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策解读 | 带薪休假、景区降价……这些促消费的实招打动你了吗?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后简称《意见》),提出了9项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政策举措,包括带薪休假、景区降价、夜间游览等。《意见》的出台,将会给文化和旅游消费带来怎样的利好呢?


幸福产业:民之所盼,也是政之所向


文化和旅游部通报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03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0%;预计国内旅游30.8亿人次,收入2.78万亿元,分别增长8.8%和13.5%;入境旅游7269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649亿美元,均增长5%。由此可见,居民在文化和旅游方面的消费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作为幸福产业,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快速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文化和旅游消费在拉动消费、提升居民幸福感方面所发挥的作用。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构建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壮大消费新增长点,推进包括文化旅游体育消费等在内的服务消费持续提质扩容。2019年7月31日,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三项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会议的举措:推动消费惠民、丰富产品供给、完善市场监管。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更是从9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政策措施。可见,我国正在持续加强对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的统筹推进,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



 政策特点


政策针对性较强。《意见》围绕消费惠民、消费便捷、入境旅游环境、消费试点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如在消费惠民措施上,提出继续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景区淡季免费开放、演出门票打折等政策,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消费月,举办数字文旅消费体验等活动。此外,《意见》在部署主要任务的同时,针对具体任务还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如针对推进消费试点示范这一主要任务上,提出到2022年,建设30个示范城市、100个试点城市,示范城市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例超过 6%,旅游收入增速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政策联动效应明显。《意见》的出台与政府先前发布的政策体现了极为明显的政策联动效应,体现了对先前政策的呼应与协同。如《意见》中提出要发展假日和夜间经济,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在保证安全、避免扰民的情况下开展夜间游览服务。丰富夜间文化演出市场,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鼓励建设 24 小时书店。这一政策措施与近年来多地出台支持夜间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保持了同步性和一致性。《意见》中还提及整合已有资源,提升入境旅游统一宣介平台(含APP、小程序等移动端)、鼓励各地利用老旧厂房开设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等,与先前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北京市出台的《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有明显的协同性。


融合性特征显著。《意见》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措施,体现了文化产业的融合性特征,不仅是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还有与科技的融合等。尤其是《意见》在主要任务中鲜明提出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发展基于 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丰富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表演、数字艺术展示等数字内容及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产品,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和服务设计的数字化水平。


 多举措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


1

推动消费惠民,拉动消费需求


在旅游目的地方面,《意见》针对旅游景区提出,一方面要制定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景区淡季免费开放、演出门票打折等政策,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消费月,举办数字文旅消费体验等活动;另一方面要提质扩容,加大对旅游景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资金投入,保障景区游览安全,推动景区设施设备更新换代、产品创新和项目升级,加大对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推进“互联网+旅游”,强化智慧景区建设,实现实时监测、科学引导、智慧服务。推广景区门票预约制度,合理确定并严格执行最高日接待游客人数规模。



在旅游时间方面,《意见》提出要发展假日和夜间经济。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单位与职工结合工作安排和个人需要分段灵活安排带薪年休假、错峰休假。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在保证安全、避免扰民的情况下开展夜间游览服务。丰富夜间文化演出市场,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鼓励建设24小时书店。到2022年,建设200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间文旅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开始了对夜间经济的探索,如西安、北京、上海、天津、济南等地相继出台了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


图片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


在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方面,《意见》提出要鼓励打造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促进演艺、娱乐、动漫、创意设计、网络文化、工艺美术等行业创新发展,引导文化和旅游场所增加参与式、体验式消费项目,鼓励发展与自驾游、休闲度假相适应的租赁式公寓、汽车租赁等服务。鼓励文创产品开发与经营,拓宽文创产品展示和销售渠道。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



在旅游保障方面,《意见》提出,一方面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发展基于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另一方面要严格市场监管执法。加大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加强对文化和旅游市场的安全管理,强化对文化娱乐和旅游设施的质量安全监管。


心灵的畅想——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 图片来源于中国日报


2

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体验


消费环境对消费者的体验至关重要。针对当下文化和旅游消费环境中存在的短板,《意见》提出了一些优化措施,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支付环境方面,二是场所设施方面,三是入境旅游方面。


在支付环境上,一方面推动实施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提高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银行卡使用便捷度,推广移动互联网新兴支付方式。另一方面,引导演出、文化娱乐、景区景点等场所广泛应用互联网售票、二维码验票,到2022年,推动实现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除现金支付外,都能支持银行卡或者移动支付,互联网售票和 4G/5G 网络覆盖率超过 90%。


在场所设施上,鼓励把文化消费嵌入各类消费场所。一是会同有关部门依托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邮政和通讯运营商网点,打造群众身边的文化消费网点。二是联合有关部门推动传统商业综合体的转型升级为文体商旅综合体,打造具有文旅特色的高品质步行街。三是鼓励对传统演出场所和博物馆进行设施改造提升,合理配套餐饮区、观众休息区、文创产品展示售卖区等。目前,很多地方在这方面开展了一些积极探索。比如,山东省依托文化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综合文化中心、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了32个创意集市、38家消费集聚区,重点发展参与式、体验式的消费新业态,打造了一批文化消费、旅游休闲新地标。


在入境旅游环境上,一是提升旅游宣介平台水平,鼓励各地开发一批适应外国游客需求的旅游线路、目的地、旅游演艺及特色商品。二是提升景区景点、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机场车站等场所的多语种服务水平。三是完善入境游客移动支付的解决方案,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文化和旅游消费集中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提高境外游客消费便利性。


参考来源:

中经文化产业《权威发布丨<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


END


责   编 | 宋立夫  张园园

美   编 | 张园园


推荐阅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促进居民消费政策,17次提及文化

《新文创消费趋势报告》发布:博物馆文创在天猫上迎来黄金时代

“千城一面”难题:亟待填补的城市文化消费缺口详解

“95后”渐成文化消费主力,但你是否真的了解他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