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分享 | 批判视角下的社会变迁,文化如何融合?

常天恺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文化融合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对于文化本身来说,文化融合从来都不是静态存在的。《文化融合:基于历史学和经济学的文化批判》从历史发展的视角评估了文化的变迁,并对文化和经济到底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共存进行了探索。全书采用批判的态度为文化的融合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简介


埃里克·琼斯(Eric Jones)是英裔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现为拉筹伯大学的经济学荣誉教授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访问教授。琼斯出生于英国汉普郡,在牛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和经济史博士学位。他长期担任墨尔本大学的教授研究员,还做过很多国际组织和企业的顾问。他的专长领域主要是经济史、全球经济学、国际事务和经济系统,尤其对亚太地区的研究较为熟稔。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欧洲奇迹:在欧洲史和亚洲史中的环境、经济学和地缘政治学》(1981)使“欧洲奇迹”一词流行于世界。其他代表作还有《增长再现:世界史的经济变迁》(1988)、《文化融合:基于历史学和经济学的文化批判》(2006)、《把握工业革命:诱因与反应》(2011)。


书籍概述


《文化融合:基于历史学和经济学的文化批判》(Cultures Merging: A Historical and Economic Critique of Cult)是琼斯的第三部著作,琼斯基于历史学和经济学的维度,以一种批判的态度来看待文化融合。作者从否定“文化虚无性”和“文化固定性”出发,认为文化在短期内可以保持稳定,并且制约着经济发展;但文化会缓慢发生变化,或者发生突变,而这些变化是经济刺激等外部诱因的结果。琼斯将这本书分为三部分:文化分析、文化评论和结论。首先,作者对文化的分析提出了问题,探索了文化变迁以及在文化变迁过程中的力量等问题;其次,通过现实案例对前述的问题进行了解读,通过移民文化、文化保护过程中的案例等对文化变迁进行了分析;最后,作者基于对前述内容的合力引导最后得出文化与经济间的相互性结论。



主要观点


1

文化作为经济分析的中心


琼斯找到了少数关于论述经济和文化间关系的经济学家观点,并形成了自己的逻辑起点。文化和经济的相互作用的观点迫使我们回到历史分析中,以弄清到底谁影响了谁。通过对这些意见的梳理,大体可以归结为“文化虚无性”和“文化固定性”两种对立的阵营。“文化虚无性”是大多是经济学家采取的立场,他们认为文化是否真正存在,都对经济问题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其存在;“文化固定性”继承了文化相对主义者的观点,认为文化是首要的,文化是根本性的。这样的归类法也成为作者在研究中的核心理论。


对于这两种观点,作者都进行了否定,并试图考虑一种进化机制,即过渡到文化变迁问题中。作者认为,对于文化,不是存在不存在、重要不重要的问题,而是它如何变迁的问题。跳出既有框架来研究文化变迁中的问题,是一种基于历史的视角更好的探寻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法。应用这一研究方法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文化与经济相互作用,文化对于经济的作用类似于刹车或过滤器。


2

文化的流动性与黏滞性


流动的文化和黏滞的文化看似矛盾,二者却统一于文化的性质之中。流动的文化和黏滞的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出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既相互联结又相辅相成。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分析,正是由于不同力量的作用使得文化既具有流动性也具有黏性,这也是文化变与不变的原因。文化是有黏性的,这一点在宗教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文化几乎没有受到外部冲击的可能性,宗教的教义和人们的社会习俗、文化习惯很少发生变化,可以长时间内持续保持稳定。然而,稳定性是有条件的,文化也是流动的。当不同市场开始竞争,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的时候,文化黏性将不复存在,文化最终会走向融合,这一点显著表现在不同国家人们的行为模式上。华人学生之前不愿意参与课堂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常态,也形成了一种成见。但在移民环境下,这些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作者认为,文化永远处于不均衡之中,每一种文化都代表了一种在当前的经济力量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均衡。当均衡得以保持的时候,文化是黏性的;当均衡被打破的时候,文化就出现了流动性。


