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赛题云解读(一):院士面对面|王建国:期待你们独特的洞见与智慧

自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2020)竞赛公告和参赛报名发布以来,“健康家园”的赛题引发了众多关注和讨论。在作品征集阶段,为更好的指导参赛,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建国院士受邀接受访谈,从如何理解赛题要求、寻找切题角度、拓展设计内涵、精炼图面表达等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分享。



院士面对面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

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建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访谈视频,点击播放


【内容实录】

Q:王院士您好,今年新一届紫金奖建筑赛又启航了,很荣幸邀请到您作为本届大赛的主任委员,您也是往届大赛的资深评委,对大赛也很了解,关于今年的赛题“健康家园”,是否可以请您为参赛选手作一些解读?

王建国院士: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今年的第七届大赛以 “健康家园”为赛题,对这个赛题我相信参赛选手并不陌生。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生活家园,城市的、或乡村的,我们的人居环境正是由无数这样的生活家园所构成。

“健康家园”是我们人居环境建设、完善、提升、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基础性要求。因为人,首先要安全健康,才会有机会更多、品质更好的生活和工作,也会有更多的创新激发机会。我个人认为“健康家园”应该有很多理解的角度,总的说,健康和宜居的要求,会与我们所提供的硬件环境和建筑载体的设计、以及规划关系紧密。


我们或许首先会想到,如何去构建一个能够满足“健康家园”要求的宜居环境。比如,涉及到社区的无障碍设计是不是好,绿化环境是不是多,全民健身健体设施是不是完备,老人和小孩活动的空间是不是足够……这些都是健康家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再延伸一点,对我们的家园和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也会提出一些要求。今年的新冠疫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反思。在这一过程中,大家确实能感觉到健康家园的概念内涵其实也是与时俱进的。除了我刚刚讲的关于无障碍设计、绿化、适老环境等,在公共卫生防疫方面,如何更好地发挥社区卫生防疫的基层作用、设置有效的网格化防控单元以及补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处置的能力。比如说,社区能不能有步行生活圈内的小型全科诊所的考虑;借助万物互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使得每一个社区单元能够和整体的城市公共卫生防御系统建立即时性联系等等,这些也都可能是对健康家园设计的思考。参赛选手可以展开的视野和考虑的问题,当然不限于这些,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有自己的洞见和观察,还会有更多设计的奇思妙想。


Q:感谢王院士对赛题的解读,相信对参赛者的选题角度和解题破题都会有启发和受益,期待看到今年大赛呈现更多契合主题又有创意构思的好作品。除了选题,对于参赛图版的表达方面,也请王院士简要谈谈您的建议。

王建国院士:关于参赛图版及技术方面的表达,考虑到大赛面对的不光是专业的设计师和人员,还包括社会大众,甚至境外或国外的参赛者,所以我提出建议供大家参考:从我个人参加往届评审的感受来看,不少选手通过有限的图纸版面想表达的内容贪多贪全,结果反而重点不突出;今年大赛明确了提交两张图板,希望选手们对设计成果表达有所取舍,着力体现作品的核心构思立意及其相关的技术表达,不求面面俱到;希望大家能有独特的洞见,小中见大,通过两张图板,简明扼要、清晰明了且具有形式美感地表达设计内容;同时,设计成果中的分项内容应该区分主次和理解线索上的逻辑关系,避免均质性的平铺直叙,而应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突出亮点。想要从参赛的上千份作品当中脱颖而出,如果仅是普通的面面俱到的表达,不容易吸引评委的关注。其实,紫金奖建筑赛本身是一个创意设计大赛,因此,图版本身的表达,也是创意所在和创意体现,希望今年能看到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Q:王院士,对今年的参赛选手,您是否有什么寄语可以给大家?谢谢。

王建国院士:期待大家能够用更加积极能动、更加有创意的方式,参与到我们的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把自己独特的洞见和智慧通过设计表达出来。以上建议,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END—

策划/访谈:于春、叶精明
文字整理:徐奕然、顾轶婷

编辑:邱蕾、刘锴

视频录制:余恺、李家宝

后期制作:魏婷婷、钱彬


【本文配图来自相关出版物和网络,仅用于推广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近期我们还将推出主办方赛题解读和参赛云辅导,

敬请关注……




 作品火热征集中!

赛事信息详见竞赛公告(中文版)

(▲点击查看)



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简介 

“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共同举办。


作为“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的专项赛事之一,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历时七年迭代更新,形成了专业性与社会性充分融合的定位和特色。选题注重立足社会关注热点、顺应民生需求导向、回应政府重点关切,为设计师、学生及社会公众搭建专业性与社会性充分融合的平台,有力推动设计服务现实改善,并推动形成建筑文化的社会共识。


大赛累计参赛人次超2.6万,提交作品5359项,评选产生了紫金设计奖116项和其他各类奖项804项,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建筑设计赛事品牌。


伴随着大赛足迹行至更远,大赛的影响力也在显著扩大,一届届选手将创意创新的灵感火花,变成真题实做、落地实施的探索实践。


主办单位: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协办单位:

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支持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

建筑名苑

世界建筑

时代建筑



推荐阅读

走进“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主视觉 | 汇聚精彩创意 共筑梦想家园

07-15

报名须知 | 2020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报名进行中

07-08

竞赛公告 |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健康家园

06-25

新赛季来了!2020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赛事发布

06-13


欢迎关注 点亮在看 分享此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