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 | 在本土与全球之间双向运行的美国文化,如何影响世界?
今日看点
研究20世纪以降的国际文化版图及其历史的变迁,美国文化是不可忽视的存在。美国文化之所以成为世界主流文化,与其不断调整的文化政策、在本土与全球之间双向运行的文化体制密切相关。那么,美国的文化运行体制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美国文化能影响全球?《论美国的文化——在本土与全球之间双向运行的文化体制》以实地访谈、档案材料为依据,详细解读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文化政策,并探究美国文化运行的机制。
一、作者及书籍简介
1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马特尔,法国社会学家、记者,曾任法国驻美国外交官,现任法国国家视听研究所研究员,并在法国政治研究学院和法国高等商学院任教,他的观点对现行法国文化政策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另外著有《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戏剧在美国的衰落》《我为何不喜欢文化萨科奇主义》等。
2
内容概述
作者历时4年,走遍美国35个州110个城市,进行了700多次的访谈,采访了几乎所有的博物馆、大剧院、交响乐团、大学艺术中心、大学出版社、慈善基金会、非盈利机构、社区等与文化相关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主要负责人,查阅了无数的档案资料,其中有434份是从未公开的档案资料。大量真实而精确的一手资料让研究成果有理有据,更具说服力。《论美国的文化——在本土与全球之间双向运行的文化体制》一经出版,便引起法国乃至欧洲学术界和文化界的高度关注,引发法国政坛的震动。
在本书中,马特尔主要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来进行论述,即美国的文化是如何运转的。在这一核心问题下,又分为一些基本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为什么美国文化能影响全球?为什么艺术在其他国家面临严重的经营困境而在美国却有持续不断的资金来源?美国各个地方政府如何利用文化发展地区经济又如何给予艺术隐性补贴?为什么美国的富豪热衷于向艺术捐赠?非洲裔骚乱之后文化如何成为美国振兴旧城中心区的唯一途径?艺术的上山下乡为何受到美国民众欢迎?美国的大学出版社为什么既是美国思想的孵化器同时又能获取持续的资金支持?针对这一系列问题,马特尔主要从文化政策和文化社会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
二、美国的文化政策
1
罗斯福执政时期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入驻白宫之时,美国经济已然崩溃,国家政治结构正在解体。为了让数以百万计的失业者重新就业,罗斯福发起“第二次新政”,成立“公共事业振兴署”(以下简称“WPA”),发起了“联邦1号计划”。“联邦1号计划”又分为五个子计划,致力于扶持作家、画家、交响乐团、现代舞、公共戏剧。通过这一项目,无数文化工作者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并在战后成名。
历史证明,WPA和“联邦1号计划”都未能使美国产生文化政策。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政府关于艺术文化的扶持政策是为了解决当时的燃眉之急——就业问题,而并非真正地鼓励艺术创作。因此,“联邦1号计划”存在时间不足十年,它成为了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一段插曲。
2
肯尼迪执政时期
WPA终结之后的20多年里,美国在文化领域处于无所作为的状态。1960年代,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开始对艺术领域投入前所未有的重视,以期重新获取对苏联的知识优势。与此同时,美国文化精英对大众文化的恐惧,1950年代末的文化繁荣,都是这一时期美国当局重视文化的直接或间接因素。
作者指出,这一时期总统肯尼迪的文化建树不在立法、政治上,而是在想法和象征上。在他的任期内,关于建立“艺术委员会”“文化基金会”“国家文化中心”的设想更成熟了,为继任者在文化领域的决策留下了足够的灵感与精神。肯尼迪政府探索出一条介于欧洲公共补贴体制与完全的市场自由之间的“美国的文化道路”,即行政机构会对艺术创作的活力与艺术家的自由造成危害,为了永葆艺术的自由、活力与多元,美国将不会成立文化部。
3
约翰逊执政时期
在肯尼迪之后,约翰逊在任期之内通过了关于文化的法律。约翰逊采用“斜线”政策,将文化问题和大学问题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艺术基金会和国家人文学科基金会,成立美国电影学会,继续建设华盛顿的“国家文化中心”。当然,约翰逊的文化政策与前任总统肯尼迪的设想一脉相承,他主张艺术的发展首先要依靠慈善,依靠各州和城市而非联邦政府。
约翰·F.肯尼迪演艺中心
