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周:雄安新区研究的新理论增长点——基于文化、产业、民生的现实维度(下)
《雄安新区研究的新理论增长点——基于文化、产业、民生的现实维度》是范周教授在《山东大学学报》上发表的长文,也是国内第一篇详细分析雄安新区发展的理论文章。基于上篇谈到的三个现实维度,雄安新区建设要做到顶层设计与底层关怀良性互动;要建立传承创新示范区,汇聚高端要素,实现“双轮驱动”;要探索发展新模式,落实发展新理念;要制定城市根本大法。雄安新区研究要以雄安新区为范本,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贡献新的理论增长点,要以雄安新区为缩影,为中国伟大复兴开创又一历史新篇章作序。
雄安新区发展对策:顶层设计与底层关怀
(一)以人为本,谋定后动
雄安新区要始终将“人”放到新区建设的首位,动态深入地了解民情民生民意,让雄安成为人们生产、生财、生活的理想之地。一个城市的价值是城市中每个市民的价值,只有将人研究透彻,所有的政策、对策和顶层设计才能找到有效的出口。未来的雄安人将主要包括原住民、疏解于此的北京人、国际精英人群等多种结构和层次的人群,他们各有不同的生活追求与价值诉求,因此需要具有前瞻性地全盘谋划与考虑。以人为本,谋定而后动。
当前最重要是解决好原住民的问题,要改变观念,将他们看成是新区的见证者与贡献者,而非“包袱”。要解决好拆迁补偿、异地安置、就业转岗、持续收入、社会保障等问题,让他们在雄安建设中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与认同感,能在雄安体面地生活,而不是最终成为“四保人群”(保安、保姆、保洁、保险),成为新区建设中的边缘人。
其中重点和关键是要解决好拆迁补偿和群众的民生保障问题,结合陕西西咸新区的经验,雄安可以探索建立“五金制度”,全面保障拆迁群众的未来生活。即在房屋拆迁、土地征收与流转时,群众可以领到补偿“现金”;回迁后可以利用闲置或空出的房屋收取“租金”;政府在安置区为回迁群众预留商业用房,群众以房入股,村经济组织统一经营后,群众可以获得“股金”;通过开展劳务用工对接、加大就业创业培育等,推荐群众到新区企业进行工作,参与新区建设,让群众获得“薪金”;通过合理提高社保和养老标准,让群众获得足够的“保障金”,进而减少群众的后顾之忧,保障新区的长治久安。
(二)塑造文化特色,打造传承创新示范区
以历史大视野规划雄安文化发展,塑造文化特色,将雄安建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示范区。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与精神之所系,魅力与竞争力之所依。但凡名城,无不与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一个新区发展水平越高,对文化的追求也越迫切,深圳、浦东皆是如此。因此,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从一开始建设,就应强化文化意识,做好顶层设计,让城市拥有独特的文化气质与魅力。如果千城一面,则失去了文化之魂。
首先,是要将文化发展专项规划纳入到新区“1+N”的总体规划体系中,强化新区在文物保护、文脉传承、创意经济、文化服务和社区营造等方面的部署,推动文化与建筑、设计、旅游、健康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其次,要明确文化发展的使命与特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背景下建设的雄安新区,其文化必须站在全新的历史高度进行规划,既要延续文脉,以华北文化积淀为背景,以白洋淀地区文化为核心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要海纳百川,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文化之精粹,顺应时代文化发展之潮流,融汇贯通,自成格局,打造一种基于创新性传承和创造转化的新型文化,将雄安建设成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创新实验区和发展引领区。再次,要加快设立雄安新区文化发展专家咨询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雄安新区的建设,是贯彻落实新发展观、推动“五位一体”的建设,不仅需要城市规划、区域经济、产业研究、交通景观等领域的专家参与,同时也需要文化领域的专家进入,因此建议邀请国内外文化领域的顶级专家,组建雄安新区文化发展专家咨询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雄安新区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三)汇聚高端要素,实现“双轮驱动”
新区建设以世界眼光,汇聚高端要素,出台特色政策,实现高新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在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双轮驱动”。高新产业是雄安新区发展的新动能,在地产业涉及到雄安百万群众的生计,需要统筹安排。
一是要瞄准“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的战略目标,把握全球高新产业发展的最前沿,结合雄安新区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与承载能力,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新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和技术创新中心。
二是要立足当前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推动传统服装、纸塑包装、乳胶制品、压延制革、电线电缆等产业的淘汰、迁移或升级。其中要充分重视文化的力量,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融入工业生产,提升工业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环节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例如江苏南通将创意设计与传统蓝印花布相结合,每年推出数万种花型,成为了继纽约第五大道和法兰克福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家纺交易中心,为南通赢得了“中国蓝印花布之乡”的美名。
