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今日看点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100周岁生日。100年前,一艘“红船”从嘉兴南湖启航,奋斗百年,行至今日,迎来了国泰民安的新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建党百年之际,言之有范编辑部的师生们也积极组织学习总书记七一的重要讲话精神,现将部分师生的学习感悟发表于此,与读者共勉。
本文字数:4757字
阅读时间:9分钟
7月1日,我们迎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漫漫求索 ,一百年卓越辉煌。建党百年之际,言之有范编辑部的师生们积极组织学习总书记七一的重要讲话精神,现将部分师生的学习感悟发表于此。
以下为学习感悟内容摘编: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系主任
杨剑飞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习总书记曾经说过“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由我”,充满着投身祖国建设的豪情壮志和大无私的奉献精神,更是凸显了对中华民族复兴的绝对自信。今天,天安门广场上回荡的“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更是这种自信在青年一代身上的流淌和内心的烙印。这种自信,是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是作为中共党员的荣誉感,更是站在我党新百年启程历史节点上作为“强国有我”一员的责任感。
听完习总书记的讲话,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更加强烈,每个字眼里跳跃的都是“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豪迈。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听完习总书记的讲话,作为中共党员的荣誉感更加珍惜,每一个数字背后闪现的都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一百年前,我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后的今天, 我党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也成为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筚路蓝缕、奠基创业的100年,是践行初心使命的100年,也是文化寻根、文化寻旅、拥抱文化自信的100年。作为“强国有我”的一员,不忘初心跟党走,立足平凡的工作岗位,拿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积极投身于“文化强国”建设中去,积极投身入我党第二个百年的新征程中去,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个人力量!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宋立夫
充分认识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相互关系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我国向第二个百年目标阔步迈进之际,需要对建党百年来我国硬实力的发展与软实力呈现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地认识。
向世界充分呈现和展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需要有充分的硬实力作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过去的一百年,是我国建立强大硬实力的一百年,我国在“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论中摸索前进,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大步突破,再到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一过程当中,我国文化软实力得到了充分的孕育与成长。
实现下一个百年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持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与硬实力建设一体两面、不能忽视、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文化软实力能够帮助我国更有效率地掌握国际话语权,在未来国际竞争的主要战场上拔得头筹,在树立和维护国家形象上赢得自主权。正如软实力理论提出者约瑟夫·奈所言,“如果一个国家借助机构和规则来鼓励别的国家按照它喜欢的方式来形式或者自制,那么它就用不着太多昂贵的胡萝卜和大棒。”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尽管社会文化具有多种形态,但就其实质而言,它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通过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而被社会化和客观化了的精神产品。文化的生产源自于社会实践,文化的发展也依赖于社会实践,人类的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着对社会精神特质和文化属性的确认。在下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之际,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充分武装认知——要充分认识到,没有强大的经济、科技和军事方面的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建设就难以在国际上获得认同;没有文化软实力的培育和展现,硬实力的建树便容易走入闭门造车的困境。
作为文化产业从业者,我们更需要以文化软实力建设者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充分认识硬实力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和发展水平,做出有利于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提升的优秀成果!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侯雪彤
“强国有我”的责任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了对青年人的殷切希望,要“不负时代,不负韶华”。面对时代发展之问,作为青年人又该如何交出历史的答卷?“躺平、内卷”等青年人用于自嘲或自省的热门词汇的出现,反映出部分青年人对于未来发展道路的迷茫,其实背后暴露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好好思索自己与国家与时代的关系。我们可以在这个时代做什么?我们应该为国家做什么?这个思索的过程也是自我对话、自我探索、自我解惑的过程。机遇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美好生活从来不是等出来的,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广阔天地需要自己去探索。
回想起今年火爆出圈的《觉醒年代》,我们再一次重温百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作为青年人,我从这些人物身上看到的不仅是过去的历史,更是人生路上奋斗的坐标和向导,正如李大钊在《青春》中所说,“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希望我们这一代青年人,不负期望。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祁吟墨
新时代文化艺术事业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同时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在文化建设领域,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遵循和坚守的价值目标。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创办西北抗日红军大学、成立鲁迅艺术学院,在广大边区、农村、根据地开展“扫盲运动”,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坚持的“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或是在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推出文化精品,历史的车轮在前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思想始终如一。
