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牧野导演专访:选择是重要的,但是努力和执着是更重要的。

读句电影 读句电影再睡觉 2022-05-11

把一句君设为星标,发现生活惊喜



《奇迹》是一句君今年开年的惊喜,文牧野是位好导演,他把一个深圳小人物创业的献礼片,拍得有滋有味。把命题作文拍好是对职业的尊重,对小人物的关照是一种善良。


作为一位年轻导演,能拍出30亿票房的《我不是药神》并非偶然,记得《药神》时采访宁浩导演,他连说了两遍,“文牧野非常非常有才华”。他评价文牧野的现实主义功力很强,但又有种特别的浪漫主义情怀,看问题带着悲天悯人的视角。他记得文牧野总是“穿着裤衩黑T恤,戴着小帽子,背着个小包,我觉得这么朴素的人一定会有成就的。”


在读句电影2月底的观影团上,文牧野坦诚地与现场观众分享了献礼片的难点,《奇迹》想传达的态度,“选择是重要的,但是后面的努力和执着是更重要的。”


读句电影每月都会组织一场电影活动,更多好内容,还期待你来现场与主创交流。




Q:其实我看到这部电影最惊喜的是它开头的那些城市蒙太奇,有一部电影叫《持摄像机的人》,他所表达的城市交响曲就是这个城市的一切,摄影机也充满了感情,我在《奇迹》里也看到了这些镜头,请您介绍一下这部电影和深圳的渊源?


A:其实我之前只去过一次深圳,还是《药神》路演的时候。2020年,筹备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们去深圳采风了半个月。


当时的片名叫《奇迹》,我们当时考虑奇迹到底是什么?奇迹应该是这个城市呢,还是城市里的普通人?后来那些镜头其实都是指向在深圳做基层工作的人,做裁缝的、做运输的,和主角景浩一样。



影片中的深圳


Q:影片当中的一个奇迹小队,它也是有非常多真实人物原型,请您介绍一下如何从真实的这种人物原型转换到故事角色?


A:首先,我们的主角没有单一原型,我们去深圳采风的时候,把很多人的横切面汇聚到景浩这个人物身上。再比如汪春梅,我们当时去一个纪实摄影师家,他跟拍了30年普通打工者,有300多万张劳动者的照片,其中一个人叫包春梅,我们就选取了她作为汪春梅的原型。这些人都是有面状的原型,但它没有一对一的点状原型。



观影现场


Q:如何看待景浩这个人物的成长?


A:景浩的成长在于从把所有东西都埋在心里,变成敢于向家人表达,其实是一个敢于展露脆弱的过程。


我把我拍过的两部长片分成两类,一类叫英雄改变世界,一类叫世界改变英雄。比如说《我不是药神》就是世界改变英雄的电影,英雄有一个很强的人物弧光,身边一群小天使一个一个逝去,小恶魔最后成为天使,这是一个世界改变英雄的过程。


《奇迹》相对来说是英雄改变世界,这个电影里的人物成长就是景浩终于袒露自己的脆弱,相信自己面前的人是家人,那一刻他的整个人物成长就完成了。



景浩守护妹妹


Q:这部片子其实也是对时代的回望吗?如果放在现在的话,这样的创业故事还有可能实现吗?


A:这样的故事其实每一天都在中国发生,虽然失败者也很多,但是这样创造奇迹的年轻人也是很多的。


比如说我们在做景浩这个人物参考的原型,有一个年轻人23岁到深圳,他的母亲是一个拾荒者,父亲卧床20年,这个年轻人是做电子垃圾回收的,专门收一些废品,是中国第一批做合法炼金的,到二十七八岁,公司年产值就已经超过5000万。其实这种故事在深圳是很多的,甚至不只是深圳,在中国都是很多的。我发现有趣的是,电影里写出的情节远远不如现实中丰富。



Q:这个时代我们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无力感,您觉得这部片子对普通人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或者我们可以期待自己去创造这样的奇迹吗?


A:我觉得首先景浩的身世就已经是奇迹的反面了,16岁父母都不在身边,一个人带着得病的妹妹到深圳去漂泊,他的生命起点相对已经是很黑暗的。


但是他身上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为了自己的家人,为了自己的爱奋不顾身地坚持。他如果拍下那一座手机山,手机砸在手里,他不再做下一步动作,就变成了投资失败;他如果找到李平,李平说你做不到,他就放弃了,那他又是那个没有坚持下来的人。


所以实际上这个故事想传递的是,不是选择对了,而是他用后面的努力让前面的选择变成对的。实际上它传达出的一个态度叫做“选择是重要的,但是后面的努力和执着是更重要的。


我们生活中会碰到很多问题,关键是看你解决问题的动力是什么,如果是因为爱,很多事情都能克服。



希望永远在前方



猜你喜欢:


读句电影全年活动盘点

与4位女导演面对面,探访苏州河畔的大房子,读句电影女性导演短片展来啦!

《爱情神话》90后导演独家访谈:“我想塑造一群反客为主的女性。”

找到一句君:dujudianying@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