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影院,终将离我们而去?

晓泽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电影院的恢复开放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生机,电影行业逐步复苏。对于电影院线而言,“后影院时代”如何发展值得深思。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7月16日,停摆许久的电影产业,迎来了复工的曙光——国家电影局发布2020年1号通知,宣布“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


图片来源于国家电影局官网


片源少,票房低是可以预见的,但只要开门迎客,就意味着行业开始复苏,许多问题也开始解决。


然而,时光有流速,事物有更迭。对于电影院线而言,问题的本质并非当下面临的困境,而是要看清“后疫情时代”可能带来的“后影院时代”,这并非耸人听闻。


在政治社会环境基本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观察电影市场,需要看清楚“三个面”: 经济面、文化面、技术面。下面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01

经济面


低迷将是长久趋势,应该放弃“报复性消费”的幻想,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7月20日是影院复工首日,当日全国票房破350万。之后这几天,票房数字分别是:457万、563万、645万、2049万。


预估周六、周日会是3000万起步,有可能超过5000万。


“牌面”看似不错,影迷们都憋疯了,一定要去看电影。甚至有人论断,可能出现“报复性消费”。


但是,不得不说,这种可能性极低。


疫情防控这道关,短期内跨不过去。欧美防疫不给力,全球疫情防控陷入僵局,国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态势将持续相当长时间。电影院作为聚集性场所,仍要长期在疫情防控的束缚下“带着脚镣跳舞”。比如,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印发的《电影放映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指南》,对复工作了严格要求:每场上座率不得超过 30%,日排片减至正常时期的一半,原则上不售卖零食和饮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运营成本这道关,短期内跨不过去。重启经营,成本一端的投入随之加大,而收入尚是未知数。有的影院甚至称,电影院复工前期比不复工要亏得多。原因为何?电影院挣的是“规模经济”的钱,一个厅,坐1个观众和坐300个观众,成本几乎相同,但收益却差了300倍。对影院来说,观众越少,相对成本越高。


市场供应这一关,短期内跨不过去。从目前公布的片单来看,新片产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上映的多为中小成本、体量小的文艺片、爱情片。2020年上半年共计83部影片推迟上映,其中国产影片73部,《唐人街探案3》《中国女排》《姜子牙》等春节档大片大多仍在观望,期望等市场恢复的相对乐观的时候再定档,且投入越大的影片越谨慎。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少供薄收,薄收更少供。面对几个亿的成本,只能慎之又慎。


图片来源于网络


消费动力这道关,短期内跨不过去。即使没有疫情,国内电影市场也已经进入疲软期,票房增速在近两年呈现断崖式下跌。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环是消费动力上不去。中国电影市场起初走的是低票价、多人次的草根模式。后来这种路线被彻底摒弃,电影消费群体十几年来长期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中产阶层。电影票价高,影院竞比奢华,观影人次始终铺不开,建一家影院成本又很高。中国人的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的比重其实很低,中国电影院的潜力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县城农村地区,这种模式实际上抑制了观众的消费动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疫情又雪上加霜,消费动力不足,将是长期的问题。


从这几方面看,电影院线虽然走过了“至暗时刻”,但困境仍将是长期的,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和定力。


02

文化面


消费习惯已经触发质变,须适应网络文化、个性文化和孤独文化。


在影院停摆的这半年间,电影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东边不亮西边亮,由于线下娱乐的全面缺席,很多用户转而选择线上观影,网络电影迎来了重大机遇期。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网络电影市场总上新影片数量达390部,同比减少91部。有效播放量达到38.9亿,同比增长90%,部均30天有效播放达880万,较2019年实现翻倍式增长。


从网络电影的题材来看,古装、奇幻、喜剧、动作等几乎包揽了三大平台分账前几名,比如《鬼吹灯》《奇门遁甲》《倩女幽魂》《狄仁杰》等,这些电影虽然评价褒贬不一,但制作较以往更加精良,成本也大幅增长,与院线电影越来越接近。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用六个字概括网络电影现状:增投减量提质。


前不久,优酷发布了一则报告,里面透了一层意思: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的线上观影人群已经开始逐渐融合。


