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4岁杨丽萍含泪宣布《云南印象》解散,中国演出市场如何走出“静默”?

王润清 言之有范 2023-04-03


图片来源于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截图

近日,活跃市场19年、演出7000余场的《云南印象》因疫情原因被迫停演,而在同一天,中国现代舞团“陶身体剧场”也因成本压力终止了4月下旬的艺术节演出计划。多方面围困之下,中国的演艺经济市场面临着不容小觑的发展难题。行业主体如何自救破局,“有形的手”又该如何纾困扶持,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百转千回的中国演艺经济市场。

作者 | 王润清
来源 | 言之有范(ID:yzyf2014)
本文字数:5452字 | 阅读时间:13分钟


近日,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在《杨丽萍从艺五十年自述》的视频中公开透露演出7000余场的《云南印象》因疫情原因被迫停演,舞蹈团队也随之解散。继2003年“非典”后,这是《云南印象》面临的第二次解散风波。而在同一天,中国现代舞团“陶身体剧场”也因无力承担团队运营成本而计划解散。中国的演艺经济市场也在两大舞团宣布解散的同时面临着下一步发展的难题。



图片来源于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截图

两大舞团解散
中国演出市场经济遭逢冰点

从2003年到2022年,大型经典原生态歌舞集《云南印象》已在舞台中活跃了19年,它不仅是中国旅游演艺标志性的艺术精品,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田间”到“舞台”的里程碑式转变。因此,《云南印象》也成为了一张文化名片,为云南这座春城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然而,杨丽萍在视频中感慨:“这次疫情太残酷了,没有了舞台,我们真的无法生存下去”。《云南印象》首演之初,就遭遇“非典”,但短时间内恢复了演出,而这次解散的消息宣布前夕,云南文化的股票收盘价就已经跌到了2.14元,相比2015年24.99元的最高跌幅达到90%。

2014年,由杨丽萍持股的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率先进入新三板,作为公司创始人,杨丽萍直接拥有的股份达到了云南文化的60%。云南文化股票一经上市,便受到资本热捧成为市场哄抢的对象。云南文化的主要收入来源依赖于《云南印象》和《孔雀》两部核心剧目,根据云南文化2020年和2021年的年度财务报告显示,疫情防控期间演出营业成本远高于收入,演出经济已成亏损状态。

图片来源于@2020年云南文化年度报告




图片来源于@2020年云南文化年度报告



同样面临成本压力的“陶身体”原计划4月29日至5月4日在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举办 的“陶身体数位系列全演身体艺术节”也宣布取消。陶身体不仅被台湾现代舞大师林怀民称赞,更登上《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称其团队重新定义了舞蹈,是具有中国美学传统的全新现代舞团。 


自2008年成立以来,陶身体剧场的“数位系列”作品曾受邀在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巡演,百余个艺术节展演,多个艺术院校访问授课。然而,同样面临疫情的困境,创始人陶冶曾表示:“2020年,也思考过舞团该如何尝试新的发展方向,如何维持民营团体的生存现状”。从现状来看,国内现代舞演出的市场并不成熟,加之疫情反复演出收入已不再能支撑舞团的基本运营,甚至难以维持演员生计。


图片来源于@陶身体剧场公众号


疫情封锁之困民营团体的转型自救


就整体的演出情况来看,2021年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335.85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比增长27.76%,但仍未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与2019年相比同比降低达41.31%。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全国舞蹈演出总场次4100场,票房收入5.65亿元,相比于其他的艺术门类,舞蹈由于艺术的专业性在演出市场的比例更是逐渐削弱。 (点击查看《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


近两年多的疫情对文旅和演出市场都遭受了重创,《云南印象》和陶身体剧场两大现象级舞团传递出演艺行业的焦灼问题。但面对目前的市场环境,舞团的生存问题仍在持续,面临越来越小的生存和活动空间,中国演艺行业该如何寻找新方向,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 术家本身的自我修炼  


“危机”都是危与机并存的,外界环境是人类不可捉摸的,即使没有疫情席卷,作为青年艺术家以及年轻的民营演出团体修炼内功尤为重要。杭州市新青年歌舞团作为全国首家挂牌新三板的民营演艺团体,面对疫情的压力将注意力由外向内转变。舞团董事长从全国各地遍请名师为演员上专业课,练功房每天都会安排值班人员监督演员们练习基本功,不断进行系统培训。


