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黄河:174公里究竟能有多精彩
今日看点
四川黄河河源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四川段独特的亮点。红原县作为黄河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是唯一连接中国两河(黄河、长江)的文化区域文明纽带。近年来,四川省致力于通过藏羌彝走廊、藏蒙走廊、大禹治水、格萨尔文化等文化展示,讲好四川黄河故事,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提升四川黄河的魅力和国际影响力。
本文字数:4000字
阅读时间:8分钟
四川黄河流经概况
四川位于黄河上游,区域内有众多支流汇聚。其中,黄河在境内干流河道长174公里,涉及阿坝州阿坝县、红原县、若尔盖县、松潘县和甘孜州的石渠县5个县,流域面积为1.87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经的四川段平均海拔3000米至4000米之间,境内黄河流域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流经阿坝县和若尔盖县。虽然四川境内流域面积只占黄河全流域的2.4%,但黄河干流枯水期40%的水量、丰水期26%的水量来自四川。
从整个黄河流域来看,黄河在四川段2.4%的“美丽回眸”,为四川带来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也为当地孕育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黄河流经的四川阿坝地区作为民族交流融合与藏羌彝文化走廊的重要节点,也是红军长征途经的重要区域, 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交相辉映。
图片来源于言之有范 ▲
01.
历史文化资源底蕴丰厚
四川黄河流域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潜力巨大。从文化潜力上看,河源文化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藏羌彝走廊构成了黄河上游独特的文化区域。从文化区划来看,大体可以划为巴文化区、蜀文化区、攀西文化区、川西高原四个文化区,每个区域都展现出独特的四川旅游文化特色。
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巴蜀文化区,深受黄河文化的影响。新石器时代,岷江上游地区、川西北山地先后受到庙底沟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影响;川北地区受到北方细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影响。夏商西周时期,以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竹瓦街窖藏等为代表的古蜀文化,与二里头文化、商文化、周文化等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从地理位置看,四川黄河流域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平均海拔3500 米,自古就是羌、氐、藏、汉等民族生活、迁徙、交流、融合的场域和通道,也因此造就了万里黄河的文明高地;该区域河网密布,大江纵横,岷江、涪江在此发源并蜿蜒向南汇入长江,也使得这里成为勾连中国两河(黄河、长江)的文明纽带。
02.
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
当前,四川全省境内分布着红色旅游资源点3238个,在省域内21市(州)均有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四川作为红色文化基因传承脉络最清晰、链条最完整的省份之一,红色旅游资源主要包括长征丰碑、将帅故里、川陕苏区、抗震救灾、三线建设、川军抗战等主题。其中以长征丰碑主题资源最为典型。截至2020年底,全省4A级及以上红色旅游景区43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5个;2019年实现红色旅游收入600多亿元、接待游客1.3亿多人次,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川省红色文化资源集中体现在红军长征方面。在红军长征的历程中,四川省阿坝州和甘孜州为代表的14个县是红军长征经过地域最广、行程最远、时间最长、召开会议最多、发生重要战役战斗最多、经历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域。留存下毛尔盖会议会址、沙窝会议会址、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包座战斗遗址、巴西会议遗址、亚克夏红军烈士墓、甘孜白利寺等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所翻过的雪山和走过的草地,大多集中在四川西北部地区。例如,红原县名字的渊源正是起于红军越过的高原地区的草地。四川黄河是红军北上战略的战鼓擂响之地,是雪山草地精神的铸就之地,是毛泽东主席提出的“牦牛革命”精神的实践地,也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高原放歌之地,是红军长征纪念总碑的标志地。
图片来源于言之有范 ▲
03.