作者认为,这一时期的国家艺术基金会是冷战的产物,是知识分子反抗大众文化、保护精英文化的有力武器,它致力于满足富裕阶层的艺术需求,却忽视了民众阶层,更不用说黑人等少数族群。
4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的黄金时代
尼克松执政时期,国家艺术基金会将艺术扶持对象的范围扩大到乐团和博物馆,扩展至视觉艺术、民间艺术以及民族和乡村艺术。在基金会主席南希·汉克斯的领导和努力下,国家艺术基金会在美国内陆开展巡演,艺术文化普及至偏僻乡村和小城镇地区;出台了“妇女计划”“青年计划”“监狱计划”“残疾人计划”,文化受众覆盖面积进一步增大。
吉米·卡特执政时期,美国文化政策发生了转变。吉米·卡特主张打破白人上层的精英主义,让艺术和文学对民众阶层、黑人和拉美裔开放。这一时期,国家艺术基金会的“拓展艺术计划”普及开来,联邦文化事务处(即国家艺术基金会)开始资助街区、黑人聚居区和乡村地区的文化活动,黑人、残疾人等群体开始得到文化政策的关照。
总体来看,1968年至1980年间,国家艺术基金会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美国的文化面貌已经发生巨变,正如作者所言,“这是一次真正的艺术的爆发”。
5
“文化战争”
里根、布什、克林顿执政时期,由于“文化战争”的爆发,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里根政府批评文化多元主义,认为政府不应该充当负责艺术的角色,这大大影响了艺术的面貌。老布什执政期间,国家艺术基金会被部分肢解,雇员被裁,预算遭到大幅度削减,并被下发给各州;克林顿任期内,预算很大部分被“去中央化”,基金会的命运交给了国会中占多数的共和党。从此以后,国家艺术基金会摇摇欲坠。随着“文化战争”愈演愈烈,美国直接针对文化的公共政策的历史终结了。
当然,联邦政府对于艺术的直接的政策失败并不意味着美国文化将自此一蹶不振。与之相反,在国家利益至上的信条指引下,在基金会、慈善业、独立机构、艺术赞助人、大学和文化多元性的努力下,美国文化得以称霸世界,影响全球。
三、美国的文化社会
20世纪美国政府的行动已然证明,用公共资金去支持文化是不可行的,那么,为何美国的文化发展却有持续不断的资金来源?这要归功于美国的文化社会。在美国的公民文化社会中,财源是充足的,主体的多样性构成使得任何类型的文化计划都能得到资助。与中央集权的文化政策相比,这种体制效率加倍,它不需要政府增加对文化的预算来发展本国的文化,只需要政府去建立多元文化的机制,通过杠杆效应和管制措施,间接补给文化。
1
慈善业
从安德鲁·卡内基到福特基金会,美国建立起了一套专业化、理性化的文化资助体系。通过富有赞助人的捐赠,非营利的文化机制得以长久运转,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美国现存的6.2万个基金会中,至少有1000个基金会定期介入到文化领域。在各基金会的慈善关注榜单中,文化排在第四位,在教育、健康和社会服务之后。目前,福特基金会在文化领域仍然保持较高的活跃度,每年平均分配8000万美元用于艺术扶持。
2
文化大机构
非营利目的、雅文化和独立,是包括博物馆、乐团、歌剧院和芭蕾舞团在内的美国文化大机构的基本特征。在美国,人们通常用“510c3”条款(参照美国税法第501条,c款,第3段)来定义非营利目的的活动。美国有144.5万个非营利组织,多数博物馆、剧院、芭蕾舞团、乐团被承认为公益的非营利组织。作为“501c3”组织,需要履行不营利或者至少不将盈利分配给股东的义务,与基金会和机构的管理有关的信息要公开透明。同时,非营利文化机构享受着诸多优惠。例如,豁免税收,减免邮费、艺术品保险费、海关税,直接接受捐赠等。基于此,19世纪仍是营利性质的多数文化机构在20世纪转变成了非营利机构。作者认为,与欧洲商业性质的文化不同,美国文化生活缓慢倒向非商业的一边,这是当代美国文化体系的一个特点。
3
大学校园
美国大学处在美国文化体系的中心地带。在大学校园里,存在着丰富、多元又活跃的文化生活。据作者统计,美国4182所高等教育机构,拥有着3527座图书馆,约2300个演艺中心,700所美术馆或专业画廊,300个大学电台,345座音乐厅,110个大学出版社。它们几乎覆盖美国全境,可以在各地提供文化交流与传播。
按照作者的观点,大学逐渐变成了承载美国文化的核心场所。它培养了观众和新的艺术家,创立“艺术学硕士(MFA)”学位,鼓励业余实践和文艺创作;它是进行研发的场所,研究者和艺术家在这里利用新技术来扩展文化实践;它是“地区性”的艺术传播的场所,通过文化场馆的投资建设,在大学内部扶植文化,助力地方文化的传播。
4
文化的商业化
以美国博物馆的商业演变为切入点,马特尔描述了整个非营利领域的商业化现象。他认为,在市场社会中,原则上一切一切都是商品,文化产品与其他产品同样是商品。在商业化浪潮中,公民社会的精神进一步衰落,大学外包的商业活动越来越多,破败城区高档化改造成为近十年来美国的一个与文化相关的重要现象。
20世纪50年代后,城中心被美国白人抛弃,成为最贫穷的黑人的聚居区。如今,这些破败的城区通过向文化街区、艺术区转型的形式得到了有机更新。高层希冀于用艺术来吸引观光客,帮助地区实现经济、商业的发展。当然,这场依靠艺术家向城中心回归的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当地黑人的流亡、迁移和在地文化认同的丧失。
5