3

移民社会视域下的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的方式有很多,贸易扩大、语言融汇、竞争性宗教的兴起、计算机通讯技术的进步、识字能力的提高都有助于文化融合,而这些也都可以归结于信息成本的下降。然而,由于统治集团的干预,信息成本的下降并不一定引起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是在文化竞争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移民社会为分析文化融合的进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环境。纵观美国和澳大利亚移民社区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在移民文化中既有继承的部分,也有演化的部分,但二者没有明确的区分边界,这也进一步表明了文化的流动性和黏性。


移民社会带来了文化的变迁,也承载着对移民地所在国家和社区的认同。在移民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奠基者效应”较为明显。即先到的移民会结合当地的实际环境衍生出一种新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对后来的移民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使他们逐渐融入这种地域文化中。尽管移民过程中都会夹带着各自起源国文化的特征,新的移民所携的起源国文化也会受到移民地文化的排斥,但不同文化在竞争之间最终会实现融合。经历两三代甚至更长的时间后,移民们会建立起在移民地文化和价值的认同,而不再是对起源国文化的认同。


思考与评价


1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关于文化和经济关系的论述早已有之。文化与经济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马克思认为:文化和经济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是文化的决定性因素,起着根本性作用;另一方面,文化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先进的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对经济具有阻碍作用。琼斯的观点与马克思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琼斯认为,文化与经济之间相互作用,而经济对文化的影响是起主导地位的。为此,他建立了文化和经济的联系,并且将文化形象的比喻成经济的刹车器和过滤器。


近年来,文化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文化经济学研究不断深入。澳大利亚学者大卫·索罗斯比(David Throsby)提出的“同心圆模式”为研究文化经济学,特别是文化产业提供了经典的理论。索罗斯比认为,经济学与文化存在密切的联系,价值是二者的连接点。对于一项事物我们要从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两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为研究文化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关于文化经济学的论断主要有时空论、市场经济学、政策经济学等理论研究。而琼斯对文化和经济关系的分析无疑完善了文化经济的理论,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2

文化间的借鉴与融合


文化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种文化的存在也非一组静止画面,而是一组移动画面。文化快照掩盖了文化长期表现的易变性。文化从来不像表面上那样的坚若磐石,大陆漂移一直在起着作用,甚至地震的发生会使得惰性系统突然转变。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发展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长期以来,中华文化在充分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文化需要在交流中才能获得长久发展,单方面的文化保护则会制约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文化保护主义实质上是与文化融合趋势相背离的一种力量。一定程度上,文化保护带来了文化生产的无效率。例如书中的案例显示,澳大利亚和欧盟的文化保护政策并未取得很好地效果,反而使得一大批有才华的导演和艺术家迁徙到美国。


这启示我们在今后的文化管理中,一方面要坚持底线,守住中华优秀文化的根,警惕西方的文化渗透;另一方面也要充分激发文化创造的活力,提供相对包容的环境,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


3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正如书的副标题所展示的那样,这本书是批判性的。批判的内容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性,琼斯的这种批判既指向了西方,也指向了东方和伊斯兰世界。然而,他对法国文化的嘲讽和调侃以及对于东亚,特别是中国,有些批评让人难以理解。一方面,与琼斯的生活背景有关。作为一名英国人,他对起源国的制度和文化有所偏爱也不难理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的“文化折扣”问题。要尽快让西方了解真实的中国,改变既有偏差的认知。此外,由于书中引入了大量的宗教、传统习俗的案例,这使得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理解起来未免有些晦涩难懂。


然而,就本书的主题性来说,我们还是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书中多数的文化批判是善意的,如果被批判的方面能得以改进,我们无疑也会从中受益。在分析和研究问题时,我们也要抱有批判性的态度,构建批判性思维。审慎的对待社会现象,深刻思考背后的内在逻辑,形成自己独特的洞察。


结语


文化融合是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正如全球化的进程一般。《文化融合:基于历史学和经济学的文化批判》探索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并从历史的演进视角分析了文化融合的过程。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和经济的价值连接点,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要深入探究文化融合的路径,正确处理本民族文化同其他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文化复兴未来可期。相信中华文化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一定会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化会更加异彩纷呈。


END


美   编 | 万晨阳


推荐阅读

读书分享 | 你准备好迎接“永生”了吗?

读书分享 | 超越“乡土”的中国,文化如何自觉?

读书分享 | “我很忙。”“我也是。”

读书分享 | 中国文脉:《万古江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