这个论断是准确的。


过去,影院观众不屑观看网络电影,现在这种态势正在改观。其背后,当然有网络电影自身发展升级的因素,但本质上体现了消费文化的变迁:电影产业正适应网络文化、个性文化和孤独文化而催生内在变革。


人是群聚动物,又时而需要独处。体现在文化消费中,就呈现两种极端:一面是传统KTV这类群聚类的消费场景,一面是商场里的“迷你KTV”这类孤独经济的消费场景。不难看出,后者正在蚕食前者的市场。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这两种场景也开始融合,呈现“孤独式群居”的特点,即:线下群聚性场景减少,线上社交性增强。大家千里可相会,对面不相识。“孤独式群居”也更能满足“网络原住民”的消费习惯——虚拟场景,宅家模式和个性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


疫情,大大加速了这种“孤独式群居”习惯的培养。人们发现,过去很多必须“面对面”干的事,“键对键”也能解决,从而让文化消费越来越“宅”。


具体到电影消费,看电影的人,主要希望获得三种体验:一是第一时间看到新片;二是超强的视听体验;三是多人观影的仪式感。


第一条,看新片,完全看市场渠道,观众在哪儿,新片首发就在哪儿,某种程度而言,影院对新片的“首发权”并不稳固,有随时被网络渠道推翻的可能。


第二条,视听体验,是目前影院的核心优势,也是其存在的最大价值。


第三条,很多人意识不到这种几十上百人一起观影的“仪式感”的重要性,往往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然而,纵是不舍,也只能顺势。新生代消费者对线下群聚的需求更多向更激烈的蹦迪等形式转移,其他的群聚需求逐渐落脚在网络空间的“孤独式群聚”上,传统的线下群聚场景逐渐走向没落。KTV不就是这么倒下去的吗?


从这方面看,电影产业必须适应网络文化、个性文化和孤独文化,这在“后疫情时代”更显得迫在眉睫。


03

技术面

传统电影院终将走进历史,这一进程可能比想象中来得快。


笔者经常体验VR,这种技术虽然目前尚不成熟,但视听体验超过目前的线下影院,将是不争的事实。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人人家中都有一台VR设备,配备网络传输和支付功能,电影供片方直达VR终端,没有中(dian)间(ying)商(yuan)赚差价,电影不仅随时随地可看,还能获得无法替代的沉浸式体验,这时候,多数消费者还会去电影院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电影院的完全消失。未来,影院很有可能成为满足电影“发烧友”仪式感需求或者是精英阶层高端式服务的场所,而非电影放映的主场景。


这还只是放映终端层面。事实上,技术的进步对电影产业的影响是全面性和革命性的,这种影响注定了传统电影放映模式的变革,且这种变革很可能以想象不到的速度来到我们身边,就像自动驾驶一样。


最近有这样一则新闻:麻省理工学院发布了“尼克松”宣布美国宇航局阿波罗11号登月失败和宇航员在月球上死亡的深度假视频。几乎完全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


早有预测,将来的影视制作将摆脱演员,成为一种虚拟创作的艺术。多数人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演员是人的艺术创作,机器无法代替。


在AI技术发达的今天,这种观点显露出了它的局限性——AI技术来源于“学习”,而“学习”的原材料本就来源于人,也就不存在“机器代替人”去演戏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电影生产将虚拟化和个性化。比如,同样一个剧本,呈现在每一个观众面前的电影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其演员的形象,场景的设计都有可能针对不同影迷的观影取向而呈现出不同的版本,让一千个观众看到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么传统的电影院能够承载这样的电影产业吗?答案显而易见。


放映终端是技术问题,消费心理是文化问题,电影市场是经济问题。这里面既有技术进步的驱动,也有社会习惯的变迁,既要为产业升级让路,又要分解改革转型的阵痛。这时候的电影市场,可能是一个风口,爆发无限潜能。也可能如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多年后回首,人们也许会发现,电影产业有它自身的嬗变和迭代的趋势,而这场疫情,以一种猝不及防的形式,加速了这种嬗变和迭代。


总归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END



美   编 | 常天恺


推荐阅读



电影院开放时间,定了!

海南频繁出镜亮相,自贸区建设下的影视旅游之路如何走?

华语电影国际电影节浮沉85年

倒闭、裁员、复工路漫漫…疫情下的电影产业怎么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