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台湾年俗记 | 做过这些事才算过大年

洪欣言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春节也有许多不同的习俗。历史原因使台湾的春节文化综合了南北方的特点,只是因为百年前就扎根台湾的闽南人较多,因此在传统节日的习俗上,更多沿袭自闽南地区,但也不乏自己的特点。作为海峡对岸的宝岛,台湾人民在春节都会做什么、吃什么?习俗禁忌又有什么异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年前必做!做完才能迎新!

 

过年不仅仅是“迎新”,还有一些年尾的习俗活动。对于公司、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举办“尾牙”了。


传统习俗中,农历二月初二为福德正神(土地公)诞辰,人们在这一天进行的祭祀活动称之为“头牙”,而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会祭拜福德正神,称之为“做牙”。顾名思义,腊月十六这一天,最后一次祭祀福德正神的活动称为“尾牙”。


在过去,尾牙是民众为感念福德正神守护土地,使人民丰衣足食而举行的年终祭祀活动。到现代,感念的内容转变为祈许福德正神对商家生意和发展的守护。这一天,为了感谢福德正神的照顾,台湾民众会以三牲(鸡肉、猪肉、鱼肉)为主的丰富祭品来酬谢福德正神。祭拜仪式结束,这些祭品就会分享给员工们 ,逐渐演变为现今的“尾牙宴”。


经过发展,由于公司规模、场地预订等原因,尾牙宴已经不一定是腊月十六当天进行了,宴会上吃的更不会是那些祭品。尾牙宴成为员工们最期待的年终聚会,也是发放年终奖金,老板们总结这一年、展望下一年的日子,只是在称呼上沿袭“尾牙”的说法罢了。


尾牙宴上有一个说法:全鸡上菜的时候,鸡头对着谁,隐喻此人明年会被鸡喙逼得“走路”,意喻将会被裁员。


饺子?汤圆?过年到底吃什么啦?

 

无论在哪里,除夕当晚的年夜饭都是春节期间的重头戏,各家餐桌上总有一些必须吃的菜肴。台湾的年夜饭会吃什么?吃的时候又有什么讲究呢?


 鱼


鱼是所有中国人年夜饭的必备菜之一,台湾当然也不例外,代表的是“年年有余”。



过去渔民人家忌讳出海翻船,因此讲究“吃鱼不翻鱼身”,随着年夜饭习俗的传播扩散,台湾人也开始在新年期间讲究吃鱼不翻鱼身,以求平安。


吃鱼时剩余一部分,代表新年能够“年年有余”,至于留下哪一部分,是否留下鱼头和鱼尾“有头有尾”,这就因不同家庭而异了。


长年菜


台湾北部的长年菜为芥菜,台湾南部的长年菜则为菠菜。



芥菜,在闽南语中称为“刈(guà)菜”(“刈”正确读音为yì),因其茎叶长且久煮不烂的特性,象征“长长久久”。除夕烹饪芥菜时,人们往往会加入长长的粉丝,寓意“长生不老”。


芥菜味道带点苦涩,又因长年菜讲究整颗食用不可咬断,难以吞咽,因此尽管寓意美好,长年菜却常年占据台湾人“最讨厌年菜”排行的前列。台湾南部的民众则喜欢用带根的菠菜替代芥菜。


年糕


年夜饭怎么能少了能够让人年年高升的“年糕”呢?



年糕有不同的种类,也有不同的烹饪方法。年夜饭中,台湾人一定会吃代表“甜甜蜜蜜、年年高升”的红糖年糕。常见的做法是将红糖年糕裹上面粉油炸制后作为点心上桌,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年菜之一。咸味年糕则常用白年糕与白菜一起烹饪。


发糕


发糕,在闽南语中称为“发粿”,是将糯米磨成米浆,拌入糖和发粉后用,用蒸笼蒸煮而成的一种年节糕点,因为“发”而象征发财。在制作过程中,发糕顶部会膨胀开裂,这样的裂缝越大越好,象征“发”的财富越多。发糕也因为其寓意和甜味,颇受求财人士和孩子们的欢迎。



菜头


闽南语中,将白萝卜称为“菜头”。在年夜饭上,菜头会被做成萝卜糕送上餐桌,人们借着吃萝卜糕,希望能够取得一个“好彩头”,以祈求新的一年开年顺利,有好运气。



水饺和汤圆


列举了许多春节必吃的年菜,那么台湾人过年吃自己包的水饺或汤圆吗?答案是,吃!


