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终盘点 | 2018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群众的满意度究竟怎样?

曹峰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2018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向纵深发展,城乡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稳步推进,文化服务形式创新发展,文化精准扶贫成效显著,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参与感不断增强。


2018年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一年,在政策法规、投入资金、地域分布上跟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政策上,今年国家层面上共出台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政策14项,政策聚焦的领域更加深入具体,可操作性也更强;地方层面上,各省市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对国家政策进行细化实施,在政策聚焦的领域上保持一致。


其次在投入资金上,今年财政部下达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共计128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但是在涉及扶贫资金的重点项目上规定更加细致。从区域建设上看,东部发达地区的建设重点在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则更倾向于弥补与东部地区在硬件设施建设上的差距。总体来说,2018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主次分明,亮点突出。


一、2018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面貌


1

政策聚焦领域深入,操作性强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2018年中央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政策取向上更加聚焦,与国家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配合更加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等,都有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详细举措。其中,在第二十四章“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三个小节中详细规定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原则和举措。2018年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出台的政策除了关注乡村振兴外,文化扶贫、场馆设施、服务购买等领域也是国家的重点发力方向。



2

资金扶持方式灵活,重点突出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颁布,在中央和地方层面上各级政府财政都拨付大量资金用于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在中央层面上,2018年,中央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资金208亿元。一是持续推进全国5万余个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今年以来,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下达2018年免费开放补助资金51.85亿元,支持范围包括全国1854个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123个市级和5941个县级美术馆、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41493个乡镇文化站、城市社区(街道)文化中心。二是引导和支持地方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地方实施标准,推动改善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件和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安排资金11.6亿元,专门支持精准实施戏曲进乡村、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备购置、县级应急广播体系设备购置等项目,推动增加贫困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三是选派和培养文化工作者,加快推动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四是支持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在地方层面上,北京市区两级文化部门用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支出达5.2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67.8%。其中,市级支出0.93亿,增长了25%;区级和街道乡镇支出4.27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81%。借助全国第一个省级文化艺术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北京市2018年共立项资助项目132个,资助资金约1.3亿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约32%、15%。其中,民营院团、社会团体获得立项资助项目68个,约占项目总量的51.5%,资助资金5710万元,占资金总量的45.5%。


2018年上海市安排财政预算6500万元支持公共文化配送服务项目,共计开展文艺演出2378场,文艺指导41872课时,文化讲座267场,艺术教育活动1009场,信息服务人次2237.58万人次,巡查监管2151场。2018年广东省财政下达11.5亿元奖补资金,用于支持市县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浙江省财政分两批次共计拨付39976万元支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江苏省安排财政资金5100万元,采取定额补助和以奖代补相结合的办法,用于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设,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力度。四川省安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15亿元,支持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梳理部分省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财政资金流向,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经济发展较为均衡的地区,资金流向的重点在于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二是在经济发展不太均衡的地区,资金倾向用于公共文化场馆设施的建设,侧重于弥补场馆服务设施的不足;三是对于资金的使用方式各省市更加灵活多元——“直接购买”“定额补助”“以奖代补”等形式都有采用。


3

服务设施趋向“小平台”承载“大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由于早期缺乏系统规划和详细标准,在空间分布上没有综合考虑群众的覆盖面,导致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空间位置上呈现出零散的状态。2018年部分省市开始探索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模式,积极统筹推进跨部门、跨系统、跨区域的资源整合,全力将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投入从零散模式转变为集约模式,实现全方位的文化资源整合,形成“小平台”承载“大服务”的工作格局。


广东省中山市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山特色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三三三”工作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效能。构建标准化、特色化、数字化“三元服务空间”。一是配置标准化的功能场室,明确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四室两厅一场一栏一台”的标准化配置。二是构建特色化服务空间,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套文化服务场室,形成“一社区一品牌”的特色服务格局。三是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开发了中山市社区文化O2O平台,为群众提供社区办事、社区文化、社团参与、演出购票、网上阅读、行政审批、医疗挂号等综合性服务。


铜川市光明社区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利用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创新性的开创了“一心多点”服务模式。“一心多点”是“一个中心+多个服务站点”的简称。“一个中心”是指以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管理与指导中心,“多个站点”是指将辖区隶属于不同单位、机构和个人的文化体育设施、服务资源、数字资源、人力资源(包括文化中心户、群众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文化社团组织)等,按照合作治理原则整合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形成参与广泛、结构合理、机智灵活、利用便利、内容丰富的服务站点分布。



与此同时,“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是指让居民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享受文化服务的概念)的理念进一步推广实践。北京市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包含公共文化设施7131个,覆盖率98.85%,实现了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大量优质文化设施将充分发挥作用,融入市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上海、广东、四川、广西等省市也已初步构建了“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4

数字化建设领域拓宽,深度加深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国网民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互联网模式的持续创新以及线上线下服务的加速融合,数字化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提出,要“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数字化和网络建设,提高数字化和网络服务能力”。2018年,全国各地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付出行动。国家层面上,由国家部委主导的国家工程稳步推进,覆盖面持续扩大,领域逐渐拓宽。地方层面上,东部发达地区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开始逐步“下沉”,由省(市)一级深入到市(区)、县(区)一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数字公共文化服务正逐步建立,迎头赶上。

 

与此同时,“国家公共文化云试点工作”持续推进,积极对接各地文化云。文化上海云、江苏公共文化云、安徽公共文化云、河南百姓文化云、北京海淀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成都“文化天府”、山东“文化东营”等多个地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与国家公共文化云进行了对接,累计对接资源6091条。国家公共文化云全年总访问量达1.61亿余次,日平均访问量达44.33万余次。其中,电脑端访问量为3866万余次,手机端访问量为1.23亿余次,占总访问量的76.11%,手机已成为基层群众使用国家公共文化云的主要终端。



