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的文化关键词

言之有范 2023-04-03


近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文发布。《纲要》全文共分为十章,共2.3万余字,规划了雄安这座“未来之城”的宏伟蓝图,凸显着“雄安模式”的精髓所在,意在创造“雄安质量”,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纵观《纲要》全文,言之有范为各位读者梳理出了其中的文化关键词。

 

在《纲要》第一章“总体要求”部分,明确指出雄安新区是一个采用现代信息、环保技术,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环保宜居且具备优质公共服务的新型城市的性质,明确了在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着力建设绿色智慧新城的指导思想。而在各方面建设的具体设计中,也出现了多个与文化相关的词条,透露出雄安新区未来在文化领域建设的重点方向。

 

一主、五辅、多节点


根据《纲要》规划,在城乡空间布局方面,未来雄安要逐步形成“一主、五辅、多节点”的新区城乡空间布局。其中,“多节点”即若干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实行分类特色发展,划定特色小城镇开发边界,严禁大规模开发房地产。突出历史记忆、地域特色,规划建设特色村落。


在完善产业空间布局方面,《纲要》提出要推动形成起步区、外围组团和特色小城镇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五个外围组团与起步区分工协作,布局电子信息、生命科技、文化创意、军民融合、科技研发等产业及配套基础设施;另外,因镇制宜、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逐步在雄安新区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设特色小城镇。其中,北部小城镇主要以网络智能等产业为特色。南部小城镇主要以文化创意等产业为特色。

 

新时代城市风貌


在《纲要》总体要求部分,明确提出了“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基本指导思想,并在第三章“塑造新时代城市风貌”集中梳理了新城建设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纲要》提出,要妥善保护与合理利用南阳遗址、宋辽边关地道、燕南长城遗址等代表性历史文物古迹,结合历史遗存保护,建设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陈列馆。保护与发展历史古城、传统村镇,传承与展示水乡生产习俗和民俗文化活动。传承与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口述史、民俗、文化典籍的整理、出版、阐释和普及,引导公众自觉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


在总体城市布局上,规划设计体现中华文明、凝聚城市精神的城市南北中轴线。塑造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体现对称、天人合一、街坊等中华营城理念的城市天际线。在城市风貌特色打造上,打造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的建筑风貌,营造具有文化特色和历史记忆的公共空间。

 

高端高新产业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承接符合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对符合发展方向的传统产业实施现代化改造提升,推进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高端高新领域的多个产业重点均涉及文化创意内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提到围绕建设数字城市,重点发展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等信息技术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应积极接轨国际,发展数字规划、数字创意、智慧教育等现代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设计、资讯、会展、电子商务等商务服务业,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总部商务基地。发展创意设计、高端影视等文化产业,打造国际文化交流重要基地;而对于绿色生态农业而言,大力融入科技、人文等元素,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公共文化服务


《纲要》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保障残障人员、老人、儿童的文化基本公共服务,引入京津文化资源,建设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具体而言,未来雄安新区致力于建设多层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数字网络环境下,高标准布局建设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剧院等,在街道、社区、城郊农村建设综合文化站和文化服务中心,特色小镇共享城市文化服务配套设施,乡村配置保障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统筹文化要素资源,合理布局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数字城市与智慧基础设施


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推动全域智能化应用服务实时可控,建立健全大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


其中,在第七章“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部分,谈及搭建智能交通体系框架,建设数字化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示范应用共享化智能运载工具,打造全局动态的交通管控系统。第八章“建设绿色新城”中,提出加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域智能化环境,建立数据资产管理体系;第九章“构筑现代化城市安全体系”中,涉及到智能能源系统的建设。

 

资源协同创新


《纲要》明确指出,一方面,未来雄安新区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中,要重点承接著名高校在新区设立分校、分院、研究生院等,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设建设一流的雄安大学。统筹科研平台和设施、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中心资源,构建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聚集高地。统筹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开展与国际高端职业教育机构的深度合作,规划建设新区者也院校,建设集继续教育、职业培训、老年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学院。另一方面,探索实行有利于激发新区创新活力的人事、薪酬、住房、税收、养老等政策。探索实行个人所得税改革。实行开放便捷的人才引进制度,在技术移民和外籍人才入境、停居留、永久居留等方面制定更加便利的措施,建立人才特区。推进人口管理创新,实施积分落户和居住证制度,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此外,搭建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教育基础设施,构建国际一流的创新服务体,将雄安打造成为全球创新高地。

 

体育产业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领域协调发展;积极承接京津丰富的赛事资源,引进国内外高端体育赛事,形成高水平、品牌化、持续性的系列赛事;充分发挥新区优势,大力发展健身休闲产业。

 

文化安全


构建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加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网络的安全监管与保障,建立城市智能信息容灾备份系统。


参考来源:新华网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


END


责       编 | 谭腾飞

美       编 | 杨斐然


推荐阅读

雄安新区一周年,五大关键词看文化

范周 | 新媒体助力雄安新区发展 意义深远

范周:雄安新区研究的新理论增长点——基于文化、产业、民生的现实维度(下)

范周:雄安新区研究的新理论增长点——基于文化、产业、民生的现实维度(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