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周 | 学习《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树立新观念,探索新蓝海

范周 言之有范 2021-07-18


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过去五年政府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2018年政府工作提出建议。可以发现,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在整个报告的多个板块均有涉及,文化产业的环境建设,文化市场的下一片蓝海,文化管理和政策的未来着力点,都可从中了解。


回顾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其中,我国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年均增长13%以上,接近GDP增速的两倍,文化产业正逐渐成为新的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与其他行业进行融合的特色愈加显著。


一、“五位一体”,文化领域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一环


报告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纵观全文,“改革”一词出现97次,仅次于“发展”一词,为历年次数之最,表现出我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


我国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全面推进、协调发展。《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文化方面着墨不多,但文化建设与多个领域相互渗透,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相较于其他领域,文化并不特殊,它同样需要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社会主要矛盾,成为人民美好生活中的精神食粮。文化又是特殊的,它并非孤立,可以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其他产业进行广泛的融合,催生新业态,产生新动能,成为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协调发展,具有时代意义,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的重要一环。


二、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文化发展基础条件发生重大革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将“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写入其中,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意味深远。



首先,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创新发展、融合升级等诸多新兴领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与改革开放以来未曾出现过的诸多情况,以及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实际,2018年我国调整经济增长目标为6.5%,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高附加值产业,使其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前所未有的机遇期。



其次,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供给侧改革结构性调整,必须破除要素市场化配置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意味着政府将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政策协调配合”为原则,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加强对新兴产业的统计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一方面体现出新兴产业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另一方面体现出新兴产业的相关配套支持也在不断完善。在过去的五年中,政府的“放管服”改革初见成效,未来政府将继续简政放权,优化政府机构和职能设置,提升政府工作效率,破除隐性壁垒,完善产权制度,文化产业经营环境将进一步提升。



需要强调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扩大高速宽带覆盖范围和公共场所免费上网范围。当今文化融合与互联网融合在产业发展中齐头并进,数字中国的建设使得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不断加强,截至2017年末,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4854万户,移动宽带用户113152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7.7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不论是电影、旅行、出版、电视等领域,乃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与网络紧密相连。网络资费的降低,基础建设的加强,科技元素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为文化产业尤其是互联网内容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透过报告全文,塑造文化消费观的再认识


据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商务部的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8.8%,连续第四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的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突破65%。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表示,我国的经济增长已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自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去认识和思考文化消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7.1%,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消费2086元,占比11.4%,在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中,文化消费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8年春节期间(2月15日至21日),中国电影票房为57.32亿元,同比增长66.94%,银幕、影院等基础设施在三、四线城市的茁壮发展,春节档电影质量的明显提高,创造了2月份单月票房过百亿的全球记录,足见我国的文化消费市场规模;《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两部电影在开盘落后《捉妖记2》的情况下,逆势上扬,实现票房、口碑的双丰收,尤其《红海行动》,成为我国第一部豆瓣评分8.5以上、电影票房过30亿的影片,足见我国文化消费市场对于优质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文化消费并不局限于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电影、音乐、演艺等产业,任何社会现象都可以找到背后的文化因子。社会现象的演变如江河湖海般潮起潮落,还有诸多文化消费蓝海亟待探索。


根据我国的人口预测,在未来的二十年中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平均每年增加的老龄人口数将为1000万人,2050年老年人口将占到总人口数的1/3之多,老龄化问题及其严重。如何引导老年人进行文化消费,丰富离退休赋闲老人的文化生活,为老年人口提供适合的文化产品,使老年人的幸福感得到提升,此为文化市场蓝海之一。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壮大海洋经济,而在过去的报告中则以“发展”一词总结海洋经济的发展态势,说明我国海洋经济已初具规模。我国是海洋大国,应充分挖掘海洋这座文化富矿,利用好海洋资源,此为文化市场蓝海之二。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国内游客5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8%;入境游客13948万人次,增长0.8%;国内居民出境14273万人次,增长5.6%。旅游人数攀升、科技进步为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全面铺开文化旅游体系建设,此为文化市场蓝海之三。



这三个例子只是文化消费领域中的沧海一粟,还有更多领域值得关注和思考,需要我们用全新的文化消费观念进行关注和开发。在如此难得的机遇期中,文化企业必将如雨后春笋般在市场中涌现。政府、企业应把握时代,解放思想,转变认识,秉持创新驱动原则,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整合文化资源,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四、新动能、新业态需要新人才,让青年更有效地释放创新能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过去五年中,我国坚持创新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互联网金融、新零售、“互联网+”农业等新型业态的诞生,离不开理念创新的开拓和科技创新的支持。为打破科研与市场之间的壁垒,实现创新成果更有效的转化,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以市场角度评估创新的价值,推进新型产学研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快速崛起,正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并且给出了相关建议,如“大幅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等。小微企业是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队伍中的主力军,而80%左右的小微企业经营文创产业相关领域的业务,这些优惠政策的提出,使得文创企业优惠认定更加便捷,基础设施费用减少,降低运营成本。而“继续实施企业重组土地增值税、契税等到期优惠政策”这一政府工作建议,则助力城市发展去库存,实现城市有机更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服务进一步优化。


青年一代是最具创新活力的一代。在“双创”队伍中,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当之无愧地承担着时代责任,走在时代前列。改善民生的同时,这样一个群体的就业表现如何,引起广泛的关注。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1351万人,失业率为多年来最低;根据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17年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6%,平均月收入3988元,全国总体就业满意度升至65%。但与之相对的是,应届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也同样处于38%的高点,工作后频繁跳槽、离职继续攻读学位等情况屡见不鲜。如何为大学生提供更加满意的工作,丰富大学生的择业就业选择,保留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最大化地激活和释放大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有待深入探索。



五、精准脱贫,文化不能缺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文化必须先行


进入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精准脱贫是我国三大攻坚战之一。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万,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这与我国精准脱贫战略的实施、贫困地区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有着直接关系。与此同时,在脱贫攻坚战中,文化不能缺位。贫困不仅仅是物质概念,精神上的贫困有更大的概率导致物质上的贫困。在精准脱贫工作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文化素养的提升是贫困人口彻底脱贫的关键要素,文化扶贫同样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力量。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创举,是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丰富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化水平是衡量创建工作的关键指标,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文化惠民工程的推进是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路径。


此外,《2018年国务院政府报告》还鼓励政府引导民间资本进行惠民领域投资,文化金融支持文化惠民的普及开展,为精准脱贫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保驾护航。

 


END


责任编辑 | 宋立夫

后台编辑 | 董一沣

校       对 | 何诗涵


推荐阅读

范周 | 文化发展十年回眸与展望,解读“十九大”文化发展新思想范周:中华文化正迎来历史性的繁兴时期范周 | 两会闭幕,总理答记者问的文化思考与展望
一文详解五年政府工作报告文化高频词
2018年全国两会,文创企业家代表在说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