三是创新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或地区政府为了其全局和长远利益而主动干预产业活动的各种政策的总和。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策对我国产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例如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无不得益于特殊的政策支持。因此,新区政府应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制定新区特色的优惠政策,助推产业培育与升级。
(四)鼓励“双创”,打造创客天堂
新区建设要鼓励创新创业,将雄安打造成为最吸引中国乃至全球有梦想年轻人的一块热土,成为创客的天堂。哪里有创业者,哪里就有活跃的经济。深圳特区的发展,得益于一批充满激情的创业者,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建议雄安新区制定“创客计划”,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留学制度、企业创投制度等系列制度,积极营造一个适合创新创业的城市生态体系,吸引全球顶级的孵化机构、创投机构、众创空间运营机构落户雄安,全球有梦想有创意的精英集聚雄安。
一是建议积极打造双创载体平台,大力发展各类众创空间,例如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建立了国家大学科技园、青年创业园、山海云间—智库创客总部、科学城创客码头、普陀湾众创码头等众多载体平台。二是应创新“双创”的培育方式。例如滨海新区以腾讯为龙头推动创业,具体而言,即是依托腾讯资源,线上为创业者提供云存储、广点通开发、应用宝分发、QQ物联智能硬件开放平台等运营服务;线下开放创业基地,定期举办腾讯公开课、开发者沙龙、创业训练营等活动,通过龙头带动创客集聚。三是要做好创业服务。针对创新创业企业不同阶段的现实需求,提供全程化、全链化的管家式服务。例如滨海新区建立了“首问负责、专人对接、一管到底、全程代办”的管家式服务机制,为创业者提供设立、金融、运营、市场等四类专业化服务,同时开通了“双创通”线上平台,集成企业在线注册、生成服务订单等功能,不断完善创业服务。
(五)探索发展新模式,落实发展新理念
新区建设要不断探索城市建设与发展新模式,打造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绿色智慧的生态之城。一是要积极探索基于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从机构设施、制度建设、技术研讨、工程建设、产业扶持等方面着手,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新区中的落地实施,打造海绵城市建设的全球典范。二是应创建基于信息时代的智慧城市营建模式。通过千兆光网、下一代物联网和5G网的提前布局,推动智能交通、电网、建筑、医疗、教育等智慧应用,构建智慧生活的全球示范城市。三是要探索土地开发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减少政府财政负担,提升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效率。例如湘南新区、贵安新区、西咸新区等新区,都在PPP建设模式上积累了不少经验,雄安新区可以参考借鉴。四是要探索基于交通导向(TOD)的空间布局模式。吸收东京、首尔大都市圈等地新城建设的经验,避免传统“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发挥交通的带动作用,形成多中心、多组团的空间格局,同时要重视优美特色小镇的建设。五是探索基于经济与生态和谐共进的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环境污染小、附加价值高的战略新兴产业,通过生态一票否决、负面清单管理等方式,从产业源头上减少生态破坏与污染。六是要探索基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区域协同模式,立足“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的战略定位,积极承载北京转移过来的经济、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功能,打造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七是探索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公共治理模式,建立“小政府、大市场、大社会”的基本格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更多力量参与新区建设。
(六)制定城市根本大法,奠定千年发展基石
要推进制定城市根本大法,为雄安新区奠定千年发展之基石。良法才有善治。新区建设不仅要有坚实、现代的城市基础设施,更需要有可供遵循的城市根本规则。从管束效力来说,制定城市根本大法,无疑是保障新区发展有序性与持续性的重要措施。在国际上,通过立法推动新城建设也是重要经验。例如英国政府颁布了大伦敦建设的《新城法》(1946);日本政府制定了《首都圈整备法》(1956);韩国先后颁布了《首都圈管理法》(1982)、《新行政首都特别法》(2003)、《关于世宗市设置等的特别法》(2010)等。对于雄安而言,也应积极谋划新区法律或条例的制定,从法律上确定新区的基本定位、发展方向和重大任务等,强化新区建设的法律基础,用良法推动善治,用善治实现千年雄都之梦想。
雄安研究的未来展望:责任与担当
