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与经济,这些书目值得阅读!
今日看点
前几日,在范周教授的主持下,31位学生在网络上开了一场特殊的读书会。现将大家的阅读体会整理出来,以飨读者。今日为大家分享的五本书分别是《中国经济2020》《比较城市化》《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城市经济》《激荡三十年》。
《中国经济2020》
作者:王德培
分享人:刘文杰
一、书籍简介
中美贸易摩擦尚未停息,香港暴乱行为持续升级,第四次金融危机逐渐展开,信息文明进入高级阶段,数字货币走上历史舞台,产业领域面临大洗牌……“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抬头黑天鹅漫天遨游,低头灰犀牛满地撒野”,不确定的外部环境让人备感焦灼,对中国经济走势的认知也愈发迷茫。
本书旨在对2020年的中国经济进行深入解析和预测,探讨究竟是谁开启了破碎化的序幕,指出中美贸易冲突既是终极也是过程,提出中国“三个世界”观点,带领读者穿越重重迷雾,寻找中国经济新亮点。
二、阅读感悟
读完本书,总体上有以下几点感想:
第一,本书内容丰富,具有可读性。从国家层面讲了形势——百年一遇之大变局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经济下行6+1”和“经济上行6+1”);从区域层面讲了城市的发展、地方经济的发展、东北振兴等等;从产业层面讲了讲各个热点方面的情况,诸如中美贸易战、5G、数字货币、中国股市、房地产、汽车产业、文化产业等社会较为关注的内容。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可以说是一份迅速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简报,将会进一步拓宽读者的视野。
第二,本书优点突出,也存在一些不足。本书各章节连贯性还不够严谨。本书涵盖了很多行业的发展情况,可见教授的见识广博,但也不可否认,很多方面也只是泛泛的说明。
特别是读到文化产业这一篇的时候,感觉作者对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有所混淆,通篇在讲“文化”是什么,一会讲“文化产业”,一会讲“文化创意产业”。在抓核心问题的时候也只是说到了特色小镇、夜间经济等文化产业非核心内容。从本篇可以推断出,其他篇章也应该是抓了一些热点但不一定是该行业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这对于外行的读者来讲,可能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行业的资深从业者或研究者而言,或许有些浅薄。
第三,对于书中讲到一些热点问题,既有概括,又有提问,还有思考和建议,做到了自圆其说。例如,对于5G,作者认为中国在5G方面已实现弯道超车,而5G将借助通信全方位引爆产业革命,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关于数字货币的说法,书中称数字货币将是信息文明的货币,还拿Facebook发行数字货币遭到美国政府反对进行举例。尽管目前各国都不承认这种会削弱统治权的新事物,但由于其天生的先进性,数字货币代替传统货币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比较城市化》
作者:[美]布莱恩 贝利
分享人:谭雅静
一、书籍简介
布赖恩·贝利是20世纪中期以来最有影响力的美国地理学家和城市研究学者之一,也是60-80年代近1/4世纪中被地理学界最频繁引用的著作者。20世纪70年代由贝利所撰写的《比较城市化》一书,向读者展现了20世纪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发展的具体道路和相应后果。
作者通过对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过程的比较研究,认识到在20世纪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尽管城市化存在很多共性,但是城市化的道路却各不相同,差异化主要源于文化背景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并产生了多样化的后果。
本书首先分析了19世纪工业城市化的特征,讨论19世纪发生在城市中的社会转型所引起的人口和社会运动,并指出城市规划的出现是作为对城市负面影响的一种反馈。
其次,对北美国家、第三世界国家、欧洲国家的城市化过程进行描述和分析。关于北美城市化动力机制和人文结果,从规模、相互作用密度和内部差异三个方面来进行解释。关于第三世界城市化的道路,作者认为不同于西方,且不必都按照美国在20世纪中叶所具有的形象成为世界其他城市的榜样;作者也批判规划师对城市的规划存在缺陷,需要对传统文化价值进行审视。
二、阅读感悟
我国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19.99%到2019年末的60.60%。1978年,全国只有193个城市和2000个小城镇。经过1978—2002年撤乡设镇、撤县设市和撤行署设市的数量扩张,1992—2013年开发区建设热潮、新城区建设热潮和撤县市设区热潮的规模扩展,2002—2018年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的集群发展。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各级地方政府大力推动城市化。