水饺形似元宝,代表“财源滚滚、招财进宝”,还有包着钱币的水饺作为年夜饭上的娱乐项目,当然不能少了它。

   


至于寓意团团圆圆的汤圆,更多是在元宵节才成为“必吃”项目。台湾的汤圆一般都是用粉红色或白色的无馅汤圆做甜汤,有条件的家庭可能会选择在家中搓汤圆。和包饺子一样,这种搓汤圆的活动也常常成为孩子们展现“艺术天赋”的契机,各种“汤圆”造型十分有趣。

 

妈!什么时候才能回娘家啊!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初四接神,初五隔开,初六挹肥;初七七完,初八完全; 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请子婿,十二查某子返来拜,十三食暗糜配芥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一首《正月调》,完整的讲述了从大年初一到十五该做的事。随着时代变迁,有的习俗保留了下来,有的习俗早已有所变化,甚至有的习俗已不再讲究。


在台湾的传统习俗中,出嫁的女儿只有在正月初二、初六、十六才能回娘家,其他时间回娘家会给娘家带来一整年的衰运,过年期间如果没有回娘家,可以在农历二月初二再回去。


现在的交通工具越来越便利,一日之内往返北部与南部早已不是难事,因此如今的人们大多只记得“初二回娘家”这一项了。同时,随着男女平等的观念发展,人们早已不再讲究出嫁的女儿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回娘家了,更重要的是团圆的节日,一家人是否团团圆圆。

 

初三不宜拜年?

 

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三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可以晚起,但不宜拜年,因为大年初三俗称“赤狗日”,在闽南语中谐音“贫穷”。同时,传说大年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人们要早早就寝,意味成全喜事,还要在厨房洒盐米“布施积德”。




现在,初三“赤狗日”的习俗开始渐渐被遗忘。赤狗日不宜出门,但阖家出游、拜访亲友,只要开开心心,哪一天不是好日子?至于老鼠娶亲,现代城市家庭中已经很少见到老鼠,甚至有些人从小到大都没亲眼见过会“偷油吃”的老鼠,因此“老鼠娶亲”的日子被人们逐渐遗忘,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元宵节比大年初一还热闹!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过完元宵,一切都要恢复常态。因此除去吃汤圆,台湾还有许多庆祝活动。 


元宵节夜晚,各地都会举办灯会活动,人们会在夜晚提着灯笼到街上、公园里散步游玩,欣赏各种大型花灯和国内外各种民俗才艺表演,再加上传统的猜灯谜活动,堪比正月初一过大年,热闹非凡。因此过元宵也称之为过“小年”。


在这一天,除了普通的灯会等,台湾一些地区还有特殊的民俗活动。


平溪放天灯


平溪位于台湾北部山区,地处偏远,过去常有入山开拓者遭遇抢劫等,放天灯则是过去平溪人们用来互报平安的方式。流传至今,平溪放天灯早已不再具有通信功能,而是演变成人们将心愿写在天灯上,放飞夜空,以许愿祈福的元宵节活动了。



盐水蜂炮


“北天灯,南蜂炮”,元宵节这一天夜晚,台南市盐水区武庙附近总会聚集许多头戴安全帽、穿着厚厚的长袖长裤、“全副武装”的人,这些人都是来参与惊险刺激的“放蜂炮”活动的。


盐水蜂炮的活动源于清朝光绪年间在盐水爆发的一次瘟疫。相传清光绪11年夏天,盐水地区爆发的瘟疫导致许多人死亡,民众祈求神迹降临,最后武庙关圣帝君降旨绕境降魔,特命周仓爷在元宵夜引路,关帝神轿押阵护队,让信徒随着队伍绕走疫区,沿途燃放鞭炮直至天明。人们为感念关帝爷而举行的燃放蜂炮活动,也就成为元宵节盐水地区闻名遐迩的民俗活动。



炸寒单


台东地区在正月十五的主要民俗不是灯会或者灯谜,而是“寒单爷出巡”。相传寒单爷是封神榜中,管天库、善聚财的武财神赵公明,所以一出巡,大家便争相迎接,希望在一年之始讨个吉利。


