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易水湖读书会 | 把灵魂装进肉体,把论文写在大地

言之有范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欲知漓江风景美,何必千里下江南”。7月10日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带领27名硕博研究生及部分青年教师来到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安各庄乡新东古县村的易水湖畔,正式开启了为期5天的“易水湖读书会”活动。现将读书会分享及研讨内容与大家分享。


把论文写在大地


易水湖畔,山色怡人,水天相接。早在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便在易县安各庄乡新东古县村建立了学术实践基地,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初衷,为广大的研究生们提供一个课外调研实践的平台。时隔数年,范周教授带领27位师生再次来到新东古县村,在美丽质朴的乡间,展开了为期五天的读书交流活动。



7月10日下午,易水湖读书会动员大会上,范周教授对本次读书会的目的以及要求做了简单的说明,并回顾了八年前在新东古县村的调研生活。时过境迁,易县已经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但村民对于文化的需求与知识的渴望有增无减。再赴易水湖,一要深入农户,开展乡村调研,了解当前村民真实的文化需求,观察中国北方乡村的社会生活,为学术研究与报告撰写积攒第一手材料和经验。二要利用机会,进行读书交流与分享。与专业相关的原理书、经典书是阅读的重点。除此之外,本次读书会还将全程进行网络直播,读者朋友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我们一同进行交流与互动。


2011年我院师生易水湖调研合影


2011年我院师生在易县田间劳作


晚上,师生们一起就国学经典著作《论语》进行了集体阅读。全体成员逐字逐句阅读《论语》原文及译文,在三个小时内读完了前十篇。《论语》是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影响深远。在前十章的篇幅中,既论述了关于孔子的政治主张、学习方法、道德观念,又记载了孔子在衣、食、住等生活方面的要求。通过阅读与学习,能汲取古人的智慧,获得思想的启迪,从著作中找到前进的目标与安身立命的意义。


这两天,全体研究生还就每人行前准备的自选书目进行了阅读分享(文末附自选书目清单)。



范周教授就研究生的自选书目交流会进行了总结。他提出,阅读应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回归原著。近年来,中国学术成果越来越多,论文数量不断增长,青年知识分子开始出现了浮躁之气,并向外蔓延。不少论文中的论据,是第三、四手的论据,学术思想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因此大打折扣。回归原著,通读经典,能直接高效地体会学术大家的思想精髓与宝贵之处。第二,重视阅读方法。读书不应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有效、科学的阅读方法能避免在读书上走错路,走慢路。第三,学会找问题。阅读是一个过程,阅读之后,要学会找那些背后不为人所知的问题与细节。第四,要有领悟。用心去体会作者的观点、看法与思维,去体会一切客观的事物。客观事物可能并不是本源,但至少是一部分。在阅读之后,获得“本我”独特的思考结果,进而继续传播。第五,得到提升。拥有思辨的能力,进行比对、借鉴,不断地思考,用“第三只眼”去看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



可以看出,本次读书会一直在强调“接地气”的调研写作,以及回归经典、研读原理。为什么要研读经典?经典原理的阅读,对于文化产业专业的学习与研究有何帮助?


回归经典,脚踏实地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出现过的书籍浩如烟海。但可以真正被称为经典作品,却是凤毛麟角。经典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人类经验的高度总结,这样它才会对后世有持久的指导性意义,它才能够穿越时间的隧道和历史的长河,为人们所长久研读。经典的影响潜移默化,在沉淀于个人的行为举止时,又彰显着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因此可以说,经典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注解着时代的精神风向。


《论语》《道德经》正是中华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精华浓缩。研读经典著作,以读书之风带动文风、民风、学风的转变,这是一番大事业,意义重大。但是,如今当代大学生、研究生、青年知识分子养成常读经典的却不多。范周教授在此次读书会中特别强调,对于原理经典著作,一方面要“专心致志”“原原本本”“反反复复”地读,要“追根溯源”,要通过“细嚼慢咽”去感悟原理经典的思想价值和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在阅读原理经典著作过程中,要领会原理,不被原理所桎梏;忠实原著,不被原著所束缚。


原理经典之意义


研读原理经典是把握文化研究的基本功。文化产业的经典著作蕴含并集中体现了产业各领域演进发展的基本原理,是文化产业理论的本源和基础。这些著作不仅包含着作者文化研究、探索过程中总结概括的优秀的思想成果,而且体现了其追求理论高峰的艰辛历程。把握一民族、一地区、一领域的现实状况和背后逻辑,需要追本溯源、精读原理。学习文化产业的教科书,固然可以掌握文化研究的基本原理。但如果要更深入的理解文化原理的内涵和意义,仅仅依靠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抽象化的概括和表达,容易将原理表象化,无法真正掌握其背后的脉络。因此,在乡村研读原理经典著作,不仅可以直观感受作者宽广的理论视野、多样的知识领域、不同的论证方式和独特的思考角度;而且在乡土中更容易让我们贴近理论研究的“原始土壤”。



研读原理经典可以加深理论学习和研究深度。重视学习和研读文化研究的经典著作,是文化产业研究生应该具有的一个学术习惯。范周教授带领博硕研究生研读经典并分享体会,为践行学术研究做了表率。在学习、研究经典著作,不管是领域的专业著作,还是如《论语》《道德经》等传统经典,应该专心致志地读、原原本本地读、反反复复地读,真正静下心来去感悟、去领会、去学习经典著作。同时,应加强研读与思考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联通、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不断提升经典著作学习研究的水准。正如此次一组的分享,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理论》《江村经济》到新时期《新乡土中国》,串联起了时间脉络;梁漱溟与费孝通先生都有在乡村亲身实践的经历,为理论提炼做了很好的背书。


附:“易水湖读书会”自选书目清单


文化空间:城市与乡村

《第三空间》 爱德华·亚索 著

《新乡土中国》 贺雪峰 著

《江村经济》 费孝通 著

《乡村建设理论》 梁漱溟 著

《城市与城市文化》 史蒂文森 著


文化·媒介·社会

《理解媒介》 麦克卢汉 著

《艺术与经济学:分析与文化政策》 布鲁诺·S·弗雷 著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萨缪尔·亨廷顿 著

《社会学的想象力》 C·赖特·米尔斯 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少有人走的路》 斯科特·派克 著

《菊与刀》 鲁思·本尼迪克特 著

《论美国的文化》 彼得·弗兰科潘 著

《无缘社会》 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著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史蒂芬·茨威格 著

《艺术的故事》 贡布里希 著



工具推动思想前行

《如何阅读一本书》 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著

《未来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 著

《定位》 特劳特 著

《长尾理论》 安德森 著

《极简经济学》 摩西·泰勒 著

《麦肯锡思维》 洛维茨 著

《二十世纪简史》 杰弗里·布莱内 著


END


责   编 | 邢   拓  曹   峰

美   编 | 邢   拓


推荐阅读

中国真的有便利店文化吗?

景区频频破产,旅游“大投资”时代刚开始还是已经结束?

以案说案丨乡村旅游缘何这么火?

中国村落,梦里故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