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 | 《城市文化》读书札记:城市如何成为文化容器?
国庆小长假开启,告别拥堵的高速路,不去人山人海的景区,如何度过“清流”的七天?根据范周教授建议,言之有范将七本文化产业必读书目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送给广大读者一份特别的假期“攻略”!今天跟大家分享第七本书,来自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文化》。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这个环境可以促使人类文明的成果不断增多、不断丰富。城市这个环境也会促使人类社会不断化育出有生命含义的符号和象征,化育出人类的各种行为模式,化育出有序化的体制、制度,城市这个环境可以集中展现出人类文明的全部重要含义;同样,城市这个环境,也让各民族各时期的时令庆典和仪节活动,绽放成为一幕幕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和戏剧性场面,映现出一个全新的而又有自主意识的人类社会。”
图书背景
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1895—1990年),美国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历史学家。极力主张科技社会同个人发展及地区文化上的企望协调一致。
《城市文化》发表于1938年,一经出版就获得了整个评论界的赞誉,公众将它评价为关于城市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最优秀的文献,芒福德的照片也登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这本书就好比是一座伟大的城市,蕴涵了各种能量、形象和活力,这是一部历史,是城市史的政治宣言,也是关于城市和城市社会学的理论。芒福德论述的城市史就是文明史,城市凝聚了文明的力量与文化,保存了社会遗产。城市的建筑和形态规划、建筑的穹顶和塔楼、宽广的大街和庭院,都表达了人类的各种概念。芒福德用建筑和艺术展现城市的发展,他首先关注的是社会问题,而不是美学问题。城市的基本问题是城市是否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城市的设计是否促进人的步行交通和人与人的面对面交流。芒福德在书中并没有介绍什么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城市,他揭示的是指导规划过程的社会性原则,而不是作为一名专业规划师来讨论城市问题。对芒福德来说,城市规划问题首先是价值问题。《城市文化》前四章关于历史的论述成为日后《城市发展史》的基础,许多材料甚至还原样保存下来。
图书概述
作者在《城市文化》的核心理论是,城市的文化运行产生出人类文明,因而城市是文明社会的孕育所;文化则是城市和新人类间的介质。不同质量的城市产生不同文化,而不同文化最终培育出不同的人类。“城市文化的构成状况决定着最终产物的品相。”围绕这一观点,《城市文化》用七章内容来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章“保护和中世纪城镇”。可以视为对中世纪城镇的更为全面的看法。在芒福德看来,欧洲中世纪这段历史是被一些不实之词的外衣包裹着。通过对中世纪城镇多个横切面的描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认识到中世纪城镇的正确做法。他还向我们传递了一观点,对一座城市的了解或者是一个事件、一个世纪不能仅从只言片语中判断。
第二章是“法庭、游行行列和首都”。一座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尤其是像首都这样的一国之城,政治意味总是很浓厚的。芒福德在其中第三节“高压政治的工具”里说:“在现代国家的发育成型的过程中,资本主义、技术以及战争,这三个要素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你很难确定哪个因素发挥的作用最重要。三者都因各自内部的原因运转起来,又同时随相同环境一起协同运作,而现代国家也就随同它们一起发育成熟了。”