一连两天,由真人扮成的“寒单爷”会扎上头巾,蒙住脸,赤裸上身,仅着红色短裤,手中只拿树枝护体,站立于神轿之上,在大街小巷中绕境出巡,接受店家及信众的鞭炮轰击。



过年一定要“拜拜”


台湾人喜欢进香祈福,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怎么会少了台湾人民“拜拜”的身影呢?对于那些信奉传统宗教,并且讲究传统祭祀活动的台湾人,尤其老一辈的爷爷奶奶来说,一连串的祭祀活动更是贯穿了从年末到元宵整个春节期间。


除了祭祀土地公的“尾牙”,腊月二十四还要进行“送灶神”的祭祀活动。


灶神是掌管家中灶具的神,守护全家平安,同时也是玉皇大帝派来观察人间是非的神明。灶神会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回归天庭,因此在这一天人们会准备饭菜和甜食来“送灶神”,除了感谢一年来的保佑之外,还希望灶神能在众神面前为自家美言,以祈求来年的平安顺遂。


结束了“送灶神”的传统活动后,时间就到了除夕。除夕当天的拜神活动,可以说是春节期间的一大亮点。


为了感谢平时照顾自己的神明,除夕这天一大早,人们就会准备三牲四果以及甜食来祭拜玉帝,紧接着在中午前准备好日常的饭菜、水果来祭拜祖先,并且要待祭完祖后才能吃午餐,否则视为大不敬。到了下午四点,就准备日常饭菜以及酒类、糖果饼干等来祭祀家神。人们会将供桌摆在厨房,准备鸡腿、青菜与白饭等供品请其享用,等待一段时间后, “掷筊”(闽南语称“杯筊”)询问家神是否已经吃饱,得到一正一反代表“是”的“回复”后,才将供品撤下。


除夕最后一拜,也是大年初一的第一拜。许多人家会在子时献上(除夕23点至大年初一凌晨1点)将准备好的三牲、水果、年糕等祭品,再祭烧专用的金纸来祭拜天公。也有许多人家会选择在大年初一早晨前往庙宇“抢头香”,祈求一整年的顺利平安。


大年初四是迎接众神归位的日子,人们会准备三牲四果以及甜食来迎接灶神,并且在祭拜结束之后将炉火打开,表示灶神要“开火”工作了。结束迎神祭祀之后,犯太岁的人们还会特地到寺庙安太岁,祈求一年平安。


到了初五,除了“破五”解除春节禁忌之外,这一天也是财神爷的生日,人们拜会财神,店家准备开工,希望借着为财神爷庆生,将财神迎入店铺或公司,迎来财富。更讲究的,还会在祭拜财神的时候准备装水的脸盆与毛巾,为财神“洗尘”。


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圣诞,人们会在这一天的子时进行祭拜,一直到清晨七点左右。比较传统的家庭,还会打开家中的大门,众人穿戴整齐后,由长辈带领,依长幼顺序上香祭拜。


元宵节同时也是天官大帝的生日,人们在结束对天官大帝的祭祀后,也终于结束了春节期间的一连串祭祀活动。

 

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对过年的习俗已经没有那么讲究。比如许多人因为信奉其他宗教,又或者单纯的不想“拜拜”,而在春节期间没有进行祭祀或者进香祈福的活动。比如除夕夜的守岁活动许多人便不会参与,他们选择早早休息,希望自己能依照自己的意愿来过春节。


过年其实是过个仪式感,许多人因为工作的关系,不能遵从繁琐的春节习俗,只能简化过年。不论有没有“仪式感”,对人们来说,平安、健康、快乐才是心中永远的心愿。

 

传统节日和习俗是从过去流传到现在的,它从民间生活而来,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当然也会因人民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人们总是说年味越来越淡了,但即使在很久的未来,春节习俗或许发生了变化,春节的意义在中国人心中却是永远不会变的。


END


美   编 | 徐妤函


推荐阅读

春晚不容易,这里藏着最丰富的中国

新的知识年已经开启,文化产业必读书单请您收好

@所有人:言之有范送给您的新年专属祝福,速领

年味是什么?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答案

“万星烂天衢,广庭翻人潮”,最浓的年味,从一场灯会开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