文化多元性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80年代后,“文化多元性”的表述被采用为美国文化的核心概念。在政治上,吉米·卡特负责改造国家艺术基金会,消除它的精英主义,各州文化事务处开始维护“民间艺术”和少数族裔艺术;在大学里,文化多元性被树立为绝对价值;在博物馆,托马斯·霍温将艺术向所有人开放,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开始“轰动性”特展,确定了文化多元的地位。
美国文化多元性在国际视野下更多体现出的是双重性。在国内,美国继续产出世界上最多元的文化,博物馆、乐团、流行音乐尤其是族群的多元性让人备受触动;在国际,由好莱坞输出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反而因为它们的千篇一律而令人惊讶。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与其本身多民族的文化色彩的并行不悖,恰恰是美国在本土与全球之间双向运行的文化体制的直观体现。
四、美国文化模式的特征
1
去中心化的发展模式
美国没有文化部,但却存在着成熟的文化体制和发展模式。20世纪美国国家政策的嬗变已经向外揭示,美国奉行的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不平衡的文化发展模式。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对于艺术的大规模介入,是出于解决失业问题的需要;冷战时期,文化更多地沦为了意识形态的对外宣传工具;联邦文化事务处在历经短暂辉煌之后,变成多股政治和社会力量斗争的舞台,最后陷入漫长的沉寂。
本书指出,国家艺术基金会的衰落,是精英主义和民粹主义、左派与右派的自相矛盾的批评导致的。而美国独特的文化发展模式,是由美国这样一个民粹主义的民主国家决定的。联邦政府不过多干涉文化、主管文化,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因素。当然,政府也不可能完全采取放任的态度,它们通过间接的方式,去扶助非营利文化机构的运行。
2
公民社会的文化运动
美国没有部门来主管文化事业,但却存在着无数的独立行动者,这些行动者根据自己的原则和方式来展开文化运动。美国文化体制利用其强大的手腕使得国家、地方各级政府、各城市、基金会、大学出版社、社团、博物馆、图书馆等共处于一个宇宙般的文化系统中,它们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自如、各司其职,同时具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首先,美国文化体制运行的关键不在于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对立,而在于商业与非商业的划分,即营利与非营利的划分。非营利文化机构致力于维护多样、多元的美国文化,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其次,文化真正成为一项社会运动。无论是教堂还是大学,社区还是企业,全部都自发性地为文化社会做出贡献。最后,这一体制无限地增加了财源,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资金保障。在对美国公共文化财源的估值中,2005年至2011年国家艺术基金会和国家人文学科基金会每年各分发1.67亿美元,各州文化事务处每年3.28亿,各城市文化事务处每年7.7亿,慈善业对艺术的总捐赠额估计为每年134亿,基金会约为36亿,企业文化赞助约为15.6亿。即使政府并不直接补贴文化,但资助渠道的多元,公共资金的保障,让美国的文化得以长期繁荣发展。
马特尔先生撰写本书所秉持的理念是相当明晰的:“我们研究美国的文化,是为了捍卫我们民族的文化。”当前,凭借着强大的商业模式、标准的工业化逻辑和优质的产品内容,美国文化吸引和笼络了无数海外民众。在面对文化全球化的问题上,不少学者表示,谨防文化的全球化将最终沦为文化的“美国化”。诚然,我们不应该一味警惕,甚至拒绝美国文化产品的输入,而应该与其进行充分交流,理清美国文化体制的运行模式,认识到美国文化产业的局限性和脆弱之处,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格局与趋势,才能掌握主动权,谋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更大空间。
借鉴美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必须要有全局意识。好莱坞电影工业只是美国文化的冰山一角,以美国大交响乐团、当代艺术博物馆、舞蹈团、大学及其出版社等为渠道输出的“雅文化”以及美国独立电影、实验电影等精英文化在全球拥有极大影响力。同时,美国在前卫、反文化、另类文化以及亚文化等领域也极具创新活力。
分析美国文化发展的不足,将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镜鉴。相对于中国,美国的历史不过沧海一粟。原生文化的薄弱,是美国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面对的现实。正如马特尔先生所言,“各种文化总是被及时地再创造,并且不断地从别处获得灵感以避免文化的枯竭。”美国文化的弱点恰恰是我们的优势,是我们有待深层次开发与利用的沃土。
END
美 编 | 洪欣言
推荐阅读
读书分享 |《中国脐带:大运河城市群叙事》:流淌在城市生命中的运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