有专家提出我国的城市化是土地的城市化而非人口的城市化。因此,应该回到城市化的最初定义: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城市化无论是经济学家认为的生产方式的改变,还是社会学家认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其目的都是应该从人的本身出发,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为宗旨。城市化不仅仅停留在城市的美观和现代化上,而且还应该体现在更高的包容性上,能够给予各类人以平等的发展机会。眼下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人为的扩大城市的土地范围,造就出一个个千城一面城市,而是应该采取市场主导城市化进程,征收房产土地税,允许城中村的存在以及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权益,以降低城市化的成本,让农村人口有机会融入城市,共同支撑起城市的繁荣和稳定。
在西方国家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逆城市化的趋势,这是对城市化进程的一种反思和审视。同样,在我国,也要理性思考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面对的诸多问题,如贝利所说,是否有必要以美国(或者某个城市)为蓝本,如何避免规划师的规划缺陷,结合传统文化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城镇化。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作者:简·雅各布斯
分享人:侯雪彤
一、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简·雅各布斯(1916-2006)是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师、作家。她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早年做过记者、速记员和自由撰稿人,1952年任《建筑论坛》助理编辑。她在负责报道城市重建计划的过程中,逐渐对传统的城市规划观念发生了怀疑,并由此写作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
自1961年出版以来,这本书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城市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而对普通人的尊重与关怀,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是这个系统活下去的核心。当车行道越来越宽阔,居民区被栅栏围起来,小杂货店与充满生活气息的街边小摊被抹去,一个又一个庞大建筑的兴起,只会导致隔阂与冷漠在城市里滋生,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活力便失去了。
二、对比分析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1961年出版,面对近年兴起的大城市群和大城市病相关论述并不准确,而爱德华葛莱泽在2012年所著的《城市的胜利》一书对雅各布斯的理论有所传承,更贴合现代大城市的发展现状。
《城市的胜利》一书中有部分理论和论述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脉相承,但是由于《城市的胜利》出版的时间较晚,对于城市功能、城市发展等问题更加贴近现实,关于城市贫民窟,城市建筑等问题的观点二人存在不同的看法。
比如,应该限制城市的高层发展。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强调底层化社区的重要性,以保证街道的安全,以及生活的质感。然而格莱泽认为,雅各布斯的这一结论源于其在格林威治村的生活经历,但是城市的高楼大厦虽然不一定有格林威治村那样漂亮迷人,但也有许多不错的餐馆和各种各样的商店,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行人,街道也是相当安全的。而向上发展的城市,也能够制约人们平面拓宽的野心。
由此而看,相比于雅各布斯,格莱泽对于城市的多样性的理解更加宏观,不拘泥于城市的交通、建筑等物化的多样性,而是关注城市的本像,比如他提出改善贫民窟,不如改善贫民。
《城市经济》
作者:简·雅各布斯
分享人:祁吟墨
一、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为简·雅各布斯 (Jane Jacobs),美国-加拿大著名学者、作家、社会活动家。2018年,雅各布斯“城市-经济”三部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还有《城市与国家财富》《经济的本质》。
城市和乡村谁先出现?城市经济如何运转和扩张?未来的城市会有怎样的发展模式?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如何分析和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本书共分八章,围绕城市的起源、发展以及对经济的重要性这些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基本话题展开层层递进,通过对世界史上许多城市生老病死的真实故事的生动讲述,试图为读者揭开城市发展之谜。
对于城市及其经济发展的过程,简·雅各布斯认为,第一,城市和城市经济的出现先于乡村和乡村经济,这也是本书最为重要的观点之一。“最彻底的农业国家,农业生产率也最低,而城市化最彻底的国家,生产的食物一定最为充足。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往往都在城市的发展之后。”
第二,城市发展来源于在旧工作基础上新工作的创造,她将这一环节归纳为公式:D+A—>nD,其中,第一个D代表原工作的劳动分工,A代表加进来的新工作,nD则代表数量不定的新劳动分工。也就是说,要扩展经济,就必须创造新工作,而模仿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三,城市的成长来自于不断进口商品过程中产生的乘数效应,即城市增加它的进口,并且因此能置换其中的多数;置换进口后,城市能产生更多出口;因而城市进一步增加进口……如此循环往复。
二、阅读感悟
1.硬币有两面,你能看到哪一面?
