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的学问
摘自《2014大经科注》第357集
2016年7月20 日 讲于 英国
素食是梁武帝提倡的,素食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四十六页第四行当中第六看起。
【解】六正精进者,以无漏智,应勤行精进,趋涅槃道故。
这是“八正道”里面的第六个——“正精进”。“以无漏智”,“智”上面加“无漏”是很有道理的。“无漏”才是智慧;“有漏”是知识。可以用这个说法来区别它。
“漏”是烦恼习气的代名词。“无漏智”是真实智慧,没有夹杂分别、执着,这叫“无漏”。我们起心动念有分别、有执着、有妄想、有杂念,所以这个不是“智”,这是“识”,现在人讲“知识”,而非智慧。智慧里头就是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那难!真不容易。
“无漏智”是对谁说的?阿罗汉以上。阿罗汉于一切法不执着了,那就是“无漏智”,用这种智慧“勤行精进”,应该勤奋的修行,勤奋就是精进,精进就是勤奋。
“行”是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行为犯了错误,把错误的行为修正叫“修行”。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行为,佛把它分成三大类:起心动念是心的行为,心理行为;言语,口的行为;动作,身的行为。这三大类。
严重的错误,佛用“十善业道”来做标准,身的造作以“杀盗淫”为最重,凡是伤害一切众生的行为都是杀业,身所犯的错误。
所以佛当年在世没有采取素食,托钵,斋主给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为什么?便利于斋主供养。如果一定要做素食,替斋主招来麻烦,这是佛“恒顺众生”。佛法到中国,还是守佛的规矩,没有用素食,早年那个时候的出家人,人家供养什么吃什么。素食是中国很特殊的,全世界的佛教徒没有吃素食的,只有中国。
中国为什么要吃素?梁武帝提倡的。梁武帝是佛门的大护法、虔诚的佛弟子,读经读到佛经里面讲的“不忍吃众生肉”,他读到这一句就深有感触,不应该吃众生肉,他自己从此以后就素食了。这个素食运动是他提倡的,梁武帝就采取措施,首先响应的出家人,出家人采取素食,然后慢慢在家学佛的人也学着素食了。好事情,这个不是坏事情,素食健康长寿,不再伤害众生了。
所以我们今天到国外,看小乘国家还是托钵,斋主吃什么分一份来供养法师,他就吃什么。到日本也是如此,日本的出家人、在家学佛的都没有吃素食。所以我们在国外访问旅游当然他们接待的单位知道中国佛教素食,要特别给我们做素食料理,这也就是麻烦他了。如果有不很干净的地方,一定要原谅他,他已经尽心尽力的接待了,我们感恩,不要批评!
实在说还是素食好,素食有道理,对于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特别是现代的肉食,我们虽然远离了离了六十五年,我从学佛那一年下半年就开始素食。那个时候的荤菜、肉食跟现在不一样,为什么?那个时候动物鸡鸭鱼肉,都还是放在外面让它自然生长的。现在不是的,现在养鸡、养鸭、养牛、养羊,专门是吃它肉的,所以喂的饲料不一样了。以前牛羊吃青草,现在不是的,现在不但是喂不是它应该吃的这些饲料,像玉米黄豆这个都是牛羊不能吃的,而且里面还拌着化学药品,帮助它发育,帮助它成长。
我曾经在山东看过一个养鸭的基地,这个基地供给北京烤鸭占三分之一,这个量很大。你说北京烤鸭每天烤多少,它提供的三分之一。我去参观,他从鸭棚里提了个小鸭出来,放在我手上,跟我手掌一样大,手掌一样大。问我,他说法师,你看这只小鸭出生几天?我跟他讲,总得十天吧,至少一个礼拜。他告诉我,昨天出生的。我都吓呆了,昨天出生的,今天长这么大!你的鸭子拿到北京去卖,多少?三个星期。二十一天就进市场了,是化学给它催大的,不正常,这个东西吃了能不生病吗?!
所以今天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病,都是从肉食里头来的。
中国在过去养鸡养鸭,大概总得十个月才杀。过年,这么长的时间,养一只羊、养一只牛,要养好几年,哪里说是三、四个月就上屠宰场了,鸡鸭只是两个星期、三个星期,这敢吃吗?我看到这个现象,因为陪着我去参观的二十多个人,我说你们这个里头还有在吃肉食的,你看看,你敢不敢吃?你要到这些喂牲口的基地去参观一下,你就吓到了,不正常。
我们昨天很难得,安排一场旅游,看看威尔士农村乡下海边,我们看到很多养牛、养羊的。这个牛羊可以,你看它在野外,它吃草,而且这边草非常丰富,这边海水多,所以一看外面,青山、树木花草都绿油油的,这个对人营养丰富,他们养一只牛、养一只羊,全都是吃肉的,人吃的。我还听说,这个地区肉食比素食便宜,是吃素食的人很少,所以素菜很贵,比肉食要贵很多,没有大规划看到种菜的花园,没有,小规模的菜园我们看到了。
饮食带给现代人许许多多的疾病。“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两句话古人说的。以前我们听到这两句话,都没把它当真,以为是言过其实;现在的社会完全兑现了,让我们亲眼看到了。所以古人教我们,早晨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最好不吃。对于你身心的健康,会有很大的帮助。饮食是大学问,关系一个人的健康长寿。不吃众生肉很有道理,梁武帝的这个功德很大。
念老在此地节录的是“勤行精进,趋向涅槃道”。我们今天知道涅槃,是小乘阿罗汉所证得的,我们做不到。但是我们今天所遇到的,是非常幸运,比涅槃道殊胜百倍、千倍都不止,我们是阿弥陀佛的大道,比修涅槃道容易修,有把握。
涅槃,小乘涅槃,要断“见思烦恼”。“见思烦恼”可不容易断,谁有能力断得了?修小乘的人我见过,他烦恼习气依然很重,我们心里清楚,口里不要说,难!
那我们怎么样?我们要以无漏智,勤行精进,信愿持名,求生净土,这就对了!这个容易修,有把握,把所有一切的杂念妄想烦恼习气统统用一句阿弥陀佛取而代之,这就对了。
我们学习海贤老和尚的精进法门,一句佛号念到底,明白了也不说,没有说的必要,真正遇到想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帮助他增长信心,帮助他坚定大愿,这就好了。自行化他,功德圆满。
【解】七正念者,以无漏智于应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动失故。
不但不会失掉,心也不动不摇,跟六祖惠能大师一样,“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本无动摇”就是大定、正定。
书 · 籍 · 推 · 荐
《 大经科注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流传至晚清民国时期,版本众多,夏莲居老居士会集二十余种不同译本和版本,一生致力于校注该经并分章次,使其遂成定本。
黄念祖师从夏老居士学习净土秘要,对《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进行了详细的注解。
当代大德净空法师在前两位大师会经和注解的基础上,对该经进行详细的科判,即剖析了该经的段落层次、章法结构,使得该经面目终于齐备。本书将三位大德的功绩合为一体,便于读者查阅并广泛流传。
点击阅读全文,浏览书籍详细信息
居士亭【公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