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分享 | 超越“乡土”的中国,文化如何自觉?

万晨阳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是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站在本土历史文化传统与世界现实格局之上对中国道路全局性的观照,在习得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同时,创造性地结合了中国社会实际来思考中国问题的视角 。如何站在这种视角下对展现出全新面貌的中国社会进行全局性的文化建设思考是需要不断思考的重要命题。


书籍简介


当前,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基于此背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将面临怎样的挑战等问题始终萦绕人们心头。正是出于对当代中国现实和文化处境的关怀,重新认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现实意义。在第二届中国文化论坛中,数十位学者在“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的思考下,展开对去全球化时代中国文明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并根据学者的观点与思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黄平编撰成《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一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书一共分为六大主题,第一章是乡土中国、文化自觉与费孝通;第二章是乡土中国:历史与现实;第三章是城乡关系与当代新农村建设;第四章是传统礼仪与礼法的现实意义;第五章是乡土中国与文化中国;第六章是乡土中国、文化自觉与教育使命。每章节最后是围绕主题展开的论坛现场的发言与讨论纪要,尽量将现场热闹和百家争鸣的氛围记录下来给读者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和无限的思考空间。全书由“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破题,以“三农中国”和“新农村建设”为落点。用编者黄平的话说,是把“三农”问题放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大框架下来探讨,而不是就“三农”谈“三农”。




观点摘要


1

“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


根据书籍表述,所谓“乡土中国”,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而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即中国社会的乡土性,费孝通也在1990年后的文章中提到需要建构一个超越“乡土”的中国。这本书中提到的“乡土中国”,按照书中学者的说法,实际上是“中国的乡土性”。虽然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疾步前行,但是中国的乡土现实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命题。中国社会和中国知识界自1999年底展开的关于三农问题的热烈讨论,至今仍在进行。


而所谓“文化自觉”,指的是一个基本取向,即无论如何对外开放以借他山之石,无论怎样希望与时俱进乃至“与世界接轨”,缺乏基本的文化自主和精神自觉,都不可能生发出自己的问题意识和对问题的深刻理解与阐释。“文化自觉”这一命题中的“文化”涉及经济、政治、法律、教育、学术和其他领域的方方面面;“自觉”表达的是在全球化的处境中对于中国的文化自主性的关切和思考,而这一关切和思考不可能不涉及中国如何在开放条件下寻求经济、政治、法律、教育、学术等领域的独特的变革道路这一现实问题。1999 年在《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经过的回顾和体会》一文中,费孝通这样解释“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去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位。


2

礼治


书中以“农村较之于都市为何农村更为淳朴”引出对“礼治”的探讨。因为农村能够更好地保留仁义道德,在农村更大的约束力“礼”在制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但是随着时代变迁,礼在农村的效力也逐渐减弱,于是这时候作者便提出了“治”,这里的治不仅仅指的是硬性的法治规则,而是对乡村文明的重建,把“治”放到乡村建设上来。


3

乡村建设


书中阐述到解决农民与农村的方式既不能走欧美资本主义的老路,也不能走俄国社会主义的新路,这是由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的。书中提及中国是乡村本位的社会,中国未来的发展只能认取自家精神,让农民对自己乡村文化有更多的认同感和共鸣感,农村是中国的根,农民是衣食父母,农村安定了,才有国家的安定,农村富余了才有国家的富强。


4

经济发展与让人性发展的脱节


书中指出“消费主义一再向人们暗示节俭是不对的,有钱是体面的,没钱是可耻的”,因此随着经济发展,农村文化也受到现代消费文化的影响,而逐渐变得更加世俗化、利益化。针对这一问题作者提出明确观点,“我们谈中国与文化自觉所面临的时代任务就是在这个家底面前如何消除近代以来畸形经济发展观所产生的乡土中国社会文化所失的影响,是使国的社会发展道路不至于偏离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由此指出明确的切入点便是着力于乡土中国与文化勠力:“首先我没有立足于自己的历史传统来夯实自己的发展道路,在这方面我们有一个值得骄傲的还没有被资本和去哪里侵蚀太多的山河;其次我们要近观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并积极参与竞争,为自己在发达国家主导的自由贸易规则中谋得生机,保证自己不过分受这个规则的左右,从而有一个相对灌输的调整空间。最后在国内的资源利用的法律、法规的创建上以乡土中国的基业为社会契约管理的基准,以广大的乡土上所发育起来的政治经济权利体系约束全球化的消费主义文化对资源的崛起和滥用,并以此抵制资本与权利对这些资源的侵蚀。”


思辨与启示:乡村建设中文化如何扶贫扶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尽管2012年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扶贫工作不断深入。但是截止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1660万人,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期,农村扶贫工作仍然紧迫。传统的扶贫主要是从经济物质上进行辅助,而贫困地区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既要从经济上加强扶持,更需要加强智力开发。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化扶贫就是指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以帮助,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素质,尽快摆脱贫困。然而,在乡村建设与扶贫工作中,许多地区的工作就曾陷入了一个怪圈,即一味地授之以鱼,而不懂得授之以渔,结果是很多地区不但没富起来反而“越扶越贫”。不久前在网络上受到大批网友的关注的一段扶贫女干部苦口婆心“骂”贫困户“忘本”的视频中反映的就是在政策和财政的大力支持下要加强对文化建设上的扶贫工作。其实真正的脱贫,是要挖掘农村中值得发展的元素和要点,加强文化建设,激发村民的文化意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许多贫困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传统的扶贫模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因此很多人选择外出务工弥补家庭支出,由此产生留守儿童、农村人口流失等等一些列乡村建设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非遗+扶贫”是让农村重焕生机与活力的可行路径。该模式让许多外出务工人员重返家乡,不仅为贫困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也让“非遗+扶贫”的力量更有温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8年8月以来,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指导十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其中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包括苗绣、唐卡、丰宁满族剪纸等等。截止2019年9月底,10个重点支持地区的156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共开展培训2065次,培训人员23802人次,共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8005人(6286户)参与就业。 “非遗+扶贫”在传承传统技艺、保护非遗文化的基础上,让村民减去了外出务工远离家人的烦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来源,体现出“非遗+扶贫”传承传统、关怀群众的情怀和温度。“非遗+扶贫”打造出非遗元素激活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助力经济振兴,经济振兴提升生活水平的立体化模式,既能够在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能够在市场激流中守住文化精神和内涵。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体而言,文化扶贫是文化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治贫”必先“治愚”,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唤醒文化自觉意识,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乡村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


END


美   编 | 隋   缘


推荐阅读

读书分享 | “我很忙。”“我也是。”

读书分享 | 中国文脉:《万古江河》

读书分享 | 人口问题的自由与正义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普通招考报考指南、 “硕博连读”招生实施办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