新时代的文化艺术事业依然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为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党的文艺工作者不仅要旗帜鲜明地抒写与歌颂党和人民,更要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中着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中汲取营养。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孙巍
居安思危,可无备御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如今是全世界最大执政党。百年风华,党带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一句“谁妄想欺负中国必将被碰得头破血流!”的背后是国家软硬实力的底气支撑。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面对新时期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我们更应“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总书记在七一的最新指示。把国家安全工作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在国家安全总体布局中,文化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当今世界各国的激烈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而且文化还广泛渗透于上述各种力量之中,成为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重要因素。
面对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文化渗透与颠覆,不能放松警惕。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本民族文化认同感。正确处理文化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对外来文化借鉴与批判的关系,确保我国的文化安全,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课题。我们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坚持内外统筹、攻防兼备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新时代的文化安全工作。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斗志,才能在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面前无所畏惧,才能有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赵凯强
传承革命文化,唤醒民族信仰
2021年7月1日,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一神圣而又庄严的伟大历史性时刻,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沧桑却生生不息,苦难深重却绵延不绝,根本原因就在于拥有不怕困难、适应变革的强大精神内核。而这种强大的精神内核与我国特定的革命文化密不可分。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回顾往昔,革命文化唤醒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民族信仰,汇聚起了中华民族不惧磨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支撑着一代又一代进步青年砥砺报国。当前,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历史虚无主义论调、享乐主义、“佛系”文化、“丧”文化等社会思潮严重消解了革命文化的影响力,腐蚀着当代青年思想的进步性与先进性。老一代革命先烈历经艰难磨砺出的责任意识、担当品质、奉献精神等宝贵品质在不经意间逐渐消解,失去了革命文化浸润与营养的当代青年,个人一己之悲欢变的愈加脆弱和不堪,随时都有可能濒临崩溃。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现在,我们已经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面对日益复杂多元的社会秩序与文化环境,传承革命文化,坚守民族信仰对于塑造当代青年正确的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精神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李姝婧
践行以人民为主体的文艺发展观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再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人民观。这一论断不仅深刻地阐明了党的事业成功与否根本上取决于人民,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初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贯穿于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中。
在近期密集出台《“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等文化相关的重要规划中,也多次提及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关键词。人民群众是物质、精神文明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反映到文化政策的制定和文化实践上就是以人民为中心。
何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以人民为主体,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由人民共享。保障人民群众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权益,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成就,无一不在建立、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涌现出了一批以人民为中心,真切反映人民心声和生活的文艺作品,例如《觉醒年代》《山海情》《破冰行动》等一批优秀的主旋律作品以引发全民讨论,人民群众对这些作品进行主动传播的行为充分证明了文艺作品为人民服务必将会有所收获,必将会成为经典之作。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学院硕士研究生
骆梦柯
文化自信恰在当代
当一个社会的文化拥有自己的主体意识形态之后,再给每个人一定的选择权和包容性,民众就会自发的将自我和主体意识相结合,产生属于自己的文化意识。文化意识形成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形成民族凝聚力,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产生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建立后,便能够进行一定的文化输出,扩大文化软实力。
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源于历史底蕴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一个遭遇过诸多侵略的国家,这也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璀璨文明的国家;这有一个多灾多难百弊丛生的古老民族,这也有着一个时刻准备革心革新的先进政党。这片饱经沧桑却总能浴火重生的土地,这片土地孕育出的英雄人民,这些英雄人民燃烧自己试图照亮历史天空的闪光,普通人看到光,追逐光、成为光的过程,就是我们的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
文化自信恰在当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提到,“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掌声雷动,欢呼声共鸣。强大的文化凝聚力背后,是极强的文化自信。广场上的人们的所感之处,即是文化自信的最好表达。
国家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软实力的竞争。因此,我辈生于盛世,更应是文化自信的坚定者,中国表达的传播者,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践行者。
美编 | 李承鸿
声明 | 文中图片和文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版权方持权属证明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言之有范
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转发!
欢迎向我们投稿!
投稿请联系:18614256583
如需咨询合作,请与我们联络!
联络电话:18614256583
言之有范|2014 - 2021
聚焦文化事件
把握政策动向
往期推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