第三章是“冷酷无情的工业城市”。为什么工业城市是冷酷无情的?19世纪中叶,采矿业已经成为每个工业领域的支柱产业,铁路的到来,给大地制造了巨大的伤痕和裂隙,呼啸而过的火车头给城镇中心地区带来噪声、烟雾、粉尘和灰渣。“在这些矿业城镇里的生命已经下降到及其卑微的地步,这里的人们所从事的劳动是如此危险,以至于他们需要相互提供异乎寻常的英勇和牺牲,以援救自己的工作中的同伴。”工业城市的发展伴随着巨大的牺牲,最后人们又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去拯救他们的城市。
第四章是“大都会的兴衰”。世界上的大都市令人神往,但这却是些“走了形”的大都市。它们的共性在于城市积聚的形态进一步表现在不规则的地块和无目的不连续的街道,或者是叠加在规则的街道系统之上的粗野杂乱的结构。都市向外延伸仅仅是视觉透视的效果,而到后来则成了更实用的“利润延伸”。
第五章是“文明的地域体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上是“景观是一种文化资源。”人们对自然的各种奇观有着来自本性的喜爱,但在观赏和怡情之外的,每一种自然资源都具有其特殊的重要性,都具有其特殊的经济地位。这就导致人们为了追求快速回报而对自然进行掠夺,粗暴对待自然。景观是一种文化资源,切记谨慎利用。
第六章是“地域发展的政治学”。每个国家都占据不同的地域,而政治也随着地域的不同而也有所不同。“地域群体的崛起为民族分裂埋下了伏笔”,但真正的共同体不会限于民族国家的边界和意识形态模式。地域主义不是地方极端化的中心不二。在政治体制关系中,我们关心的应该是功能,而不是体量或者空间优势。
第七章是“新城市秩序的社会基础”。该章提到了城市建筑、城市卫生、家庭生活、城市纪念物、博物馆、现代住宅、学校等一些实体概念,也提到了现代形式的经济原则、纪念物的灵活性和更新、无差异的背景、个性化和社会化、从财富经济到生命经济、城市的社会概念、对位的组织方式、城市秩序的原则。这些框架共同来阐述什么新城市秩序的社会基础。
思辨与延伸
此书运用大量史料,展现了作者丰富的阅读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一部浓缩的城市文明进化史。从这层层的史料中抽离出来,读者表达了一个核心观点,当城市的规划者和建筑师无视其周围环境,建筑甚至城市会陷入无“生命感”的状态。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建筑师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引导和带领城市“生命感”的建设运动。曾经,他们也极尽想法在建筑的形式上与“生命”靠拢,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雕琢一个形式上的赝品,这些做法后来被认为是偏离了“生命”运动。因为他们虽然主张要通过建筑作品象征性的展示生命和褒扬生命,但在建筑中“生命”意味着要充分地和生活保持关联。这不意味着通过石头和尽数模仿有机行事的外在表现,有着蘑菇状屋顶的房屋或者妆如花冠的房间。现代房屋中并不需要花草图案的墙纸,而是植栽生长时必要的空间、阳光和温度条件;不是在家具中运用弯曲和运动的线条,而是家具能够充分地反映人体的解剖形式和生理需要。简而言之,现代房屋是一个能够对使用者的生理以及个性化需求作出敏感回应的物理环境。
这种对“生命感”的追求,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首要并且重要的。书中出现的中世纪、巴洛克时代、“冷酷”的工业时代以及我们已经深处其中的时代,无论是发展后期还是时代伊始,城市的发展都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即城市像一个巨大冰冷的机器一样蚕食、控制了我们的生活。它不再重视生命的需求,而自顾自地要求人们去适应它。虽然城市最初是因着人类的聚集和需要而形成的,城市建立伊始意味着自由、安全,但城市一旦渐渐结构化,就如同没有弹性的石头一样,人们为了生存互相争夺空间、资源,疾病蔓延、交通拥堵,城市与农村(一定意义上意味着自然)的差别与距离越来越大,处在其中的人生活空间被大大压缩。当我们将这些归结为不可逆转和不可改变的城市的自然发展过程时,情况只能每况愈下。
虽然该书出于1938年,但书中对城市以及城市问题的描述完全没有年代感,因为在当下的中国都可以找到对应的现象。可以说,中国由广袤地域和发展基础带来的不平衡为我们从现实中找到各种案例提供了足够的现实土壤。这些问题包括:
1、 社会参与感低下
