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蔡晓璐 | “十四五”时期中国艺术管理发展新路径

蔡晓璐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务院出台“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面对文化艺术发展的新征程与新格局,我国艺术管理的发展路径也呈现出崭新趋势。



本文字数:4115

阅读时间:10分钟


“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新格局


01.

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文化的守正创新,就要坚定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守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又要在新时代发展中进行文化创新,讲好中国新故事,也要认识到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双重属性。在大力发展文化产品的商品经济属性的同时,不忘记发挥文化产品的公共社会属性职能。在市场经济中,文化产品作为特殊商品,更要将社会属性放在首位,以社会职能引领经济职能,为公众提供积极健康、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


02.

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艺术的产业化和事业化的边界,也在文化大发展趋势下慢慢趋向融合。一方面,艺术产品被系列产业化开发和运作,形成了明确的艺术产业;另一方面,艺术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并没有消失,反而与艺术产业并行发展,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产业推动艺术公共事业的发展,反过来艺术事业也促进艺术产业的发展,为艺术产业提供潜在的消费力。两者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共同推动艺术管理行业良性发展,使得艺术管理呈现事业性和产业性双重属性的特征。


03.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所催生的网络文艺新形态


互联网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5G甚至6G的不断发展,催生出了很多文艺新形态,网络文学、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电影、网络电视剧、短视频、虚拟艺术等网络文艺新形态日益蓬勃发展。数字技术为网络文艺从视听觉刺激发展到全感观刺激提供了技术支持,大大增强了网络文艺的吸引力和冲击力。网络文艺的内容创作也越来越无门槛化、开放化,任何人都可以进行自主创作,从原来的专业生产创作到现在的个人生产创作。数字技术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想象力。


图片来源于pixabay ▲ 


04.

国内大循环格局下的新型消费人群


国家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适应国际复杂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方面,伴随着90后开始成为社会中坚力量,新生代消费群体开始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在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更加注重体验感,更加懂得挖掘事物价值以及关注服务;同时注重线上消费,他们愿意追求尝试各种新生事物,正逐步成长为未来中国新经济、新消费、新文化的主导力量。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银色经济”的浪潮也席卷而来,老年消费群体成为消费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老龄化所带来的“银色经济”催生了康养娱乐、公共文化需求、健康安全等一系列新的消费需求,产业联动效应显著,随着未来老龄化的加重,中老年消费产业的不断完善,未来中国中老年消费市场前景明朗。


图片来源于Pexels  ▲ 


05.

文化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福祉


规划《建议》中把“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主要目标之一,提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等更高要求,这些都与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相适应、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契合。随着艺术事业与产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丰富的文化艺术产品为人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了人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因此,文化艺术也将作为一种新型福祉,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


艺术发展的新特征


01.

艺术边界的消解


当前,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边界日渐模糊,后现代艺术的大胆实践不断刷新人们对于艺术之定义的理解。一时间,以杜尚的《泉》为代表的“现成品”艺术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种将日常用品签上名字,将其从现实情境中抽出,并放入到艺术语境中,使之成为“艺术”的做法,抹掉了艺术品和现成品之间的差别,使得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杜尚向传统的艺术观念发起了尖刻的挑战,动摇了以往只有绘画、雕塑或其他富含手工技艺的东西才能被视为艺术的观念。而产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波普艺术则将这种新观念与消费社会的景象结合起来,运用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品,如对罐头盒、旧轮胎、肥皂盒等进行拼贴或组装,就能构成一件“现成品艺术”。艺术无孔不入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也走向了艺术化。无数的经典绘画作品被做成复制品,用来装点人们的家居;大量的前卫艺术创作绘制在服装上,成为了新的流行时尚。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艺术。


杜尚《泉》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02.

消费社会中的艺术商品


鲍德里亚认为我们处在一个被符号所主导的消费社会之中,当今人们购买商品时所看重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价值。这种符号价值并不产生于商品本身,而是来自于该商品与其他商品在整个消费体系中的差异,这种差异所带来的符号价值某种程度上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社会等级的差别,是一种对社会秩序的新规定。


在符号化的意义上,艺术生产已经不再是区别于商品生产的独特行为,艺术不再需要什么独特的技艺,而仅仅成为了一种理念,所具有的是一种符号价值。艺术与商品之间的区别逐渐消失,所以消费社会中艺术的“消亡”不是否定或绝望,而是商品化。正是由于艺术和商品之间的界限已经消失,才使得艺术丧失了其独特的地位,沦为了日常生活中的庸常之物。当艺术的泛滥成为生活常态的时候,就意味着它产生了一种新的形式。在消费社会背景下,艺术失去了传统的形而上的超越性价值,取而代之的是让人们获得一种对待艺术的新态度,让艺术呈现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姿态,焕发出全新的价值。


出圈“艺术+” :

“十四五”时期中国艺术管理发展新路径


综上而言,“十四五”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艺术将成为一种新型的福祉,整体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界限的消弭,也使其表现出一种日常化、生活化的新形态,与人民的生活发生直接联系。从艺术管理的角度,出圈“艺术+”的融合发展新路径由此展开。


01.

