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周 | 疫情防控常态化,文化产业怎样做好持久战准备?
今日看点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疫情已经蔓延至200余个国家和地区,各国经济活动因疫情爆发而迅速下滑,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可能出现-3%的负增长。”全球疫情防控不确定的前提下,恢复文化产业应当做好持久战准备,把握好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危”与先“机”,兼顾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外形势,恢复文化产业仍需标本兼治。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危”
一方面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当前,疫苗仍在全球范围内研制,全球疫情拐点尚未可知,加之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卫生条件有限,例如拉丁美洲、东欧、非洲部分国家,疫情检测能力不足可能导致实际数据被低估。另一方面部分国家“带病”重启可能延长全球疫情战疫时间线。部分欧美国家急于恢复经济生产选择“带病”重启。目前,美国已经有超过10个州宣布“有限制”商业重启计划,这将增加疫情的二次上升风险,这些不确定因素都将延长疫情防控战时间线,对全球经济带来持续负面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全球疫情冲击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仍然不能忽视,全球疫情对国内文化产业复苏的新“危”仍需保持谨慎态度,各部门仍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做好持久战准备。
1
全球疫情不确定将延长文化产业链恢复周期
全球疫情形势严峻将直接对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产生巨大负面影响,花旗集团预测美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将在2020年跌至历史低点1.25%。全球经济下滑直接影响全球供应链,大宗商品下降、股价暴跌等因素将导致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下降,而文化产品全球产业链中断、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最终需求也面临大幅下跌。
一方面疫情影响下全球局势日益紧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疫情对经济体系以及世界金融的冲击使得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日本宣布将投入22亿美元支持日企搬回本国,同时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库德洛公开呼吁美国企业撤回中国。另一方面疫情发展第二阶段,海外近40个国家和地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陆续封城封国,尽管目前有些国家已经陆续开放,但是封国对产业链中断的直接冲击仍需时间恢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国作为文化产品制造大国,其他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疫情过度反应直接冲击我国文化产品制造业。国家统计局一季度数据显示,占据我国文化产业总营收39.1%的文化制造业较去年同比下降18.5%。以玩具产业为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制造国与出口国,全球玩具市场70%来自于中国制造,受全球疫情影响,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20年1-2月中国玩具出口金额为2567.6百万美元,同比下降26.8%,文化产品进出口遭受冲击,加之文化产品贸易存在明显周期,疫情过后仍需一定的恢复期。
2
疫情持续性将影响文化产业就业结构
根据一季度数据,尽管疫情冲击严重,全国尚未发生大规模裁员情况,就业形势总体趋于平稳。但据智联招聘数据显示,30.4%的企业表示将会减员缩编,29.68%的企业无法为员工按时发放薪资,无影响的企业仅占17.81%,显现出疫情冲击下的就业形势存在潜在风险。以受疫情冲击的“重灾区”影视产业为例,据相关数据,2020年至今全国已超过6500家影视公司注销。一季度22家影企预计亏损17.45亿,亏损幅度最大为万达影业。4月22日,据业内人士透露,预计万达电影裁员20%-30%,以院线一线员工为主。
一方面,中小微文化企业就业吸纳能力减弱。文化产业属于人力密集型产业和创意产业,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本依赖性较强。中小微文化企业占据文化企业总数的80%以上,从业人员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77%左右。尽管其就业吸纳能力较强,但其自身资金实力、行业地位等制约因素导致其抗风险能力低,疫情冲击下中小微文化就业吸纳能力下降。
另一方面,二季度文化产业就业率潜在风险较大。尽管一季度我国失业率并未大幅上升,但这是基于一季度政府大幅度优惠扶持、减税减费、财税扶持基础之上。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已相继出台各项政策,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减免税费、增加补贴等措施支持企业渡过难关,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文化企业的燃眉之急。但也应明晰,一季度的大幅优惠政策并非长久之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根据教育部数据,202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874万人,创历史新高。受到全球疫情冲击影响,BOSS直聘平台数据显示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新增岗位同比降幅达49%,而10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同比降幅更达到了60%以上。待就业人数增多、企业人才需求降低的双重压力下,二季度文化产业领域就业压力增加、失业压力增加的概率变大。
3
市场信心严重受挫补偿性消费仍需时间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文化消费作为可选消费首当其冲受到疫情冲击。一季度我国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350元,下降36.1%,其下降幅度在各项支出中最大。尽管有近40亿的消费券补贴做支撑,此次“五一”小长假的触底反弹并未如期而至,与其说“五一”文化消费是报复性消费,不如说其是补偿性消费更为贴切。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0年“五一”小长假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文化消费的第一个“回暖”小高潮。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环比看,2020年清明假期实现旅游收入82.6亿元,日均收入27.5亿元,同比减少80.7%。相较于清明假期,“五一”期间群众出游意愿有所恢复,旅游营收大幅增长。但是同比看,相较于2019年“五一”仍然明显下滑。2019年“五一”假期四天时间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76.7亿元,尽管今年“五一”假期时间较去年多一天,但是旅游收入仅占去年的40%。一方面,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与较大的复苏潜力。另一方面,我国仍有较大一部分消费处于“冻结”状态。在下一阶段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基础上,文旅市场距离真正“回暖”仍有一定距离。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
文化产业发展的先“机”
当然,尽管世界疫情影响下面对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不应盲目乐观,但也不应丧失产业恢复的信心。一方面,疫情防控常态化或可使中国经济恢复赢得国际机遇。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全球疫情冲击等同步发生、相互交织的复杂世界体系里,因为前期“真金白银”的疫情防控,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恢复稳步进行下我国或可抢占先机迎来发展时间差。