中央建立雄安新区,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面对千年大计,学术研究应当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肩负学术责任与理论担当,做好雄安理论研究的全局谋划;紧跟发展大趋势,探索新区发展新模式;汇聚精英力量,为雄安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将调研持续跟进,以雄安为范本,总结其发展特点与规律,建构雄安新区研究理论体系,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贡献新的理论增长点。
(一)以大文化视野,总揽新区建设全局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沃土丰盈,文脉传承。雄安新区的建设若要实现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文化建设就不能缺位。当然,这里的文化建设绝不是“就雄安谈雄安文化”,而是“大文化”的研究视野——既要积极吸收国际先进文化,拥有包罗万象的国际先进思维,又要以华北文化积淀为背景,以白洋淀地区文化为核心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让雄安新区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未来十年,这种大文化概念应该完整、科学、艺术地渗透到雄安新区的设计、规划、实施等方方面面。
大文化视野正意味着要以本土文化为根基,兼容吸收外来文化,要以“和而不同”的文化多元性创造出健康的城市文化生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提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该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文化自身所具有的这种社会性、融合性和开放性等性质,在全球化加速和西方文化主导的当下,更加触发了城市多元文化的发展。都市人类学的观点认为城市社会的异质性与乡村社会相比来说复杂程度要高出许多。
雄安新区的城市文化建设,要尊重城市文化演化的自然性和规律性,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兼容与融合世界多元文化,促进城市文化生态的多元化发展。随着高端服务业、高新产业的进驻,逐渐吸引来自全球高端人才,集聚于新区工作与生活。对于城市建设以城市景观、办公场所、公共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为核心,学术研究应考虑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美学设计有机融入,探索新区文化融入、创新营造的新模式。
“大文化”并不是世界文化符号的堆砌地,而是秉承寻找城市精神的宗旨,构建“文化之城”。然而,面对外来的“异质文化”,一方面要避免“文化霸权主义”,另一方面又要避免文化自卑心理,树立文化认同与自信。应该认识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当代意义在于聚集到城市中的各种文化的接触、碰撞过程中,既要能够认同与汲取其他文化精髓,又要保持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以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健康心态面对他者的文化选择。雄安新区的城市多元文化生态,不仅将是中国当代文明的象征,同样也将是世界各种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典范。这些发展路径都需要学术研究在理论上做深入分析,在思想上给予方向指引。
(二)“小政府、大社会”,探索新区发展新模式
雄安是一座崭新的城市,中央将之定位为“小政府、大社会”,这将成为贯彻总书记“五大理念”的最好试验田,成为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验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也从政府一把抓的“大政府、小社会”模式转为“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政府、非政府部门的公务机构、中介机构和群众团体为主体的多元管理体系,促使传统体制下的部分政府职能从政府中分离出去,从而充分发挥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市场的作用。随着“小政府、大社会”理念的深入发展及其在现实中的深刻实践,减弱政府的职能,使社会逐渐承接并独立管理原属政府职能范围的某些事项,成为未来必然发展趋势。
然而,面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进程与社会形态的变迁,雄安新区的建设同样面临根本性挑战:在异常复杂的社会样态长期存续的前提下,社会治理何以可能?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结构样态的变迁,既要针对特殊样态,探寻社会治理的多元模式,又要把握共性,做好顶层设计,从总体上推进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走向深入,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快速发展,实现政府机构、人员缩小,社会权力扩大,社会自治能力提高,从而促进效率,推动社会快速前进。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术研究密切关注公共管理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举措和新走向,吸取国外理论与实践经验,综合新区建设实际,提出新城发展过程中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新理念、新路径,钻研中国特色新城社会管理、国家治理的新理论,形成新成果,给实践以理论指导与学理支撑。
(三)以高精尖产业驱动,汇聚新区驱动力量