此外,新青年歌舞团的演员会走进基层为群众进行舞蹈教学,举办公益课堂等活动,也会在闲暇时间进行乡村采风,在自然环境与乡土人情中挖掘创作素材。除音乐舞蹈演出外,以开心麻花为首的戏剧演出民营团体,也在进行自我突破。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开心麻花团体多次进行线上研讨,开展剧本围读会,不断推出线上短剧来维持观众的热度。目前的演出市场环境,是艺术家们韬光养晦的好时机,打磨孵化自我才能在市场复苏时拥有一席之地。


图片来源于@澎湃新闻



图片来源于@新浪微博


  • 加强艺术与商业的合作机制  


杨丽萍舞团与陶身体剧场之所以面临解散的危险,与其纯粹的艺术创作本质息息相关。疫情防控期间,其他的知名舞团也受到了没有演出舞台的冲击,但是团队工作人员会寻找与商业联合的模式来反哺自己的企业,在大环境下维持生存。例如上海金星舞蹈团,在疫情防控期间仍然照常发工资,编排作品,这离不开金星在综艺、直播等领域的努力增收。谢欣舞蹈剧场开设了XDT·E 云享课堂,遍邀国际舞者,提供多样的课堂教学内容来满足受众的需求。多家民营舞团也与服装品牌进行合作,举办商演活动,并创立专属于舞团自己的练功服等。同样,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在疫情防控期间推出“线上”大师授课班,开创了属于自己的BDT微店商城,在不曾起舞演出的日子也在努力寻找生存的方式,这些多元的商业项目维系了民营演出团体的发展。


图片来源于@新浪微博

图片来源于@新浪微博


  • 突破演艺常态化空间限制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当下,需要建立演艺集聚区,以保利文化艺术中心为例,其商业街区包含保利大剧院、艺术风情街区、高档写字楼等。除了打造商业化街区外,保利剧院致力于线上演艺运营,推出了 " 保利云剧院 ",涵盖戏剧、音乐会、大师课、文艺战疫等四大板块内容,维护观众拓展的黏性


另一家大众所熟知的演艺机构中演院线也一直在探索线上演艺市场的发展空间。2020年,由中演集团与众信博睿联合发起的首个线上公共艺文实验项目“无人之境”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剧场以现场直播互动的形式召开在线新闻发布会。此次活动以“云端”的形式打开,既是对当下现实的一种投射,也是天桥艺术中心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尝试的一次实验之举


图片来源于@新浪微博


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舞台演出更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进行自我营销。无论是面对疫情无法观看演出的观众,还是努力摆脱困境的艺术官员需要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平台打破当下的时空限制。以国家大剧院为例,自2020年以来,剧院编排了10部抗疫题材主题作品,并通过微信视频号微博“云直播”的方式推动作品顺利演出。大剧院致力于与自媒体平台合作,不仅在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平台拥有自己的社交账号;同时,在爱奇艺、优酷、腾讯、网易云、QQ音乐等平台上也拥有自己的官方营销账号。


在这些社交媒体上,大剧院会针对不同的演出形式推出不同的剧目集锦甚至自己的音乐频道。除国有演出团体之外,民营演出团体更是抓住了互联网的风向标,不断增强自己的上镜率。以目前中国著名的几大喜剧团体来看无论是德云社、开心麻花还是笑果文化都在与不同的视频平台合作推出自制综艺节目。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来扶持演艺团体的生存困境,社交媒体也能够将观众引流到自己的平台,实现粉丝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提升。


立足未来
探索演出行业的多维发展之路

从上述演出行业现象来看,近年来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环境的变化,社会对演出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多,群众的文化娱乐支出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对演出产品的选择也日益增强。当群众不断感慨线下演出因疫情原因无法恢复时,另一边的演出从业者在面临压力的同时也在寻求演艺行业的新出路。   

  • 供给:政府输血  


疫情发生后,国内政府针对文旅演艺行业出台了许多新的纾困政策。据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地方政府新增演艺专项帮扶资金达3.65万亿元;今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演艺帮扶资金调整为5万亿元,并且深度加强互联网演艺新业态的发展。

2019--2022文化演出专项帮扶资金变化柱状图

从地方政策来看,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西城区文化艺术创作扶持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及其实施细则。该文件表示:优先鼓励青年创作者和艺术人才为区域文化进行服务性建设等。上海市今年出台的《2022年度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项目申报指南》也表示:支持剧场演出、演艺新空间发展、多业态融合发展、民营院团发展。支持“五个新城、南北转型”重点项目和演艺票务机制实践。