艺术嵌入商业综合体


随着消费的升级,传统商业综合体已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大众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物质消费,而开始注重消费过程的体验感受。消费业态的创新、商业空间的趣味性、商业空间环境的营造等成为大众对于商业综合体考核的新标准。而在这一系列标准中,“颜值”成为了商业竞争中吸引消费者的有效利器。“艺术 + 商业” 营造出一个包容性强的多元化共享空间,人们走进商业综合体空间进行购物、餐饮、娱乐活动时,可以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欣赏到艺术作品,提高了在商业综合体中体验的品质和多样性,使得消费场所转变为体验空间,留住了消费者并吸引了更多的潜在受众,拓宽了人们的艺术观念,提升购物中的消费体验、社交体验、文化体验。这种结合艺术、文化、娱乐与消费的社会生活方式将逐渐成为现代商业经营模式的一种发展趋势。


例如,北京侨福芳草地将艺术家达利的雕塑作品融入到商场的公共艺术空间设计中,形成一种流淌的非专业式的艺术观赏模式,使得艺术品成为日常审美的一部分。情感与意识驱动的作品与商业空间的无意识注视碰撞,产生特殊的审美效果。当代艺术与商业综合体的结合,促进了消费环境的提升和消费体验的升级,与艺术家合作的过程也是对其企业形象的塑造和提升,艺术不再孤立,而是成为了中介,成为了消费的延伸。


 北京侨福芳草地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02.

艺术介入城市发展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无不铭记着生活其中的人们在悠长的岁月里所形成的集体性习俗、思想、情感,凝结成了这座城市独有的性格气质、历史文脉、情感记忆和文化认同。艺术与城市融合发展,能够为这座城市寻求一种最能表达自身气质的艺术形式,呈现出城市独特的艺术气质,促进城市品格的升华。一方面,在后工业化社会中,城市的功能正在转型,正在由传统的生产中心转移为文化艺术中心和消费中心。在城市空间中,随着产业和艺术联系在一起,场所的特殊性和魅力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推动了其差别化发展。例如北京的798艺术区不仅是一座城市功能布局中的艺术区,更是一个承载了经济功能、体现了社会变迁的复合性区域载体。另一方面,在人性化、人文化城市更新背景下,公共空间中的艺术表达,正在全面激活城市厚积的文脉基因,实现新一轮的城市文化建设的再塑。


798艺术区 | 图片来源于Pexels  ▲ 


03.

艺术融入乡村旅游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的基本国策,“美丽乡村”建设方兴未艾。在此过程中,艺术介入乡村旅游实践兴起,使得艺术润物细无声般地潜入了乡土之中。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曾面临高速城镇化所伴生的乡村没落问题,在探索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艺术介入乡村旅游成为重要手段。例如,日本越后妻有(Echigo-Tsumari)的大地艺术节,聚集了来自于3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和村里的老人、年轻的志愿者义工一起进行创作,最终将几百件充满风土人情趣味的常设艺术作品,散布在村庄、田野、空屋及废弃的学校等处,形成以艺术为标志的山林巡展。一方面,从“艺术”视角下重新审视乡村所具有的地方性意义,打破一味复制和“千村一面”现象;一方面,更具社会属性和公共意义的艺术形式被不断激发,参与到乡村地方特性的重构中。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责编 | 万晨阳   李渊

美编 | 李思雨

声明 | 文中图片和文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版权方持权属证明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言之有范


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转发!


欢迎向我们投稿

投递邮箱:yanzhiyoufan@163.com

如需咨询合作,请与我们联络!

联络电话:18811328390



言之有范|2014 - 2020

聚焦文化事件

把握政策动向




往期推荐

01

 朱敏 | 疫情下中国互联网演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点击阅读

02

● 刘江红|关注数字文化产业生态建设,破解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难题

► 点击阅读

03

 范周 | 数字时代艺术发展的十大趋势

► 点击阅读

04

 范周 | 艺术管理中的产业化与事业性的区别和辨析

► 点击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