另一方面,重大危机将催生社会变革。“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回眸过往,重大危机与历史机遇往往相伴而生。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迎来美国影视产业发展黄金期;互联网经济兴起于非典时期。此次全球疫情影响下,智能经济、无人经济、线上经济逆势上扬,政府扶持导向、社会需求导向也将催生我国文化发展的大变革。把握机遇方能绝地逢生。因此,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应当保持谨慎乐观态度,积极遇危寻机。
1
全球疫情将加速文化产业结构、思维模式变革
在人工智能、5G、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和产业要素的推动下,以数字经济持续两位数增长为标志的社会数字化转型进入加速起跑阶段。社会发展阶段已经从工业化的“原子经济”向信息化的“比特经济”转型过渡。
第一,此次疫情将推动人们消费习惯变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庞大的互联网用户将带动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巨变,为数字消费的蓬勃发展奠定用户基础。无人配送、非接触式服务、线上消费在疫情期间均呈现逆势上扬的趋势。Quest Mobile数据显示,全网用户每日使用总时长从1月23日的50亿小时,上涨到2月3日(许多企业线上复工第一天)的61.1亿小时。但是,疫情过后是否还能保持现在的火热程度仍待观察和判断。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此次疫情将加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数字技术成为新常态下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加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5月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4.8%。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在文化领域不断渗透发展,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文化发展中一种新的经济生产要素,通过强调促进科技文化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提高不同内容形式之间的融合程度与转换效率。具体而言,疫情期间国家扶持、市场需求等多方因素综合作用下,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直播电商在疫情期间迎来发展新高峰。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的总规模达到4338亿元。预计今年中国在线直播的用户规模将达5.24亿人,市场规模将突破9000亿元。
第三,数字化趋势下,线上教育、线上办公、智能康养等新兴文化业态倒逼文化产业变革传统思维方式。疫情之下,许多线下娱乐需求、教育需求开始向线上转移,CNNIC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截至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2020年初,全国2.65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用户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在线教育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未来,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教育、线上办公模式是否仍会持续火爆仍待观察,但这种在线思维模式的转变是文化产业相关从业者应当重点关注的。
2
“新基建”的快速发展将助推文化发展势能转动能
基础设施建设通常投资大,对经济的拉动、带动作用较大。在2008年全球经融危机后,中国开启“四万亿”救市计划,其主要用于增强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疫情期间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消费相对疲软,以投资拉动消费是疫情后期恢复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较于传统基建,新基建更侧重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概念界定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可预见的是,新基建将为“稳投资”工作提供坚实支撑。根据工信部赛迪智库发布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新基建”七大领域预计带动直接投资超10万亿元人民币。据三大电信运营商透露,截至2月底,我国80%的5G网络建设按计划实施,预计今年将建设开通55万个5G基建,而5G基建为代表的“新基建”迅速发展将提升文化产品的内生动力,推动文化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是“新基建”将提升文化产品内生动力。新基建将在要素和市场层次对文化产业带来革新,促进产业升级,提升新旧动能转换效率,加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积累的巨大势能转变为产业发展动能。新基建将缩短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的过程,加速产学研一体化,缩短科技手段应用到文化产品的时间。
二是“新基建”助推文化治理模式现代化。文化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文化领域的治理体系与社会治理的其他体系有机整合不足。疫情冲击下,文化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不足更加凸显,3月份剧院、景区恢复开放又紧急喊停也从侧面显现出我国文化应急体系的不足。而基于5G、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通过收集、分析、应用城市大数据信息构建智慧城市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以新基建为依托更新文化治理手段和治理模式能够更好的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例如,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智慧旅游、智能监控、线上预约、线上旅游等均体现出新技术在提升文化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性。
3
全球援助提升中国国际文化软实力
疫情冲击下,加速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渗透与交流。国际重大传染病的新挑战下,也让世界各国重新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疫情期间,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中国政府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截至4月10日,中国政府已经或正在向127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等在内的物资援助。
疫情发展至今,外国媒体和公众对中国的印象也不断发生变化,从一开始的“妖魔化”,到表彰和感谢中国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努力和对外援助,这代表外国政府、媒体和公众对中国国家形象有一个新的认知,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尽管对中国政府、中国国家形象污名化声音仍然存在,但是中国政府的做法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大部分国家的一致认可。
