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 |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真正迈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今日看点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文化贸易已经成为当下时代文化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亮点,影响其发展水平以及未来走向。全球范围内的经验表明,文化贸易的发展将带来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及贸易结构优化、升级等诸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李怀亮教授主编的、包括《国际文化贸易导论》在内的“国际文化贸易丛书”,从文化贸易的基本理论、学科形态、市场分析以及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介绍,是文化产业人探索国际文化贸易这一研究领域的必读书目,为我国文化企业“走出去”和文化贸易理论探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的前两章主要介绍了国际文化竞争的时代主题,以及国际文化贸易作为一门学科的学科定位及特点。第三章从版权贸易、媒介产业、演艺产业、电影产业、动漫游戏业等方面,对当代国际文化贸易进行了具体描述和简释。第四到五章,从理论高度系统介绍了国际文化思潮和国际文化贸易的基本及经济分析方法。第六章以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为例,聚焦于各国文化贸易政策的研究情况。第七章重点介绍国际资本市场以及国际资本的运营方式。第八章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发达国家文化经济的历史与现状。第九章系统介绍在文化贸易中涉及的一些具体的操作实务,以期为从事文化贸易的有关人士提供一个实务指南。
作者介绍
李怀亮,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对外文化贸易理论研究基地(北京)负责人。著作有:《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文化贸易概论》和《西方媒介产业概观》等。主编《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从书》(七卷本)《新媒体经济与法律系列丛书》(七卷本)和《文化巨无霸——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等。李怀亮是我国“国际文化贸易”学科建设的直接推动者。他的《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一书,是国内这方面最早的专著,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他的研究曾引起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电影家协会等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多次表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知识提要
“文化例外”(cultural exception)
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美国的文化霸权,为维护本民族文化利益,抵制外来文化“入侵”,法国公开提出“文化例外”,反对全面开放国内市场,反对把文化列入一般性服务贸易,主张将文化贸易与非文化贸易区别开来,认为在文化领域不能适用WTO贸易自由原则,随后其他欧洲国家和加拿大等国纷纷响应,其主旨在于保护本国文化不遭受别国文化的冲击。
文化多样性
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的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超绝对利益
在国际贸易中不仅存在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而且存在超绝对利益。超绝对利益是一国与另一国进行对方没有的商品贸易时所具有的利益,主要产生于社会资源的特点,特别产生于技术和技能的积累。绝对利益商品的国际价格与绝对利益或比较利益商品的国际价格不同,它的基础是垄断价格。
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arative,TC)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外贸竞争力的衡量指标,是指某种产品的净出口值与该产品进口值和出口值合计的比值,取值范围[-1,1]。若比值大于0,说明该产品具有贸易竞争优势,且越接近于1,竞争优势越大。
思考:
打开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新局面
一、国际文化贸易的总体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文化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资料,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从1998年的3879亿美元猛增到2012年的9055亿美元。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文化贸易绝大部分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例如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出口额的55.4%。
形成上述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发达国家占有领先发展的时间先机,建立起一大批跨国公司,利用抢先占领的市场,成功地推动自己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文化贸易的主体。
第二,全球文化贸易的不平衡与各国贸易的产品结构有关。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而发达国家的出口优势主要在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增加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可贸易性,同时加剧了文化贸易的不平衡性。
第三,发达国家在多年的国际竞争中,形成了一套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的法律和政策。比如,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对电影产业制定了“限制国内垄断,鼓励国际出口”的法律,禁止在美国境内实行从创作、投资、制片、发行到电影院线的垂直垄断,鼓励电影出口。
二、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不仅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且在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4.1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一举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也是首个货物贸易总额超过4万亿美元的国家,创造了世界贸易发展史的奇迹。然而,中国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对外贸易方面,却远远落后于国家对外贸易的总体增幅,并且存在巨大的逆差。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目标,在中国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路上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发展。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将“文化产业”写入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中,将文化建设的思路确定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此后,文化产业在相关政策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日趋完善的网络化发展路径。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十八大明确“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十九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更新,“文化建设是灵魂”,已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8年2月7日,商务部通报了2017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情况,全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1265.1亿美元,同比增长11.1%,其中,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97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2%;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293.9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增长比例较显著。另外,文化产品出口也实现快速增长,2017年达到881.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进口89.3亿美元,同比下降7.6%。顺差792.6亿美元,规模较去年同期扩大15.2%。
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宏观状况,目前我国文化贸易总体上呈现以下特点:
1、国际文化市场占有率不断增长,文化产品出口稳居世界第一
我国文化产业总出口达到近千亿美元,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这个数字接近于本世纪初全球文化产品出口额的总和,接近于2013年全球文化产品总出口的一半,表明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文化交流、文化传播与文化贸易多向互动
十八大以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先后印发,统筹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贸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文化走出去力度空前加大。
中国文艺在世界舞台留下越来越多的惊叹喝彩,展示中国文化独树一帜的风格气派:京剧名家张火丁走进纽约林肯中心,成功演出全本京剧《白蛇传》《锁麟囊》;上海昆剧团将汤显祖的“临川四梦”首次完整搬上舞台并开启世界巡演,所到之处盛况空前;“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的50余种作品被国外译成多种语种出版,刘慈欣等中国作家问鼎国际文学奖;中英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孔子》被认为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积极探索……
3、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带动中国文化出口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改变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和贸易方式,带来了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在“互联网+”和“文化+”的产业激荡中,游戏产业和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迅猛,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阵营中新的亮点。在数字内容出口方面,数字影视内容、网络文学和数字音乐增长较快。尤其2016年网络文学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在海外迅速走红。中国网络小说作为一种蓬勃兴起的文化现象,正是代表中国、影响世界的新文化标签。
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新热点
随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贸易的增长,这些国家的人民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情持续增强,对当代中国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兴趣也会持续提升。这种好奇心会带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图书、电影、电视节目、演艺、动漫、网络游戏、创意设计等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强劲需求,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出口也将呈现爆发性增长。
为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切实推动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创新发展,2016年文化部制定了《“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在这个《行动计划》的指导下,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深度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合作,感知中国、中国文化年、欢乐春节等品牌活动的影响扩大、成效明显,丝绸之路影视桥、丝路书香工程深入推进。目前,面向“一带一路”国际文化市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文化贸易渠道持续拓展,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三、加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工作重点
虽然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显示,我国这十几年来一直是全球文化产品出口额第一的大国,但说起文化出口或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全球影响力来,美国好莱坞与百老汇、日本动漫游戏、韩剧、意大利时尚设计等仍是当下主流,反观我们的全球第一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国地位,着实令人深思。
因此在今后的国际文化贸易中应重点加强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大力发展文化服务贸易
自从加入WTO 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较快,规模不断扩大。但我国的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一直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文化服务贸易在所有服务贸易项目中出于高端位置,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文化密集、创意密集和内容密集行业。文化服务贸易,更能够体现文化内涵,带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能够反映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方式,必须放在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优先发展地位。
2、实现从市场占有向国际社会价值传递的转变
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没有文化影响力的增长和扩大,是不可想象的。而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进程中,文化的强大基因就是民族自信的牢固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感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客观看待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我们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在今后的国际文化贸易工作中,统筹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贸易的多向互动,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视公共外交,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END
美 编 | 刘小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