望相关院线能够利用每天上午影院闲置时段,低票价放映适合中老年人观看的电影。


同时,值得借鉴的还有中老年KTV娱乐消费的崛起。尽管KTV在年轻人文化消费圈日渐冷落,但却在中、老年文化消费圈逐渐盛行。因为工作日的时候经济实惠,很多中老年顾客尤其是女性中老年会选择来到KTV唱唱老歌,唱唱戏,释放一下心情。今年7月,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推出了“阳光娱乐夕阳红”项目,目前国内已有100多家量贩KTV加入了项目,向5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推出“夕阳红”卡,让老年人享受到质优价廉的K歌和聚会娱乐服务。


参考来源:

世界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如何撬动亿万老年文化消费》

网易财经,《老年文化消费市场发展滞缓,质量不佳遭诟病》

网易新闻,《“银发经济”促中老年消费市场火爆》


END


美    编 | 宋立夫


推荐阅读

国办政策 | 《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

发改委规划司司长陈亚军:特色小镇发展存在7大问题

北京首批市级传统村落公布 保护不力将追责

范周 | 学习《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树立新观念,探索新蓝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