2018年河南省“百姓文化云”正式上线,下设123个市县分平台。“百姓文化云”以河南省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整合全省文化场馆、文化活动、文化下乡、文化社团、文化旅游等资源,集活动参与、场馆预订、志愿者招募、文体培训等功能为一体,为百姓提供一站式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


5

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政府“送菜”变为群众“点菜”


公共文化服务由政府主导,并不等于由政府“包办”,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的作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将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逐步加大现有财政资金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今年,“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大会”多点开花,进一步创新实践了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将政府“送菜”变为群众“点菜”,把“菜单”和“遥控器”交到群众手中,在解决“文化温饱”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文化口味”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举办的“2018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共文化产品服务采购大会”囊括了演出、竞拍、展览、论坛等多项内容,300多家各类机构的近200个展位齐集源深体育馆,展出了各类供方主体的服务产品。同时首次导入公共文化配送产品价格竞拍机制,在完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采购洽谈的基础上,推出了精品目录,由各街镇采取比价竞拍的方式采购,价高者得,若街镇最终的出价低于供应主体的报价,则由浦东区委宣传部(文广局)补足差价部分。



山东省公布《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启动省市县联合购买惠民演出试点工作。

 

2018年成都市推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验师”项目,共评选出40位体验师,包括省政协委员、高校教授、文化杂志主编、社会公益组织负责人、企业管理者、高铁工程师、媒体评论员等。体验师们针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进行深度参与和体验,利用他们的行业知识、“他人”视角,提供详尽且个性化的《体验报告》,有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政府端菜”到“群众点单”的转型。


二、2019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期冀


2018年,全国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取得了新的成绩。但同时也要看到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不合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公共文化资源整合不够、重复建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依然存在。今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在哪里?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


1

精准对接公共文化服务新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需求,是一种社会文化保障,与民生建设息息相关,这一定位是最根本的。虽然各级政府都已经认识到这一最根本定位,但在实际政策措施制定施行过程中,依然无法精准有效对接人民群众的需求。


诸如部分地区开展的农家书屋建设,一方面书籍的种类不接地气,选取一些过于专业的书籍,降低了农民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农家书屋的普及度不高,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有的从未举办过活动,不少乡镇的农民甚至不知道农家书屋在哪里。未来,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应该结合各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进一步明确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和服务项目分类标准。除此之外,还要做足群众调研工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供居民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


其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侧改革,畅通人民群众公共文化需求表达和参与渠道,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吸引力,激发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最后,统筹整合地方公共文化资源,逐步加大财政资金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积极培育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力量,建立公共文化产品供需对接平台,运用市场化的手段促进优质精品服务群众,实现社会机构“做菜”与群众“点菜”良性互动,政府扮演好“服务员”的角色。


2

创新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方式


目前,我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但数字文化网络不完善,与固定设施服务、流动服务结合不到位,服务效能不高;不同公共文化数字工程缺乏有效统筹,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不健全。在部分省市存在这样的现象: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都有自己的专属网站,相互之间数据不连通,居民读书看展需要不断地切换登录平台;不同县域之间又各自建有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相互之间依存度和关联性不高,缺乏数据共享。这样的重复建设与“自立门户”的状况,造成了数字化资源共享不足、传输不畅、使用不便,极大地制约了数字化平台效能的发挥,直接导致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低效。


因此,未来一方面要坚持数字化建设方向不动摇。积极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加强“公共文化云”建设、数字公共文化机构建设,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积极鼓励各类社会文化机构、文化企业和个人依托“文化云”参与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多渠道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流动化和志愿化。树立“让文化流动起来”的理念,提升公共文化流动服务水平,结合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利用好流动图书大巴、惠民演出流动大舞台等创新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流动载体,积极弥补文化设施不均衡的问题。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文化志愿服务制度,创新文化志愿服务的形式和空间,壮大丰富文化志愿者队伍,发动大学生群体和离退休群体参与文化志愿服务,激发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


3

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新机制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关键在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机制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发展的难点之一,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当然也不例外。首先是合作参与机制。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主体比较单一,政府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企业、高校、第三方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较少,未能形成跨部门、跨机构的高效合作机制。其次是需求反馈机制。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很少考虑服务主体——人民群众的意见,群众几乎参与不到服务的建设中来,只能被动的“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无法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是绩效评估机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必须要完善绩效评估机制。


而目前的状况是评估机制不完善,未能形成有效的政府部门、第三方机构和用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造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一时鲜”的问题。因此,政府、人民、机构都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实施方案。


第一,应该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具备条件的公共文化机构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第二,完善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建立常态化的群众文化需求征集机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网站等线上交流平台,主动了解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对文化服务需求和意见建议及时梳理,积极反馈,当好“中间人”角色。


还要充分利用绩效考评机制。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工作情况建立针对性地动态监测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引入第三方组织开展人民群众满意度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政府的绩效考核和奖惩依据。


参考来源: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下达2018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预算的通知 》

铜川日报,《“一心多点”:百姓家门口乐享文化大餐


END


美   编 | 王菲菲


推荐阅读

年终盘点|2018年的182项文化产业政策,究竟为文创发展带来了哪些红利?

城市文化生活圈中的规划展览馆,下一个公共文化服务主力军?

各地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典型案例

2018年公共文化服务年中盘点|精准出招,提质增效,公共文化服务更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