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周 | 让青春的力量奔腾向前

范周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李大钊曾经提出“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今天我们亦可提出“‘五四精神’之于青年,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去纪念这场波澜壮阔的青年运动?又该如何去传承“五四精神”并为之增添时代的色彩?范周教授近日在《小康》杂志的撰文《让青春的力量奔腾向前》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这首《我的祖国》曾随着郭兰英老师嘹亮动人的歌声,唱响在中国大地,唱出了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气概。



到了新时代,我们依然高唱“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青春的力量是什么?在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之际,这个特殊的“五四”青年节或许给出了最佳答案——“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不同时代的不同内涵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100年前的5月4日,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激起了热血青年们对祖国命运的思考与探索。青年学生走上街头振臂高呼,无惧帝国主义的枪炮,唤起了无数人的爱国精神,一场以学生为主的爱国运动,掀起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浪潮,展现出青年人救亡图存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这场运动中,青年学生所表现出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被凝练为“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展现出中国的青年人为国家命运、为民族命运而抗争,把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精神与决心,五四运动的内涵和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有不同的表现。



在抗日战争中,“五四精神”就是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进行反侵略斗争,将日本帝国主义驱赶出中华大地,用鲜血铸就中华民族的巍峨长城!


在解放战争中,“五四精神”就是紧紧围绕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为人民当家做主谋利益,为和平安定的生活甘当马前卒,为追求真理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书写壮丽的青春诗篇!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五四精神”就是坚决落实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学好知识,练好本领,想国家之所想,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论文写在中华大地上,让生命发出更大的热和光!


在新时代,在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之际,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去纪念这场波澜壮阔的青年运动?新时代的青年人又该如何去传承并为“五四精神”增添时代的色彩?

 

今天我们用行动纪念“五四”


100年前,在国家民族命运未知、动荡不安的年代,青年人都在寻找挽救中国的道路,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追求真理,探索真知,思考人生,思索未来。他们尝试着用各种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各种理论来充实自己,主动、积极地承担起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100年后,国泰民安,社会繁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历史时刻,“五四”对于青年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回顾以往,反思当下,我们拿什么去纪念这场“不能忘却的纪念”?


新时代,青年人的回答很多,虽然没有给“五四精神”下定义,却在用行动践行着“五四精神”,传承着“五四文化”。


复旦大学医学院毕业生:我们应该考虑的是事业,而不是就业问题。无论是兢兢业业独善其身成为一名良医,还是胸怀沟壑兼济天下成为一名良相,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究竟想成为怎样的人,为这样一个目标,设立自己的思路和目标,付出自己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努力,而不是随波逐流,成为一个可以复制的替代品。


重庆市城口县周溪乡“山茶花”扶贫接力志愿者:我在志愿扶贫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与群众建立感情,像帮助家人一样用心用情地去无偿帮助他们,义务指导他们发展产业,根据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地开展工作,沉下心去思考如何把“输血式”扶贫变成“造血式”扶贫。而“扶贫”这两个字的分量也着实不轻啊!每次看到贫困户脸上由衷的笑容,我想这大概就是我最大的欣慰。全面小康谁都不能掉队。


当然,互联网时代,虚拟世界的纷杂也裹挟了不少青年盲目前行。小伙儿的心里装进了萎靡和低沉的游戏,涂脂抹粉的姑娘虽然明艳却不能动人。这也提醒了我们在纪念五四运动的时候,既要回顾历史,感怀先烈;也要守望当下,关注“文化扶贫”,更要强调青年人的“思想小康”!

 

“五四精神”之于青年,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新时代,做好“五四精神”的研究与引导,强化其时代内涵是根本,丰富形式是关键。


首先,加强“五四精神”的研究工作。“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研究“五四”,就是要加强对“五四精神”时代价值的研究,全面分析探讨当代青年的消费心理和文化需求,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以史为鉴、以史为师,深入揭示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意义和要求,将“五四精神”与青年人的学习、创业、就业等发展轨迹结合起来,让“五四精神”走下讲台,走进青年人的心中。


其次,加强青年人的文化研究工作。在信息时代,青年人成为“互联网的原住民”,接触到更加多元的文化,形成了多元的文化诉求和表达方式,也形成了更加具有“个体意识”的价值判断。因此,传承“五四精神”,要跳出传统的说教,深入研究青年人的文化喜好、文化需求和消费渠道,用“青年人的语言体系和表达方式”来教育和引导青年人。



第三,加强“五四精神”的文化文物整理工作。保护历史才会留住根脉,传承精神才能开创未来。加强对五四运动史料和文物的收集、整理、保护力度,通过建立各类纪念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通过“看得见、摸得着、有温度、有颜值”的“五四文化”文物,来传承“五四精神”,留下历史记忆,为后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打通体验渠道。


第四,创新“五四精神”的文化载体。一是把“五四精神”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惠民和文化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统筹发展。二是立足“五四”青年节,积极开展特色文化教育,结合民俗体验、节日旅游、主题活动等抓好示范,把弘扬“五四精神”与艺术创作、文化旅游和创意设计等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好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三是坚持各类媒体齐动、线上线下互动,运用3D、VR、A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五四”青年节文化的传播。


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有一段文字论述青年工作,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可见青年人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李大钊曾经提出“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今天我们亦可提出“‘五四’精神之于青年,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传承弘扬“五四精神”,激励青年人牢牢把握人生航向,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释放青春力量,创建青春之人类!


(本文发表于《小康》杂志2019年5月上刊)


END


美   编 | 洪欣言


推荐阅读


00后的娱乐活动已被数字媒介主导?

央视网力挺B站:年轻人爱在这里搞学习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你达到平均水平了吗?

地名的“前世今生”:从资源到资本仅一步之遥

莫要“青春荒”,从青年文化中寻找你要的诗和远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