“城市先于农村”“无效率的城市比有效率的城市更具前景”“贫困与经济停滞只是因为经济没有发展而已”……书中的这些结论似乎与数百年来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们给我们灌输的思想完全相悖,固有的认知随着阅读的深入被不停地动摇甚至颠覆。简·雅各布斯并没有选择用量化模型来解决经济问题,而是从眼睛与心灵出发,通过大量的精妙例证让我们明白城市的生命究竟来自何处。例如,为城市消费者宰杀和包装肉食、利用动物脂肪生产肥皂、种植紫花等园林植物,这些“乡下的劳动”以前全都是城市的工作。
再例如,堵车、废气、污水和噪音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它们并不是进步带来的问题,而是停滞的证据,因此需要看似高成本又无效率的开发工作。这些又反常理又逻辑严谨的观点实在让人无法不惊叹于作者“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勇气和智慧,正如《纽约太阳报》评论的那样,“简·雅各布斯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即使我们一时无法同时看到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也千万不要放弃洞见另一种可能的尝试。
2. 城市的命运并不是天注定,而是靠自己来创造
区位因素对于城市而言往往被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就像我们在地理考试时总会率先分析一个地区的区位那样。而简·雅各布斯认为,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其他禀赋对城市发展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原因都在自身之内,在于其内部的各种发展进程与发展系统。城市的命运并不是天注定,而是靠自己来创造。这也印证了为什么伊普斯维奇拥有全英国最好的天然港口却没能成为城市,地理位置不如横滨的东京却成为了从事大规模贸易的超级城市。
对于某些城市而言,我们找不到过于优越的先天优势来解释它们何以发展得如此。华盛顿、渥太华、海牙、堪培拉,这些曾经被随机选定为首都的小型居住地都是例子。正如公元前600年的阿尔凯奥斯在描写希腊的城市时写下的,“造就一座城市的,不是精良的屋顶或坚固的城墙,也不是运河或船坞,而是善于利用机会的人们。”或许未来城市的样貌,就在你我手中。
《激荡三十年》
作者:吴晓波
分享人:王径舟
一、书籍简介
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是一部记录和剖析中国经济发展的书,也是一部介于编年体和记传体之间的企业史。全书共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一共5个章节,横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30年的历史。作者以一个民间旁观者的视角,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而是以真切、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经风雨,每一段历史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但是1978年至2008年的中国,却是新中国历史背景下最为闪耀的一段记忆。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一群毫不起眼的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在众目睽睽下,中国正在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上卷记载了1978至1992年间国内的企业变革历程。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
下卷记载了1993至2008年间的企业变革。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和犀利的风格,描绘了这段时期内部分国企和民企在改革和崛起中的艰难历程。其中有柳传志、张瑞敏、王石、马云、吴仁宝等成功的典型,也有禹作敏、牟其中、姬长孔、沈太福等昙花一现的悲剧人物。以鲜活灵动的典型形象,以人物为主体,以事件为血肉,勾画出这一时期中国企业界的脉动,具有一种史诗般的力量。再加上对中国大陆经济体制改革作了全景式的描绘,包括政府的决策、高层领导的指示、区域金融大事件的影响等等。让读者能够从宏观上看出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大量的民企在“不破不立”的环境中用血与肉闯出的一篇新天地,真实地映衬出中国腾飞中沉重的翅膀。
作者在书中说:“过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辉煌,特别对于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它是几乎一代人共同成长的全部记忆。”
二、阅读感悟
读完本书,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询和搜集,得知了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和写作动机。2004年7月,吴晓波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学。他参加了一次关于中国公司成长之路的座谈。激烈的辩论让他意识到,“关于中国公司的所有判断与结论往往建立在一些感性的、个人观察的,甚至是偶尔发生灵感的基础之上,这已经成为国际沟通最巨大的障碍。”正是由于这样的障碍,让作者下定决心写一本能够介绍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后所作出的努力和尝试的书,《激荡三十年》由此诞生。作者能够抓住时代的脉搏,以小见大展示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动历程。
中国企业的发展,是不同类型企业之间此消彼长、相互博弈的过程,它们的利益切割以及所形成的产业、资本格局,最终构成了中国经济成长的所有表象。通过对整本书的阅读,越发觉得,生活在这个充满了变化和激情的大时代,我们每一天都在见证历史。在举国上下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承担起了应有的社会责任。
多年来,中国公司一直是在非规范化的市场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数以百万计的民营企业在体制外壮大,在资源、市场、人才、政策、资金甚至地理区位都毫无优势的前提下实现了高速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民营经济的萌芽是一场意外,而这种意外也决定了民营企业成长初期的野蛮和血腥。野蛮打破秩序,当一切旧秩序被溃然推倒的时候,新的天地即使呈现出混乱无度的面貌,但终将回归理性和稳定。中国社会的发展,甚至是世界历史的发展,都应该遵循客观规律。用孙中山先生演讲时的一句话“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无论如何,我们更应该顺应潮流,顺势而为,因为时代会为每一个人量身定制不一样的生活。
END
美 编 | 路俊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