纵然当前逆全球化思潮盛行,但仍然可以看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谋求合作发展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疫情期间,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得到提升,无论是他国政府、国际组织,还是普通民众都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有所变化,我国整体国家文化形象输出或可迎来新机遇,但也应明确,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不是单靠一个事件就能被完全认可。疫情过后国家文化形象的构建仍需多方力量相互配合、精耕细作。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索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国文化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机遇期。文化产业结构亟需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全球产业链分工上亟需从垂直分工转向水平分工,不断提升国际文化产业链条的地位作用。
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集聚性感染仍然存在,疫情防控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在此形势下,既要看到疫情防控带来的积极变化,加快恢复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也要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文化产品作为精神文化需求的产业,其恢复周期会比生活必需品领域要长。面对2003年非典疫情,中国电影产业经过近半年才慢慢恢复。而此次疫情较非典时期破坏力更强、影响力更久,文化产业的恢复发展仍需做好持久战准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标本兼治,维稳和改革缺一不可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因此文化产业各个领域各个部分应当做好后疫情时代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促进经济社会运转正常“动起来”。因此,疫情防控要为各项文化活动有效开展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不仅要把前一阶段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作为长效机制延续下去,还要不断适应新情况新变化,科学研判当前形势,做到视野上更开阔、思路上更灵活、用力上更充分、措施上更精准。
前文分析到,二季度文化发展面临着中小微文化企业亟需纾困、文化领域人才就业压力大的双重风险。因此,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一方面要治“标”,在“六保”“六稳”过程中继续做好维稳工作。另一方面要治“本”,推动产业内容结构型转变、思维型转变,推动文化产业革新发展,为扶贫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是要加大经济杠杆扶持力度。根据一季度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增加13.9%,但仍然低于2009年一季度的增长幅度,这表明尽管本次疫情冲击远超2008年的次贷危机,但我国政府仍表现出较强的扩大定力,政府加杠仍有一定空间。后疫情时代,应当通过政府加杠,避免企业倒闭、失业增加、金融业不良资产增加三者之间内部恶性循环。但同时,也应当避免完全依赖政府债务、扩大政府投资来支撑经济增长。应鼓励支持民间资本投资,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将要素改革落在实处,激活民营资本的活力。
二是提升扶持政策实效性。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政府财政扶持政策一方面应当避免不切实际的降费减税,养成企业的惰性思维。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政府点菜,企业买单”,“纾困”的政策比“稳增长”和宽松政策更重要。政策制定者应当切实明确不同时期、不同规模的文化企业所面临的不同困境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扶持优惠,确保政策用在实处。
三是提升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未来文化产业恢复商业活动需要面对的不只是流动性问题,而是清偿力问题、商业模式的生存问题。哪些文化活动能够继续,哪些文化活动需要调整关闭是后疫情时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调整的方向。在高度市场化背景下,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对于产业升级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文化企业应当适时而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谋求新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2
内外兼顾,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
后疫情时代,文化领域要做到内外兼顾,修补国内文化产业链与供应链,推动国内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既要推进企业转内销,提升产业链的对内供给与转向,同时要及时关注国际疫情动态、扶持政策动态,积极开辟“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的第二国际市场、第三国际市场。
将应对国际供应链断裂风险结合起来,做好文化产品出口转内销的配套政策。疫情导致我国产业进出口链条断裂,此前中央明确提出“要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引导国内企业出口转内销是拉动国内经济的必然选择。但是在出口转内销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文化产品出口转内销可能面临的系列问题。首先,是我国文化生产链、产业链的自主化程度仍然欠缺。以文化装备制造为例,当前我国印版、印刷滚筒、油墨、传感器等关键元件仍然依赖进口,产业链生产的高端化不够,因此需要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补足文化产业高端化不足弊端。其次,文化企业出口转内销过程仍需配套扶持体系。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具有轻资产性,其在出口转内销的过程中文化资产难以评估、国内外行业标准不一致、国内销售渠道拓展等系列问题,均需要配套的政策扶持体系支撑。
3
破而后立,提振市场和消费信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是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使新型文化产业向阳而生,传统文化产业逆风前行。一方面,线下集聚性业态应当思考如何转型升级,寻求业态创新,扩展多元化营收模式。另一方面,如线上教育、线上会议等线上文化业态应该进一步持续优化当前服务,提供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线上文化服务,从而更好应对未来疫情常态化的发展趋势,避免疫情过后,线上文化业态由于缺少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发展模式而成为退潮后“裸泳”的那一个。
二是要政府外力刺激与群众内力提升并重。疫情过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都将发生较大变化。因此,提振消费信心应当以稳就业为前提,坚持政府外力刺激与居民内力提升并重。一方面,群众内力提升仍需以稳就业为前提,从根本上将群众的“钱袋子”释放出来。要想打赢“持久战”,就必须“调结构”“稳就业”“稳增长”,其中“稳就业”位列“六稳”首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政策外力刺激需要充分考虑到疫情期间群众的文化消费习惯和心理。实践证明,消费券在一定时期确实能够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消费券的发放既是紧急状态下的政府财政调度,也是背上政府信用的政策选择。但是,也要避免消费券发放蜂拥而上,忽略群众文化消费习惯、疫情消费心理变化,而导致消费券实际作用不明显。消费券投放后,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消费券能够产生预期效果。以收定支,量力而行,避免造成财政负担。
END
责 编 | 孙 巍
美 编 | 万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