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
今日看点
在当今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国际生产格局下,疫情影响之深和之广都需要充分认识,考虑到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须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中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应对疫情影响的措施。
关于如何应对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长、研究员黄群慧提出了五点建议:
第一,疫情冲击已经影响全球三大生产网络,全球供应链中断风险不断上升,应高度重视我国供应链安全,抓住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的机会窗口,从战略上把握供应链区域化、本地化、多元化、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提高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当全球供应链面临巨大调整,这既是挑战,也是中国促进产业链水平现代化、价值链高端化的巨大机遇。中国将迎来供应链修复和调整的战略机会窗口。对于关键产业、关键产业环节和关键核心企业,要促进其供应链的本地化和区域化;对于一般产业、环节和企业,要促进其供应链多元化和数字化转型,提高我国产业链安全水平。在尽快修复供应链的同时,要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我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第二,基于疫情对产业链的影响程度和产业自身特性,要对我国供应链进行分类管理,针对性地迅速恢复供应链和推进供应链全球战略调整。疫情给大化工行业提供的机会大于冲击,关键是要及时全面复产,抓住机会促进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对汽车、电子、机械、家电、服装等离散型制造的产业,疫情造成的影响比较大。机电、化工、光学仪器、运输设备和橡胶塑料等方面,我国对进口的依赖度较高,较易受到疫情升级的冲击。尤其是光学影像、医疗器械、车辆及零部件、集成电路与半导体等产品,自疫情国进口的高附加值零件、设备面临中断风险,会受到较大冲击,但也是我国替代创新、自我升级的机会。
第三,作为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的一项重大任务,应紧急整合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等资源,在采取综合救助措施的同时,进一步加速建立分重点行业、重点地区供应链安全评估与风险预警制度。在分类指导、分区施策方针指导下,除对疫情严重地区继续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外,其他地区分区分级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力争有序组织企业及早复工复产,是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第四,通过完善供应链金融,提高供应链核心企业以及供应链平台的数字化水平,增加我国产业供应链弹性,促进供应链快速恢复和调整。应该从供应链金融的视角帮助企业恢复供应链运营,对涉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建立重点监测机制,对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和项目,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延长贷款期限和减费降息。通过各种方式推进产业供应链产业平台,协同上下游伙伴企业,聚集各类生产要素,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和供需精准匹配,推进供应链全流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更好地服务供应链网络中的企业。
第五,加强联合抗疫,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国际合作与治理,支持我国企业加快走出步伐,保障全球供应链节点安全,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通过巨大的中国制造产能恢复,加大在防疫物资的全球供应保障,支持世界防疫。推动供应链安全领域国际合作,建立多渠道、多层次供应链安全体系。与国际组织合作,在海事、航运、邮政等领域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共建跨区域甚至全球性的富有弹性供应链。鼓励我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我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和供应链的能力。支持我国企业加强对核心技术、重要原材料、关键节点资源的掌控,在全球消费市场加快构建营销网络。将全球供应链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结合,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数字供应链体系建设,构建“数字丝绸之路”,促进沿线国家核心生产要素、区域优势资源、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有效合作。
参考来源:
[1]黄群慧:中国如何应对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EB/OL].https://baijiahao.
baidu.com/s?id=1662306588878438848&wfr=spider&for=pc,2020-3-27.
END
美 编 | 隋 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