社会参与感低下并不仅存在于我国,更算得上一个世界性问题。芒福德通过列举中世纪自治市中市民极强的责任感来对比现在社会参与感低下的现象(中世纪在芒福德笔下并不是反面形象)。他描述的一个中世纪自治市市民这样参与社会治理:当某个人获得自治市的成员资格后,就免除了封建赋税,并从此承担其市民责任。当时不担任教会职务的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任务。不仅如此,城镇里的治安部队也由市民轮流担任,包括巡视和保卫任务。夜晚中巡视着自己的城市,这种参与感可以大大提高社会认同。但这种责任心也随同18世纪中世纪自治市的最终消退而随之不复存在了。
2、城市缺乏“生命感”
这种生命感并不是指人口稀少带来的,也不是指城市缺乏经济活力而垂垂老矣,没有活力的状态。而是指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枉顾对生命的需求,而仅仅以某种主义(经济主义、形式主义等)至上。无论是建筑还是其他公共形式,都丧失了与普遍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社会自身也在失去完整意义上的普遍秩序,因为其价值标准不确定,而且它已经屈服于纯粹对量化成就的笃信,它的形式也就反复无常了。当建筑物普遍脱离了人类需求的标准,从而变得便宜、小气、促狭的时候,好的建筑物(或其他公共形式)都变成了一件只是与尺寸和造价相关的事物。
书中描述的“城市病”很多,本文之所以强调以上两点在于从文化(该处的文化是狭义上的文化)较为之于城市的角度,可以为以上“城市病”提供较好的“治疗”方式。
1、文化治理是提升社会参与感的“良药”
社会参与感低产生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下,表现为不同的社会状况。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国家的权力控制在众多领域逐步下放,昔日由单位承载的诸多社会责任开始转移到社区,不仅如此,随着生产方式的去组织化和单位生活共同体的瓦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意义的转型,中国社会不可避免地步入到个体化时代。个体化时代的生活个体对自我私性文化生活的特别关注促使现代文化中的公共精神进一步被冷落。个体化时代给中国带来了整体性终极关怀的失落和极为深刻的信仰危机,中国社会迫切需求重建基于文化认同的社会主义集体意识的公共精神。文化治理在我国的实践逻辑是建设面向大众生活的公共文化服务。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设计和空间建设,使不同阶层的个体“通过从事或参与一种公共的行动”,从而感到自己是某个社会共同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以重建共同参与感和社会契约精神。
2、文化是激活城市“生命感”的一个切口
文化并不能拯救一切城市问题,它甚至解决不了太多问题。但文化又如空气、如阳光一样,是处于城市或者任何空间中的人都不能缺少的东西,因为文化也如空气、如阳光是无处不在的东西。我们时刻浸润在文化里,各种生活灵感才能源源不断的产生。城市的产生基于对人类生命需求的满足,当城市渐渐忽视生命的需求,用其他一切东西压制生命时,城市不再会为了新的需要和需求而自我调整,渐渐扩大了违反人性和麻木不仁的缺陷。对于文化的渴求可以视为生命的一种需要,此处的生命甚至不仅仅限于人类,同样适应于那些呆板的、但是有着“历史标签”的建筑。石和砖的本质表现使它们可以公然与时间对抗,并最终使它们也能够对抗生命。建筑外壳由于其一直存在的事实看上去保证了连续性,不受外在事件转变的影响。然而事实是,外在形式只能够遵从内在生命,它是生命的表达。随着代际转换,一切有生命力的欲望和想法都必须不断地更新,重新思考,重新评价,重新建造。建筑的“生命”同样需要更新和激活。
以上,我们可以为当下正在兴起的文化要素的回归以及通过文化手段复兴古板、苍老的建筑提供一种合理性,即这是对一个城市、对一群充满历史感、似乎与现代不再合拍的建筑的“生命感”的找寻。
END
参考来源:
程暄和 《城市文化,城市灵魂》
颜玉凡,叶南客 《文化治理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基于政府的行动逻辑》
推荐阅读
读书分享 | 一部由文化改革操盘者讲述的文化体制改革百科全书
读书分享 | 美即正义 ——《审美资本主义(品味的工业化)》导读及当今文化消费启示
读书分享 | 《创意阶层的崛起》,所有关心城市未来的人不可不得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