随后,江苏省也发布了关于《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促进文旅市场加快全面复苏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报告。其中,申报条件中提到:重点扶持主办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的演出经纪机构,支持打造有影响力、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演出品牌项目(如品牌音乐节、巡回演出、原创剧目等)。深圳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深圳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文件同时指出:“一退一补一支持”的办法为文旅企业纾困解难。




  • 破局:线上思路  


演出的新思路,就是需要变化。线下演出市场的门可罗雀在另一方面却带动了线上演艺的繁荣发展。许多演艺团体甚至艺术家本人都会建立自己的自媒体宣传窗口。如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程序以及企业公众号等线上渠道进行演出节目直播(录播),让演出不再局限于固定空间。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调查,仅以抖音为例,演出相关企业认证账号超过4700个,累计发布视频约95万个,累计播放量达337亿次。其中,北京人艺以“福满京城·春贺神州”为主题的线上演播活动中,点击超50万次;爱奇艺倾力打造的偶像女团THE 9“虚实之城”沉浸式虚拟演唱会利用XR虚拟直播技术与LED视显技术等打造了虚实融合的舞台;肖战《如梦之梦》话剧在武汉首场公益演出中的互动环节,抖音全程直播,引78.7万网友围观,从种种“云”演出成功案例来看。演出新业态的发展已经成为演出赋能的新方式。

图片来源于爱奇艺

反观线上演出的繁荣市场,当下应该思考的是,新媒体的营销方式不仅是给作品一个展演的平台,更多的是维护和积累线下观众,并挖掘新一批的潜在观众群体。在演出作品层出不穷的当代环境中,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演出市场中大放异彩,通过自媒体平台成功破圈并吸引了大量的舞蹈爱好者甚至普通观众进行线下观演。首先,《只此青绿》在推出伊始,就融入了“国风”与“美学”两大艺术观点,用千里江山图的画卷展开,不仅给观众带来视觉的冲击,同时也将传统文化观点推上热潮。其次,整个团队在图文宣发物料方面,并没有全范围覆盖,而是抓住了首发、首演、B站元旦晚会、虎年新春晚会等大流量事件,进行定点“爆破”,实现宣传的最优化策略。再次,从社交平台来看,《只此青绿》的发声主体基本上都是知识观众或粉丝,而不是常规的演出营销账号和剧场官方号。“青绿腰”和C位的主角孟庆旸,破圈成功,被视为《只此青绿》的代名词和代言人。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 联盟:资源整合  


在这个漫长的“自我隔离”期,各地演出院团也在酝酿一个崭新的计划。考虑到一个团的人力、时间、精力毕竟有限,难以真正做到全市区覆盖演出和普及,院团计划携手更多民营剧团共创“剧团联盟”,以更饱满的内容、更丰富的形式、更广泛地将剧目这种推广到全国各个角落。

例如,杭州演艺剧场联盟在2019年底就进行演出市场的充分整合,发挥行业领先优势,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6家剧场加入。剧场联盟为不同剧目提供舞台技术指导、员工培训及人才规范管理等项目,疫情防控期间,线下文化演艺行业受到一定冲击,中小剧院发展陷入困境。依托杭州大剧院多年剧场运营管理经验,通过整合分析,根据需求为加盟剧场打造特色标签,“量身定制”发展的新路径。      

虽然,面对疫情的冲击与反复让各个演出行业都措手不及,但生活从来都不是现场直播,不会有任何的提示。当下,无论是没有收入面临解散的舞团,还是票房惨淡无法复演的剧场在压力倍增之时,都需要做到居安思危,寻找演出行业的破局之路。疫情是对企业风控的最大考量,也促使旅游演艺行业重新洗牌,即使身处困境,也总能守得云开见月明,让演出变得更有力量。

【点击关注京和


【文末互动


您是否关注旅游演艺?欢迎演艺行业从业者们在评论区交流~


【添加星标

美编 | 王明毓

图文 | 来源于言之有范,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声明 | 文中图片和文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版权方持权属证明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言之有范·


欢迎向我们投稿!

投稿/合作加入我们

扫码👇联系执行主编:18811328390

加微信请备注好

“姓名+工作/学校单位”信息

带来不便,请多谅解,期待与你的交流!


欢迎加入言之有范社群!

交流加入社群扫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