民族文化资源特色鲜明
四川段是黄河上游民族文化源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从格拉丹东雪山发源后,沿着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拉山的高原峡谷,在黄河九曲第一湾形成了范围较大的草原湿地,适合游牧民族繁衍生息。从新石器到明代的40余座考古遗址表明,四川是黄河上游民族迁徙融合的大通道,从最古老的羌族迁移之路、丝绸之路河南道、唐蕃古道、茶马古道、藏蒙走廊到藏羌彝走廊,在阿坝州形成了最大的羌族聚居区和藏、羌、回、汉等多民族融合区。
四川省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来生活繁衍着汉、彝、藏、羌、苗、土家、回、蒙古、满、傈傈、布依等15个民族,具有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多元民族一体化构筑出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以羌族文化和藏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资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特点。黄河上游各民族绚丽多姿的口头传承和非遗项目不仅成为黄河上游各民族在长期融汇交流过程中提炼升华而成的思想文化的结晶,而且为各民族创造和生产新文化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四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尽管黄河流经四川境内较短,却依旧展现出独特的风采。黄河流经四川的事实也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才正式对外宣传。从整个黄河流域来看,四川省位于黄河上游地区,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补给地,承载着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与黄河有着深沉而紧密的联系。考古资料显示,四川岷江上游地区的发展与黄河文明关系密切,是古蜀文化溯源的重要区域之一。四川盆地犹如一座“水库”,在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都起到了流动、储存、调节、融合、扩散的作用,为传承华夏文明,保存中华文脉做出了重要贡献。
秉承“生态优先”的原则,自2019年以来,四川省明确17项修复保护黄河生态环境重点任务。涉及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管护人员全覆盖等。与此同时,四川省还进一步完善黄河流域河长体系,强化黄河水资源节约利用,做好黄河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补齐黄河高质量发展短板,夯实黄河管理保护的基础,加快河长制湖长制立法进程。
在生态治理各项举措之下,四川省湿地保护质量有了明显好转。现有湿地79.28万公顷、草原489.67万公顷,湿地-草原资源独特且丰富。在黄河流经的若尔盖湿地中,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保存较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泽,孕育了丰富的高原沼泽珍稀动植物,构成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被誉为“黄河上游蓄水池”。
图片来源于言之有范 ▲
四川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基础上科学规划生态旅游发展,从构建自然教育、游憩服务等多方面建立服务体系,努力建设黄河生态文明示范区。依托四川黄河流域的生态多样性,重点建设以若尔盖国家公园、国际重要湿地(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生态旅游区(莲宝叶则)等为代表的生态区和旅游区。切实担负起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强化上游意识,确保黄河清水向东流。
四川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几点思考
四川作为黄河流域的上游地区,承担着相应的使命与担当,其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要充分依托区域特色,打造集生态、人文、民族、红色于一体的黄河文化。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过程中既要与其他地区加强联系,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整体性和延续性,也要展现特色讲好四川黄河故事。
首先,在生态保护方面,要继续加强对区域内的保护和治理,建设黄河上游绿色生态源头。黄河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文旅的发展要守护好生态保护的红线,坚持绿色优先和生态涵养的理念并贯穿到实际之中。在具体方面,可充分依托以若尔盖为代表的草原湿地保护生态环境,发挥黄河在水源涵养方面的作用,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其次,在人文地理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环境。四川省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交汇地,在江河对话的人文源由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以黄河第一湾为中心的区域为江河源头对话建立起人文通道。黄河和长江作为我国的两大河流,其人文源头探索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要不断加强自然环境与人文方面的联系,搭建起河源文化的重要支撑,建立起四川黄河文化的重要标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再次,在民族文化方面,保护传承好黄河上游民族文化源流。四川段形成的黄河九曲第一湾孕育出范围较大的草原湿地,滋养游牧民族繁衍生息。作为民族迁徙融合的通道,四川阿坝地区历经了古老的羌族迁移之路、丝绸之路河南道、唐蕃古道、茶马古道、藏蒙走廊、藏羌彝走廊等,形成羌族聚居区和藏、羌、回、汉等多民族融合区。要在黄河文化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加强民族区域团结,展现不同民族独特的灿烂文化。
图片来源于言之有范 ▲
最后,在红色文化方面,要讲好红色故事,在黄河文化和长征文化中建立联系。四川省拥有的独特红色资源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为当地旅游发展带来了机遇。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为四川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重要抓手。为此,要找准黄河文化与长征文化的结合点,串联起沿线分散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实现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让游客在黄河文化与长征文化的融合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奋斗精神,感悟中国力量。
在生态保护治理、红色项目开发、深化文旅融合等方面,四川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呈现出较好的成果。下一步四川省将加快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的实施和落实,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讲好四川段黄河故事,谱写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四川篇章。
图片 | 来源于言之有范
责编 | 常天恺 隋缘美编 | 胡宇
声明 | 文中图片和文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版权方持权属证明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言之有范
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转发!
欢迎向我们投稿!
投稿请联系:18614256583
如需咨询合作,请与我们联络!
联络电话:18614256583
言之有范|2014 - 2021
聚焦文化事件
把握政策动向
往期推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