未来十年里,雄安新区的经济结构将是中国经济结构的精华版和浓缩版,也代表着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沿趋势。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之下,我国的经济增长早已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土地占用多、资源消耗大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渐被淘汰,与国际前沿相对接的生物产业、智能产业、新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航空产业、康养产业、数字信息产业等高精尖产业终将成为新区经济的驱动力量,这些领域必将成为未来雄安新区的发展重点,并且始终占据发展前沿。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这决定了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学术研究要把握全球产业发展前沿趋势,拥有区域经济发展视角,秉承系统经济哲学思考,从而更好地为新区高精尖产业布局与切入寻找到学理支撑,寻找到新区产业发展格局的长期与短期路径。高精尖产业集聚,一方面需要外来产业类型的引入,另一方面需要实现雄安新区在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学术研究需要做好传统产业的科学评估,寻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径,尝试用信息化、数字化等手段对之进行改造。同时要做好规划,在新区内合理布局,以集群化和集约化不断提升发展竞争力。
(四)以雄安为范本,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贡献新的理论增长点
雄安新区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处于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之下,要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与国家“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一脉相承。新区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新区辖域内传统乡村社会形态、空间治理模式、生存方式等方面深刻变迁的过程。
中国传统社会本质上是农业社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村落聚居为主的文化格局在中华文化圈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村落文化的形成具有特定的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是人们的社会实践经过长期积累、沉淀、变迁和延续的产物,在农村社会发展变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制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必须面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实际,必须发掘传统乡土社会可利用的资源并予以整合;必须考察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生活以及与之共生的民俗文化心理,促进全面的、深刻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整体变革;还要把握中国传统村落的现代走向,发掘传统村落里可利用的文化资源,探索传统家族村落向社会转型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伴随着雄安新区建设的推进,在外在环境和内在行为、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下,村落文化也将发生深刻变迁。传统村落由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空间,逐渐向复杂和多元的方向发展,这将导致传统文化发生延续、延伸的社会现实。村落承载着厚重的中国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村落文化的凋零会让人们失去“文化自觉”的基底。在现代化进程中,村落文化变迁的现状如何?村落文化要如何与时俱进,在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在新区建设过程中,如何保存独特、优秀的村落文化,并使其融入新区文化?这些问题需要更一步深入研究。
在建设雄安新区的进程中,社会形态的变迁、既有产业的转型升级、民众实际生活状况的改变及其对生活质量的感受与评估,政府在其中所发挥的功能与作用,都是研究机构及其研究人员理应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新区成长过程中需要进行持续性研究的课题。通过透视微观家庭纵览宏观社会,通过个体的价值取向、行为变迁与心理变化衡量社会变迁的程度;通过了解民意促进政府工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进程。
综上所述,建构雄安新区研究理论体系,要结合雄安实践,总结发展特征,从产业经济、政府效能、公共服务、社会空间、社会形态、社区党建、创意产业、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以及文化研究、纪实文学等方面进行理论体系建构的全局谋划与系统研究。同时还应具备研究体系的本土关怀,在对本土问题的关注中拓宽雄安新区的研究思路。要以雄安新区为范本,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贡献新的理论增长点;要以雄安新区的城乡变迁为缩影,为中国伟大复兴历程中开创又一历史新篇章作序。
下篇完
后台编辑 | 陈卓
校 对 | 李晓飞 谭腾飞
推荐阅读
范周:雄安新区研究的新理论增长点——基于文化、产业、民生的现实维度(上)
雄安新区大调研 | 容城县经济民生现状 喜人,教育质量亟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