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 | 宅在家里如何学习,范周老师给你发免费福利啦!
今日看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各地学校纷纷延期开学。如何足不出户满足一颗求知好学的心?为配合开展读书计划,提高读书质量,丰富教学形式,并对学生从心理疏导、社会认知等各方面进行辅导,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组织了学院老师为学生录制网络课程,供大家学习。范周教授第一时间组织备课小组,精心筹备“通识课程九讲”内容,并录制课程,期望大家在特殊时期能够停课不停学、光阴不虚度。近期,言之有范也会陆续将“通识教育九讲”课程内容以公益形式与大家共享,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后附课程观看链接。
一、 “通识教育九讲”的台前幕后
接到学院的慕课录制任务之后,范老师第一时间组织学院博士研究生“抗击疫情慕课小组”,经过多次的语音电话会议,最终确定了“通识教育九讲”的选题以及讲课大纲,在老师的指导下,历经多次修改,“通识教育九讲”课程大纲、演讲PPT最终确定。
(“通识教育九讲”备课小组群)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录制了,在婉拒了多个同学以及团队想要参与帮忙录制之后,经过老师反复权衡,为保证课程质量,老师决定在学院办公室以最短时间进行录制。一个灯光师、一个摄影师外加三个在京的老师和同学,便是全部的工作人员。
录制当天恰逢北京新一年的第一场大雪,室外雪花飞舞,室内寒气逼人,但为了保证录制效果,降低噪音,录制过程中并未开空调,从白天到天黑,范周教授与工作人员几乎并未停歇,一刻不停、保质保量地录制完九讲内容。大家不知道的是,录制现场每个工作人员均佩戴口罩,防疫路上一刻也没有松懈。
节目录制完成,后期视频剪辑任务也并不轻松,因为外地专业团队无法复工剪辑,因此,我们找了北京剪辑团队,边摸索边学习边剪辑,身处不同城市的工作人员组成线上后期工作小组,对课程内容进行一段段的推敲与剪辑,反复校对。为保证质量,范老师还后期专门对部分内容进行重新配音。在课程上线之前,范老师也对每一讲的课程内容进行仔细核对检查、修改,期望为大家呈现出更好的课程内容。
(“通识教育九讲”后期工作群)
诚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从筹备慕课内容到录制到剪辑,前后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尽管我们反复校对审核,力求精益求精、准确无误,但仍有诸多不足之处。在此,感谢中传品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为本次课程提供的支持。也希望屏幕前的你们与我们留言互动,多提出宝贵意见。
二、“通识教育九讲”都有哪九讲?
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与灾难抗争的历史,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地震、洪水、瘟疫,总有一些人冲在一线,替我们负重前行,甚至付出生命,但精神不倒,情操永恒。与此同时,在灾难来临后,我们如何积极调整心态?如何利用空余时间自我提升?第一讲给你答案。
回想下从开始上学到现在,你一共学习了多少年?计算一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为74.83岁,按大部分人的16年(本科毕业毕业)求学之路来算,你人生中至少有21.3%的时间都在求学中,但你真的知道如何学习吗?新时代的治学之路又是如何?
爱因斯坦曾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人类社会中很多的发展成果,其实是多个学科共同融合的结果,比如达芬奇的黄金分割比例。如今的时代发展变革越来越快、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的文科理科界限日趋模糊,2018年10月教育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新文科时代已经来临,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电力作为主要能源支持了工业的大生产,从电脑的出现到数字技术重构社会百态,科技进步的力量一次次地超出我们的想象。面对未来,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科技进步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如何理解科技进步对传播关系带来的变迁,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主流媒体和官方渠道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也为舆论引导和舆情管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提升信息素养?如何理性看待舆论?如何在舆论中发掘学术蓝海?
又快到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了,毕业生们每天都在“为伊消得人憔悴”,毕业论文成为了大家最关注的话题。关于一篇学术论文,如何选题?如何文献梳理?如何树立严谨规范的治学精神?是每个专业的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
学术研究应当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探究社会和自然发展的规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要使研究观点和结论令人信服,需要选择正确的工具。对于社科研究,特别是文化产业研究来说,田野调查和实证研究是最常用,也是相对来说较为权威的选择。未来,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交叉学科还会有多少新方法被探索出来,我们拭目以待。
“顶天立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十多年来一直信奉的道理。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科技部也发文提到,要求科研工作人员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那么,什么是“顶天”?什么是“立地”?如何做到顶天立地,这一讲为你答疑解惑。
网友说:“ 2020年的刚开始,就在提醒大家要学会珍惜。”疫情之下,不少人开始反思这场病毒之疫背后下的文化之疫。回顾历史、把握当下,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如何反思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或许应该回归原点,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答案。
三、九讲选题背后的四个关注点
1. 关注抗疫实际情况
疫情当下,此次九讲选题中,有三讲内容主题围绕疫情展开,从文化反思、心理疏导、社会认知、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分析辅导,期望大家能够在家中正确对待此次疫情,做到不盲从、不恐慌。
2. 关注学习共性问题
作为通识课程,此次课程并非就某一问题的系统性讲述,而是着眼于受众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性、通病性问题,课程中针对治学之道、论文写作、调研方法等内容进行答疑解惑,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
3. 关注阅读书目分享
为配合开展读书计划,提高读书质量,此次课程在每一讲内容的文末,均推荐与每讲课程配套的相关阅读书目,同时与学校、学院给大家推荐的读书目录相互契合,就书目选择、阅读方法、读书笔记等内容进行阐述。
4. 关注课后研讨分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受限于时间,课程中涉及的内容并不能进行面面俱到的系统阐述,但是每讲内容都配有单独的课后思考题目,愿大家就课件中的思考问题以及慕课讲课形式等,进行深度分析、讨论,不仅做到学以致用,更对慕课制作提供对策建议,让我们在未来为大家提供更优质的内容。
点击阅读全文观看课程
【特别声明】本视频为抗击肺炎疫情录制的通识公开课,课程仅为教学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行为。因录制时间和条件限制,视频中使用了部分网络视频、图片等资料,在此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愿疫情早日结束,你我相逢在美好的春天!
END
责 编 | 孙 巍 宋立夫 侯雪彤
美 编 | 巩 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